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均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天津 300120)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是肾脏不能维持其基本功能,导致体内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内分泌紊乱的一种综合病,是慢性肾脏疾病的终末阶段[1]。目前西医对该病仍采用早期对症,晚期替代的治疗方法,总体疗效不佳,近年来中医药的大量临床应用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笔者应用肾病专家张大宁教授的肾衰系列方加减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96例患者均来自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2009—2011年门诊及住院患者,全部病例均符合1992年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分型与治疗及诊断标准专题座谈会纪要所修订的诊断标准[2],且肾小球滤过滤(GFR)≥20 mL/min,或血肌酐(SCr)≤450 μmol/L。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其年龄分布、性别比例、原发病及分期等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中医辨证分型 依据舌、脉、症、四诊合参后,辨证分为脾肾气(阳)虚型、肝肾阴虚型、阴阳两虚型,3种类型均兼血瘀湿困。两组证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1 两组均西药对症治疗 依据病情对症给予降压、必需氨基酸、重组促人红细胞生成素、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等治疗。
2.2 观察组 肾衰系列方包括口服汤剂与中药灌肠剂。
1)口服汤剂:拟补肾活血、醒脾降浊法,以肾衰系列方加减(生黄芪60~90 g,冬虫夏草2~3 g,丹参10 g,川芎 20 g,五灵脂 10 g,大黄 10 g,大黄炭 15 g,荷叶 10 g,砂仁 10 g,芡实 10 g,白术 10 g,茵陈蒿10 g等)。水煎,每次180 mL,每日2次,饭后温服。
2)中药灌肠:肾衰灌肠液(大黄、大黄炭、生牡蛎、附子、青黛)200 mL,清洁灌肠,每日1次。
2.3 疗程 6周为1个疗程,观察4个疗程。
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肌酐(SCr)、尿素氮(BUN)降至正常或下降≥30%,血色素(Hgb)升高。有效:临床症状改善,SCr、BUN下降≤30%,但≥10%,Hgb无变化。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SCr、BUN无变化或升高,Hgb下降。
采用SPSS19.0统计软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1 两组总体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总体疗效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total curative effect between two groups 例
5.2 两组实验室检查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实验室检查比较(±s)Tab.2 Comparison of laboratory examination between two groups(±s)
表2 两组实验室检查比较(±s)Tab.2 Comparison of laboratory examination between two groups(±s)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例数时间SCr(μmol/L)BUN(mmol/L)Hgb(g/L)观察组 48 治疗前 361.60±55.30 25.40±4.32 78.70±10.15治疗后 256.20±41.60*17.52±5.02* 83.78±11.56*对照组 48 治疗前 357.50±53.20 24.89±5.21 79.26±11.25治疗后 298.25±51.26 19.17±4.98 78.43±11.28
张大宁教授认为慢性肾衰竭属于中医“虚劳”、“水肿”、“关格”、“腰痛”等范畴,是由于慢性肾脏疾病迁延失治,导致正虚,而正虚导致湿浊、瘀血的产生,湿浊壅塞三焦,气机逆乱,终至“虚、瘀、湿、逆”的病理改变。“虚、瘀”为本,而“湿、逆”为标,建立了以补肾活血、降逆排毒为大法的肾衰系列方(主要包括:生黄芪60~90 g,冬虫夏草 2~3 g,丹参 10 g,大黄炭 15 g,川芎 20 g,五灵脂 10 g,荷叶 10 g,砂仁10g,芡实 10g,白术 10g,茵陈蒿 10g,大黄 10g等)。扶正方面重用黄芪60~90 g,药理研究表明黄芪有利尿、降压作用,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调节新陈代谢,增加肾血流量,改善肾功能;冬虫夏草具有补肾益气健脾的功效;活血化瘀则大剂量的采用川芎30~60 g,丹参、五灵脂等,还特别地应用一些温性的活血破血药,如三棱、莪术等[3];在排毒方面采用了“炭类药”,如大黄炭、海藻炭等与生大黄取得通腑排毒的效果,此外,药理研究表明,大黄及其提取物可选择性的抑制肾小管细胞的高代谢状态,从而减轻对健存肾单位的损害[4],而肾衰灌肠液具有祛湿降逆,通腑泄浊的作用,通过肠道吸附作用清除毒素[5]。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常以消化系统功能紊乱为突出表现,如食欲不振、恶心、纳少、口黏、面色萎黄、便秘或腹泻,舌苔厚腻等,中医学认为这是湿浊壅塞中焦脾胃,影响到了脾胃的升清降浊的功能,正如《证治汇补》中“浊邪壅塞三焦,正气不得升降”[6-8]。故治疗上笔者多采用芳香醒脾化湿之剂,如荷叶、苏叶、砂仁芳香化湿,行气宽中;另土茯苓、茵陈蒿、半枝莲等健脾渗湿,使胃纳脾健,水谷与药物得进,做到整体与局部相结合,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1]王海燕.肾脏病学 [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385-1395.
[2]王海燕,郑法雷,刘玉春,等.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分型与治疗及诊断标准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内科杂志,1993,32(2):131-134.
[3]张勉之,沈伟梁,张宗礼,等.张大宁教授学术思想探讨[J].天津中医药,2003,20(6):459-461.
[4]张勉之,张大宁.补肾活血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实验研究[J].天津中医药,2004,21(6):459-461.
[5]张大宁.中医补肾活血法研究[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7:209.
[6]赵宝贵.益肾排毒方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36例临床观察[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9(1):53.
[7]杨幼新,苑朝升,韩顺平,等.大黄藿苓汤对腺嘌呤致大鼠慢性肾衰 PDG 的影响[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5(2):86-88.
[8]徐 英.IgA肾病临床研究现状[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4(3):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