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海内外华人中出现了收藏和保护古建民居的现象,对城市规划建设和传统民居保护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
为进一步树立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理念,探索在推进城市化建设的同时保护好老建筑的方式,以“大收藏”的文化视野,推动机构和私人收藏家开展抢救性收藏和保护工作,上海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组委会办公室和上海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及上海石库门文化研究中心三家学术机构于2013年9月13~14日在上海图书馆共同举办老房子保护和收藏论坛。
此次论坛着眼于城市发展进程中私人收藏对老房子保护的积极作用,旨在搭建沟通和交流的平台,促进中国老建筑遗产得到良性有序的保护与传承。此论坛无论在申城、中国乃至亚洲均开创了先例。
9月13日,嘉宾发表了主题演讲,论坛邀请到同济大学教授、古建筑保护专家阮仪三,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著名作家陈丹燕、文化名人王小慧以及数位建筑、文化方面的知名学者,从学术和专业的角度就保护古建筑的重要性、保护与收藏的定义、收藏的方式和收藏价值,发表了真知灼见。专家还对老房子收藏中原地保护和异地收藏的含义进行了重新界定。大会特邀老房子收藏家苏州会老堂堂主邢伟英、闻道园园主王卫、1877会所主人李建忠、荟珍屋主人赵文龙、七宝老街项目负责人华允弟等与会演讲,他们通过各自的案例分析,介绍收藏和保护古建筑历史文化的情怀、理念和艰辛,具有启示意义。
9月14日,近百位与会者前往作为2010年世博园区外13个重点主题展览点之一的“徽州大院”宝山闻道园和苏州东山陆巷古镇的会老堂、宰相府邸,对上海及周边地区老建筑进行实地走访和考察,感受古建筑的迷人气韵,进一步探讨华夏民族物质遗产保护大计。
责编 李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