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 丁舒 蒋林伟 陈超峰
心率<60次/分的各种心律失常称为缓慢性心律失常,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的多发病,原因复杂,老年人发病率更高。通常分为窦性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等。祖国医学统称为“心悸”,“怔忡”,常由阴阳气血亏虚,导致心失所养,心脉不畅,临床表现为胸中悸动不安,节律不齐,伴胸闷气短、怕冷、脉迟,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影响,必须进行治疗。目前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麻黄碱等临床应用较多,但因这些药物长期使用会带来种种不良反应,从而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广泛使用。为此我们进行了中药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0月-2012年6月门诊及住院治疗临床有头晕、胸闷、心悸、气促等症状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41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2例,男12例,女10例;年龄42~86岁,平均(64±5.5)岁;其中合并室性早搏13例,心房颤动5例。对照组19例,男10例,女9例;年龄40~82岁,平均(61±6.3)岁;其中合并室性早搏10例,心房颤动4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合并心律失常类型等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组标准 诊断依据心电图及24 h动态心电图结果,参照《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1988)温特斯等制定的标准进行心律失常诊断。所有入组者均在4周内未服用过抗心律失常药物。排除标准:已安装起搏器者;严重心脏疾病;合并其他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对该药过敏者。
1.3 方法和治疗 治疗组给予参仙升脉口服液(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每次20 ml,2次/d;对照组给予心宝丸,4粒/次,2次/d。两组患者均口服药物4周,均于服药后每周末查一次心电图,第4周末复查24 h动态心电图,同时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且于第2周、第4周末检查患者肝、肾功能及电解质情况。
1.4 疗效标准 依据《常见心律失常病因、严重程度及疗效参考标准》进行判定。①显效:治疗后症状消失,平均心率提高10次/分,24 h心博次数在8万次以上。②有效: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平均心率提高5次/分以上,24 h心博次数接近8万次。③无效:临床症状未减轻,平均心率提高5次/分以下,或出现其他类型的心律失常。
1.5 统计分析 应用统计软件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1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不良反应 两组用药前后的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均无明显变化。治疗组中有1例出现上腹不适、烦躁,症状随后自行消失。对照组出现胃肠道不适患者2例,1例患者出现Ⅰ度AVB。
目前,心血管疾病仍然是人类死亡的首要原因,其中心脏性猝死占心血管死亡的64%,而引起心脏性猝死的心律失常中,缓慢性心律失常占20%-25%[1]。所以,针对缓慢性心率失常的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西药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氨茶碱,麻黄碱等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虽有一定效果,但不良反应较大,不适合长期使用。而中药具有多靶点药理作用的优势,副作用相对较小,特别是无致心律失常作用,在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中有重要价值。
中医认为心动过缓基本病机为心阳衰微,血脉不畅,临床表现为心肾阳虚,心气虚弱,其位在心,其本在肾。心宝丸主要成分为洋金花、人参、肉桂、附子、鹿茸、冰片、人工麝香、三七、蟾酥,具有温补心肾、益气助阳、活血通脉的作用,用于治疗心肾阳虚证,即窦房结功能不全引起的心动过缓、病窦综合征,本研究也再次证实了其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有较高的有效率(78.95%)。步长参仙升脉口服液处方由红参、淫羊藿、补骨脂、丹参、枸杞子、麻黄、细辛、水蛭八味中药组成。君药红参、淫羊藿益气助阳,温补心肾,臣药补骨脂,枸杞子与君药配伍温阳益气,麻黄、细辛、水蛭、丹参、助君臣药温阳,散寒,逐瘀,通脉,适用于阳虚脉迟证。动物实验证明,参仙升脉口服液具有缩短窦房结传导时间、增加心率、改善循环、改善心功能、抗血小板聚集、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步长参仙升脉口服液可以明显提高心率,改善临床症状,且疗效优于心宝丸组,是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有效中药。在不良反应方面,本研究中治疗组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既往各项研究的结果不一致,但均未报道出现肝肾功能损害或其他类型心率失常等较为严重的副反应。综上可见,参仙升脉口服液可以作为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保守治疗手段,值得在临床推广。
[1] 高晓慧,李永红.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窦性心动过缓32例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11,6(25):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