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教如
我国四年一度的全运会是为了繁荣国内体育,提升全民运动参与,营造良好体育氛围而特设的体育赛事。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全运会即成为国内万众瞩目的顶级赛事,并逐渐成为全国各省市参赛主体竞相角逐的焦点[1]。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力强盛,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进入快速增长期。这其间全运会的发展尤为迅速,其办赛规模与水平均同步提升,成为我国各级政府直接参与组织实施的一项重大社会工程,由此我国全运会已然成为国内超大规模的巨型赛事。
每届全运会的金牌争夺异常激烈,赛前往往悬念不断,有关金牌分布的预测林林总总,不一而足[2]。然而,每每赛事结束,回望金牌榜时,可以发现,与以往历届全运会的金牌榜相比,其排列次序何其相似。这种金牌排列的结果看似每届均发生着变化,但其变化范围相对有限,变动幅度不大,似乎已形成了特定的、相对稳定的各参赛主体的全运会金牌榜的排列格局,即出现了全运会金牌榜中的“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马太效应”。如何看待全运会这一金牌分布的马太效应,找寻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并认真加以分析,寻找对策,这无疑是体育工作者应该求解的问题。
所谓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通常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3]。该现象大量存在于社会发展、经济、科技、教育、金融以及文化等众多社会领域。究其来由,可以追溯至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4]。”“马太效应”与“二八定则”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存在与发生的合理性已得到各国学术界高度认同。
1968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Robert K.Merton)首次用“马太效应”来描述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于那些还没有出名的科学家则不肯承认他们的成绩[5]。”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马太效应”既有消极作用,又有积极作用。其消极表现为:利益格局一旦形成,就难以被打破,导致落后者很难超越领先者,所谓一步差,步步差。其积极作用在于:其一,可以防止社会过早地承认那些还不成熟的成果;其二,“马太效应”所产生的“荣誉追加”和“荣誉终身”等现象,对无名者有巨大的吸引力,促使无名者去奋斗,而这种奋斗又必须有明显超越名人过去的成果才能获得向往的荣誉[6]。
“马太效应”在社会中广泛存在。在体育领域亦有所表现,具体显现为“强者恒强,弱者恒弱”,抑或“赢家通吃”格局[7]。以竞技体育为例,一个参赛主体的竞技强势地位一旦形成,很容易形成持续性效应,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很难被超越。我国全运会金牌榜上所呈现出来的“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现象正是马太效应在竞技体育中的最真实写照,其发生与发展的原因与影响因素均值得深入探究。
回顾近3届全运会最终成绩,不难看出排列在前8名各参赛主体的位次虽有所变动,但具体变化则非常有限(见表1)。
以近2届全运会金牌榜相比较,第12届于2013年在辽宁举办,第11届全运会4年前在山东举行。两届金牌榜居首的均为山东,两届全运会进入金牌榜前八的8支代表队中,只有浙江与黑龙江两支队伍分别出现在两次全运会上,其他7支队伍也仅有6支队伍只发生了位次变化,而代表队不变。
再以第12届全运会与第10届相比,让人惊讶的是,两届相隔甚远的全运会,其进入金牌榜排名前八的代表队居然完全一致,只是各代表队的座次发生了上下改变。两届相距8年之久的全运会,具体前8名的排名队伍高度相似,这看似巧合,但其中蕴含的道理值得深思。
换言之,上一届金牌榜排名居前的强队,下一届仍不失为强队,依然凭借深厚的竞技实力,稳居前列。反之,前8名以外的全运会代表队想要摆脱不利排名,成功晋升前八,其难度之大,难以估量。这其中“强者恒强”的趋势显露无遗。
表1 近3届全运会金牌榜前8名参赛代表队一览
由表2可见,2013年举行的第12届全运会的后8名省市代表队,与其上一届第11届全运会的后8名排位中的4名一致。而第12届与第10届全运会后8名相比,则多达5各省市代表队完全一致。第11届全运会与第10届也同样有4名相同的队伍稳居金牌榜之末。
表2 近3届全运会金牌榜后8名参赛代表队一览
当然,相对于前8强的高度相似而言,后8名的相似度略低。这多半是由于全运会金牌榜上的弱队的可变性大,稍有变化,即可出现名次改变,但总体上看,弱队在下一届全运会中,依然没有明显地改变其弱队的命运,依然排名靠后,“弱者恒弱”的格局难以被打破,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
从各队的实力上看,后8名代表队获得金牌的能力偏弱,能获得1枚金牌就已经相当难能可贵,大多数代表队没有金牌进账,只勉强获得奖牌。由此可见,居于后8名队伍的夺金实力较弱,这也是他们难以在全运会赛场上有出色表现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金牌榜排名前8名代表队的情况看,除解放军代表队外,其他金牌大户们,无不是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综合实力排名居前的省市。以三届金牌冠军山东(第12届、第11届全运会金牌第1名)、江苏(第10届全运会金牌第1名)为例,其在以上综合实力上均表现突出,是我国经济大省、科技与文化大省,历史底蕴深厚,加以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由此造就了其在国内竞技体育中的强势地位。
再以排名居前的广东、上海、辽宁、北京代表队为例,其省市在各综合实力上具有其他省市难以比拟的优势,整体实力高居全国前列,这在每年的各省市GDP排名中也有所呈现。
因此可以说综合实力成就了全运会前8名代表队的优异竞技水平,超强的综合实力为其在竞技场上争金夺银,奠定了雄厚的基础,这是其具有稳定经济实力的基本保障。
参赛主体的政府对于竞技体育高度重视,这也是全运会金牌榜名列前茅代表队居前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山东省对竞技体育的重视程度相对突出,其在经济振兴的同时,也希望在竞技场上与其他国内竞争者们一较高下。江苏、广东则也在改革开放后,在经济发展获得巨大成功后,对本省竞技体育高度重视,并努力保持金牌榜优势地位。
北京、上海作为中国极具影响力的两个直辖市,其对竞技体育的重视程度也不落人后。近年来,上海竞技体育可谓风生水起,先后培养出了姚明、刘翔等超一流竞技体育明星,充分彰显了上海在竞技体育发展上的过人成就。北京则充分利用其全国政治中心、行政中心、文化中心、金融中心的优势,在竞技体育上真抓实干,当仁不让的成为全国竞技体育强市之一,且由于其特殊的位置,北京市政府对竞技体育高度重视,这些因素均导致其实力超群,且稳居全国前列。
纵览金牌榜前8及后8名的代表队,不难发现,金牌榜居前者多为有悠久的开展竞技体育历史的省市。以上海、北京、江苏、广东为例,古往今来,这些省市就是我国竞技体育开展较好的所在。上海、北京、江苏等更是现代竞技体育引进中华的桥头堡,加之文化发达,竞技体育在这些区域得到了较其他地方更好地发展。
区域性深厚竞技体育的历史底蕴造就了这些省市在竞技体育上长盛不衰,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而良好的竞技文化氛围也为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了高速成长的沃土,竞技体育在这些地方受到了比其他地方更好的重视程度,其发展机遇优良,这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其区域竞技体育的优势,出现“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反之亦然,在奖牌榜后8名的省市代表队中,不难发现该区域竞技体育历史的薄弱,其乏善可陈的竞技发展史难以承载起较强的竞技体育,出现“弱者恒弱”的局面也就在所难免。
改革开放前,由于承办全运会会给当地政府带来不小的经济负担,因此,全运会只在经济实力较强,办赛设施较为齐备的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召开。随着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具备了全运会办赛实力,全运会举办也不再局限于以上3个城市举行。
然而,不论在哪个城市举办全运会,东道主在金牌榜上居前的“惯例”一直通行至今。第9届全运会在广州举行,广东省代表队最终在金牌榜上稳居首位;第10届全运会在南京举行,江苏代表队首次在全运会金牌榜上占据首席;第11届全运会在济南举行,山东代表队则当仁不让荣获金牌榜桂冠;第12届沈阳全运会虽然辽宁没有最终折冠,但是,金牌榜亚军也被揽入怀抱,仍然居于强势地位。
再反观老的全运会举办地的北京、上海、广东3支代表队,一直高居全运会金牌榜前列,其实力不容小觑。
区域文化代表着区域的价值观,是该区域对事物价值评判的集中反映。以排名居后的西藏、青海、宁夏为例。由于地处内陆,区域竞技文化相对淡薄,加之区域经济发展更为迫切,因此,相对于当地工业、农业、商业及医疗卫生等其他行业,竞技体育在当地的受重视程度居次席。
同样,在竞技体育发展较好区域,其浓郁的竞技体育文化自然形成,社会崇尚竞技之风日盛,竞技体育倍受重视,且很好地与当地文化产业相融合。而其所在地的其他工商业,则借助强势竞技体育搭台,运作更好更大的工商业,使得竞技与当地工商业相得益彰,形成了良好的共生共荣关系,进一步奠定自身发展基础,从而确保竞技的良好发展势头。“强者恒强”的格局由此奠定并逐步形成。
马太效应对于领先者来说就是一种优势的累计,强者随着积累优势,将有更多的机会。由此可见,我国不同省市代表队在全运会金牌榜上强弱分布的马太效应是一个长期发展中自然形成的格局,并将在将来的相当长的时间内,持续下去。虽然造成了部分竞技体育落后地区难以在全运会上有很好表现的格局,但其现象的出现有其必然性与合理性。应该正视这一现象,并善加总结,归纳出竞技体育发展好的省市的成功经验,探寻竞技体育发展规律,缩短落后地区的差距,更好地发展竞技体育。
[1] 梁立明.我国跨省区科学合作中的马太效应与地域倾向[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2(4):10-13.
[2] 楼慧心.和谐社会与“马太效应”[J].中国行政管理,2006(2):11-15.
[3] 张世林.区域竞技体育发展的“马太效应”之研究——江苏省区域竞技体育“马太效应”现状及成因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15-18.
[4] 钟志云.科技奖励中的“马太效应”及其对策[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4):7-10.
[5] 王 松.我国国家高新区马太效应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1(2):3-8.
[6] 刘锦雯.人力资本流动的“马太效应”及政府的应对策略[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27-30.
[7] 陈仕伟.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中的马太效应[J].科学学研究,2011(1):11-15.
[8] 周 勇.网络传播中的“马太效应”[J].国际新闻界,2008(2):19-23.
[9] 殷伟群.高等教育的“马太效应”与弱势群体的社会流动[J].江西社会科学,2007(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