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坚定道路自信的思考与探究

2013-10-31 05:55崔丽戴宏刘莉
学理论·上 2013年9期
关键词:小康社会道路特色

崔丽 戴宏 刘莉

党的十八大报告鲜明提出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当中,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探索与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诚然,一个国家和政党的宏伟目标能不能实现,除了看其是否有科学的理论指导、是否有符合国情与时代的制度保障,还要看其选择的是什么道路。这是因为,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首要问题,关系到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福祉。毛泽东指出:“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不失败的。”[1]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和谐幸福生活的必由之路。新形势下,坚定当代中国的道路自信,对于更好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创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辉煌,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深刻领会道路自信内涵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和基础

自信就是相信自己,并能持之以恒,其是信念的支撑。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而言,自信是自尊、自强、自立之本。自信的根本体现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自信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凝聚力量,积极进取,不断夺取新的胜利。道路自信,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坚持走人民群众路线,时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深刻领会道路自信内涵有利于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有利于以奋发图强的精神状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在复杂的世界格局中保持中国特色、勇往直前。

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了深刻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论述,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既坚定道路自信,最重要的是要坚持一个根本前提、一条基本路线、一个总体布局、一个发展目标。根本前提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的政治前提。基本路线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实际,这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现途径。一个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这是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拓展和深化。发展目标既是坚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二、对坚定道路自信意义的思考与探究

(一)坚定道路自信是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高度概括

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经历了百年的屈辱史,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先后从各自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了艰难探索,但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如何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是摆在国人面前的一道难题。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相结合,开创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胜利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新中国成立后,党对社会主义建设又进行了艰难的探索,20世纪50年代,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形成了正确的指导方针,但由于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不足,致使社会主义建设当中出现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这些严重的挫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拨乱反正、全面总结历史教训,邓小平同志指出解决好走什么样现代化道路的问题,首先必须要解放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全党和人民重新恢复了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这思想路线的指导下,我们党在新时期开创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实践表明,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我们道路的自信来源于道路的开辟与道路发展创新的探索历程。我们坚定道路自信的这种信念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其关键就在于强调和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实际,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2]。

(二)坚定道路自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党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目标经历了不断完善与发展的过程,其体现了党对社会道路建设的不断认识。从党的十三大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奋斗目标,到十七大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目标,再到党的十八大重申了这个发展目标,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更加全面,坚持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目标和方向,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实现的整体架构和发展过程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发展阶段。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重要政治保障。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不仅表达了我们党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方面的坚定与自信,而且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实践中的不断拓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更加明确的任务,其坚持了人民主体地位,把创造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奋斗目标,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时代性与正确性,顺应了时代潮流,符合党心民心,展现出民族复兴、人民共同富裕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远大光明前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持道路自信,坚持正确的方向,才能在胜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展望未来,我们实现小康社会的成效越是显著,就越有利于这条道路把举国上下的智慧和力量高度凝聚到伟大事业中来,坚定人民对党和国家的信任,坚定亿万人民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拥护。

(三)坚定道路自信是避免走老路邪路的指导方向

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决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十八大这个鲜明提法,为我们坚定道路自信提供了方向。社会主义道路既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道路,也不同于传统模式的社会主义道路,而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路。在传统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我们曾经走过弯路,过去我们照搬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系,尽管这一体制为我国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但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缺少中国独创性,体制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命题。实践证明,走了封闭僵化的老路,我们就会重蹈历史的覆辙,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正确的选择。

在当代中国,走老路没有前途,走邪路是死路一条。1989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社会主义国家受到重大打击。西方敌对势力希望我们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时至今日,我们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中国实现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才完成的工业化,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得到充分的体现,社会主义建设焕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中国的发展给全世界带来机遇,中国的发展模式、发展经验、发展道路得到世界人们的高度认可和重视。世界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是中国道路造就了中国奇迹[3]。

坚定道路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态度鲜明,立场坚定,彰显了充分的自信、深厚的基础以及立足世界的底气。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没有其他道路可以选择,没有其他路径可以取代。

(四)坚定道路自信是促进理论自信与制度自信的重要途径

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全党和人民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与制度自信,三位一体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当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障下开辟、坚持和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准确把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在制度建设和创新方面迈出新步伐,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改革发展创造更为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制度保障,从而保障社会主义道路走得更稳、更远。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1991:3.

[2]包心鉴.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N].人民日报,2012-12-07.

[3]郝安.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EB/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3-01-08.

[4]国防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道路自信从何而来?[J].求是,2013,(4).

[5]十八大报告文件起草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

[6]冉小平.道路自信哪里来[N].人民日报,2013-01-14.

猜你喜欢
小康社会道路特色
道听途说
城市的道路为什么叫马路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
树立发展信心 培育增长动力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