范根林
70多岁的郭云是山西省阳曲县城的老住户了。十几年前,儿女们一个一个离开了身边,在昆明、广州等地安了家。由于相距遥远和工作等原因,儿女们也只有在每年的春节才能回来小聚几天。平时,老郭和68岁的老伴就只能在想念儿女时抱着那张“全家福”看了一遍又一遍。
前年年底,大儿媳生了小孩,把老两口接到昆明,尽管与亲人团聚和孙儿的可爱让二老乐得整天合不拢嘴,但住了一段时间后,两人还是觉得不习惯,老郭不能找自己的棋友“将军”了,老伴也因为找不到聊天的伙伴整天闷在屋里。思考再三,两位老人又回到了老家,过起了以前的日子。老郭说“我们已经过惯了两个人的生活了,虽然一家团聚在一起很热闹,但我们人老了还是愿意呆在自己的老窝啊!”
张桂生是一位80岁高龄的老八路,10年前,老伴病逝后,他一个人独居,唯一的女儿是他的牵挂,可女儿自己开了一家小企业,忙得不可开交,不能每天都回家陪伴老爸。老张就不停地打电话问:“几点钟才能回来……”有时候,老张在家里坐不住了,就想出去走走,可他总是出去不到10分钟,就急急地往回赶,他担心女儿或是外孙突然回来错过了见面的机会。
没有子孙陪伴的日子对老张来说简直就是度日如年,他不是头疼就是腿疼,再不就是心里闷,只要是儿孙们回来,老张就什么毛病也没有了。然而,一年中也只有数得见的几个节假日。此外,老张都是在等待和孤独寂寞中度过。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陪老人逛街、散步,老张就不由得自言自语:“孩子们不在家的日子真不好过啊……”
太原市老年人自行车骑游协会会员赵老和老伴,儿子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北京工作,老赵两口子不甘心寂寞,就报名参加了骑游协会。这些年来,老两口骑着自行车游遍了祖国名山大川。除此之外,老赵还喜欢音乐,还参加了老年人合唱团,整日里唱得乐呵呵的。老伴还是个舞蹈爱好者,早晚在小区里的花园里和老太太们跳舞锻练。有时,老两口懒得做饭,就去饭店里美餐一顿。他们说:“人老了要懂得享受”。
去年中秋节前,67岁的薛宝来老人悄无声息地倒在了自己居住的窖洞里。薛宝来老人是太原市近郊的一个小山村里的独身老人。年轻时因为家里穷,一生未娶妻。几年前,又查出患上了高血压,身体再不舒服也得干活,至少也得给自己做饭吃吧。再加上农村缺医少药,平时有个头痛脑热的,除了用农村的土办法“捂被子”出汗,就是咬着牙硬挺。中秋节前,邻居给他送去月饼时才发现老人早已死去。在整理他的遗物时,竟然发现他还有两万多元的存款。
透视“空巢家庭”
“空巢家庭”是指无子女共处,只剩下老年人独自生活的家庭。在发达国家,“空巢家庭”出现较早,且大多数老年人均与子女分居,老年人与子女同住的占10%至30%;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52%的老年人与子女同住,到了20世纪80年代,与子女同住的只有百分之十几。在我国,据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近20年来我国空巢家庭一直呈上升趋势。1993年,我国“空巢家庭”在有老人的家庭中所占的比例只有16.7%,而2003年已经上升到25.8%。在一些大城市,“空巢家庭”问题更为突出。据太原市老龄工作委员会提供的数据表明:至2005年底,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431690人,占全市总人数的12.9%。老年人中空巢家庭86411户,129626人,“空巢家庭”比例为30%。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工作变动日益频繁,人口流动和迁移加速,促使大家庭结构向小家庭转变。随着社会转型加快,代沟也越来越突出。物质水准提高后,人们追求精神生活,老少两代人都要求有独立的活动空间和越来越多的自由,传统的大家庭居住方式已经不适应人们的需求,小家庭被普遍接受。专家们认为,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已20多年,二三十年后,随着独生子女逐渐进入中年,他们的父母进入老年,“空巢家庭”将越来越多。可以预料,“空巢家庭”将是21世纪我国城市甚至许多农村老人家庭的主要模式。
一个家庭的生命周期大致需经历五个阶段:诞生、新婚、生育、空巢和解体。在传统的多子女家庭中,空巢期多在夫妻晚年,现在城市中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庭,子女离家的时间越来越早,比过去提前了五六年。一个三口之家,孩子是维系家庭的重要因素,孩子们离“巢”使许多老人难以适应,甚至引发了夫妻之间的情感危机。有关专家介绍说:“空巢家庭”的出现产生了“空巢综合症”。
在心理方面,空巢老人普遍都有一种孤独感,他们大都心情抑郁,行为退缩。许多老年人深居简出,很少与社会交往。究其原因,一是对离退休后的生活变化不适应,感到冷清寂寞;二是对子女情感依赖性过强,当儿女们不在身边时,就会产生孤苦伶仃,自悲、自怜等消极情感;三是心情抑郁,行为退缩。由于自身性格、生理等方面的缺陷,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和勇气。
当身患疾病时,空巢老人,特别是单身老人,生了病以后感到特别无助。据报载,去年3月,75岁的中科院士,被国际医学界誉为“世界断肢再植之父”的陈中伟教授,在上海独居的家中意外坠楼死亡。类似的例子近年来发生了很多。就是那些相依为命的老夫妇家庭,也同样面临这一问题。当其中一个老人生病时另一个尚可陪同就医,但若是同时生病而卧病在床,谁又来侍侯他们呢?
“空巢老人”牵动社会神经
总体看来,“空巢家庭”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人类预期寿命有了很大幅度的增长。统计资料表明:仅仅100年内增加的预期寿命就大于人类从青铜时代到19世纪末4000多年增加的总和;二是生活和住房条件改善了,许多老人喜欢独居过清静的生活;三是我国2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家庭结构小型化,家庭成员减少了;四是许多年轻人外出打工、经商、工作等,这些是造成“空巢家庭”最直接的原因。
关心空巢老人问题,对于每个家庭、整个老年群体以及我们民族的未来都有很大意义。为此,解决老有所养、老有所管问题,已成为一个涉及每个家庭,牵动社会的敏感话题。
“空巢老人”们大都过着“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寂寞生活。除了孤独感之外,最现实的问题是经济供养保障、医疗药费保障和日常生活照料。太原市民普通老职工每月有退休金在400至600元之间,只能用于日常支出,遇到疾病就无能为力了。而老年人患病的比率高达80%以上。据笔者调查,太原市老年人每年平均药费支出为3000元以上,有一部分还没有医保,生了病也只能硬顶着。
国外家庭结构比较松散,大部分空巢老人可以在敬老院、社会福利院等社会中介中得到很好的照料。但我国人民的传统是更注重彼此的亲情,子女的赡养是无可替代的。因此,子女们首先要充分地认识到空巢老人在生活上遇到的危机,要更加注重对父母的精神赡养。子女要了解老人在情绪上容易产生的不良情绪,即使不能天天回家,也应天天打个电话问侯一下。
面对日益严重的“空巢家庭”问题,我国有关部门及各省、市、自冶区都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和解决。有关人士认为,应建立老人与子女“分而不离”的模式。创造适宜条件,合理改善空巢家庭居住格局。比如,设计一种老人和儿女共同居住在一处,而又不在一起生活的“老少户”模式。建立与完善集中住宅区的社会服务,解决空巢老人的生活问题。在集中住宅区、社区可以建立完善服务网络,为那些生活能自理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如帮助老人打扫卫生、采购物品、家庭就医等。在社区建立一些养老公寓,优先接纳那些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可以在社区开展“一帮一”帮助模式,即选一户有能力、有爱心的家庭负责照顾一户空巢老人,以提高社区空巢老人生活的安全性。
评论:常回家看看
“找点时间,找点空闲,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这首《常回家看看》在年轻人听来,也许还感受不到它真正的内涵,而老年人听了却称这可谓是他们的心声啊!
“空巢家庭”中的老人,虽然有的衣食无忧,有的生活贫困,生活状态不尽相同,但他们对情感的需求却是相同的。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不能忍受漫长的对儿女的思念和孤独。年迈的父母最想看到的不是你寄来的汇款单,而是长期生活中建立的那份亲情――那份割不断的血脉之亲。拉拉你的手,摸摸你的脸,坐在你的身旁听你轻轻的鼾声,看你吃他们亲手做的饭,和他们聊天谈古今……这些才是老人们最最强烈的呼唤。
作为子女,生活在我们这样一个文明的国度里,理应“孝父母就要从内心深处孝”、“子欲孝而亲不待”,当你想着自己有钱了、飞黄腾达了,就要好好孝敬父母时,也许那时已经晚了。子女们要充分认识到老人们在生理上可能随时出现的危险,做到心中常挂念,手中常照料。和父母居住在同一座城市的子女,还是把父母接回来过一过天伦之乐的日子吧。至少,也应该与父母居住的不要太远。日本提倡“一碗汤”距离,意即给父母送去一碗汤还不凉,在这一点上,是很有意义的。而那些身在异地打拼的子女,除了托人照顾父母外,更应该多给父母一些精神上的赡养,一个电话、一封信,表达的都是父母认为至关重要的东西了。
其实,父母亲也不是要求子女们抛开工作常守在自己身边,他们也不希望影响子女的工作。他们唯一的希望只是:儿女们,常回家看看!
(摘自《记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