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学风建设问题浅论

2013-11-04 06:40吴若旻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学风办学辅导员

吴若旻

(河南工业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郑州 450001)

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或高校的国际教育学院,是具有中外合作办学资格的教育实体,其享受中外合作院校双方的优质教育资源,是我国自改革开放后一种对外交流与合作教育的新形式,是培养精通中西文化、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新途径。由于此类学院体制上的特殊性和生源的差异,并且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大学生接触外界机会增多,接受信息量增大,思维日益活跃,其学风问题不容忽视,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学风建设的重要性

学风是一所大学的立校之本,是一种学习氛围,一种集体行为,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进而内化为一种精神动力。“学风”即广泛的学习,详细的求教,谨慎的思考,踏实的实践。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学风包括学习风气、治学风气和学术风气;从狭义上讲,学风特指学生的学习风气。我们通常所说的“学风”指的是“狭义的学风”。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学习风气与学习氛围,是学生总体学习质量和学习面貌的主要标志,是全体学生群体心理和行为在学习上的综合表现[1]。

在良好的学风环境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道德觉悟、自身素质、行为处事方式、思维情感等方面都会有所改变,与此同时,其对自身建设、成长和职业生涯发展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若在不好的学风环境中成长,对自身的影响也是消极的。

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或高校下属的国际教育学院,由于其办学体制上的特殊性和招生生源上的差异性,使得其学风问题不但具有普通高校的普遍性,同时具有中外合作办学的特殊性。

二、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学风建设中存在问题

1.学习目的不明确。

学习目的是否明确,决定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影响着学风。由于国际教育学院的特殊性,生源大多是高考成绩略低于分数线的学生,跟传统学院相比,具有先天的不足。虽然不能以成绩的高低判断一个学生的优秀程度,但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其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学习兴趣不强。笔者对河南省某高校国际教育学院5 个专业部分学生关于学习目的调查,结果见表1。

表1 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学习目的调查表(%)

从表1 可以看出:超过60%的学生,上大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出国留学和工作,以及不辜负家长和老师对自己的期望,将来找一份理想的工作,为社会服务,这是大学生的主流;有17.6%的学生是为了拿文凭,被动学习;4.9%的学生目标不明确;14.8%的学生没有仔细考虑过这个问题,不知道为谁学习,学习的目的性比较模糊。从调查结果可以使我们深深地感到,教育大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当前学生工作的迫切要求。

2.学习态度不端正。

由于中外合作办学学费较高,学生的家庭条件相对优越,社会关系丰富。不少学生在入学前就已经被告知,父母已为其安排好了以后的工作,导致学生对学习重视不够,只为文凭而上学的思想严重。许多学生家长是从事个体经营,由于工作繁忙,很少过问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出于弥补的心理,往往会用金钱来作为补偿,长期下来,养成了其好吃懒做、金钱至上、自私自利的习惯,难以形成良好的学风。另外,在校生多为90 后的独生子女,从小未吃过什么苦,并且相对于传统学院的学生,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头脑更灵活,甚至过于“灵活”,学习上遇到困难,往往会想“办法”克服。特别是一些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在文化学习方面积极性不强,主动性不够,上课旷课、迟到、早退的现象比较多,宁愿旷课去参加各种文体活动,而不愿主动学习。笔者在与旷课学生的谈话过程中总结出,旷课原因主要分为两大类:忙于工作、兼职或学生干部;不想上课,有厌学情绪。

3.学习方法不科学。

进入大学,学习紧张程度相对高中减轻不少,学生一下子解放出来,有许多课余时间,仅少数学生能够做出合理的安排,比如去图书馆、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等。而相当部分学生则选择上网、游戏、睡觉等。另外,高中和大学的学习方式有根本的不同,大学更注重自学,不少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老师讲的总是学不会,导致恶性循环,变得不爱学习,致使学习成绩下降。

4.学习环境不理想。

近几年,国家高等教育的招生数量稳中有升,相应的,中外合作办学招收学生的数量也在增多,学校教学资源相对紧张,有时无法提供好的教师或教学资源。另外,国际学院为想出国留学的学生开设了外教全英授课的课程,受教学学时制约,课程进度过快,很多学生听不懂、跟不上,从而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

三、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学风建设改进策略

1.充分发挥辅导员思想引导作用。

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和促进学风建设是辅导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思想是人们的行动指南,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是形成优良学风的基础。辅导员要以正面教育为主要途径,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动力。通过主题班会、座谈会、学习经验介绍会、个别交流思想、典型事例剖析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学生要有认真求实的态度、勤奋刻苦的精神、科学严谨的作风,特别应结合中外合作办学的实际需要,举办出国留学经验交流会。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如网络视频、QQ 等工具让在校生与出国学生直接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形成良好学风。

可以考虑建立辅导员与相关的任课教师进行定期沟通的交流机制,使辅导员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学生学习信息。在此基础上,切实落实辅导员深入课堂听课制度,及时倾听和了解大学生最新思想和学习情况。

2.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

严明的制度,是使学生养成良好学风的重要保证。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制定严明的规章制度,包括学籍管理制度、课堂纪律管理制度、请假制度、日常行为规范和考试制度等。并且切实落到实处,有功必奖,有过必罚,以制度建设作为学生参加教学活动的行动指南。特别是考试制度,因为考风是对学风的最终检验,且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头脑灵活,“机变百出”。要使学生彻底打消考试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的念头,必须严把考试质量关,努力做到考试的客观、真实、严格、公正,以严格的管理端正考风,将对优良学风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开展督导检查,完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制度。对违纪学生进行教育和疏导,同时大力表彰和宣传先进典型事迹,以身边优秀人物和事件影响带动后进学生。提倡以学为主,全面发展,激励学生共同致力于目标实现的良好氛围,实现学风良性循环[2]。

制定学风建设长期规划,对各种教育资源进行整合,资源共享。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建立起与社会紧密结合的机制,通过适当开设选修课、聘请企业人员进校门等灵活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明确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标准,培养对社会有用的学生,促进这部分大学生的学习热情。

3.以党建带学风,党建工作和学风建设相结合。

学生党员做表率,把党建工作和学风建设结合起来。因为党员是一面旗帜,他们的先进性应表现在学习、工作和活动各方面。重点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组织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各种形式的理论学习和党员活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成才观,经过一系列培养、教育步骤,使党员积极分子尽快成熟起来。树立“凡是要求普通学生做到的,党员和党员积极分子首先做到;凡是要求普通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的理念[3]。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动身边的同学,推进优良学风建设。

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党员队伍、学习标兵队伍三支骨干队伍建设,进而抓好班集体建设。一个好的班集体,会深刻地影响着班级中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同时,还会直接影响班级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因此,应下大力气,努力建设好大学生的班集体,形成良好健康的集体氛围和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学生干部队伍、党员队伍、学习标兵队伍是学生班级的核心,他们的学习作风、学习成绩对其他同学起着示范作用,对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要切实重视对他们的培养教育和考核,以发挥他们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4.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优良学习环境。

学风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形成优良学风的载体,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陶冶情操、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4]。针对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头脑灵活、思维敏捷、善于与人沟通这一特点,结合学生爱好、专业、社会热点等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和社会实践,如“挑战杯”科技竞赛;结合《职业发展教育》课程,就学生的发展、就业、创业需求开展相应的学习竞赛活动,如创新创意大赛、职业规划大赛、模拟营销等。开展“大学生涯目标规划”活动,进一步明确大学各时期的目标任务,帮助学生规划好大学生活和人生道路。

努力为中外合作办学学生量身打造活动平台,通过这些平台,营造出良好的学术、学习氛围,使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校园文化活动伴随着每一位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其自身能力得以发挥和肯定,自信心加强,会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有助于学风的不断改善。

[1]李文红.从学生工作的角度探讨民办高校学风建设的途径[J].教育教学研究,2009,(9).

[2]殷永贵,程家国,尹发利.强化学风建设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J].科教导报,2012,(8).

[3]马祥甸.党建工作在高校学风建设中应发挥更大作用[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24(3).

[4]范爱华.独立学院学风状况及优化学风的对策[J].民办教育研究,2009,42(3).

猜你喜欢
学风办学辅导员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陈嘉庚精神与“诚毅”学风的形成
地方性本科院校学风问题及其对策
学风建设——高校发展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