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

2013-10-28 02:29
全国新书目 2013年9期
关键词:文学研究

英美经典文艺理论

刘积源 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05 69.00

ISBN:9787516125618

《英美经典文艺理论》一书以英美两国的多位代表性作家的经典文论作品为编选对象,讨论范围涉及诗歌、小说以及文学批评方法等多方面。为便于读者对比、分析和理解文本,本书采用了中英文对照的形式。这些论说精当、阐述入理的经典文章是中外文学与艺术评论者、文学翻译者以及相关研究人员的参考资料。

沉醉春风

陈子善

中华书局

2013-08 35.00

ISBN:9787101095197

《沉醉春风——追寻郁达夫及其他》研究文人间交游的点滴往事、挖掘整理他们散佚的篇章文字,在给我们开启了一扇通往他们现实生活的时空之门、让我们得以现身于他们的生活情境之中的同时,也打通了文化史上的诸多脉络,让书本中的历史、故事鲜活起来。

重现与归来

陈少华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08 48.00

ISBN:9787516119907

土生文学与澳门诗词一起打开了构成澳门文学的记忆之门,为八十年代以来的澳门文学的创作与思考提供了文化背景与精神背景。澳门文学在记忆的打捞,概念的迷思以及广阔的日常生活世界里的故事,反映了澳门过渡期前后的精神生活,为理解澳门的地域文化以及精神的特质提供了独特的路径。也使二十世纪澳门现代文学具有了自己鲜明的特色。

钩沉新月

陈子善

中华书局

2013-08 32.00

ISBN:9787101095067

作者二十余年对“新月派”文人研究之精华,尤以对代表人物徐志摩,梁实秋等多位作家散佚作品的发掘和生平行谊的考证为特色,不仅把对“新月派”的研究推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更是一部以细节激活现代文学史的力作。

叙事学:叙事的形式与功能

(美)杰拉德·普林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06 38.00

ISBN:9787300174723

本书在力图概括“所有叙事,且仅仅是可能性的叙事”这一理论目标下,作者以简洁的篇幅,描述和解释了“叙事的机制及对其形式和功能过程有重大意义的诸因素”。全书分为五章。第一章“叙述”,阐述叙述交流中的各主体——叙述者。第二章“被叙”,阐述叙述内容的诸要素。第三章“叙事语法”,意在建构一套普遍的“叙事语法”。第四章“阅读叙事”,关注叙事的阅读过程中几个关键问题,对“元叙事信号”、“易读性”等概念的提出与阐释都极有新意。第五章“叙事性”,探讨叙事之根本问题——是什么使得一个叙事成为“叙事”。这个话题贯穿于作者的整个理论生涯。

幻想·性别·文化

(韩)崔真娥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08 45.00

ISBN:9787509743799

本书作者突破了小说研究的狭窄领域,运用一种泛世界、超文化的研究方法分析中国古典小说,侧重于挖掘中国古典小说新的文化含义,对读者了解韩国目前对中国文学研究的现状以及韩国学者运用的研究方法有很大的帮助,是文学研究领域的一本参考书。

汉语复句句序和焦点研究

朱斌 等著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3-05 58.00

ISBN:9787510061905

《汉语复句句序和焦点研究》从句序和焦点的视角,挖掘汉语复句事实,深化汉语复句理论。汉语复句的句序配列和焦点结构交互作用,受语篇框架、语义关系、关系标记、分句句型、分句语气、套合层构、语用功能、主观认知等因素的综合制约和影响。汉语复句句序和焦点结构有历史的发展变化。

建构“五四”以来中国文学的理论范式

张志平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08 55.00

ISRN:9787516112113

本书是作者研究“五四”以来中国文学思潮、文学史、作家作品的成果,共收录十九篇论文,分为两集。作者在第一集中探讨了“五四”以来中国文学史研究与写作方法、王蒙的文学观和文学生态观等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作者在第二集中研究了丁玲、沈从文、萧红、柳青、汪曾祺、谈歌、阎连科等作家及其作品,深切悼念了文学批评家胡河清先生。

激进的艺术:媒体时代的诗歌创作

玛乔瑞·帕洛夫 著 聂珍钊 译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3-01 50.00

ISBN:9787544628273

由于科学的影响,诗歌的艺术形式、表达技巧以及存在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关于诗歌的传统观念遭遇巨大挑战。计算机介入诗人和读者的生活,不仅改变了诗歌文本的形态,而且还使诗人创作诗歌和读者阅读诗歌时能够同文本互动。阅读诗歌不能只是看到诗中使用的词汇,还要看到与这些词汇紧密联系的电子文化。作者从现代科学立场发现了媒介的变化对诗歌产生的革命性影响,重新诠释了视觉诗学。

戏仿:古代,现代与后现代

玛格丽特·A.罗斯 著 王海萌 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3-05 39.80

ISBN:9787305105654

本书是关于戏仿的权威著作中,回顾并分析了古代至当代的戏仿理论和应用,进而采用新方法对戏仿的现代、晚期现代和后现代理论进行了分析与归类。就后现代主义的文学概念和其他概念进行了批评性分析。对她提出的有关古代和现代戏仿的定义和用法进行了扩展和修正,增加了新的重要部分,即现代和后现代戏仿和拼贴的理论及用法,并讨论了20世纪各种理论家和作家的作品。

作为想象的底层——当代乡下人进城小说研究

令狐兆鹏

中国文史出版社

2013-07 49.00

ISBN:9787503441035

本书主要从小说修辞和意识形态角度考察乡下人进城小说,前者从人物、情节、叙事、母题等方面探讨作家如何完成乡下人进城的文学想象,这些想象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并试图分析其产生缘由,后者从左翼、启蒙、消费主义和和谐社会意识形态四个方面,分别论述乡下人进城小说如何受到这些意识形态的影响。

花非花 梦非梦

陈艳涛

新世界出版社

2013-08 32.80

ISBN:9787510442674

作者从不同角度对《红楼梦》中人、事、情进行了深刻解读,内容既涵盖爱情、亲情、友情、人情,又跨越家庭教育、职场升迁、官场沉浮、事态冷暖,既分析人物的心理特征,又发掘其性格根源。红楼梦始于梦,终于梦,但是其中所蕴涵的人生哲理、世态人情古今适用,值得我们反复品位,咀嚼一生。

施耐庵笔下的男儿和好汉

王海龙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3-08 30.00

ISBN:9787532150052

这里的男儿热血、霜锋剑气,铁血誓言、死生契阔,都在施耐庵笔下流淌。读懂了《水浒传》,就读懂了中国人的心灵。《水浒传》是一本教科书,它教出了不少领袖人杰,也教导了无数的草莽英雄。今天,您手上这本关于《水浒传》的书要引领您体悟其作者施耐庵的世界和这个世界是如何塑造近代中国心灵史的。

故事策略·电影剧本必备的23个故事段落

(美)埃德森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3-05 49.00

ISBN:9787115311382

本书第一部分主要阐述核心概念,为什么讲故事的仪式对我们来说是如此重要、冲突扮演的基本角色,以及资深编剧和小说作者采用的英雄目标序列。第二部分探讨创建人物的方法和研究为编剧故事创作服务的普世的人物类型。包括23个故事段落塑造人物的工具,以及你为人物所写的对白听起来应该是怎样的。第三部分揭示了人物即情节和情节即人物。第四部分逐步地详细分解票房成功的电影23个衔接的故事段落,提供了你前所未见的最为有力的情节概述的方法。

唐代关中本土文学群体研究

王伟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08 56.00

ISBN:9787516128824

本书着重对唐代关中本土文学群体蔚兴及其构成的内在理路与外部环境进行互动分析,对其与关中地域文化、唐代社会文化之双向同构的关系进行阐释。对其文学活动及作品进行个案研究。作者从人地关系的理论前提出发,将关中本土文学群体置于地域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双重场域中,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研究视野进行分析,对科举与唐代关中本土文学群体之政治升降和婚嫁观念变迁的关系、杨巨源七律的文学史地位、杜甫及杜诗接受的两面性等问题提出独到解释。

现代化与中国20世纪文学

黄曼君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08 58.00

ISBN:9787040377507

本书采用史论结合的方法,对近百年来文学言说的主要命题,诸如现代性、经典性、革命性、民族性等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并对其中诸多聚讼纷纭的论题作出了独立的判断。作者对现代化进程中的各种文学思想资源进行了充分的吸收和消化,总体上致力于史论结合、古今贯通、中西互动,站在新时代的思想制高点上俯瞰文学流变,力求给出新的文学思维灵气,体现出文学研究从思辨走向超越的强烈意识。

书信体小说

(法)卡拉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3-07 12.80

ISBN:9787201082165

本书对书信体小说进行了分析总结,指出了此类小说的特殊性及其成功的原因。本书对书信体小说进行了分类,对书信体小说修辞风格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历史中诞生:19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小说中的青年构形

金理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3-07 25.00

ISBN:9787209097672

本书的议题是青年小说的文本分析、讨论小说提供的青年形象、考察这一形象塑造过程中多种因素的互动。本书以1980年代以来的若干当代小说为据,讨论青年构形在文学史脉络中的来路与去向;在文学经验与历史经验的互动中,探询小说如何反映、介入青年的主体建设。

今生最爱纳兰词

陈忠涛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3-07 29.00

ISBN:9787563821068

本书对纳兰词的解读,既有词语、句子的一般解释,更有其新颖独到之处,那就是作者将深情贯穿始终,从词面出发,结合纳兰的生活轨迹,特别是他对入宫表妹的思念,以及对亡妻卢氏的愧疚,力求还原他的写作动机、情感动态、性情流向等情况,把握纳兰的人格脉络,用他的人生解读他的词作,生动地诠释他那份真挚的情怀。

阎连科文学研究

林建法 编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3-07 59.80

ISBN:9787222108691

本书包含阎连科近三十年的创作历程及其作品,其题材不拘一格,既有从政治、社会、宗法宗族等视角透视民间生存的乡土小说,也有以东京九流人物透视都市民俗风情的中原市井文化小说,更有从乡土和军队的结合处开拓的农民军人小说,还有备受争议的《风雅颂》、《受活》、《坚硬如水》等,它们都以不俗的姿态招来人们的啧啧称叹。对阎连科创作的研究与争论一直没有停止,《阎连科文学研究》即是这些研究与争论的精粹汇编。

骑士之爱与游吟诗人

(英)菲奥娜·斯沃比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3-08 29.80

ISBN:9787552002706

在这本书中,菲奥娜·斯沃比的视野并不局限于一人一事,她关注了埃莉诺生活的12世纪欧洲的整体社会文化背景——古典的复兴,方言文学,游吟诗人与哥特式建筑,在此基础上再探讨埃莉诺复杂传奇的一生。2张地图、2份谱系图为读者清晰勾勒了地理和时间,10幅插图让读者直观感受埃莉诺的时代,19条人物传略、15份原始文献为读者奉上鲜活历史,冀望激发大家的探索精神。

十三经开讲:诗经开讲

陈节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07 22.00

ISBN:9787561789032

本书向读者展示《诗经》博大精深、包孕丰富的内容,精妙绝伦、美不胜收的艺术,以及这部经典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学所产生的巨大且深远的影响。

现代中国与少数民族文学

刘大先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05 59.00

ISBN:9787516123546

本书主要讲述了,少数民族文学作为复杂而充满活力的边缘表述,与现代中国的结构性转型纠缠在一起。作为一种“中国研究”的切入点,它的可能性与限度体现于同一性与差异性的博弈之中。参差多样的各少数民族时间与空间认知模式在现代发生了一体化的变局,从而引发了历史与书写、地理与想象的多重化的过程,少数民族文学的探究有助于我们重新绘制现代中国的时空与人文图像。

当代先锋诗歌研究

姜玉琴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3-07 30.00

ISBN:9787309096903

本书对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先锋诗歌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度的辨析与梳理,总结了三十多年来中国先锋诗歌的得与失。在研究方法上,全书围绕有代表性的诗歌事件、诗学理论以及诗人展开论述,试图用以点带线的方式把整个先锋诗坛的发展状况呈现出来,还首次从诗歌史的角度梳理、总结了《诗探索》与当代先锋诗歌的关系。

倾听历史的回音——革命历史小说与新历史小说研究

徐英春

中国书籍出版社

2013-07 36.00

ISBN:9787506834384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文学,每个时代为下一个时代留下的文学遗产必定是那个时代的主旋律,文学足以真实而深刻地反映那个时代的历史气氛、历史情绪和人的心理历程。一部成功的文学作品或一种强劲的文学潮流往往都会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而任何文学作品的成功总是和同时代的思潮息息相关,必定强烈地打上那一时代的烙印。

东方经典与西方阐释·中法合作话剧《西厢记》:改编与演出

陈明正 宫宝荣

漓江出版社

2013-06 88.00

ISRN:9787540764210

《东方经典与西方阐释》是上海戏剧学院表演艺术创新工作室的又一新成果,从“缘起纪行”“创作笔谈”“演出感悟”“专家评论”“媒体精粹”等几个方面对中法合作话剧《西厢记》的改编与演出进行了全面总结与比较研究。

隋代文学研究

李建国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06 55.00

ISBN:9787516127353

本书立足于山东、关陇、江左三大地域,对隋代文学进行全面的研究。重点论述统一帝国所塑造的新文学环境、隋代文学的政治生态、文炀两朝文学的时空格局及得失,并详尽地回溯了隋代文学渊源中的山东、关陇两脉。书中分析了各地域代表作家和群体的文学创作;以经典批评文献为案例,探讨三地文学观念的异同;通过统计揭示隋代诗歌的律化程度和地域间的不平衡。

波德莱尔十论

刘波 尹丽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06 46.00

ISBN:9787516117132

本书认为波德莱尔的诗歌能从神奇的视角切入生活,他能在世界的反面去关照世界,在人心的反面去省视人心,在生命的反面去吮吸生命,并能从一种深刻的自省出发对人之本性进行揭示。波德莱尔还是一位有着强烈批评意识的创作者,在表达真挚炽烈情感的同时,始终把“创建一种美学”作为自觉的追求。他的诗篇经常是在巴黎黑暗的陋室中艰难分娩的;在浪漫主义风云激荡的年代,他受到感召,用气血和灵魂写诗,表现对灵性和无限的向往。

彼岸闻香——外国文学论集

何孔鲁

苏州大学出版社

2013-06 20.00

ISBN:9787567205222

《彼岸闻香——外国文学论集》是论文集,文章大都是作者80年代、90年代所作。文章多为对文学名著的评析,从分析人物形象和时代背景入手,讨论了左拉与自然主义文学、左拉的“实验小说”、易卜生、歌德、《悲惨世界》、《妇女乐园》、《仲夏夜之梦》、《卢贡家族的家运》等作家与作品。

江湖:南宋“体制外”平民诗人研究

陈书良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13-06 26.00

ISBN:9787507836257

本书所研究的是八百年前生活在烟水江南的一群中下层社会的知识分子,他们是永嘉四灵以及稍后的江湖诗派,这些诗人皆为幕僚、庶民甚至商人、贩夫走卒等,但却是他们撑起了南宋中后期诗国的一片天宇。“江湖”其一指江湖诗派,其二相对于“庙堂”、“朝廷”而言。本书内容包括江湖游士的出现,永嘉四灵的崛起,由书商陈起的生气联络而随之出现的江湖诗派,江湖诗作的惊俗之处以及江湖入元后的殆尽,其中还涉及了永嘉四灵、江西诗派,书后附有南宋平民诗人参考资料和大事年表。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研究

杨兹举 曲明鑫 陈智慧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3-06 46.00

ISBN:9787511248152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研究》发现并选取某些特例与个案来作具体的审视和评析。从某些侧面来探讨中国现代文学的形态及其发展变化,以少许精彩的“特写镜头”呈现文学史“全景镜头”下特定文字现象的丰富性和具体性,还骨骼以血肉。

抗战时期大后方文学片论

王学振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08 46.00

ISBN:9787516125502

本书选取具有一定典型性的个案,从大后方文学运动、大后方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大后方文学题材与文学作品、大后方文学报刊以及著名作家笔下的大后方形象等方面对抗战时期的大后方文学展开论述,提出了一些前人未曾论及的新论题,发掘了一批前人未曾注意的新材料,并力图结合具体的历史语境加以解读,得出符合实际的较为客观、公允的结论。

佛经文学与六朝小说母题

刘惠卿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06 39.00

ISBN:9787516129074

本书共设五章,各章具体的写作思路和意图如下。第一章唐前佛教的传播和六朝士人与佛教关系的两种范式,第二章佛经文学与六朝小说创作:佛经通过影响六朝士人的文化心理进而影响小说创作,但较全面深入地研究佛经文学如何影响六朝小说创作的成果尚不多见。第三章变化与感应:佛经文学与六朝小说神通类母题,第四章报恩与考验:佛经文学与六朝小说劝善类母题,第五章冥游与离魂:佛经文学与六朝小说魂游地狱母题。

云南民族民间故事类型及流变研究

龙江莉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3-07 38.00

ISBN:9787222109483

《云南民族民间故事类型及流变研究》共分为导论和故事类型两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开天辟地、万物起源、人类起源、日月神话、洪水神话、礼仪习俗、神奇的婚姻、神奇的经历、伦理道德、幽默故事、动物故事。

屠格涅夫散文诗研究

朱红琼

人民出版社

2013-06 40.00

ISBN:9787010121918

作者以文本细读为切入点,以作家的整个文学创作为背景,从文学、社会学、美学、修辞学和哲学的角度,对散文诗的诞生和主题、文体、语言艺术以及在中国的百年接受史进行了论述。借助原文材料,对文体进行了详细溯源,首次对《散文诗》的语言艺术进行细致地描述,尝试利用中国古典美学理论解读作家的语言艺术特色,对《散文诗》在中国的百年流布做了系统地梳理,并大致地勾画了中国作家对散文诗的接受情况。

一个叛逆、悲情的文学时代:浙江文学三十八年

刘鹤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3-06 48.00

ISBN:9787308115438

以晚清和民国初年中国新旧文学转型期为大背景,展开对民国浙江文学的研究,从民国社会转型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特点对浙江新文学品格形成的影响的角度,对民国浙江籍文学家进行分析和研究,解析该群体的人格风范和作品的审美风尚,梳理和评述民国浙江文学发生、发展的脉络。

俄罗斯现代文学史

汪介之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08 65.00

ISBN:9787516128848

本书对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特别是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初的俄罗斯文学进行了系统的描述和深入的研究,具体涉及对俄罗斯白银时代文学、俄罗斯域外文学(侨民文学)、在苏联存在期间内一系列作家作品的重新审视,对作为一种文学史现象的“苏联文学”的重新评价,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新考察,在总体上显示出一种重构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的鲜明意识。

昨日文坛的别异风景

杨建民

西安出版社

2013-06 35.00

ISBN:9787554101612

从上世纪初“五四”新文化运动肇始,直到80年代的改革开放,跨越半个世纪,涉及中国现代文化史文学史近百位名人巨匠:鲁迅、郭沫若、郁达夫、茅盾、叶圣陶、巴金、沈从文、丁玲、郑振铎、夏衍……几乎每一位都名声响亮,都与中国现代文坛密不可分,或者说正是他们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化文学史上的精彩华章,别异风景。

英国文学通史(共3卷)

常耀信 编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3-05 260.00

ISBN:9787310041596

《英国文学通史》第1卷——自最初时期至18世纪后期;第2卷——包括浪漫主义时期和维多利亚时期;第3卷——从20世纪初年迄今。既注重“面”的覆盖性,凡可驻足文学史的作家,都尽力给予适当的篇幅加以论述;又注重“点”的处理,进一步充实材料,加强对重点作家的重点作品的批评性赏析与评价。每位重点作家,在全面介绍的基础上,至少要选其一部乃至多部作品,做比较详细的内容与形式上的分析。

中国比较文学百年史

王向远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07 66.00

ISBN:9787516121993

《中国比较文学百年史》共分十二章,主要介绍了中国与欧洲美各国的文学关系,并作了详细的比较。中国比较文学是立足于本土文学发展的内在需要,在全球交往的语境下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门科学,对百年来中国比较文学发展的历史做了总结。

中国近代文学编年史:以文学广告为中心(1872-1914)

袁进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05 60.00

ISBN:9787301218105

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以文学广告为中心(1915-1927)

钱理群 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05 84.00

ISBN:9787301218068

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以文学广告为中心(1928-1937)

吴福辉 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05 98.00

ISBN:9787301218075

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以文学广告为中心(1937-1949)

陈子善 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05 78.00

ISBN:9787301218037

本套书匠心独具地选取文学广告作为文学史叙述的基本材料,采用编年体的结构模式、书话体的叙述方式,在文学生产与流通的交汇点上重新书写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并辅以相应的历史图片。全书既有宏达的文学史视野,又有细致入微地呈现地历史微观图景与细部生态,力图还原中国现代文学发生、发展的原初景象和历史脉络,揭示出一个较以往更为阔大、丰富、复杂的文学史图景,展现了文学史叙述的多种可能性。作者重新开掘、爬梳原始资料,大处着眼,小处落墨,集叙述与思辨、史料与史实于一体,熔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炉,是一部有开创性的文学史著。

变动、修辞与想象:中国当代新诗史写作研究

霍俊明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04

ISRN:9787516124574

作者采用关键词的作法,从显豁而难解的问题意识出发,将当代新诗史构建过程中的重要问题提取出来,并进行切片式的剖析与反思。以既有的当代新诗史和当代文学史的新诗部分作为阅读和省察的起点,重点辨析与反思当代新诗史写作实践的“当代性”、变动性与历史性、修辞性之间的冲突。对当代新诗史写作的文学制度、口述历史、期刊(民刊)、诗选年鉴以及教育机制等问题也进行了学理性考虑与省思。

朝鲜诗人李尚迪与晚清文人交流研究

温兆海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04 56.00

ISBN:9787516121771

本书以朝鲜诗人李尚迪的交游活动为中心,对海内外珍贵的历史文献进行细致的搜集和梳理,力图全面清晰地展现晚清中朝文人交流的历史风貌。按照交流线索,李尚迪与晚清文人交往的对象,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五个文人团体,分别是:宣南诗社文人、阮元学派文人、“江亭雅集”文人、常州地域文人和“顾祠雅禊”文人。通过李尚迪与晚清文人交流的研究,我们可以领略两国文人共同的感时忧世的历史情感,文学艺术的共同志趣,以及对于学术探讨的共同追求。

猜你喜欢
文学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我们需要文学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对“文学自觉”讨论的反思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