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詹明亮 (江西省丰城市人民医院 丰城 331100)
康复新液联合痰热清治疗儿童水痘60例
★ 詹明亮 (江西省丰城市人民医院 丰城 331100)
目的:探讨痰热清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水痘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7月-2013年8月期间,我院门诊诊治的120例水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患儿均给予痰热清治疗0.5-1mL/kg/天,,对照组给予炉甘石洗剂外凃皮损表面,治疗组用康复新液外用于皮损处,每日4次。并在此基础上口服康复新液,1岁以下3mL/次,1岁以上5mL/次,每天3次,7天为一疗程。对照2组患儿疱疹结痂时间,有无新皮疹出现,退热时间。结果:治疗组疱疹结痂时间(3.65±0.71)天,无新皮疹出现时间(2.75±0.65)天,退热时间(1.85±0.62)天。对照组分别为(4.35±0.76)、(3.45±0.68)、(2.35±0.55)天,2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1),治疗组皮损消退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lt;0.01)。结论:康复新液联用痰热清治疗婴幼儿水痘的疗效明显,皮损恢复时间短,是值得在基层医疗单位推广的治疗方法之一。
水痘;痰热清;康复新液;儿童
水痘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出疹性疾病,水痘患者为本病主要传染源,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经接触病人疱疹疱浆而感染,人群普遍易感,密切接触后约90%发病。以2-6岁儿童多发,其临床特点为皮肤和粘膜相继出现和同时存在丘疹、水疱疹、结痂等各型皮疹。笔者于2011年7月-2013年8月期间来我院诊治的60例儿童水痘患儿,经痰热清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汇报如下。
1.1 一般资料
对象为2011年7月-2013年8月期间来我院诊治的120例水痘患儿,男76例,女44例;年龄10个月-10岁,平均3.4岁;病程lt;3天。纳入标准:(1)2-3周内有水痘带状疱疹接触史,起病2天以内,有典型临床表现;急性起病,皮疹向心分布,不同类丘疹、疱疹与痂盖同时存在,有严重瘙痒感。[1](2)化验结果:末梢血白细胞正常或偏低。(3)近1周未系统进行抗病毒治疗,同时未使用免疫抑制剂。(4)免疫功能正常患儿。
1.2 方法
将入选12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患儿均给予相同的对症治疗,体温gt;38.5℃者予以口服退热药,合并细菌感染予以口服抗生素治疗,并给予痰热清注射液(上海凯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生产批号1304218)1mL/kg,1次/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四川好医生攀西药业有限责任有限公司生产生产批号121123)外凃皮损处,4次/天,并在此基础上口服康复新液,1岁以下3mL/次,1岁以上5mL/次,3次/天,7天为一疗程。对照组皮损处予炉甘石洗剂,3次/天。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儿治疗前后疱疹结痂时间,有无新皮疹出现,退热时间。并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lt;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治疗前后症状消失比较
治疗组无新皮疹出现时间、疱疹结痂时间、退热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经统计学处理,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lt;0.01)。详见表1。
表1 2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2.2 不良反应
2组患儿共有4例患儿出现轻度腹泻,治疗组有2例患儿出现恶心,继续治疗后症状消失。
水痘是有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高的传染性,以东春季多见,常呈流行性。[2]水痘水痘主要并发症为继发皮肤感染、脑炎、心肌炎等,以往认为水痘为自限性疾病,症状较轻,但近年来国内外有因水痘并发症导致患儿死亡的报道。因此,对于水痘患儿切实有效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痰热清主要成分为黄芩、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连翘,具有清热解毒和抗病毒功效,康复新液[3]是根据云南大理白族人民应用蜚蠊治疗恶疮的有效经验,从美洲大蠊药材提取液中分离、精制而成的生物制剂,内含多元醇、黏糖氨酸、黏氨酸和多种氨基酸。具有活血化瘀、养阴生肌、抗菌消炎的作用,从而促进溃疡修复,疱疹愈合。内含多元醇、采用康复新液外敷后,对局部皮肤有改善血液循环,消除炎性水肿促进新生肉芽组织生长,迅速修复损伤的皮肤黏膜,同时还可以显著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对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细胞起活化作用[4]。
目前对于病毒感染并没有特效药物治疗,通过本观察表明,应用康复新液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儿童水痘,通过康复新液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疱疹愈合,溃疡修复,痰热清清热解毒及抗病毒作用,能明显缩短水痘患者新皮疹出现时间,疱疹结痂时间及退热时间,减轻病人症状,缩短病程,且用药安全,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1] 金大鹏.儿科诊疗常规[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191-192.
[2] 吴梓梁.实用临床儿科学[M].广州:广州出版社1998,1 648-1 650.
[3] 焦春香,刘光明,周萍.天然药物康复新的研究进展[J].李时珍国医国药,2008,19(11):2 623.
[4] 姚秀琴,赵海剑,杨爱仙.康复新液在放疗后皮肤黏膜损伤护理中的应用[J].南方护理学报,2002,9(6):6.
R 272
B
2013-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