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悦
(海口经济学院艺术学院,海南 海口 571127)
引言:拉赫玛尼诺夫的一生,创作了很多交响音乐、钢琴作品及艺术歌曲。但在其数量庞大的音乐作品中,钢琴音乐的创作占重要的地位,可见他对钢琴音乐创作的执着与挚爱。在当今的音乐表演舞台上,仍旧影响着许多钢琴演奏家们,也是在钢琴音乐学习和创作过程中要走的“必经之路”。
拉赫玛尼诺夫(Rachmaninoff. S. W. 1873. 4.1-1913.3.28),是俄罗斯晚期浪漫派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本身也是一名优秀钢琴家,这位闻名于世的钢琴家以巨大的成就在世界音乐史上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为难得的是,他还是一名出色的指挥家,频频出现在音乐舞台上,是俄罗斯音乐史上最为杰出的代表之一。做为一名优秀的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协奏曲和前奏曲。在学生时代的首部协奏曲于1892年创作完成,虽然不是他的第一部作品,但是音乐界内许多作曲家认为协奏曲才是真正代表其创作水平的作品,从而将其定为创作中的第一部作品。他为人熟知的《第二钢琴协奏曲》旋律最为优美动听,像“钟声”一样的乐曲开头,真可以算得上是钢琴音乐作品中最让人难以忘怀的声音了。可能对《第一钢琴协奏曲》和《第四钢琴协奏曲》了解的人并不多,但是《第三钢琴协奏曲》与《第二钢琴协奏曲》所具有的极高难度的艺术水准和取得的伟大成就,远远超过了拉赫玛尼诺夫中后期在别国进行的多数创作,与最为著名的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一同可以称为“为钢琴和管弦乐队而作的交响曲”。前奏曲是一种抒情器乐独奏小品,其结构方式相对简单。1901年至1910年,他创作了作品23号和32号两套钢琴前奏曲。加上作品中的第3号第二首,一共是24首。
拉赫玛尼诺夫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风格根源于19世纪的浪漫派音乐,尤其是沿袭了肖邦和李斯特的创作风格特点,并且同时受到舒曼与勃拉姆斯的影响。对其音乐作品创作的手法表现和手段技术来说,拉赫玛尼诺夫并不使用像他同时代的作曲家那样复杂的音乐材料,但是体现在其作品中的超高水准与技术,却是在他同一时代的很多作曲家所不能相比的。接下来将对拉赫玛尼诺夫钢琴音乐的创作风格特征作以简明而清晰的概括。
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音乐作品中,让人耳目一新的旋律会经常出现,而且大部分流畅优美、纯然质朴。拉赫玛尼诺夫浪漫主义的精神风貌、热潮如涌的创作源泉与俄罗斯的民族情怀对其创作风格有着很深层的影响。正如密尔斯坦所说:他的音乐,基本上保有了古典音乐的浪漫元素、李斯特大钢琴家的华丽风范,最为重要的是他的旋律是非常俄罗斯式的悲伤、哀鸣、优美而富于旋律化。的确,饱含创作热情又富于创作灵性的作曲家的无尽源泉是来自于俄罗斯的自然风光与醇厚的民族音乐基础,尽管这种素材对于拉赫玛尼诺夫来说并不是直接的。同时拥有多民族特性的俄罗斯国家,造就了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中伴有异族风情的格调,例如折射出一种神秘的东方情韵主题的《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副部主题的旋律和《第三钢琴协奏曲》主部是拉赫玛尼诺夫的经典之作。
谈到拉赫玛尼诺夫,人们很难不与“传统”联系。青年的拉赫玛尼诺夫时代正是近乎盲目的崇拜柴可夫斯基和鲁宾斯坦阶段。由于其本人在创作风格和演奏技巧方面也的确非常敬仰这两位大师,以至于他的早期作品中常常会流露出受其感染的痕迹。肖邦和李斯特也是拉赫玛尼诺夫比较喜欢的两位作曲家,肖邦作品中所体现的深厚民族感情和李斯特精湛的演奏技巧都和他身上的特点极其相似,这也是后人将他称为 “具有俄罗斯灵魂的当代李斯特”,他的作品带有一定的传统渊源。无论从任何角度来看,他的民族特性都表现得明显至极。相比之下这不过是来自他自身血脉深处的一种自然表现,他对那些遗弃民族风格的其他作曲家则直言“背叛者,没有祖国的人”。他认为如果有一天音乐走向世界化,那也决不能无视某个国家民族音乐的方式方法,而是“像江河融入大海一样”,将各民族的音乐汇聚成一种统一的语言来表达。
拉赫玛尼诺夫对音乐的执着、勤奋和独特的创作曲风让俄罗斯历史背景的发展在我们眼前一一呈现。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极为珍贵的音乐作品,为俄罗斯乃至世界音乐史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现在我们处于二十一世纪,十九世纪的音乐作品离我们实在是太远了,但这笔音乐财富必将永远流传下去,二十一世纪的音乐即承袭了十九世纪音乐的创作理念又开创了一个新的音乐时代。拉赫玛尼诺夫作为二十世纪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他影响着二十世纪的音乐发展,他留给世界巨大的音乐财富,值得我们去更为全面深入地探索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