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熙云、郭家欣
(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江苏 南京 210003)
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深入,我国经济发展的要素禀赋结构已进入转折期,过去30余年高速发展所依赖的保障性因素:相对低价的资源供应、相对宽松的环境容量和相对充裕的劳力供给,已部分转化为制约性因素,整体进入要素成本趋势性上升阶段。切实研究劳动报酬与物价变动之间的发展规律,有助于稳定经济发展环境、把握政策措施的针对性,推动我国经济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平稳较快发展。
改革开放后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劳动报酬上升缓慢,加入WTO后,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劳动报酬随之迅速上升,表现为“增速较快、差距扩大、结构优化、来源扩散”的特点。
2011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现价总量为472882亿元(初步核实数),较2000年增长3.8倍,年均增长15.3%,2011年全国财政收入为103740.0亿元,较2000年增长6.7倍,年均增长20.5%。劳动报酬较快增长,可以说是我国用工成本上升的具体体现,2011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41799元,较2000年增长3.5倍,年均增长14.6%;2010年全国劳动者报酬为196714.1亿元,较2000年增长2.9倍,年均增长14.7%,略低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九五”、“十五”、“十一五”期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的年均增速分别为11.8%、14.3%、15.0%,阶段均值逐期上升,增长动能充沛。
我国劳动报酬涨幅始终高于居民消费价格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的涨幅,2000-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0.2%,年均上涨2.4%,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32.0%,年均上涨2.6%,年均增速均比劳动者报酬弱逾12个百分点。且增速差距逐期扩大,“九五”、“十五”、“十一五”期间,我国劳动者报酬与居民消费价格的年均增速之差分别为7.9、8.9、15.9个百分点,劳动者报酬与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之差分别为9.1、7.7、13.6个百分点,劳动力成本上涨对物价的推动影响趋弱。1991-2000年,我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8496,2000-2011年下降到0.5887,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指数与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的相关系数从0.7851下降到0.3033。
2000年劳动者报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4%,2007年降到历史最低点(39.7%),2011年的占比为45.0%,较2000年下降6.4个百分点。同期,政府部门的生产税净额由15.4%降至15.2%,降幅为0.2个百分点,企业部门的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即资本收益)由33.2%增至39.8%,增加6.6个百分点。据1997年全国投入产出表可知,不包括农业的各行业平均利润率为13.0%,劳动成本为15.9%,而2007年平均利润率、劳动成本分别为15.1%、10.8%,行业平均利润率提高2.1个百分点,劳动者报酬在总投入中的比重则下降5.1个百分点,劳动者报酬增长不及总产出增长。
劳动报酬的上涨既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生产要素价格长期低估的纠偏。近年来,我国物价波动与劳动报酬上涨呈现出一定的耦合性,出现了以最低工资大幅上调和用工结构性短缺为特征的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同时叠加因流动性充裕而出现的以食品价格大幅上涨为代表的物价上扬,“工资-通胀”螺旋推动上涨的担忧开始隐现。
考虑到劳动报酬与物价变动之间的影响可能是双向的,因此采用偏重考察互为因果关系的向量自回归模型。主要的考察指标:平均工资增长率(Wage)代表劳动报酬、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增长率(MS)代表货币供给、居民消费价格增长率(CPI)代表物价变动。
对各变量及其一阶差分进行ADF 检验,检验显示劳动报酬、货币供给和物价波动均是一阶差分平稳过程。由协整方程可见,物价变动与劳动报酬可以通过不断调整趋向长期均衡状态。短期来看,物价变动与劳动报酬的当期值都受各自滞后值的影响,此外,劳动报酬的当期值还受物价变动滞后值的影响,这些结果表明,物价变动具有较强的惯性。长期中,物价变动与劳动报酬相互影响,短期中,物价变动影响劳动报酬,而劳动报酬对物价变动的解释力较弱,货币供给对物价变动的解释力较强。向量自回归模型并不支持劳动报酬上涨是导致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脉冲响应结果显示:物价变动对货币供给的响应强度较高,物价变动对货币供给的反应力度大(初期为0.038,最高为3.141),作用时间快(2期达至最高),呈现“快速上升,曲折下滑”的变化趋势;物价变动对劳动报酬的冲击表现为低度正响应(初期为0,最高为1.218),持续时间相对较短(4期以后基本回归水平)。
图1 基于模型估计的脉冲响应函数曲线图
从方差分解结果看,劳动报酬不是导致物价长期上涨的主要因素,物价上涨也不是推动劳动报酬上涨的主要因素。1期至4期货币供给对物价变动的影响不断增强,4 期后货币供给的影响增至60%。劳动报酬最初影响较大,后趋下降,到3期回落至30%。物价上涨对劳动报酬上涨的贡献最低,仅为10%左右。
考虑劳动报酬与物价变动的波动关系蕴含着不同类型劳动报酬与物价变动之间不同的波动形态。经模型处理,在短期,国有部门、集体部门、其他部门和农民工劳动报酬上涨对物价上涨的推动作用不大。在三个部门中,国有部门劳动报酬对物价变动相对敏感。
原因在于各部门劳动报酬增长呈现显著的异化特征。一方面国有部门劳动报酬增长率长期高于另两个部门,工资基数远高于农民工。总体上,城镇单位尤其是国有部门的劳动报酬决定机制具有较强的制度保障特征,受惠于经济发展的程度更高,屏蔽了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的信号要求;另一方面国有部门就业人数较大,其职工人数占城镇职工总人数的比重超过50%,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仍以国有投资为主,强调要素投入,偏好重化工业,资本报酬率高,对整体工资水平影响作用较大。因此积极推进市场化改革、开放民间投资,平衡工资差距,有助于纾缓物价上涨压力。
利用投入产出价格模型,可以定量分析劳动报酬上涨对物价变动的影响,了解行业产品价格波动规律,进而从整体上了解短期内对经济发展可能造成的影响。为与《中国统计年鉴》的平均工资数据所涉行业匹配,将《2007年42部门中国投入产出表》调整为19部门形式。
表1 各行业产品价格上涨幅度
由表1可知,劳动报酬上涨幅度和行业性质不同,各行业产品价格的受影响程度也不尽相同:一是农林牧渔业对劳动报酬上涨最为敏感,主要是因为农林牧渔业劳动者报酬占行业总投入的比重较高,占比为55.6%,是所有行业当中最高的;同时,近年来农林牧渔业平均工资上涨较快,2005 年起,农林牧渔业平均工资开始显著增长,2009 年我国农林牧渔业工资增长率为15.1%,是所有行业当中最高的。二是其他如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社会服务业也较为敏感,产品价格上涨幅度均在6.0%以上;另外,建筑业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敏感度也较高。三是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资本密集型行业敏感性较低,期间涨幅分别为1.9%和3.2%。说明当前劳动力成本上升压力较大的行业多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和主要依靠人力从事的社会服务业,而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由于劳动力成本占比较低,成本上涨压力并不大。
由于投入产出价格变动模型测算的结果可以是价格变化相对幅度,因此可以测算价格变化对相关物价指数的影响。
表2 劳动报酬上涨对三大产业、价格指数的影响
由表2可知,越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影响越大,第一产业受影响最大,因为第一产业的劳动者报酬占比最高,劳动报酬上涨直接推升农产品价格;第二产业低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略低于第二产业。农村居民消费价格高于城市居民消费价格。
同时,表2中的测算数远高于实际情况,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投入产出价格模型假定行业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消耗不变。在测算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价格指数的影响时,并没有考虑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效率的提高能够部分甚至全部弥补绝对劳动力成本上升带来的影响,从而缩减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产品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的推动作用。二是假定不考虑需求影响。投入产出价格模型测算的价格变动是从成本推动的角度考虑,不考虑由于需求变动对价格的拉动影响。从我国产品市场情况看,我国大多数产品已摆脱供给约束,市场竞争较为剧烈,要素成本提高难以全部影响产品价格。三是模型仅考虑了城镇非私营单位。由于数据的可得性,没有包括工资水平通常偏低、增长较慢的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而就工资波动对消费影响而言,与城镇劳动力相比,农民工在消费方面更为保守。
模型推算带来的启示:一是能够表现劳动报酬上升给物价上涨带来的压力程度。模型根据国民生产构成,推演了劳动报酬对价格变动的影响,能够反映实际传导过程和波及程度。同时,实际产品价格水平远低于模型估算的结果表明,劳动报酬上涨对物价变动的影响并不如经典理论推算的那么严重,经济社会的吸纳缓冲能力较强。二是能更清晰地认识到各行业的受影响程度,根据行业特点采取针对性措施。农林牧渔业受影响最大,一方面是成本投入当中劳动力成本占比较高,今后需要依靠技术进步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降低生产成本,并加快劳动力有序转移;另一方面是农产品价格与农民收入关系密切,农产品价格提高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作用明显,但单纯农产品价格提高易引发物价普涨,并增加农民生产生活成本开支,因此促进农民增收,需要稳定农产品价格,集中注重提高单位产量。
自1998年以来,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年均增速连续超过10%,但并未出现明显的连续物价上涨期。引起工资-物价螺旋上升的最终生成必须具备一定的触发机制,即劳动报酬的涨幅超过劳动生产率增速。而就历史看,单位劳动力成本持续下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冲了劳动报酬上涨的通胀压力,2000-2011年,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16.4%,高出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1.8个百分点。同时,考虑到技术发展导致的替代竞争、开放部分竞争环节引致的竞价因素、剔除价格构成中不合理成分的降价因素,劳动报酬上涨对一般物价水平不可能有持续性影响,也无法导致通胀的长期化。另外,近期尽管劳动报酬较快增长,但同时物价涨幅却随着需求减弱趋于下行。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和经济复苏的艰巨性在增加,国内经济也处于长周期潜在增速趋缓和短周期总需求疲弱叠加的阶段。既需要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内需,又需要控制物价稳定发展环境,有限均衡寄托于继续进行经济体制变革、经济结构调整、收入分配方式完善。
开放民间投资,扩展经济成长空间,把劳动力成本上涨当作倒逼机制。短期政策重点是引导企业优化配置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中长期规划应注重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由低成本驱动向效率驱动转变。
城乡收入差距是城镇化的重要推动力,在产业演进中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城镇化需要着重解决的突出问题。助民增收,依靠实体经济的发展、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按照“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要求,应大力推进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依靠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创新产品各要素投入模式,提高高新技术和关键设备使用效率。
科学合理把握劳动报酬上调的内部构成。减小地区收入差距,防止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努力缩小行业之间、岗位之间劳动报酬的不合理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