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吴荣华
毫无疑问,米格-21 是世界上最有名的军用飞机之一,无论航空专家还是普通爱好者都知道它。即便在二战中也没有一种飞机有它那么多种改型(30 多种),被那么多国家空军采用(49个国家)并参加了那么多的实战。在苏联,共有15 种米格-21 的重点改型,这些型号一直生产了28年(从1959年~1987年)。捷克、印度、和中国都取得了米格-21生产许可证并在自己的国家大量生产、装备。米格-21 的几种原型机曾创下10多个世界纪录。据不完全统计,米格-21系列飞机的总产量超过8000 架,现在还在各国空军服役的尚有5500 余架。
越南空军当时装备的是米格-21F-13,其空重5.7 吨,正常起飞重量7.8 吨。飞机全长14.5 米,翼展7.15米,机翼面积23 平方米,最大速度2.05马赫(1 万米高度),实用升限18700 米,作战半径350 千米左右。飞机早期型号米格-21Ф 配备了2 枚K-13(北约代号AA-2“环礁”)空空导弹,后期型号米格-21MФ 又加装了1 门23 毫米机炮,越军装备的主要就是这两种型号。
1965年末,北越空军首次从苏联接收米格-21F-13,然后将这些飞机划给最具作战经验的921团。
1965年底,第一批米格-21 已经从苏联转场到了越南。为了迎接这批在越军心目中堪称“神器”的战斗机,越南空军特地挑选了来自老资格的921团几位资深飞行员。这些人在随后的作战中,有的会被战火吞噬,而有些则成为这支年轻空军引以为荣的骄傲。
1966年3月4日,米格-21 首次参战,当天凌晨 4 时,越军雷达发现一架无人机从东北方向飞来,921团当值指挥官陈亨立即命令阮洪珥起飞拦截,19分钟后飞行员报告称已爬升至 16000 米高度,而此时15 千米外的“火蜂”无人机正以 18000 米高度向广宁地区飞来,地面指挥员命令飞行员抵近攻击,几分钟后,921 飞行团用粉笔在黑板上记录下了他们的第一个战绩。
这次战斗创造了三个第一:米格-21战斗机在越南上空的第一次击落敌机;越南空军使用空空导弹第一次击落敌机;“火蜂”无人机在越南上空第一次被击落。
要知道,在米格-21 没来之前,米格-17 面对着装备着各式空空导弹的美机只有机炮可用,虽然也研究了规避美军空空导弹的战法,但是美军的空空导弹还是给越军制造了巨大的麻烦。现在,自己的飞机也有空空导弹可以使用了。
还有一个令人头疼的玩意儿就是“火蜂”无人机。这种飞机虽然飞的不快,但升限特别高。米格-17 在低空战斗力十分优异,可是受升限限制,对付这种小飞机基本无计可施。例如在之后的1970年,越南空军试着拦截了6次“火蜂”,但是一次也没有成功,而且只有一名飞行员通过目视发现了目标,剩下的干脆连目标在哪儿都不知道。1966年3月8日,923团的梁一张(Luong Duc Truong)驾驶米格-17前往拦截。发现了目标后,他靠近了并且将其击落。但这是一次代价高昂的任务,因为几分钟后他的座机不可思议地突然失去了控制,然后坠毁身亡(注:米格-17 的实用升限只有16600 米,对付18000 米升限的对方飞机显得力不从心。1970年,我军海航8 师曾有用歼5 击落该机的记录)。此时,越军还未大量装备防空导弹,即便使用防空导弹对付这类小飞行器也是很难有作为。如今,米格-21 终于终结了这种飞机在高空横行无忌的局面。
“火蜂”无人机
1966年3月4日和5日,921团的米 格-21用K-13 导弹各击落1 架火蜂无人侦察机,这些残骸现在摆放在河内的博物馆里。
K-13(AA-2“环礁”)红外空空导弹
3月4日,越军又使用米格-21 在同一空域、同一高度,用1 枚K-13 空空导弹又一次击落了“火蜂”无人机。(注:整个1969年间,921和923团执行了540次任务。他们的任务主要就是拦截美军的无人驾驶侦察机“火蜂”,在这期间921团击落了8架,923团击落了2 架。)
这两次作战成功使得越军信心百倍,不久之后,米格-21 就投入了与美军战斗机的空战中。4月23日,越军2 架米格-21 袭击了1个F-4 编队。美军飞行员对这种突然出现的高速飞机显得手足无措,越军飞行员在空战中死死咬住了对方的机尾,但却未能将其击落,越军飞行员吃惊的发现,自己装备的空空导弹竟然无法锁定目标。
这个情况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但却一下子拿不出什么方法。原来越军得到的首批米格-21 战斗机上没有安装机炮。在4~5月的空战中,越军向对方发射了不少于14 枚空空导弹,无一命中;自己反而被F-4 击落1 架。无奈,越军只得为米格-21 配备不同武器:每次升空作战,长机2 枚K-13 空空导弹,僚机为2个C-5M 空空火箭吊舱。这种作战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米格-21 火力持续性差的问题。在随后6月7日的空战中,越军攻击了F-105 双机,僚机在500 米和200 米距离上两次齐射打完了火箭弹,击落对方一架飞机,为米格-21在越南空战中首开记录。不过和以前一样,携带导弹的长机依旧是一无所获。
看来,导弹问题确实是米格-21 辉煌之路上的一只“拦路虎”。
由于当时电子技术的制约,K-13 空空导弹需要飞行员把目标稳定在机头前方的一定角度范围内,并且保持一段时间才能锁定。但在空战中,越南飞行员发现这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活蹦乱跳”的美军战斗机可不像“火蜂”那样只会按照预定航线直线飞行,他们会不停地上下翻飞以摆脱越军战斗机的追击。这种情况下,要把目标控制在机头前方保持几秒钟在紧张而激烈的空战格斗中实际上是一个毫不现实的要求。很明显,K-13 的设计初衷是用来打轰炸机的,很不幸的是,现在他们的对手却是可灵活机动的战斗机。
同时在实战中,越军飞行员还发现了米格-21 的另一个重大缺陷:座舱视野过于狭窄。对习惯于米格-17 视野开阔的气泡式座舱的越军飞行员来说,他们觉得这款飞机的座舱满是框架,而且座舱后面是一个巨大的脊背,这令他们感到极其难受。这种座舱设计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视野,无法及时发现美军空空导弹的来袭(这可是他们规避导弹攻击的必要条件)。
除了飞机本身问题外,越军不清楚如何发挥这种新型飞机的威力。他们的空战条令是根据米格-17的性能制定的,近距离格斗对于灵活的米格-17 来说自然十分匹配,但是用到米格-21 身上就会使其高空高速性能完全受到限制。越军空军指挥官还是坚持等敌机迫近再起飞,这样做对擅长低空作战的米格-17毫无影响,但却会令米格-21 的优势丧失殆尽。
上述问题除了导弹属于先天不足外,其他问题都是越军没有真正玩儿转米格-21 飞机所导致。不过,随着战斗经验的逐渐积累,这些问题最终会得到解决。
米格-21 的座舱,飞行员的视野被座椅头靠后的脊背和舱盖的边框遮挡。
1966年的内排机场上,陈翰(左一)正在向飞行员做简报,在越战早期,所有飞行员都穿上苏联的高空抗荷服和GS-4 硬顶飞行帽起飞作战。
内排机场的一个教室旁教官正在向学员讲解米格-21 起飞的要领
1966年6月,又有 13名飞行员完成了在苏联的米格-21 改装训练并加入921团。同月 9日,2 架 921团的米格-21 宣称使用导弹击落了两架美军“鬼怪”II 战斗机,但美军官方并无此次损失记载。
1966年12月初,越南空军的苏联顾问指出了越军截击距离过近的问题,这引起了越军的高度重视,并及时改变战术思路,效果立竿见影。12月5日,当美军24 架F-4 和F-105 飞向目标的时候,在离内排基地35 千米远的地方意外遭遇到了从高处猛扑下来的4 架米格-21。此战越军占据了十分有利的位置,两个双机编队分别对两个F-105 双机展开进攻,击落两架美机后从容脱离战场。美军官方则记录到当日只有一架F-105 被击落。3 天后,2个双机编队再次升空,前出至距离基地50 千米处拦截来犯美机,再次击落两架 F-105D,此战果被美国军方确认。14日,20 架“雷公”再次被4 架越军米格-21 袭击,3 架被击落。美军则只承认只有一架F-105 是被米格-21 发射的空空导弹击落。
在一年的持续作战中,越军飞行员也最终学会了如何使用K-13 空空导弹,当然前提是必须保证袭击的突然性。他们开始重新使用米格-17 时代单纯靠目视搜索目标的办法,以免自己的雷达信号使美军探测到,同时还要利用美机雷达盲区隐蔽接敌。他们小心地使自己处于对方雷达的盲区内,然后加速绕至对方的尾后进行攻击。越军总结发现在1200 米~2500 米的距离区间内发射命中率最高,其中尤以1500 米最佳。发射后,飞行员应立即脱离,保持在1000 米以下的低空高速返航,而并非像苏军教官教的3 千米~7 千米高度脱离。
由于米格-21 的座舱视野非常有限,相对于米格-17,飞行员更难发现来袭的“响尾蛇”导弹。因此长机进攻时,通常由僚机来观察 6点钟方向,一旦发现导弹来袭,僚机立刻告警提示,两架飞机同时做高过载机动,如果动作及时,飞行员完全可以摆脱“响尾蛇”的锁定。
总的来说,米格-21 第一年的战果不大,毕竟用户还未充分了解它的性能,更无法通过合理战术使之得到充分发挥。
1967年伊始,是越军米格-21 最低谷的时期。1月2日,内排基地上空天气阴沉,没有装备雷达的米格-17 无法起飞,921团于是起飞米格-21 迎击来袭的美军机群。但是他们始料未及的是,美军第8 战术战斗机联队(指挥官为二战著名王牌飞行员,罗宾.奥德斯上校)的F-4“鬼怪”们早已借助云层的保护,避开了越军雷达,悄悄守候在越军基地的上空。越军飞机一架接一架起飞,但是还没等看到友机,就被突如其来的美机一一击落。在连续损失了5架飞机后,越军立刻终止了飞行。万幸的是,越军宝贵的飞行员全部跳伞逃生(这其中包括未来的王牌阮文谷和武玉鼎),但是这次惨败还是严重打击了越军921团的士气,米格-21 不得不暂时从前线退出了。
否极泰来,虽然挫折不断,但是越军已经开始逐渐掌握这种飞机的使用方法。不久之后,能够令这种高空高速战斗机大显神威的战术应运而生了。
参战的美军第8 战术战斗机联队联队长奥兹上校事后回忆道:“我们主要的作战目标就是欺骗、引诱担任防空作战的米格飞机,同时需要设法让F-4 战斗机在敌人雷达屏幕上伪装成F-105 机群。我们一共出动了14个F-4 小队、6个F-105 小队和4个F-104 小队,同时还出动了EB-66、RC-121 等飞机担任支援和电子对抗。很快,我们发现一些米格飞机正开始准备起飞或穿云上升。我们迅速展开队形,不久便发现一架米格-21。福特小队立刻用AIM-7“麻雀”导弹击中了一架米格机;而就在此时,另外的小队也接近了正在云层转弯的米格飞机。我做了一个横滚机动,发现在一架米格-21 的下后方大约210°方向。速度0.95 马赫,距离敌机1400 米左右,进入角15°,我立刻将瞄准具中心点对准敌机尾喷管,2 枚“响尾蛇”导弹先后射向敌机。突然米格-21 发出耀眼的火花,一侧机翼和机身分离,飞机马上失去控制,连翻带滚慢慢坠入云中。我们在波洛作战一共击落了7 架米格飞机,表明F-4 伪装成F-105 的这个欺骗战术是成功的。”
1967年9月16日,范青银驾驶这架飞机击落了432 联队20 中队的RF-101C 56-1081,然而这个战果在美军记录中是被地空导弹击落的。
越战时期同样不靠谱的AIM-7“麻雀”半主动制导空空导弹
1966年,北越空军接收首批米格-21PF,莫斯科的兹纳姆亚.特鲁达(Znamya Truda)将这批飞机命名为PFV,V 代表越南。相对于原始的PF 型,苏联人用更加可靠的R-2L 雷达代替了原先的RP-21 雷达。
第一周的战斗令越军高层万分震惊。他们不明白这种被寄予厚望的新武器为什么会败得这么惨。1967年1月8日,921团米格-21 退出了战斗,越军高层们也都坐了下来,开始对战况进行分析。
与会者指出,让米格-21 像米格-17那样与敌人缠斗是不合适的。在近距离格斗中,米格-21 高空高速性能完全没有用武之地,其机动性也要比米格-17稍逊一筹(也正是这个原因,美军先进的F-4 没能从相对落后的米格-17 身上捞到半点儿便宜)。而米格-21 为了高速飞行而设计的座舱会限制飞行员视野,这在近距离格斗中是致命的。
如何扬长避短呢?很显然,使用米格-21 的部队必须放弃原先的近身肉搏为基础的战术,而尽量发挥其速度快,能够发射导弹的长处。在1967年12月远距离拦截成功的经验上,一种真正适合米格-21 的新战术诞生了,那就是“高空掠袭”(叫“打了就跑”其实更贴切)。
此战术的基本要求就是高速,突然予敌致命一击后便迅速脱离,不给敌方反击的机会。在这种战斗中,越军决定使用小机群,通常2~4 架,最多不超过10 架,发挥自身目标较小、不易被察觉的优势,隐蔽接敌,速度加到2 马赫后从敌人的后上方高速接近(对于米格-17 就是干到最高速从后下方接近),用空空导弹对目标实施攻击后,依靠速度优势脱离并返航。
1967年4月份,战斗力受损的921团恢复了战斗力。在米格-21 再次亮相之前,4月25日,923团的米格-17 在海防市第一次成功演练了这一战术(见本系列文章第三章)。4月30日,米格-21开始登场了。
当天,雷达部队发现一批美机正飞向义安省,921团立刻起飞2个米格-21双机编队前往拦截。
首先接近目标的是阮玉杜和阮文谷双机。他们首先发现了在2500 米高度的F-105 编队,随即开足马力,向浑然不觉的美军战斗轰炸机群发起了俯冲。阮玉杜冲到一个美军四机编队尾后,向编队中的第二架飞机发射了一枚K-13 并将其击落。僚机飞行员阮文谷任务是保护长机,并不承担攻击任务;但是当他发现一架倒霉的F-105 正好落到自己面前时,也毫不犹豫按下了导弹发射扭,一条火龙直冲目标,顷刻间F-105 化为一团烈火。(注:阮文谷Nguyen Van Coc 是越南战争越方头号王牌飞行员,生于1941年、京族人。他一共击落9 架敌机,6 架是担任僚机时击落的,获得9 枚战功勋章和1 枚胡志明纪念章。1969年6月18日阮文谷荣获“人民武装力量英雄”称号;战时先后担任飞行队长、副团长。战后1980年晋升为上校,任371 师副师长,1982年升为大校军衔,先后任370 师师长和371 师师长,1998升任越南人民军空军司令,军衔少将;2001 晋升中将)。
除了他们,另一个双机编队的进攻也取得战果,他们在俯冲攻击中也击落了两架“雷公”。眼见己方飞机被击落,其余的F-105 被迫放弃任务,丢弃炸弹后开始盘旋搜索跳伞的同伴。
短促的突袭后,米格-21 开始返航。为F-105 护航的F-4 直到越机完成攻击才反应过来,开始加速、试图追击。但是,这样的努力纯属徒劳,超声速飞行的米格-21 根本没等美机的速度提起来,就从他们的眼前消失了。单纯比速度,F-4是不输给米格-21 的;但是,高速而来的米格-21 根本就不会给以高亚声速巡航的F-4 加速的机会。
高空掠袭战术首战告捷,越军4 架米格-21 击落美机4 架,自身无一损失。美军官方的记录中则证实有3 架355 联队的战机被击落,包括两架F-105D 和一架F-105F,4名飞行员全部被俘。
从此以后,越军空军的米格-21 频频得手,从1967年5月~8月上旬总共击落了7 架美机。这其中最有趣的现象是,美军都认为这些飞机是被地面防空导弹击落的。看来,美机在被击落前,甚至是在被击落后都没有发现对手,或者还没来得及向总部汇报遇到了米格机。米格-21 的超声速高空掠袭战术威力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