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苹果,水晶球

2013-11-04 06:54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
资源再生 2013年6期
关键词:水晶球散户苹果公司

文/ 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 朱 宁

近期全球市场黄金价格下跌幅度之大、速度之快,不但让许多中小散户摸不着头脑,也让许多“专业”人士大跌眼镜。许多昔日唱多黄金的分析师和基金经理一时间万马齐喑,更是有不少在黄金牛市中赚到钵满盆满的鼎鼎大名的投资者,也终于对黄金十年牛市的走势开始产生怀疑。

在“中国大妈”和“华尔街大鳄”的一番过招之后,先是有国内人士在金价短暂反弹之后骄傲地宣称“中国大妈”完胜。但金价旋即调头向下,似乎又套住了不少抄底的“中国大妈”,给她们带来投资的浮亏。于是,市场上一度又开始流传“战争论”和“阴谋论”,认为这是国际资本玩家给“中国大妈”下了套。但又过了两周,随着美联储对于资产购置计划(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量化宽松)退出立场的不明确,黄金的避险价值又一次得到市场的肯定,市场又出现了小幅的反弹。这一回,好像专家们不说话了……

无独有偶,苹果公司的股价在2012年也上演过山车行情。先是从400美元一股飙升到几乎翻倍的700美元一股,然后有几乎腰斩地跌回400美元一股,引得无数大小投资者唏嘘不已。投资者或是庆幸,或是惋惜。庆幸的是自己逃过了下跌的一劫,惋惜的是自己在股价上升途中没能抓住时机,(更)大地赚上他一笔。近期,随着苹果公司的发债融资计划,IPHONE5S的蓄势待发,和苹果公司和韩国三星公司的专利官司,大家又开始把注意力转回到这让人又爱又恨的被人咬了一口的苹果身上,揣测苹果公司股票下一阶段的走势……

涨时多赚钱,跌时不亏钱,似乎是所有投资者都梦寐以求的终极投资水平。牛市多赚钱,熊市不亏钱,似乎是所有中国投资者对于自己的基金经理不算太高的要求。投资者们都希望能够通过选择正确的时间进入或提出市场,或是调整自己的投资仓位,以期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但美好的愿望和金融科学的无情和冷静之间,好像有很大的距离。

预测股市涨跌,不是件容易的事。就连经济学巨擘凯恩斯都说,关于股市我们唯一有把握的预测,就是股价会不停地波动。由于历史数据有限,环境不停变换,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选择最佳时机调整自己投资的风险敞口,或是通常所说的择时能力,要比选股能力难得多,也比许多投资者想像的,要难得多。

要想拉近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恐怕真的需要传说中的水晶球。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这只水晶球非但得可靠,而且得绝对可靠。像许多市场专业人士那样的事后诸葛亮,是注定跟不上市场的步伐的。

试看美国晨星公司(Morning Star)的报告,如果一个美国投资者在过去20年一直长期投资,投资者的业绩是平均每年收益7.81%。如果投资者错过了过去20年市场表现最好的10天,那么投资者的收益就会下降到平均每年4.14%,也就是比平均长期业绩低三分之一。如果投资者错过市场表现最好的20天的话,那么投资者的长期收益更是会下降到平均每年1.70%,也就是比平均长期业绩低三分之二。由此可见,选择最好的投资时机固然有价值,但如果不能把握最好的时机,代价也是同样可观的。当然,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市场上表现最好的日子,往往和表现最差的日子紧密相连。所以,不能排除投资者在搭上了市场的顺风车的时候,也不可避免地踏入了市场里的地雷阵。

而散户投资者更让人担心的地方在于,他们往往会选择在泡沫形成、风险积聚的时候冲入市场,而在黎明到来之前黯然退场。远的不说,大家只要想一下有多少散户在2007年开户,而有的在2012年黯然离场。由此可见,散户的择时能力实在不能让人恭维。

不能选择正确的时间进行舱位调整,乃至专门选择错误的时间进行舱位调整,是散户平均收益水平明显低于大市表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散户之所以难以准确地预测市场走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往往凭借历史经验,来“忠实”地预测未来趋势。1990年代末期互联网泡沫时期,纳斯达克一万点,和道琼斯指数三万点的预测好像还未远去,就有了2007年中国沪深三百指数突破万点指日可待的豪言壮语。从黄金投资只赚不赔的种种理由,到苹果公司迟早统治全世界(至少是全世界IT领域的说法),到日本东京都一地的地价有朝一日会超过美国全国的地价,这些大胆而且“抓人”的口号,无一不是建立在投资者对一个阶段行情的观察上。

人类对近期的经历给予更多的关注,对于具体的想像给予更多的关注,对于鲜明的事情给予更多的关注,而往往忽视简单的、客观的和无趣的事实。这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卡尼曼教授在半个世纪前就发现了的人类行为的一种根本性的、代表性的行为偏差(representativeness bias)。

投资者亦不能免俗。大家必须要意识到,关注不等于熟悉,熟悉不等于了解,了解不一定有助于预测,而预测却又不一定能保证准确。投资,正是因此而变得有趣和富有挑战性。而散户这种过度自信的择时行为,只会让原本已经“玄而又玄”的投资过程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那么,投资者孰去孰从呢?根据笔者对中国基金投资者的研究,进行基金定投(每月把一定固定的金额投资到基金中去)的投资者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的表现,要远远超过那些积极地选择基金和积极买卖基金的投资者。其中原因何在?还是要回到投资学基础的多元化。

多元化并不只局限于在不同国家、板块、股票之间的多元化,其实还包括许多投资者忽视的在投资时间上的多元化。如果投资者不能拥有料事如神的水晶球的话,那么有组织、有纪律地在不同时间分段,逐渐地投资,才能帮助投资者抓住市场上所有的机会,同时应回避集中在某一特定时间点操作,这有可能面对那个特定时间点上集聚的市场风险。这一点对股市适用,对银行理财产品适用,对中国调控中的房地产市场也同样适用。

归根结底,如果没有水晶球的话,多元化还是投资者保全资产,提升投资收益的更可靠的法宝。

猜你喜欢
水晶球散户苹果公司
莫须有的“散户抱团”吊打了谁?
魔法水晶球
苹果公司收购自动驾驶初创企业Drive.ai
不当“接盘侠”
漂亮的水晶球
新Pad
手指上的“水晶球”
散户身大师心
闵浩:做锁具行业的“苹果公司”
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