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毓峰 刘芷晗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内陆区域中心城市经济发展模式研究:成都案例
张毓峰 刘芷晗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内陆经济崛起成为重大新特征,将对未来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内陆区域中心城市是内陆经济崛起的极核,内陆区域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内陆经济发展模式的典型样本。本文以成都为例,在深入分析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内陆区域中心城市具有的比较优势基础上对其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探索性概括:加快“双重”开放,发展内外源相结合的开放型经济;保持投资高速增长,培育投资与创新相结合的增长动力;建设超大城市区域,提升经济空间组织的一体化水平;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构建政府与市场相协调的经济体制。
内陆经济;内陆区域中心城市;比较优势;发展模式;成都
(一)内陆经济崛起:现象与原因
中国是一个地区差异较大的发展中大国,长期以来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严重,形成了“东强西弱”的基本格局,其成因既有历史、文化、地理区位方面的因素,也有政治和政策方面的因素。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逐步全面融入全球经济,中国区域经济格局的演变不仅仅受国内因素的影响,同时受到全球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近三十多年,东部沿海地区受惠于国家采取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率先改革开放的体制政策优势和全球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局面,形成具有较强外部依赖性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成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导区域,在大幅度提升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同时也快速拉大了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长期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存在着“一国两速”模式,比如1990-2007年期间,沿海地区的GDP增速高达12.4%,大大超出中部和西部地区的10.6%和10.2%。但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一国两速”区域经济增长模式发生了逆转,沿海地区的GDP增速已经被内陆地区赶超,内陆的湖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江西等多个省份三年来的年均GDP增速都达到了12%-17%的较高范围,这一现象被称之为“内陆经济崛起”〔1〕。
为什么内陆地区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会呈现出快速增长甚至超越沿海地区的态势?有三方面原因:一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这场危机是自1930年代大萧条以来世界经济遇到的最严重危机,作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的欧美发达国家内需严重萎缩,中国经济尤其是出口贸易受到严重且深远的影响〔2〕,沿海地区经济受到严重打击,内陆地区受危机影响相对较小;加快扩大内需、阻止经济下滑已成为中国经济政策的重中之重,2008年开始实施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其中的绝大部分投向了内陆地区。二是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成本差异扩大和巨大内陆市场吸引了大量国际国内产业投资从沿海向内陆迁移或直接布局,加速了内陆地区投资增长。再者,沿海地区已进入工业化后期或后工业化阶段,增长速度必然放慢,而内陆地区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期,正进入加速增长过程。正是在这些国际国内因素的综合作用下,2008-2011年内陆地区经济的年均增长率超过沿海地区1.78个百分点,这种态势可能在今后较长时期内持续存在。这充分显示,内陆地区将在未来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内陆经济崛起已经成为中国区域经济新格局的主要特征。
(二)沿海、内陆和沿边:中国新三大经济区域的划分
一个国家的经济区域划分是构建区域经济发展体系、制订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实施区域经济政策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政府最先采用了沿海与内地的“两分法”,改革开放初期的“六五”计划中沿用了这一划分,“七五”计划实行了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划分,“八五”计划又恢复为沿海与内地的“两分法”,“九五”计划重新表述为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十五”计划又回到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划分,“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补充形成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划分。综观中国经济区划的演变过程,“七五”时期形成的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划分构成了核心线索,大体反映了中国宏观区域经济的发展条件和发展水平,其他时期仅仅作了局部调整或补充,基本框架改变不大。诸多学者针对东中西三大地带划分实践进行了批评,认为这一划分不能反映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最大的差异所在〔3〕;不能反映各个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内部存在的诸多差异性〔4〕;将一些具有内部紧密经济联系的整体性区域经济体分割开了〔5〕。事实上,这一划分的基础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对外经济联系十分薄弱,各地区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当地的资源禀赋,总体上具有内向、封闭的特点,不能反映在当今中国全境对外开放和全面融入全球经济背景下各个地区都可以利用外部资源和外部市场来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新特点。
一个大国的经济区域划分要能够揭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战略重点和政策导向。本文划分的依据包括:(1)以中国经济全面融入全球经济的视角重新审视各地区的地理区位条件,并以此作为区域同质性判断和经济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2)兼顾各个区域发展水平、发展条件、发展模式的相近性和相互经济联系。现行中部地区和西部许多省区基本上都处于同一发展水平,具备类似的发展条件,发展模式也呈现诸多共性,相互之间存在较强的经济联系,应该划分为同一区域。沿边各个省区经济发展则都呈现类似的复杂性,既面临沿边开放发展的机遇,也面临政治、军事、民族等多因素的掣肘。(3)充分考虑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以及各个区域在宏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演变趋势。
基于以上划分依据,本文提出中国经济区域划分的“新三大区域”方案(见表1和表2):(1)沿海地区,包括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和广东等10个省区;(2)内陆地区,包括四川、重庆、贵州、湖北、湖南、安徽、青海、江西、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和河南等13个省区;(3)沿边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西藏、云南、广西和海南等8个省区。需要说明的是,甘肃虽然有一部分很短的陆地边境线,但考虑其绝大部分位于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与宁夏、山西等内陆省份的经济特征更为接近,因此将其划入内陆地区;海南在传统划分中通常属于沿海地区,但考虑到海南经济发展水平与沿海其他省区的巨大差距,较低人口、经济和城镇密度,以及发展模式可能的特殊性,将其划入沿边地区。
表1 中国经济区域的重新划分:新三大区域的范围
表2 2010年中国新三大区域主要指标占全国的比重(%)
(数据来源: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
(三)中国区域经济新格局
沿海地区由传统的东南沿海省份组成,依托优越的地理区位、繁荣的对外贸易、活跃的民间资本等优势,成为近三十多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经济增长的引擎区域,经济总量规模大,人均收入水平高,人口、经济和城镇高度集聚,目前整体上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沿海地区面临外需骤降的严重打击和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抑制,加上劳动力、土地、能源等要素成本快速上升和工业化后期经济增长的自然减速,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面临严峻挑战。今后,沿海地区虽然仍将是中国进一步深度融入全球经济并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的主导区域,但从国家宏观层面来讲属于优化开发区,需要以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导,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转变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形成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方式,继续保持在全国整体格局中优先发展和引领发展的地位和作用。
内陆地区由传统中部和西部的部分省份组成,主要涵盖黄河中上游和长江中上游大部分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属于相对被忽视的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人口数量最多,工业门类齐全,经济总量规模较低,人均收入水平最低,具有一批综合功能配套较为完整的大型城市和城市群,目前整体上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自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等战略以来,内陆地区获得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金融危机以来则吸引了大量沿海产业的内向迁移和国际产业投资的直接布局,经济增长速度开始快于沿海地区。今后,内陆地区将是中国宏观层面的重点开发区,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如何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低成本和区域市场广阔等比较优势,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全面融入全球经济,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保持经济高速增长态势,成为保证中国整体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主导区域。
沿边地区由具有陆上边境线的省份组成,分别毗邻东北亚、北亚、中亚、东南亚,少数民族和贫困人口较多,人口、经济和城镇分布稀疏,经济总量规模很小,由于人口总量少和国家扶持政策力度大,其人均收入水平稍高于内陆地区,整体经济发育程度较低,处于工业化前中期阶段。沿边地区具有独特的地缘区位,一方面具有在和平时期对外开展经济合作和贸易的优势,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军事、政治、民族和宗教等多种问题的挑战,其经济开发的复杂性极大。今后,其各个省区需要充分利用地缘区位和资源特点,综合考虑军事、政治、民族和宗教等因素,在国家针对性区域政策的扶持下,发展各具特色的沿边开放型经济。
内陆区域中心城市是内陆经济崛起的极核,内陆区域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内陆经济发展模式的典型样本。近现代世界经济发展实践表明,那些采取遵循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的国家或地区会比其他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增长方面表现得更好〔6〕。一个国家或地区促进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的最佳方法是基于自身的比较优势来选择经济发展模式。下文以成都为例,深入分析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内陆区域中心城市具有的比较优势,并初步探索其可行的经济发展模式。
(一)要素集聚能力强大、人力资源丰富优质
四川城市化正处于中期快速发展阶段,但城市规模结构极不合理,作为省会的成都是唯一的特大城市,首位度很高;相应地,大城市较为缺乏,区域城市化的顶级优先发展现象十分突出。加上成都具有较强的经济基础、良好的人居环境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对四川及周边省区的人才、资本、技术和产业等经济要素具有强大的集聚能力。通过大力汲取各种外来生产要素并与自身要素禀赋相结合,不断实现要素结构的跨越式变革,成都逐步累积形成了经济发展的要素比较优势。
就人力资源而言,成都通过不断汲取累积,具有丰富优质的特征:一是劳动力总量较大。2011年成都常住人口为1407.1万人(约占全省的17.47%),人口密度为1135人/平方公里。二是人口素质较高。目前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学历的人口达16669人,远高于四川省及全国水平。三是人才资源丰富。拥有各类人才总量已近230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82.46万人,经营管理人才17.64万人,技能人才72.71万人。四是人才培养能力较强。全省拥有普通高等学校93所,四川大学、西南交大、西南财大、电子科大等高等院校和大量科研院所的聚集使得成都具备高端人才的培养能力。
(二)经济腹地十分广阔、区域市场潜力巨大
成都属于国家西部战略重点发展的区域中心城市,是成都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和成渝经济区的两核之一,联系和辐射广大的中西部地区,经济腹地十分广阔,区域市场潜力巨大。成都经济区包括成都、德阳、绵阳、眉山、资阳、遂宁、乐山、雅安8市,2011年常住人口约4250万人,GDP总值为12581.4亿元(占四川省的59.8%),是四川省经济水平最高、增长最强有力的极核区域,并有条件成为中国内陆地区最为重要的人口、经济和城镇密集区〔7〕。成渝经济区历史上就是一个地缘相近、人文相亲的有机整体,以相距300公里的重庆和成都两个特大城市为龙头,涉及100多个中小城市和1000多个乡镇,这个区域的GDP总量占西部省区的1/4,有条件发展成为长江中上游的经济中心,带动整个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并成为国家新的经济增长极。
不管是成都经济区还是成渝经济区,虽然地处内陆地区,但都拥有较多的人口数量,形成了较为密集的城镇体系,集聚了大量的经济活动,创造了较多的就业机会,既是成都发展可以依托的重要经济腹地,也是成都发展的巨大区域市场。更要强调的是,成都经济区、成渝经济区以及整体内陆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规模不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逐步从温饱型向舒适型和享受型转变,区域消费需求市场具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三)产业体系动态优化、投资环境品牌优良
近些年来,通过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成都的产业结构持续调整升级,逐步从以传统工业为主体转变为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目前,成都形成了具有内在关联、良性互动、重组弹性和创新活力的产业体系:以电子信息产业、医药制造业、物流业和金融业为先导产业,以机械工业、食品工业、文化旅游业、商贸业和房地产业为支柱产业,以农业和公共产品供应业为基础产业。这一产业体系能够比较充分地利用区域内外可供利用的一切有利因素和条件来促进经济增长,不断将区域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发展优势,保持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潜力。
同时,成都不断加强综合功能和商务环境建设,提升城市地位和影响力,塑造了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成都已成为国家级软件产业化基地、国家信息安全成果产业化基地、国家级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国家级西部大学创业园、国家级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园和中国服务外包的主要目的地城市,截至2013年7月底吸引世界500强企业245家,成为中西部地区的领先者。2004年,成都相继被台湾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评为中国内地“极力推荐”投资的城市;被中央电视台评为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被《财富》杂志评为中国十大商务城市。2007年,成都又相继荣膺“中国十大最具投资价值城市”和世界银行认定的“中国内陆投资环境的标杆城市”的称号。2013年《财富》全球论坛于2013年6月6日至8日在成都举行。第十二届世界华商大会亦将于今年9月24日至26日在成都召开。可以说,成都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品牌。
(四)国家战略地位突出、“先行先试”政策优势
在新的形势下,国家进一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并给予特殊政策支持。2011年,国务院通过正式批准实施《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把成渝经济区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要求成都和重庆深入推进充分开放合作战略,共同把成渝经济区作为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来加快建设。同时,四川省确定了规划建设天府新区的重大发展战略,力争再造一个“产业成都”,努力为成都经济区、四川乃至于整个中国内陆地区造就一个巨大的增长引擎。
后金融危机时代内陆区域中心城市具有不同于改革开放前三十年沿海区域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与路径特征,也具有与其自身在改革开放前三十年大不相同的阶段特征和发展趋势。以成都为例,虽然具有人力资源丰富优质、区域市场潜力巨大、投资环境品牌良好、国家战略与政策资源等比较优势,但也面临着在区位条件、自然资源、能源供给和物流成本等方面的明显劣势。后金融危机时代,内陆区域中心城市必须遵循比较优势原则选择具有鲜明“区位特色”和“时代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
(一)加快“双重”开放,发展内外源相结合的开放型经济
输出基础理论强调基于区域外部需求的输出型产业部门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引擎,说明建立一个开放型经济是形成区域经济增长动力的基础。事实上,经济全球化已成为最重要的时代特征,任何国家和地区要获得快速的经济增长,就必须积极融入到全球经济系统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正是通过全面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尤其是沿海开放型经济的强力带动,才获得了长期的高速经济增长。目前,成都的对外开放程度在内陆地区来讲属领先者,但远远低于沿海地区城市,这已成为影响经济快速发展和结构优化升级的最直接因素〔8〕。理论、经验和现实都说明,成都发展开放型经济是保持高速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
由于地处内陆地区,成都发展开放型经济必须选择适合自身的独特路径。首先,要加快推进“双重”开放〔9〕,即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国际开放,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扩大国际贸易往来,实施“走出去”战略,全面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另一方面要加快扩大国内区际开放,加强与沿海地区和周边城市及区域的经济合作,密切资金、人才、技术和市场的交流与共享,特别要积极吸引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间接参与全球经济分工与合作。其次,成都要汲取沿海地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经验教训,在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要充分依托国内市场需求,利用国内经济要素,积极建设内源发展动力,发展内外源结合的开放型经济,避免陷入“依附型经济”的陷阱。
(二)保持投资高速增长,培育投资与创新相结合的增长动力
当区域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所做贡献时,称之为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当区域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时,称之为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近年来,成都高速经济增长背后的原因主要是不断加速的投资增长,属于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10〕。考虑到发展阶段、经济基础和要素特征,成都在近中期内要保持经济高速增长仍将主要依靠投资驱动。一是进一步加大政府对交通网络、信息网络、能源网络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尤其要注重建设内外通达的快速通道体系,降低区位劣势导致的过高物流成本;二是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沿海地区产业西进,努力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和沿海企业投资,特别要吸引世界500强等跨国公司和国内500强企业的高附加值项目;三是营造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鼓励创业投资和扩资成长,培育根植性的内生增长力量。
从中长期来看,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是难以持续的,成都需要不断培育创新驱动能力,逐步形成投资与创新相结合的经济增长动力。由于面临科技创新投入水平低、科技成果产业化程度低、创新资源吸附能力低、自主创新环境较差等问题的制约〔11〕,成都形成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是一个长期的艰巨任务。一方面,要不断增强引进创新,从引进外资、进口贸易、对外投资等途径汲取资本、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注意制定系统完整的行业技术引进政策,加大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关键技术设备的力度。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自主创新,加强创新环境建设,优化创新激励机制,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创新要素汲取能力,尤其要注重创新型企业家这一高级创新要素的催化、占有、保留和集聚。同时,要把自主创新与引进创新有机结合,通过国际技术引进时加大本地技术创新投入和创建共性技术研发中心,提高本土企业消化、吸收、集成国外先进技术的能力。
(三)建设超大城市区域,提升经济空间组织的一体化水平
在世界范围内,经济竞争和综合竞争的地理层级正在发生从城市向城市区域的明显变化,城市区域正在成为当今全球经济活动的主要空间舞台。城市区域是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的结果,指相邻城市之间存在密切的生产、市场、交通、信息等经济社会网络化联系,区域范围内存在明显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城镇密集分布地区〔12〕。若将注意力仅仅集中在个体城市,而没有达到城市区域的范围,将难以把握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目前,以成都为核心的成都经济区8个城市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已经呈现出一定的集中化和区域化发展趋势。建设以成都为核心的超大城市区域,推进内部空间组织一体化和外部空间联系一体化,逐步形成区域空间网络化发展模式,不断提升整体经济效率和全球竞争能力,将是成都获取持续经济增长的关键。
建设以成都为核心的超大城市区域,提升经济空间组织一体化水平,基本路径如下。一是要约束地方政府的市场保护行为,消除壁垒,统一规则,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积极创新市场交易方式和交易技术,努力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交易效率,实现全区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二是在市场规则一体化的基础上,大力鼓励企业合作、兼并、收购等微观经济活动,深入推进劳动分工和专业化,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依赖和协同发展,加快产业深度分工和融合〔13〕。三是遵循区域合作规律,推进合作形式从双边合作到多边合作和全面一体化合作,推进合作内容从以经济合作为主推进到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等多个方面。四是尝试在四川省政府指导下,各个城市政府让渡出部分行政权力,建立起城市区域层面的管治机构,真正实行区域一体化治理。
(四)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构建政府与市场相协调的经济体制
在新形势下,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多方面作用。一是树立全球化理念,加快服务型和法治型政府建设,形成兼容并包的社会心态、自觉接受国际准则与惯例的社会意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二是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打造便捷的交通通道和畅通的信息网络,构建开放型经济的硬件框架。三是按国际水准建设区域中心大城市,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提升产业配套能力,构建多种类型的开放型经济发展平台。四是在招商引资、对外贸易、产业培育和要素保障等方面要做好战略规划、政策引导和实施推进工作。
经过三十余年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经济已走上市场经济轨道,但各地区的市场化进程很不平衡〔14〕。与沿海一些城市相比,成都的市场化程度不足,行政干预现象依然存在,市场配置资源不充分,国有经济比例相对过高。因此,成都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需要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逐步形成政府与市场相协调的经济体制。一是要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关系,限制地方政府的直接市场性功能,既要深化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尽快实现非特殊国有企业产权向市场微观主体的转移,扭转国有经济比重过大的局面,又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二是要约束地方政府的市场保护行为,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重点是建立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产权交易市场、金融服务市场和技术市场体系。三是应该充分利用“试验区”的政策优势,争取国家支持进行先行先试,努力获取率先进行制度和政策创新带来的发展“红利”。
〔1〕 中评社. 中国经济东方不亮西方亮〔N〕.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2011-07-10.
〔2〕 吴一群,等. 刍议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及启示〔J〕.东南学术,2009,(1).
〔3〕 刘勇. “十一五”时期协调空间开发秩序和调整空间结构的相关问题研究〔J〕.中州学刊,2005,(1).
〔4〕 徐晓明. 我国的经济类型区和综合经济区划分新探〔J〕.经济地理,2006,(12).
〔5〕 刘勇. 中国新三大地带宏观区域格局的划分〔J〕.地理学报,2005,(5).
〔6〕 林毅夫. 新结构经济学:反思经济发展与政策的理论框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7〕 阎星,张毓峰,胡雯. 内陆经济崛起背景下成都经济区的合作与发展〔J〕.天府新论,2012,(5).
〔8〕 丁瑶. 内陆地区推进开放型经济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建议〔J〕.改革,2008,(6).
〔9〕 赵伟. 中国区域经济开放:模式与趋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1-3.
〔10〕 阎星,等. 改革开放30年:成都经济发展道路〔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34-39.
〔11〕 王军,潘方勇.“十二五”时期西部地区创新驱动加快发展的思考〔J〕.经济体制改革,2011,(5).
〔12〕 张毓峰. 城市区域空间组织研究:基于劳动空间分工的视角〔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9-13.
〔13〕 张毓峰,胡雯,阎星. 转轨时期中国城市区域的一体化发展:基于劳动空间分工及其协调机制的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5).
〔14〕 樊纲等. 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J〕.经济研究,2003,(3).
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内陆区域中心城市经济发展模式研究:成都案例”(ZST12-14);四川省委党校重大研究项目“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模式比较研究:以成渝经济区为典型样本”
张毓峰,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四川 成都 611130;
刘芷晗,工商银行成都市滨江支行职员,四川 成都 610041。
F127.71
A
1008-9187-(2013)05-0076-06
【责任编辑王喜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