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红,兰亚佳,周鼎伦,张 勤
(1.遵义医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贵州 遵义 563099;2.四川大学 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调查报告·
钒职业接触工人情感状态调查分析
李 红1,兰亚佳2,周鼎伦2,张 勤2
(1.遵义医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贵州 遵义 563099;2.四川大学 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目的探讨钒对职业暴露人群情感状态的影响。方法通过横断面研究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神经行为核心测试组合中的情感状态测试问卷,对463名接钒工人和251名对照工人进行测试,观察钒对职业人群情感状态的影响。结果接钒组的“愤怒-敌意”、“抑郁-沮丧”、“疲劳-惰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有力-好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累计接钒量与“紧张-焦虑”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钒化合物可能会影响职业接触人群的情感状态,主要表现为负性情绪增加。
钒;职业暴露;情感状态
钒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钢铁冶炼、焊接、催化剂、颜料、蓄电池及防腐剂等领域,在对钒化合物的研究中发现钒可引起神经系统损伤,表现为记忆力障碍[1]、认知缺陷,注意力和空间视觉能力下降[2]、运动速度及运动稳定性降低等[3-5],对情感状态的研究较少,主要表现为钒可增加消极情绪[3],为进一步研究钒对职业接触工人情感状态的影响及其剂量反应关系,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神经行为核心测试组合(the Neurobehavioral Core Test Battery,NCTB)中的情感状态特征(Profile of Mood State,POMS)测试方法对职业钒暴露工人进行了测试。
1.1 对象 选择某大型钢铁企业的钒制品厂和冷轧厂作为调查现场,从钒制品厂选取463名钒接触工人作为接触组。从冷轧厂选取251名无钒接触工人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接钒组:钒作业工人,工龄在1年以上,文化程度小学以上。对照组:未从事过钒作业,工龄1年以上,文化程度小学以上。排除标准:两组均排除患有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精神疾病、色盲、色弱等对神经行为功能测试有影响的疾病。
1.2 方法 通过整群抽样抽取钒制品厂和冷轧厂不同工种工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WHO-NCTB中的POMS情感测试问卷对研究对象的情感状态特征进行测试。WHO-NCTB是早期检测职业人群接触神经毒物所致损害的统一方法,该
组合包括七项分测验,可测验七种神经行为功能, POMS测试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共有65个不同情感状态的描述,反映六类情感状态,即紧“张-焦虑”、“抑郁-沮丧”、“愤怒-敌意”、“疲劳-惰性”、“有力-好动”、“慌乱-困惑”[6]。通过POMS问卷了解受试者一般情况、职业特征及情感状态,根据受试者的答案算出六类情感要素的得分。其中,“有力-好动”为正性情绪,得分越低,表示情感状态越差,其余均为负性情绪,得分越高,说明情感状态越差。
1.3 统计学处理 调查资料采用Excel 2003进行数据录入,核对整理后导入SPSS 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为了控制混杂因素采用了协方差分析、偏相关分析、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基本情况 接钒组平均年龄为(37.5±6.5)岁,平均工龄为(17.9±7.6)年;对照组平均年龄为(35.9±5.1)岁,平均工龄为(15.5±5.8)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人群的基本信息构成情况(见表1)。表中可看出两组人群性别、吸烟构成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文化程度构成不一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相对而言,冷轧厂文化程度较钒制品厂高。两组人群年龄、工龄、文化程度及饮酒构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调查对象基本信息构成情况
基本信息对照组(n=251)例数构成比(﹪)接钒组(n=463)例数构成比(﹪)P性别 男20782.535677.1 女4417.510622.9年龄(岁) 20~239.2418.9 30~17870.922648.8 40~4618.317337.4 50~6041.6235.0工龄(年) 1~2710.8469.9 10~17870.921245.8 20~4015.916635.9 30~4062.4398.4文化程度 初级10.551.1 中级2610.315934.2 高级22489.229964.7吸烟 吸烟12750.621446.2 不吸烟12449.424953.8饮酒 饮酒15862.934273.9 不饮酒9337.112126.10.0900.0000.0000.0000.2640.002
2.2 情感状态测试结果 经协方差分析可见在控制了性别和年龄因素后,接钒组的“愤怒-敌意”、“抑郁-沮丧”、“疲劳-惰性”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有力-好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三者均为消极情感状态,后者为积极情感状态。
情感状态对照组(n=251)接钒组(n=463)P愤怒-敌意21.1±6.322.4±7.60.044困惑-迷茫13.8±3.514.0±4.30.831抑郁-沮丧25.5±7.627.6±10.10.010疲劳-惰性13.3±3.914.2±4.30.010紧张-焦虑16.2±4.216.6±5.40.293有力-好动19.6±5.717.5±6.00.000
注:协变量:性别、年龄。
2.3 情感状态与工龄的关系 以性别、年龄作为协变量,分析不同工龄段接钒组与对照组情感状态的变化情况,结果见表3。表中可见,工龄小于10年的,“抑郁-沮丧”的得分接钒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情感状态各项测试得分两组没有显著性差异;10~20年工龄段的“愤怒-敌意”、“抑郁-沮丧”、“疲劳-惰性”接钒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有力-好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龄大于20年的两组情感状态各项测试得分均没有显著性差异。
情感状态1年~对照组(n=32)接钒组(n=53)P10年~对照组(n=187)接钒组(n=223)P20年~对照组(n=32)接钒组(n=187)P愤怒-敌意19.4±6.221.5±5.30.15521.5±6.123.1±8.10.03320.5±7.121.7±7.40.164困惑-迷茫12.9±2.914.1±3.50.15114.2±3.514.4±4.20.96812.9±4.113.5±4.40.373抑郁-沮丧23.7±6.826.7±7.80.04425.9±7.627.3±11.00.04124.5±8.325.7±9.40.336疲劳-惰性12.9±5.114.5±3.70.13013.4±3.514.4±4.40.04312.9±4.713.8±4.30.165紧张-焦虑15.2±4.116.8±4.70.14816.6±4.117.1±5.70.54215.1±4.416.0±5.20.184有力-好动22.2±6.222.3±6.00.99619.6±5.317.3±6.10.00818.0±6.417.8±5.80.546
注:协变量:性别、年龄、文化程度。
2.4 情感状态与累计接钒量的剂量-反应关系分析 累计接钒量(CEV):以每位工人所在岗位空气中钒的监测浓度(即接触剂量)与其接触时间(即接钒工龄)计算而得,计算公式如下:
CEV =Σ(C×T)
C:某时间段(年)某岗位空气钒平均监测浓度;
T:与C的时间段、岗位相对应的工作年数。
以工人累计接钒量代表接触水平,以情感状态各项测试得分作为效应指标,观察剂量-反应关系。由表4可见,累计接钒量与“紧张-焦虑”呈正相关,且有统计学意义。
表4累计接钒量与情感状态的关系
情感状态rP愤怒-敌意0.0830.097困惑-迷茫0.0790.115抑郁-沮丧0.0980.059疲劳-惰性0.0530.288紧张-焦虑0.1050.035有力-好动-0.0120.808
注:协变量:性别、文化程度。
由于钒暴露组和对照组年龄构成存在差异,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神经系统功能可发生一定的退行性改变,也就是说年龄对测验结果会产生一定影响,故统计分析时采用协方差、偏相关分析,使年龄、性别等可能的混杂因素尽量保持均衡,从统计学方法上使两组具有可比性。
POMS测试中情感状态调查包括两部分:①正性情绪,即“有力-好动”。①负性情绪,包括“紧张-焦虑”、“抑郁-沮丧”、“愤怒-敌意”、“疲劳-惰性”、“困惑-迷茫”五项。本研究结果显示:接钒组正性情绪因子得分(有力-好动)显著低于对照组,负性情绪因子得分(“愤怒-敌意”、“抑郁-沮丧”、“疲劳-惰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长期接触钒能增加作业工人的消极情绪,降低了积极情绪。在观察不同工龄段两组情感状态测试得分情况时发现:工龄小于10年的,只有“抑郁-沮丧”的得分接钒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情感状态各项测试得分两组没有显著性差异;10~20年工龄段的“愤怒-敌意”、“抑郁-沮丧”、“疲劳-惰性”接钒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有力-好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工龄大于20年的两组情感状态各项测试得分均没有显著性差异。从理论上分析,应该是接钒时间越长,情感状态变化越明显,但本调查结果却出现工龄20年以上的接钒工人情感状态的变化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情感状态的变化与年龄关系较大,20年以下工龄的年龄多数在40岁以下,年龄对情感的影响还不是主要原因,因此,钒对情感的影响较明显,20年以上工龄的多数都在40岁以上了,这时情感状态的变化受年龄的影响较大,因此,可能会掩盖钒对情感状态的影响而出现20年以上工龄的两组没有显著性差异。
综上所述,钒化合物可能会对职业人群的情感状态产生影响,主要表现为增加负性情绪,减弱正性情绪,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充分建立通风系统,积极进行必要的工艺改革以减少钒烟尘,操作中注意个人防护,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调整作息时间,对降低钒职业接触浓度及减少其对情感状态的影响会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1] Willsky G R,Goldfine A B,Kostyniak P J,et al. Effect of vanadium (Ⅳ) compounds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es: in vivo and in vitro studies with vanadyl sulfate and bis(maltolato) oxovanadium (Ⅳ)[J]. J Inorganic Biochem,2001,85(1):33-42.
[2] Thompson H J,Chasteen N D,Meeker L D. Didtary vanadyl(Ⅳ) sulfate inhibits chemically induced mammary carcinogenesis[J].Carcinogenesis,1984,5(6):849- 851.
[3] 周鼎伦,封承勇,兰亚佳,等. 钒对神经行为功能影响的配对分析[J].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38 (3):468-470.
[4] 封承勇,周鼎伦,李英,等. 钒的职业危害效应研究[J].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0,23(2):95-98.
[5] Li H,Zhou D,Zhang Q,et al.Vanadium exposure-induced neurobehavioral alterations among Chinese workers[J]. Neuro Toxicology,2013,36:49-54.
[6] 梁友信.介绍WHO 推荐的神经行为核心测验组合[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987,13(6):331-339.
[收稿2013-10-30;修回2013-11-25]
(编辑:王福军)
R135.1
E
1000-2715(2013)06-057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