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彦妮
摘要:湖南生态文化是一种湖湘特质的地域文化,具有很强的延续性和相对的独立性。它既是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引擎,又是建设绿色湖南和生态强省的精神动力。湖南生态文化建设要立足湖南实际,以弘扬生态文明为主旋律,积极构建生态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发展生态文化产业,加强对生态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强化相关政策、资金和组织保障,实现湖南经济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生态文化;生态文明;绿色湖南;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3)05?0037?05
生态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包容性很强的命题,是一种探讨和解决人与自然之间复杂关系的文化,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出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回归思想,强调了发展应该是建立在前人基础之上的发展,而不是毁坏前人智慧、创造、财富基础之上的发展,只有在“尊重前人”基础上的发展,才是人与自然之间真正的“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人类在逐渐反思自己行为的同时,开始善待大自然。与此同时,生态文化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旋律。在这一背景下,中共湖南省委提出的“绿色湖南”恰好契合了生态文化的本质内涵和总体要求。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绘就了文化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尤其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1]这些纲领性文件无疑对湖南生态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湖南生态文化发展的有利条件
湖南生态文化涵盖湖南经济与社会、地区与地区、城市与农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协调发展。它既强调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又注重社会文化艺术的发展和人民精神生活的丰富,还要求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湖南生态文化发展的实质就是要充分利用湖湘的独特自然与人文历史资源,形成生态特色品牌效应,发挥生态优势,将湖湘生态特色转化为生态建设的动力。党的十七大以来,湖南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把文化强省放在富民强省大局中来推进,呈现出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文化与社会同步繁荣的大好局面。这就为湖南生态文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 产业优势
生态文化产业链条长,市场潜力大,涉及三大产业,对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的空间十分广阔。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既有国际先进经验,又有国内成功实践。近年来,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增长较快,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经济一直保持强劲发展的势头。随着产业两型化发展水平的明显提升,湖南坚决淘汰了一批落后的产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成效显著。可以说,湖南良好的发展势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尤其是文化、旅游产业保持较快发展,已成为湖南生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十一五”时期,湖南文化产业年均增速达20%左右,成为湖南七大千亿产业之一。2011年,湖南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8%,成为湖南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一极[2]。
(二) 资源优势
湖南山清水秀、水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好。这是湖南最大的自然优势,也是湖南生态文化建设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目前,湖南“两型社会”建设已经进入纵深推进的阶段,初步建立了试验区空间动态管理系统,探索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融资规划“四规合一”的有效途径,湘江流域综合治理取得实质性进展,湘江水污染整治效果明显,湘江风光带建设顺利完成,积极探索了环境保护的市场化运作机制,推行垃圾分类处理。特别是生产要素集聚效应的日益显现,足以表明绿色湖南建设取得的实效。
(三) 政策优势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取向的适度调整,将财政支出更加注重民生领域倾斜,更加注重支持重点领域改革。长株潭城市群在获批国家“两型社会”试验区后,又获批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融合”试验区,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在全国第一个获得国务院批准。全省三大区域全部纳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层面,环长株潭城市群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湘南地区获批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大湘西地区31个县(市)列入国家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湘东6个县(市)列入国家罗霄山片区扶贫开发规划[3]。这些试验区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示范带动作用的日益增强,尤其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的力度不断加大,为湖南生态文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
(四) 人才优势
湖南基础教育发达,人才资源丰富,劳动力素质较高,生态文化领军人物和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特别是生态文化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高端人才、复合型人才显著增多,国际化人才崭露头角,人才结构日益优化,造就了一批国内乃至国际具有较大影响的生态文化领军人才,增强了湖南生态文化长远发展的竞争力。目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和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均拥有生态学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必将为推进湖南生态文化在产学研、农科教相结合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据统计,长株潭城市群集中了全省70%以上的高等院校,聚集了全省90%的科研人员,全省80%的高层次人才,人才总量占全省近1/3,而且形成了门类较全、初具规模的人才队伍,具有省内其他地区乃至国内其他区域无法比拟的人才优势。这无疑为湖南生态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湖南生态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尽管湖南的生态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生态环境问题仍然是制约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因此,在客观分析湖南生态文化发展有利条件的基础上,理性思考湖南生态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是深入推进湖南生态文化发展的重要一环。
(一) 城市和乡村生态文化发展不平衡
二元分割的城乡体制加剧了城市与农村在经济发展、社会生活、文化等方面的差距,而生态文化本身的差异又进一步扩大了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的差异。个别城市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远远滞后于经济发展,烟尘、扬尘、粉尘物排放总量超标,城市热岛效应、温室效应比较突出,致使风、雹、干旱、酷热等城市病害逐年增加。正是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的突出,乡村生态文化建设远远落后于城市。农村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不协调,森林过伐、草原过垦、湿地过毁、部分区域地下水过采、生物多样性减少,导致不少区域生态功能失调。不少地方变相将城郊农用地和耕地转为建设用地。由于使用化肥、农药不合理导致部分区域的农作物和蔬菜有毒物质含量超标,秸杆、畜禽粪便等各类种养殖业的废物排放、生活污水和垃圾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市区污染企业向农村转移加重了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
(二) 生态城市建设缺乏地方人文特色
随着城市土地资源的有限性与城市人口密度发展的扩张性之间的矛盾越发突出,不少城市忽视了地方特色的保护,虽然兴建了大量的高度混合的住宅,增加了社会交通的成本,但城市环境的压力日益增大。新建的公共建筑和商业场所缺乏必要的停车场所,新建的住宅小区缺乏公共绿地和地下停车场,行人过道完全被车辆挤占,城市居民缺乏应有的生态安全,商业中心地段高楼林立,到处都是拥挤的人流和生硬的建筑,造成城市交通拥挤。一些地方为了过分追求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习惯于硬质景观建设,往往不太注重对乡土植物的研判,从而使城市建设丧失了生态特色。有的地方对老城区建筑的修缮,忽视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从而使老城区原有的生态风貌遭到严重破坏。
(三) 生态文化建设所需的环境资源约束日趋紧张
虽然湖南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但也面临着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生态平衡不协调,节能减排形势更加严峻等问题。在资源约束方面,湖南人均资源占有水平较低,生态能源紧缺的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湖南生态文化的发展。目前湖南人均土地面积不到全国水平的一半,加之水资源利用率不高,生态功能脆弱[4]。有的风景区生态旅游服务区功能布局不合理,旅游服务设施建在核心景区或环境脆弱地带,对风景区景观和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干扰和破坏。在环境约束方面,湖南铅、镉的排放在重金属污染物中所占比重达80%、90%,致使一些河流、土壤存在较为严重的环境安全隐患,同时增加了生态环境的治理任务。
(四) 生态文化配套措施亟待加强
生态文化管理的体制机制不够畅通、科学化程度不高,管理体系不完善,管理手段落后,综合决策机制不健全。比如,环保部门是作为地方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直接隶属并依赖于地方政府,它既要履行保护环境的职责,又要服从地方政府的领导。由此,现行的环保体制导致地方环保部门的监督能力不强,环保监督效果不明显。有的地方缺少对生态文化市场的研究,生态文化项目设计存在主观臆断,随意决策等现象。全民的生态观念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 公众参与生态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够。有的地方对自然与文化景观的保护措施不力,严重破坏了自然景观的原生风貌。
三、湖南生态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湖南生态文化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是“两型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柱,也是建设“绿色湖南”的具体体现。要实现“生态湖南”的科学发展,重要的一环就是要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和政府在生态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不断为公众参与生态文化建设积极创造条件,共同打造湖南生态文化品牌。当务之急就是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湖南生态文化发展要与绿色湖南建设结合起来
湖南生态文化发展是绿色湖南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湖南加快推进“四化两型”战略的重大举措。湖南生态文化发展要以绿色湖南建设为契机,以倡导生态自觉和文化自信为目的,以壮大绿色产业、美化城乡环境、推动绿色消费和增强环境承载功能为主线,以长株潭城市群、环长株潭城市群、郴资桂城市群、邵东东部城市群、衡阳西南云大经济圈、永州冷零祁经济圈、怀化鹤中洪芷经济圈、湘西吉凤花城镇带等城市(镇)群为格局,努力打造以洞庭湖为中心,以武陵-雪峰、南岭、罗霄?幕阜山脉为构架,以湘、资、沅、澧水系为脉络的“一湖三山四水”生态安全屏障。以名人文化、伟人文化、民俗文化和湖湘文化为载体,凸显生态文化在湖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集群效应,集中力量打造生态文化聚集区,抓好大项目的全程管理,实现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新拓展、新突破,建设一批生态文化示范创建工程,打造一批生态文化建设标杆,促进产业结构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方向发展。围绕绿色转型升级,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的原则,在保护中开发建设,在开发建设中保护,逐步建立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园区。充分发挥政府在生态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加强政策保障和制度安排,积极调动全社会参与生态文化建设,保护生态环境,把生态文化建设贯穿于每个公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地域文化与国际文化的深度融合,提升生态绿心地区文化的多元化和国际化,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落实到湖南社会生产、建设、流动和消费的各个领域,促进湖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 湖南生态文化发展要与产业结构体系结合起来
突出发展“两型”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业、生态农业、环保型产业和现代旅游服务业,推动产业向低消耗、低污染、经济效益高、生态效益好的方向发展。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生态企业、工业园区集聚,重点扶持绿色产业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企业发展,推动工业园区由综合型向专业型转变,重点提升长沙、株洲、湘潭、益阳高新区和岳阳、常德、经济开发区的园区发展水平。抓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节能减排,鼓励企业建立循环经济联合体,支持清洁生产,推行产品生态设计,促进长株潭、环长株潭、湘南、大湘西四大区域的协调发展。发挥湖南省“出版湘军”“广电湘军”“动漫湘军”的优势,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开展生态文化建设宣传教育活动,围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等主题,组织动员全体社会成员参与到生态文化建设的实践中来。以项目建设带动生态文化建设,加快建设一批两型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环境整治项目和生态建设项目,着力发展低碳经济,倡导绿色建筑、绿色消费,严格执行投资项目用地、节能、环保、安全等准入机制,建立产业提升和落后产能推出机制,对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的产业项目,该改造的坚决改造,该关闭的坚决关闭。推进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强化对湿地、河流、山体、森林等生态资源的保护和修复,着力构建森林、农田、流域、湿地和城市五大生态系统。新建一批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湿地公园,重点推进以南岭、雪峰、武陵、罗霄山为主体的自然生态屏障。
(三) 湖南生态文化发展要与城乡统筹发展结合起来
从旅游活动的产生和客源市场的需求来看,城市一直是生态旅游的主要场所。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生态文化强调园林建筑与山水花木的有机结合,凸显生态意境美,能够为市民提供休息、娱乐的生态活动空间。就此而言,湖南生态文化不仅能够为城乡居民提供雅致、优美的风景图画,而且能够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操,激发人的最大潜能,提升生态旅游的服务质量和水平。统筹城乡发展实际上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的一体化发展,是深入推进湖南生态文化发展的关键。可见,湖南生态文化与统筹城乡发展是一脉相承的,其目的就是全面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城乡一体化是湖南生态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和有效载体。湖南生态文化发展必须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提下进行,绝不能脱离城乡统筹这个大原则。各级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要充分发挥丰富城乡生态文化的主导作用,积极创造有利条件,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化建设的关系。湖南在加强城市文化建设的同时,要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规划建设一批具有地域特色、民族风格的生态文化基础设施,积极帮助基层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兴办生态文化馆、图书馆、剧团,配备生态文化服务车、电影放映车和流动舞台等,加强“乡镇生态文化站”“农村生态书屋”的建设,创新生态文化建设机制,引导各个区域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继续抓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全面开展生态公益林建设,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大森林公园和城市公园绿地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
(四) 湖南生态文化发展要与体制机制创新结合起来
加大生态文化体制改革力度,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进入生态文化产业,促进生态文化产业主体多元化发展。成立由省委书记任组长、省长任副组长的湖南生态文化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主管林业行政的副省长担任,副主任由文化厅厅长和林业厅长担任。积极探索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等省内高等院校、省社会科学院开展生态文化合作共建,成立湖南生态文化研究中心或基地。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生态文化建设中的巨大作用,探索建设生态城市、生态校园、生态社区、生态家园,让生态文化走进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生态文化是一种公众参与的文化自觉。只有人们从文化层面认识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树立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价值观,才能使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内化于心,把善待自然成为人类生活、生产的共同信念和价值取向,进而转化为人的自觉行动。各级政府要积极拓展生态环保信息公开制度,引导人民群众公众参与生态文化建设,加强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监督,形成全民共建共享生态文化的强大合力和浓厚氛围。对涉及重大环境影响的项目,要通过公示、听证等形式,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加快推进生态文化示范带(区)建设,集中支持建设一批生态文化建设示范工程,总结推广一批生态文化建设示范模式,充分发挥生态文化在生产、生活和消费领域的聚集效应。从文化渊源分析,生态文化以道家思想为底蕴,融合儒家礼教、佛教禅宗等多种思想流行的精华,始终贯穿着和合文化的精髓,蕴含着“天人合一”的价值内核。这就要求城市规划师、建筑师、景观设计师、园林设计师和环境保护等工作人员必须增强生态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摒弃传统过时的各种偏见,协调和平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自觉履行生态文化行业章程和相关管理制度,更好地服务于生态环境保护[5]。同时要建立健全全省统一的生态文化考核指标体系,具体包括生态环境指标、社会和谐指标、文化生态价值指标、文化生态资源指标、文化设施指标、文化娱乐消费指标、文化产业发展指标、文化可持续发展指标等,[3]注重过程考核和动态考核,将生态文化考核结果纳入各级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指标,把生态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五) 湖南生态文化发展要与政策法规完善结合起来
《21世纪议程》把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视为不可分割的整体,认为环境与发展密不可分。显然,这种可持续发展观契合了生态文化的基本要义。这就要求湖南生态文化发展必须统筹考虑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通过社会机制和科学技术创新,引导人类保持对环境和资源的永续利用,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资源效益、环境效益的有机结合和相得益彰,进而规范和引导各级政府的科学决策,做到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保护之间的协调,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的发展:既要满足本地区、本国人民的需要,又不损害其他地区人民的需要。要围绕湖南省委“四化两型”战略的实施,加快生态文化顶层设计编制,制定《湖南生态强省实施战略意见》等文件。加强自主性、创新性立法,重点加强湖南生态文化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的地方立法,尽快颁布实施《湖南生态文化建设实施条例》《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保护条例》《环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保护条例》《武陵山片区生态绿心保护条例》等法规。出台鼓励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方面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交通节能,推广新能源公交,从源头上降低能耗总量。大力推进资源环境、财税、投资融资等方面的改革,积极争取环境税制改革、碳交易改革、排污权交易等国家改革在湖南试点。落实《洞庭湖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规划》,加快洞庭湖保护立法工作。完善“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修复、谁使用谁建设”的生态补偿机制,早日把湖南建成“一个山清、水秀、地绿、天蓝、气爽”生态大省。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39.
[2] 梁志峰. 2012年湖南产业发展报告[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 12.
[3] 梁志峰. 2012年湖南经济展望[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 45.
[4] 山东省文化生态研究课题组. 山东省文化生态研究[M]. 齐鲁书社, 2009: 96?98.
[5] 曹伟. 城市生态安全导论[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4?5.
[编辑: 汪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