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英富口述 漆姚敏整理
朱英富,1941年生于上海,浙江宁波人。1958年考入交通大学船舶制造系, 1966年研究生毕业。1968年分配至第六机械工业部第七研究院第七○一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701所研究室主任、副所长、所长等职。担任过多型舰船工程总设计师,主持设计了包括赴索马里海域执行国际护航任务的武汉舰、海口舰等在内的多型军舰。担任2012年9月25日正式入列的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的总设计师。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上海交通大学党史校史研究室工作人员在湖北武汉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七○一研究所采访了朱英富院士,访谈中,他畅谈了在交大的学习生活和师友,还有他一生钟爱的舰船工作。谦逊朴素的话语中,有对自己的审视,更有对舰船这个他充满深情的专业的期待,对祖国强盛的信念。——整理者
我当年为什么选交大?为什么选造船?其实我高中毕业考大学的时候没什么明确的选择,而且当时我家里条件比较差,不一定非要上大学的,高中毕业时我母亲都帮我联系好了去做钳工学徒的。不过,我去高考,父母也蛮支持,说你想考就去考吧。我原来打算考大连海运学院,读驾驶系。有这个愿望,是因为我生长在上海,从小就看着黄浦江的船,小时候去老家宁波也坐过船,因此,我从小就对航海有兴趣,很朴素的兴趣。但是,我母亲说你要考大学就考在上海吧,出去负担重。家里条件差,我没有坚持去外地。我在招生手册里看到交大有个造船系,填志愿就填了交大。之后,就考进了交大,在交大学了五年。
五年以后要毕业了,因为家里条件差,我想参加工作,工作以后可以改善家里条件嘛。这时我的老师们,还有我的同班同学,动员我考研究生,当时我成绩还不错,成绩单上写我“一贯优秀”的啊。但是,我是不想考的,真的不想考,想工作。加上那是大学五年级上学期结束(我们是五年制的),五年级下学期准备做毕业设计的时候,我们毕业班准备利用春节假期到青岛去实习,我很羡慕啊,非常想去。我就一直跟老师说我不愿意考。老师却一定要我考。那就考吧。马上就复习、准备,春节也没有好好休息。结果就考上了,又在交大读了三年研究生。
朱英富院士
读研究生时,杨槱先生成了我的导师。我又从“水下”上来,跟着杨槱先生学“水上”了,主要是搞耐波性,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干了三年。当年招考研究生是第一次实行全国统招,要求很严。研究生科的老师说,我们招生原则是宁缺毋滥。当年全校共招到9个,造船系就招了7个,交大考进来3个,北大2个,清华2个。对研究生的要求也比较高,有一些规定,比如:第一,研究生学习期间不许谈恋爱;第二,如果你参加本科生某一课程的学习,你考四分就等于三分,要求你要比人家高一档……还有其它一些规定。我们下一届有一个女生,进来的时候已经谈恋爱了,对象也是本系的,结果他们就是硬碰硬,三年期间两个人没有出去约会,叫冻结关系,挺有意思的。当然学校对我们是很重视的,专门派了个指导员给我们,给我们的待遇也相当于教师待遇,比如说,交大老图书馆的二楼教师阅览室,我们也可以去用;吃饭呢,我们也可以到教工食堂去吃。
交大老传统真不错,这个传统好在它不是教条式说理,它是让你在这个环境里熏陶以后很自觉地学习。我在交大读书的体会是,交大的校风、教学体制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客观上不管你是怎样一个人,进去以后学习的自觉性、能力的提升是很明显的。交大的数学、物理老师都是非常强的,他们一讲课,我们在课堂里基本上就消化了大部分,所以像我们学习并不是用功得不得了,就是听课、再复习一下、作业一做,成绩就好了。不听课,光看书,可能学不了这么好,所以说交大师资力量非常好。我记得力学教授为我们讲流体力学,他讲课挺风趣的,一上来就讲了几个例子:猫从楼上摔下来会不会摔死?冬天为什么不冻鼻子冻耳朵?这都是流体力学问题。第一课一上来就讲这个东西,我们本来对这门课程挺敬畏的,他才讲两三句话,大家就放松了。他空手来上课,什么东西不带,讲得非常好,学生学得也轻松。
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
大学时代的朱英富
我从1968年到武汉701所,一直到现在,40多年,就是从一个小技术员一点点这么过来的。刚来时还在“文革”阶段,工作并不饱满,就利用机会多学习些工程设计知识。到1990年代以后工作就比较饱满了,那时到现在国家经济也好了,工业也在快速发展,各种高端科技应运而生。我在所里有幸从一个技术员做起,后来呢,担任过三个型号的总设计师。第一次是搞一个护卫舰,是出口泰国的。那是1989年的事,因为是第一次做总设计师,实际上是边学习边做,好多老同志还做我的副手嘞,我也一直向他们学习。到1995年,我当了一型驱逐舰的总设计师,就是现在大家都看到报道的中华神盾舰。这条船搞完后,2004年底,就叫我去搞航母,这条船报道得很多了,这是很关键性的一次尝试。所以说我这个人机遇好,就是说一个人能当三个大型号的总设计师,让我有了更多的学习、锻炼的机会,这种机会是较少的。
2013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117周年校庆大会上,朱英富(左三)向母校赠送航母“辽宁”舰模型(左二为马德秀书记、左四为杨槱院士、左五为张杰校长)
我国第一条航母服役以后国人都很振奋。可以说,我国航母的发展也是几经波折的,最后中央决定利用废弃的前苏联航母“瓦良格”的船体进行续建,建造我国第一艘航母。当时定下来从2004年开始,到2012年交船,这个时间是很紧张的。一位主管国防工业的领导当时说:“这么条船,8年要弄出来,难度很大,我们努力一下吧。根据我多年跟船打交道的经验,从科学上讲,它是很困难的。”续建这船的条件确实比较困难的,“瓦良格”拖来时只有一个壳体,我们这边没有设计图纸,没有规范,没有经验。我们也曾想跟原研制方合作,人家拒绝了,想想也对,从经济、政治意义上讲,不合作也是对的,他们设计建造的航母还在服役,不能把自家老底跟我们抖出来啊。后来,我们完全按照新船研制的流程,从方案设计、技术设计、施工设计,一段一段的,走全过程。还有一个问题是船要搞了,什么飞机上去?舰载机是个主要武器,没有飞机的航空母舰就是空的。跟飞机的配合完全是从零起步的。另外,虽说我们有很多造舰船的经验,但造这么大的船跟造驱逐舰还是有很大的差异的。做个比喻吧,造驱逐舰像造一个大楼一样,造航空母舰像设计一个小区,整个配套、运转都不一样,涉及到许多新的设计理念。再有一个问题是,一般舰船设计我们需要军方提出需求——作战需求、基本需求,这一次军方说我们也没用过航母怎么提需求啊?需求牵引的做法在这里是做不到的。于是,我们在论证中做了很多工作,很多需求是根据军地双方共同研究后提出来的。通过供需双方大量地、不断地交流,提出我们国家第一艘航空母舰到底要搞成什么样的。经过8年努力,我们最终将一座“烂尾楼”建成了具有较强作战能力的航空母舰!
通过第一艘航母的研制,我们走过了一个完整的实践过程,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培养了一支技术队伍,建立了一套研制程序,制定了一套管理方法,形成了国内配套体系。时至今日,我们可以自信地讲,我国目前已具备了进行自行研制国产航母的能力。
我觉得做一件事,要有兴趣,这样做事就做得很有味道。因为每做一件事,就会有好多新的东西出现,需要去学一学,有兴趣就有这样一种精神使自己愿意去学。一个问题解决了,你会觉得高兴,这样就有动力把它继续做下去,坚持把它做好。做事情你要有兴趣,就会做好。如果你觉得很枯燥,很烦,那肯定做不好。所以,我们平时要不断拓展自己的基础知识,要有广泛的兴趣。像我们搞造船,搞工程的,兴趣要浓厚一点,知识面拓展了以后,关键时候就有用了。有人说我善于学习,其实,我就是喜欢去学习,看到有兴趣的就去学。我这个人有好奇心,看见新东西就好奇,就要去问问是什么东西。我心态比较放松,喜欢听听音乐,喜欢古典音乐。交大二年级的时候,我还在铜管乐队吹过一段时间小号呢。
人啊,我觉得三分才能七分机遇,你不要不相信。奇才有的,毕竟少,像霍金、爱因斯坦、钱学森这样的奇才毕竟是少的。大部分都是通才,有才能的人有很多,所以人对自己的评价要恰如其分。机遇好了就行了,换一个位置我做得更好也有可能,但是不要过高估计自己。像我这样能力水平的人从交大读书开始一抓一大把。你如果罗列我的优点呢,像我这样的优点很普遍的,也不是奇才,但是我的际遇比较好。客观上讲,考研究生的时候,老师们的动员起了很大作用。他们动员我考研究生,我不想考啊,他们不动员我肯定不去考了。再有1982年我出国学习考试,也是当时的科长动员的,他说:“小朱啊,你这个条件蛮好,你去考啊。” 那时候是第一批出国吧,我当时的出国意愿并不强烈。但是,有人督促我,推我一把,我就去了。人生这两个关键点都走好了,这就是机遇。后来呢,我就是平平稳稳待在研究所,几次要把我调出去搞行政管理,我没去。如果调出去,我的人生又跟现在不一样了。我觉得做技术蛮好,是我原本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