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磊,王维霞,姚亚楠,马 杰,李兰海
(1.中国科学院绿洲生态与荒漠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6;3.新疆干旱区水循环与水利用重点实验室,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天山山脉起自乌兹别克斯坦克孜尔库姆沙漠,经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进入中国。以乌鲁木齐和达坂城为界,以东的天山划为东天山区;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吉尔吉斯山和费尔干纳山以东,伊犁河谷以南的天山,划为中天山[1],新疆地处欧亚大陆中部,受青藏高原和“三山两盆”的地形影响,干旱少雨,但是天山山区由于大陆性冰川和季节性积雪的存在,使之成为新疆主要河流的发源地[2]。在天山山脉,西天山(吉尔吉斯斯坦)山区气象站点分布较多,但在天山山区,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点主要分布在中山带。对于水文及生态研究工作,往往需要整个流域不同高程带上的气象资料作为基础研究资料。在乌鲁木齐河流域研究中,在高山带仅有“一号冰川”下的大西沟站。为了解决高山“无站点”的问题,在其他研究区域通过在高山带架设自动气象站获取数据。但是自动气象站在高山带受到复杂气象条件影响,数据质量较差,且气象资料的时间序列较短,故这些气象数据很难准确地体现流域年际尺度的气候变化。因此,山区高山带气象站点稀少逐渐成为各个学科建模及模型应用的“瓶颈”。
目前对于气候变化和诊断都是基于历史观测数据。长时间再分析数据有两类:NCEP 系列和ECMWF 系列[3-4],NCEP2 精度较高。本文使用ERAInterim 和NCEP/NCAR 再分析数据作为研究对象。ERA-Interim 采用T255L91 网格水平分辨率为1.5°×1.5°,同化方为4D-Var;NCEP/NCAR 采用T62L28网格,网格水平分辨率为2.5°×2.5°,同化方案为3D-Var[5]。
在对NCEP 再分析数据的研究中,地表气温距平,冬季的可信度最好,夏季的可信度较差[6];对气候的长期趋势变化研究中,再分析数据对气温的模拟比气压精度高;对中国范围的应用中,东部好于两部[7]。在NCEP2 与ERA-40 再分析数据的比较研究中发现:对于温度场,ERA-40 利NCEP2 与观测值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但比观测值偏低。在西部地区,ERA-40 比观测值平均偏低2 ℃左右,而NCEP2比观测值平均偏低4 ℃左右[8]。在新疆地区,夏季降水年际变化[9]、夏季大气环流异常分析[10]、空中水汽收支[11]和空中水汽时空分布[12]的研究中,都使用NCEP/NCAR 再分析数据作为大尺度区域的气象资料。在2008年于田地震的研究[13]中发现,NCEP/NCAR 再分析数据体现了地震发生前区域异常增温现象。在新疆水汽源地变化的研究中,也使用ERA-40 再分析数据在半球尺度上分析了20 a 内新疆地区水汽源地的变化[14]。
新疆地区的气象站点主要集中在人口聚集区域,在高山地区气象站点分布稀疏。再分析数据为新疆大尺度区域气候研究提供了长时间序列的气候资料。在数据同化中,在不同的区域可能存在偏差,从而降低再分析数据在区域尺度气候研究中的精度。在东亚及全国的大尺度范围内,已经对再分析数据适用性评价做了大量工作,而在西北地区评价工作较少。本文主要分析ERA-Interim 和NCEP/NCAR再分析数据集中气压和气温变量在天山地区的偏差及不确定性。从而通过偏差校正方法提高再分析数据在新疆地区的精度,扩展其应用范围。
本文选取中国境内的天山山区(37.77°~43.48°N,75.23°~87.10°E)作为研究区域。地面站点选取研究区域内8个海拔高度超过1 500 m 的国家基本气象站和中国科学院积雪与雪崩研究站(TSSAR)逐日的平均气温和平均气压数据(表1)。9个站点时间覆盖从2004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共计1 096 d。对于少量缺失数据采用分类回归树算法进行缺失数据填补。中国科学院天山积雪与雪崩研究站冬春两季自动气象站缺测较多,故本文仅对夏秋两季进行分析。再分析数据选取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ECMWF)中ERA-Interim 再分析数据(下文简写为ERA,格点与站点分布对照见图1)和NCEP/NCAR 再分析数据(下文简写为NCEP,格点与站点分布对照见图2)。再分析数据原始数据为2004—2006年 每日4个 时 次(OOUTC,06UTC,12UTC,18UTC)的地表2 m 气温和地表气压数据,经过算术平均得到2004—2006年的逐日平均气温和平均气压数据。在本文中,再分析数据气温单位为℃,气压单位为hPa。
为了更加客观地比较再分析数据在天山山区的精度,故将再分析数据分别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进行插值。在水平方向上,利用双线性插值方法将再分析数据插值到气象站点;在垂直方向上,分别利用中天山和西天山南坡的气温垂直递减率和气压垂直递减率,将水平插值后的再分析数据修正到气象站的高度。表1 中的气温垂直递减率和气压垂直递减率,是将再分析数据叠加在其各自DEM 上计算得出。
表1 两套再分析数据的气温递减率和气压递减率
图1 气象站点空间分布及ERA-Interim 再分析数据格点分布
按照热量和水分的指标,可以将中天山山区气候划为温带气候(中天山气候区)和暖温带气候(南天山气候)[2]。由于高山带站点稀少,因此增加昆仑山一阿尔金山北坡气候区中塔什库尔干作为参考站点。同时,参考柯本气候分类[15](图2)、农业气候区划[16]和站点位置(图1)后,将巴伦台、巴音布鲁克、积雪站、大西沟4 站划分为中天山气候区;吐尔尕特、乌恰、阿合奇3 站划分为南天山气候区;塔什库尔干划分为昆仑山—阿尔金山北坡气候区。在同一气候区内,气候的各个要素之间应保持一致,所以再分析数据与观测数据之间的误差聚类结果应与气候区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