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梅
(厦门大学 教育研究院, 福建 厦门 361005)
伊拉斯谟世界主义思想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探析
陈春梅
(厦门大学 教育研究院, 福建 厦门 361005)
伊拉斯谟是一位国际学者,他的世界主义思想对欧洲甚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对和平的热爱以及对自由的追求,为他的世界主义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无论是在他所处的时代,抑或是在高等教育日益国际化的今天,对伊拉斯谟国际化理念的探讨都具有重要意义。伊拉斯谟计划是伊拉斯谟世界主义思想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影响的一个重要体现。对伊拉斯谟国际化理念的进一步分析,有助于我国高等教育应对国际化挑战,并提供一些启示。
伊拉斯谟;和平主义;欧洲高等教育;伊拉斯谟计划
伊拉斯谟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著名的人文主义学者,人们对他的认识至今充满了争议,但不可否认,他确实是个思想丰富的伟大人物,对整个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曾被人们誉为“西方的明灯”“人文主义的泰斗”“文艺复兴时期的伏尔泰”等。约翰·赫伊津哈(John Huizinga)认为:“他对整个欧洲的读者产生影响,这样的影响前无古人。他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焦点、思想的枢纽、时代精神的试金石。”[1]67伊拉斯谟的伟大与他个人的经历和努力是密切相关的。他是个伟大的国际学者,从青年时期就到西欧各地游学、著书,荷兰、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瑞典、罗马等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不从事某个特定的职业,也不在某个地方长期定居。茨威格(Zweig)就这样评价他,“对他来说划分世界的不再是国家、河流和海洋,不再是等级、种族和阶级……哪里有书籍和话语,有‘雄辩和学问’,哪里就是他的故乡。”[2]在伊拉斯谟眼里,看到的只是知识的交流而看不到地域的界限。他毕生的游学、知识的传播很好地反映了他的世界主义(cosmopolitanism)思想,而这对当时也对现代的人们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些影响对当今我国高等教育应对国际化挑战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1466年10月27日伊拉斯谟出生于荷兰鹿特丹,1984年,母亲逝世后他离开了德文特学校,他的监护人先后把他送到兄弟会学校和斯泰恩修道院。从他在修道院里写的书信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并不喜欢那里的生活,直到担任亨利即坎布雷的秘书后他才有机会离开修道院,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修道院里他勤奋阅读了大量的古典经文,这对他后来的基督人文主义精神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494年,伊前往巴黎大学的蒙太古学校学习神学,在这期间他结识了巴黎人文主义大本营的首脑罗伯特·盖冈(Robert Gueguen),在他的作品《法兰西历史纲要》中,伊拉斯谟帮助他填补了作品排版的空白,使其得以顺利出版,而这也成就了伊拉斯谟。
1499年夏开始,直至1500年初,伊拉斯谟访问了英国。在这里,他邂逅了人生中的两位挚友,约翰·科利特(John Collett)和托马斯·莫尔(Thomas Moore)。与此同时,他在当年的10月,到牛津大学游学。在与科利特交往之后,他写出了第一部神学著作。并且在科利特的影响下,他的兴趣逐渐从文学转向宗教,逐渐成为一个坚信基督的人文主义者。
1500年前后,伊拉斯谟对教育产生了兴趣,并且在1505年第二次访问英国的时候,在莫尔和科利特的影响下,他更重视教育对宗教建设的意义。两位挚友对他的影响是深远的,正是在与莫尔和科利特思想的不断交流与碰撞中,使得伊拉斯谟的思想变得更为丰富、成熟。
1511年他应邀前往剑桥大学授课,在巴黎出版了《论正确的教学方法》,次年于巴尔塞出版了《词语的丰富》。这两本书是为了帮助科利特办学而写的。1514年他离开英国先去弗兰德,次年又去了巴尔塞,只为了安排《新约》译本的出版事宜。
1516—1522年伊拉斯谟居住在卢万,关注一所人文主义新式学校——三语学院(拉丁、希腊、希伯来语)的发展,从而促进对圣经学的研究。1522年后移居巴尔塞,除去弗莱堡呆的一段时间,其余都在巴尔塞。
在伊拉斯谟的一生中,他在欧洲各地分别出版了许多作品,如《对话集》《基督徒士兵须知》,还编辑了《新约圣经》《圣哲罗姆文集》《一个基督教王子的教育》等等。他害怕疾病,喜欢的是一种舒适的生活,但是为了学习、交流,进而传播他的思想,他却一直在奔波,且乐此不疲。他游行于欧洲各个地方的出版社,不遗余力地创作作品。虽然他经常因为生活的困顿而懊恼,时常要寻求资助人。然而为了能够不断地学习、交流、传播思想,他却毅然而然地放弃一些丰厚的待遇。他的努力也为他赢得了当时人们对他的尊重和爱戴,然而,他的思想以及他对基督人文的信念与那个时代是有出路的,更确切地说是预示着一个稍晚的时代。但不管怎么说,他都是个具有伟大思想并对后世的人们产生深远影响的伟大人物。“在16世纪和17世纪,他的这些思想形成了一股潜流;到了18世纪,他释放的讯息开花结果了。在这个方面,他无疑是现代思想的先驱和铺路人,他为卢梭、赫尔德、裴斯泰洛奇以及英国和美国思想家奠定了基础。”[1]195-196
从伊拉斯谟一生踏足欧洲各地,与各地学者、友人的交流学习可以看出他是个心怀世界的人。对整个世界而言,他只是一个渺小的个体,而对他而言,他的内心却装满了整个世界。
(一)伊拉斯谟世界主义思想
教育史学家伍德沃德就指出:“伊拉斯谟不喜欢‘国籍’这个词,瞧不起民族语言,对民族性的宗教信条和民族性的教会深恶痛绝。因为国籍、民族语言、民族宗教、民族教会中的每一个都与分裂有关,都与对立有关,而且分裂和对立最后还会导致战争。一个共同的语言——拉丁语、一个共同的教会、一种同质的文化以及永久的和平构成伊拉斯谟的社会理想。”[3]他的理想是在欧洲建立一个使用同一种语言,信仰同一种宗教的大同社会。在这样的一个社会里,没有战争,没有对立,人们信奉着基督教人文精神,和平共处。伊拉斯谟的世界主义思想可以理解为:不受国籍、民族、语言等的影响,建立一个具有共同语言,共同信仰的和平的大同社会。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自由地交流、学习,相互促进。正是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使得他能够在各国自由地游学、交流,接触资本主义兴起时的社会和人文主义思潮,同各国知名学者结交,广泛传播他的思想。
(二)伊拉斯谟世界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
伊拉斯谟的世界主义思想反映了他的一种大同理想,这与他的和平主义思想以及他对自由的追求是密不可分的。他反对战争,热爱和平。因此,他想要建立的是一个使用同一种语言——拉丁语,以及信仰基督人文的大同社会。在这样的一个社会里,是没有国界,没有民族界限的。在他看来,整个世界是一体的,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应和平共处。他对自由的热爱,使得他“不安分”,不长居于某个国家,也不从事固定的职业,在世界各地求学,广泛地传播他的思想。他的和平主义思想以及他对自由的追求为他的世界主义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
1.和平主义思想
伊拉斯谟向往和平而极力批判战争,战争的出现使他陷入痛苦之中,但也与此同时激发了他的创作才能。教皇尤利乌斯二世发动战争,对博洛尼亚进行侵略,这让伊拉斯谟感到愤恨,对此他写了《尤利乌斯被拒于天堂之外》的诗。在这首诗里,他写了披着凯旋盔甲的教皇到了天堂门口,却被拒绝了。通过讽刺的手段,伊拉斯谟表达的是对战争的不满。大约在1518年,《尤利乌斯》的第一版在巴尔塞出版。此外,伊拉斯谟还致信他曾经的赞助人,充分阐述战争的愚蠢。他只能通过他的作品以及书信往来来表达他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他的思想以及他的情感。他对战争的反对也反映到他对宗教改革的态度上来。他批判宗教,但又不反对宗教。他反对的只是陈腐的宗教仪式和教会积习等,在某种程度上他是主张改革的,但这种改革是温和的,而不像路德那样激烈。也正因为如此,他后来与路德进行了论战并抨击路德。他的这种带有保守主义的改革态度与他温和的性格有关,而这种温和在某种程度上也使得他变得中庸,在立场上举棋不定。
他反对战争,反对分裂。战争会带来杀戮,使人们不能友好地共同生活。因而他极力抨击。在教育方面,他认为竞争会导致分裂,因而他反对竞争,主张交流与合作。他经常与友人保持书信往来的习惯,从这点我们也可以看出他是个喜欢与人沟通、交流思想的人。他的和平主义思想使得他向往构建一个人们能够使用同一种语言、拥有同一种信仰进行交流的大同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可以和平共处,学习与交流。伊拉斯谟的这一理想是美好的,但在当时民族主义方兴未艾的历史背景下,他企图建立一个统一在基督教之下的欧洲的理想,显然是不符合社会历史发展潮流的。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伊拉斯谟想把世界联系在一起所做的努力,他的和平主义思想对当今的世界加强交流和沟通具有启示意义。
2.追求自由的思想
伊拉斯谟对修道院里的生活感到厌恶,他反对那里的禁欲、苦行和惩罚,主张人应该享受现世的欢乐,人的主体性应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尊重。这是他基督人文主义精神的一个体现,正是他对自由的追求使得他难以忍受修道院里的生活。这种追求直到1517年才得以实现。这一年教皇对伊拉斯谟实行了赦免礼,使得他可以不穿圣奥古斯丁的道袍,特许他过世俗的生活并允许他担任牧师。在后期与路德的论战中,1524年,他出版了《论意志的自由》。他的基本主张是:“根据《圣经》的教导、早期教士们的断言、哲学家们的证实和人的理性,人的意志是自由的……假如不论好坏,我们和上帝的关系只不过像是斧头对木匠的关系,那么赞扬对上帝的顺从又有何目的呢?”[1]165也正是出于他的自由意志的观点,使得他重视教育的作用。人的命运是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加以改变的,对意志自由的强调也使得他更看重教育的自由,主张教育要尊重学生的天性,发展学生的独立性。
出于对自由的追求,伊拉斯谟不久居于任何一个国家,哪怕这个国家对他提出了丰厚的待遇。瑞士苏黎世城曾经两次邀请他做苏黎世城的公民,这对当时的人文主义者来说是一种很高的荣誉,然而伊拉斯谟希望“成为世界的一位公民而不是某个城市的一位公民。”[4]
伊拉斯谟所生活的时期正是欧洲文艺复兴的时期。他理想的大同社会应是拥有同一的宗教信仰,即基督人文主义精神,并且是个具有共同文化知识的和平的社会。其中有些思想可能不符合那个时代的节拍,但却向那个时代投去了一枚掷地有声的石子,影响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模式。伊拉斯谟从青年时期开始就在西欧诸国漫游,在法国、英格兰、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家游学、授课,许多西欧国家的大学都邀请他去担任教授。他花费毕生精力用于促进不同文化、不同语言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从语言上、行为上,更从他的思想上看,他都是个名副其实的国际学者。伊拉斯谟的世界主义思想对他所处的时代产生的影响虽然比较有限,然而他的这一思想却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在今天,伊拉斯谟的世界主义思想不仅对欧洲,甚至对整个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都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为了促进欧洲高等教育的发展,欧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里兹本公约》《索邦宣言》和《博洛尼亚宣言》等,这些连同伊拉斯谟计划共同推动了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提高了欧洲高等教育在国际上的形象和知名度,使欧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优质学习的朝圣地。从欧洲高等教育发展的进程看,欧盟委员会具有长远的发展眼光,能够较早地意识到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国际化趋势,从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动欧洲高等教育的发展。从立足于推动欧洲国家学生流动的“伊拉斯谟项目”,增加欧洲成员国学校之间的交流来推动欧洲高等教育的发展到放眼于通过扩大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与交流来推动欧洲高等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伊拉斯谟世界项目”,我们不得不承认欧洲确实在不断地加速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进程并进而提升其国际影响力。
(一)伊拉斯谟项目
经济的全球化带动高等教育的全球化,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潮流和趋势。早在1958年欧共体国家就签署了《欧洲共同体条约》,条约中就指出要通过鼓励成员国之间的交流来促进优质教育。1976年,欧共体又制订了成员国的“联合学习计划”等。这些都为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奠定了基础。为了应对高等教育全球化的挑战,鉴于伊拉斯谟这样名副其实的国际学者对教育的重视以及其思想对欧洲产生的广泛影响,欧共体在1987年发起了第一个促进欧洲大学生流动的项目,并将该项目命名为“伊拉斯谟项目”。该项目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人员流动、主题网络(thematic networks)、欧洲学分转换系统(European Credit Transfer System,ECTS)以及课程开发、国际集中项目(intensive programs)、高教机构与企业的合作项目和语言课程及其他辅助性措施等。[5]并且,从这一年起,欧盟就颁发Erasmus奖,使得超过一百万的欧洲学生有机会到欧洲其他国家进行交流和学习。2000年,“伊拉斯谟计划”作为启动的“苏格拉底计划II”的子计划之一,它与1999年《博洛尼亚宣言》中提出的相关举措共同推动了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建立,旨在推动欧洲国家学生和教师以及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为了进一步扩大欧洲高等教育在整个世界的影响力,欧盟执委会于2002年7月通过一项新的全球性计划“伊拉斯谟—曼德斯计划”(Erasmus-Mundus,也称伊拉斯谟世界项目)的提案,并于2004年1月20日开始实施。
(二)伊拉斯谟世界项目
在原先“伊拉斯谟项目”的基础上,“伊拉斯谟世界项目”是一项旨在提高欧洲高等教育的质量并通过与第三国家的合作促进不同地区的人和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与理解。
项目的第一阶段(2004—2008年)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1.开设“伊拉斯谟世界”硕士课程,由欧盟至少3个不同成员国的3所大学组成的高校联合体共同设立,所颁发的联合学位或双重学位获得颁发国国家的承认;2.提供奖学金及相关保险,这就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对第三国家学生的吸引力;3.建立与第三国的合作伙伴关系,这一点与之前的计划相比较为突出。项目资助参与“伊拉斯谟世界”硕士课程的欧盟学生和学者可以到第三国的伙伴机构进行3个月的免费学习或教学;4.启动提升吸引力项目,从而在更大程度上扩大了欧洲高等教育的在国际上的影响力;5.开辟“窗口”计划,其中包括“亚洲窗口”等。[6]在第一阶段实施的基础上,2009年开始启动了“伊拉斯谟”世界项目的第二阶段,其具体措施是:行动I(Action I),提供硕博优质合作项目,并为参与者提供奖学金;行动II(Action II),建立欧洲国家和第三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包括奖助学金在内的一切学术层面的伊拉斯谟世界合作关系;行动III(Action III),通过项目(projects)的实施来提高欧洲高等教育的质量,从而增加其吸引力,成为世界水平的高等教育圣地和优质学习中心。[7]在项目的第二阶段中,扩大了非欧盟国家的参与力度,第三国国家从从属地位发展为合作伙伴,可作为合作方参与联合办学体,还增加了博士学位课程项目的联合开办。此外,它所发起的欧盟合作交流体制也对其他国家的地区产生了影响,如香港大学在1998年甚至也直接试行伊拉斯谟项目的配套措施——欧共体课程学分互通项目(ECTS)。[8]“伊拉斯谟世界项目”的发展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欧洲国家,而是整个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的合作与交流。
(三)伊拉斯谟计划的影响
伊拉斯谟计划实施至今已经有25年了,欧盟国家包括第三世界的国家中的学生、教师以及高等教育机构越来越多地参与到这项计划中。在2009-2010学年,伊拉斯谟计划中参与流动的学生数有213266名,其中有177705名学生在国外学习,而35561名学生在国外参加培训;参与流动的教师有37776名,其中有29031名教师在国外授课,8745名教师参与培训;与此同时,有2982个高等教育机构的学生和教师参加了伊拉斯谟流动计划。在该学年,共有384个伊拉斯谟计划强化方案(intensive program)提供给12606名学生和4378名教师。与此同时,有361门强化语言课程(intensive program)提供给5386个参与该计划的学生。到2009—2010学年,有将近230万的学生从伊拉斯谟计划中获益。[9]14这个计划带来的影响是广泛的,它促使了整个世界范围内的学生和教师到其他国家进行交流和学习。该计划从开始到目前,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1987—2010年学生参加伊拉斯谟计划流动的情况
(资料来源:http://ec.europa.eu/education/erasmus/doc/stat/0910/report.pd)
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从1987年的“伊拉斯谟项目”发展到2010年的“伊拉斯谟世界项目”,学生流动的人数大大增加。1987年有3 244名学生,而到了2010年共有213 266名学生加了该项计划,每年以将近7.4%的比例增加。除了1996—1997学年度略有下降,其余学年度学生交流人数都呈上升趋势。在1999—2000学年度,交流人数突破一万,而这个时间段正是欧盟进一步意识到要扩大欧洲高等教育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的时期。在“伊拉斯谟世界项目”实施后,交流人数明显剧增。
伊拉斯谟计划最初旨在促进欧洲学生之间的流动,发展到后期,包括第三国家的许多高等教育机构及其教师都参与到了这项活动中。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很关键的一个方面在于高校教师的质量。因而,仅仅强调学生的流动是远远不够的。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以及整个社会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呼唤,高校教师质量也成了关注的焦点之一。据统计,2009—2010学年,在参与伊拉斯谟教师培训的人员中,占流动人数最大比重的是学术人员,有37%的比例;而一般行政和技术人员占了24%,位居其次;国际办公室人员占了20%[9]115,近几年伊拉斯谟教师培训流动的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2008/09—2010/11学年伊拉斯谟教师培训流动表
资料来源:http://ec.europa.eu/education/erasmus/doc/stat/mobilitystaff.pdf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参与培训流动的人数也呈上升趋势,到2010—2011学年,参与培训流动的教师人数达到11 197万人。教师每人平均交流的时间大概半年左右,资助金额从2008—2009学年每人平均资助金751.1欧元降到2010—2011学年的707.9欧元。也就是说,“伊拉斯谟世界项目”进入第二期(2009—2013),教师培训的资助金额下降了,然而教师参与培训的人数却在不断上升。
我国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对国际化进程的加速,我们有必要下意识地更新我们的教育观念,让更多的学生、教师以及学者等到国外去求学、交流,开阔他们的视野,与此同时也把本国好的方面介绍到国外,既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从而在国际学术交流中获得更多的话语权。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主要表现在:教育观念不新,国际意识不强;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广度、规模有限;高校的课程质量和服务质量有待提高;我国高校留学生教育的学历层次不尽合理;相关政策和制度有待完善,对国际学生的吸引力不强等。[10]伊拉斯谟作为一位国际学者,他那种不受语言、种族、地域限制,与世界各地学者交流、学习的世界主义思想对现今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仍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加强语言学习,减少沟通障碍
伊拉斯谟出生于荷兰,但他却疏远荷兰语。他的许多作品用拉丁文写成,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学术学习与交流,他还特意学习了希腊语。对拉丁文和希腊语的熟练掌握使得他能够更好地进行古典文学的研究,进而更广泛地传播他的思想。这里我们不是要排斥本族语言的学习,而是强调掌握多种语言,尤其是世界通用语言的重要性。语言是传递思想的媒介,只有掌握好相应的语言才能促进双方的有效沟通。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速,一方面,我国出国交流、学习的人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外国人到我国来学习的人也在增加。两方面带来的影响很重要的一个体现是需要加强对语言的学习。只有更好、更多地掌握外国的语言,才能更加深入地查阅国外高等教育领域相关的文献资料,扩大与世界各地不同学者的交流与对话,进而了解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与趋势,从而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供启示与借鉴。目前,我国在加强英语等其他语言的学习上已经做了不少努力,但值得注意的是语言的学习应更多在应用,而不是仅仅为了应试。
(二)游历世界各地,扩大交流范围
“伊拉斯谟出生鹿特丹,仅有短暂的停留,直到去世再也没有回过这个城市。他选择哪个城市居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里有温煦的气候、精美的事物和足够的资助。”[11]虽然他经常疾病缠身,但为了学习、传播他的思想,他可以克服各种困难,在各个城市辗转。在经济全球化带动教育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不同国家间的各种开放式的研讨会、讨论会、学术报告会以及跨学科、跨校的合作等都有利于开拓学者的视野,对培养优质师资队伍、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我国高等教育要走向世界,就必须扩大交流的范围,而不仅仅是局限在自己的国家或是发达国家,如美国等。我国仍需借鉴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宝贵经验,但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而或是不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也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加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这些国家的双向交流,既可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可以扩大我国高等教育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交流双方国家应尽可能多地为对方国家学生、学者以及教师的交流、学习提供便利条件,除了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外,还应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奖助支持,减少他们的后顾之忧。
(三)利用现代技术,扩充交流渠道
在伊拉斯谟所处时代,印刷术的发展为学术思想的传播开辟了新的渠道。“学者通过印刷业使其作品流传、获得学术声誉,印刷商则通过襄助古典学问、出版古典文献赢得不朽声名。”[12]为了出版他的作品,伊拉斯谟与各地的印刷商建立联系。与此同时,为了能够更好地与各色人物交流思想,他经常与他们保持书信往来,这种习惯一直没有中断过。在某种程度上,如果没有印刷术的发展,没有书信的往来,伊拉斯谟的思想也就难以在广大范围内得到传播。在当今这个时代,网络技术高度发达,许多著作及交流信息都会在相应的网站上公布。这就需要我们具有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不出国门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通过网络技术学习国外高等教育先进思想、宝贵经验等。高等教育的现代化离不开教育的信息化,通过各种途径加强教师使用现代技术的能力,更加便捷、有效地浏览外国相应网站,获取更多国外丰富的一手资源,并扩大其与外国高校教师的交流与对话,更好地从事教学与科研。高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地提供多种外文资料数据库,方便学生使用。此外,我们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等加强与国际友人的联系,促进不同思想的交流、学习。
(四)善于与人合作,共建学术交流圈
“我初到威尼斯之时只带着一部作品的草稿,这些刚从古典著作中摘出来的格言,语句凌乱、文理不通……如果同行学者不为我提供资料,想象一下我的境况会多么惨痛……”[13]后来伊拉斯谟出版了阿尔尼丁版的《格言集》,这是在他之前的两个版本的基础上扩充了来自出版商阿尔杜斯和在那里的新学会学者提供的希腊文资料。这部作品,凝结了伊拉斯谟以及阿尔杜斯印刷作坊成员的共同的努力。在那个时代,各个印刷作坊本身成为了人才聚集的研究机构。现今,我们处在一个信息高速膨胀、高速更新的时代,个人的力量往往太过渺小,伟大的学术成果的出现需要有多方的协调与配合。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研究者和工作者需要了解其他国家同行的思想、行为,在交流与合作中进行创新,解决各个国家在高等教育发展中遇到的共同难题并进而推动各自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正因为如此,在高等教育领域,有了越来越多的跨学科、跨校、跨国际的研究,参与这些研究的人员来自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学科背景,能够从尽可能多地视角为研究提供支持。我国高等教育要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在国家内部和国家间加强合作,共建学术交流圈。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学术获得更好地发展,也从更大程度上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繁荣与发展。
[1] 约翰·赫伊津哈.伊拉斯谟传——伊拉斯谟与宗教改革[M].何道宽,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 茨威格.人文之光[M].魏育青,俞宙明,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30.
[3] William Harrison Woodward. Studies in Education during the Age of the Renaissance:1400-1600[M]. BiblioLife, 2009:113.
[4] G.H. Bantock.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al Theory: Nature and Artifice, 1350-1765 v.1 [M], Routledge,2011:54.
[5] European Commission Education amp;training[EB/OL](2013-07-23)[2013-09-10]http://ec.europa.eu/education/lifelong- learning-programme/doc80_en.htm.
[6] Erasmus Mundus[EB/OL](2013-07-09)[2013-09-10]http://ec.europa.eu/education/programmes/mundus/programme/back_en.html.
[7] About Erasmus Mundus 2009-2013[EB/OL](2010-05-18)[2013-09-10]http://eacea.ec.europa.eu/erasmus_mundus/programme/about_erasmus_mundus_en.php.
[8] 李素琴,胡丽娜.从“伊拉斯谟项目”到“伊拉斯谟世界项目”:欧盟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2010(4):36-40.
[9] Lifelong Learning Program THE ERASMUS PROGRAMME 2009/2010[EB/OL](2013-07-09)[2013-09-10]http://ec.europa.eu/education/erasmus/doc/stat/0910/report.pdf.
[10] 李素琴.“伊拉斯谟世界项目”研究[D].河北大学,2009:49.
[11] 王涛.“心怀二意”的伊拉斯谟?——以六年的弗莱堡生活为例[J].历史研究, 2009(6): 115-126.
[12] 郭灵凤.伊拉斯谟与早期印刷业[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3):60-65.
[13] Margaret Mean Philips. The ‘Adages’ of Erasmus [M].Cambridge: Robert MacLehose Company Limited, 1964:185-186.
(责任编辑文正东)
AnalysisofErasmusCosmopolitanismThoughtanditsInfluenceontheHigherEducation
CHEN Chunmei
(InstituteofEducation,XiamenUniversity,Xiamen,Fujian361005,China)
Erasmus is an international scholar. His cosmopolitanism thought has profound influence on European and even the whole world. His passionate to peace and his pursue of free, has laid the rationale for his cosmopolitanism thought. Whether in his time, or i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oday, it’s of significant meaning to discuss his internationalization idea. Erasmus program is an important embodiment of the influence of Erasmus cosmopolitanism thought o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Erasmus internationalization concept, it provides the following enlightenment on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to deal with challenges: First, enhance language study and reduce the communication barrier; Second, travel for each place in the world and expand exchanging scope; Third, use modern technology and expand communicating channels; Last, corporate well with others and altogether construct the academic exchanging circle.
Erasmus; pacifism; 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the Erasmus program
G649.0
A
1673-8012(2013)05-0096-07
2013-09-24
陈春梅(1988-),女,福建厦门人,硕士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