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剑钊
1985年1月,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设立教师节的议案,决定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该年的9月10日是中国第一个教师节。早些时候,在纸质媒体和互联网上曾有多种传闻,认为今年教师节的日子需要调整,拟改作由权威部门研究推算出的孔子诞辰之9月28日。不过,时间似乎并不在乎人们的纷扰,只是沿着自己的河床而流逝,9月10日过去了,9月28日也过去了,迄今并没有见到有关部门调整节日时间的公告或文件。这说明,至少2013年并没有出现变动。或许是出于各方争议的嘈杂声,加之一些其他事件的吸引眼球,今年教师节的节日色彩比往年淡了很多。正是在这种平淡里,身为教师的我读到了一首题为《老师,您好!》的诗歌。这首诗引发了我一些不平淡的思考。这是一首献给老师的颂诗,但作为被讴歌的对象,我的感觉却出奇地不好。因为,在一个美好的主题下,它所展示的却是平庸的构思和落俗的语言表达,由此泛起的则是一堆肤浅、虚假的情感泡沫。
《老师,您好!》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中的一篇选文。该课文的教学目标如下:“1、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理解和掌握本课重点句子。3、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从这一目标中,我们获知,这是需要学生们背诵下来的一篇课文。据说,这篇课文“用优美的语言赞美了教师工作的崇高和美好,抒发了孩子对教师的感激、热爱之情”。事实真的如此么?且让我们来仔细地品读一下。
这首诗有两个版本,在一个版本中,每节的前两行分别为“是您,在昨天与今天之间铺设大道,是您,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架起金桥”和“是您,用真理和智慧把人才塑造,是您,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另一个版本则去掉了“是您”,以“在……”开头。比较而言,这么做确实显得更简练一些,但由于原诗在整体构思上的混乱和语言的粗浅,个别的修改并不能在根本上起到增强艺术张力的效果。我们知道,如果说“铺设大道”与“架起金桥”目的在于对应和递进的话,那么,“昨天与今天”作为一个比喻性的表达,其真正的含义与“现实和理想”基本相同,这样的重复实际是无效的,既没有造成“诗经”式的重章叠句的复沓性咏叹感染,也没能营造相互照应的吻合。
接下来,我们再看“古今中外”和“地北天南”两句,前者为时间的经,后者可说是空间的纬,但这样的经纬并不曾串联起诗歌的“金缕衣”。紧随的两句“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和“哪一项创作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中间分别嵌入了一个“不”字,从语气上来说,它们均应是反问句。这样,就标点而言,也应是一个“?”,而非夸张的“!”。反问句以否定的方式来加强需要肯定的内容,无论在古汉语中还是现代汉语中都被广泛运用,在一定程度上,这种用法可以起到增强说服力的作用。但既然作为问句,那么,就应该使用问号,尤其是针对小学生而言,他(她)正处在语言学习的关键阶段,掌握标准的现代汉语是他们在接受语文教育最重要的目标。顺便再挑一下刺,作为与“浸透”和“蕴含”相对应的否定词实际是“没有”或“没”,因此,作者这里所用的“不”也不太妥当。
第二节开始,由大词“真理”和“智慧”牵引,更是暴露了一种华而不实的文风。试想,在一首仅有二十行、约两百字的短诗中,作者就堆砌了大量诸如“崇高”、“美好”、“智慧”、“真理”、“理想”、“时代”、“心灵”的词汇,其空洞、浮夸和蹈虚自是不言而喻。这种缺乏细节支撑的写作方式,为小学生今后的作文起了极坏的榜样。如果说第一节中的“古今中外”和“地北天南”还有着时空的某种对应性(尽管它们引出的后文十分空洞);那么,在第二节中,“笑语盈盈”与“笔尖飞舞”就既不对仗,也不关联了。于是,在这种混乱、笨拙的书写中,我们读到了如下无根的感叹:“每当看到时代在飞速的前进,/我心中就涌起感情的波涛”,“每当看到鲜花在幸福地开放,/我就情不自禁地衷心祝愿”。从作品的写作来看,作者似乎想通过某种过渡,以传统的“兴”来引发情感的抒发。但令人遗憾的是,这样的情感是一种严重缺少现实基础的虚构。我们知道,在文学创作中允许虚构,但它必须符合生活的逻辑,尤其是一首赞美与歌颂特征非常明显的作品,更不应该捏造几乎难以出现的场景与情绪。试想,年龄在十至十五岁之间的孩子,有一双什么样的“慧眼”,在“看到”时代的“飞速前进”,继而就会“涌起”所谓的“感情波涛”?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究竟是什么人,一旦看到鲜花开放,居然会“情不自禁”地“衷心祝愿”,而且他们会“祝愿”什么呢?莫非就是一声“老师,您好!”?
再稍稍说一下“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一句。这里,作者或许是想赞美老师敏捷的思维和娴熟的文字表达能力,因此,拈出了一个“笔尖飞舞”的形容词。但是,这是一个与上下文毫不相干的行为。我们知道,“笔尖飞舞”是一个快速的动作,与春蚕织丝的那种耐心、细致,甚至有点过于缓慢的工作状态实在相去甚远,无论是外在还是内在,都缺乏应有的联系,因此,它不可能成为一个自然、合理的联想触发点。另外,在正常情况下,作为学生,他除了见过黑板上的板书,又如何见证老师文思如涌的写作情景呢?
就作品而言,《老师,您好!》充其量只是一个文学爱好者的习作。它缺乏精妙的构思,比喻的运用也十分随意,而且没有一首好诗所必须具备的那种简练、紧凑、推进或流转。在每行句子中,词与词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句与句之间也见不到自然的转承。当然,它更没有制造了“陌生化”效果而产生的美的刺激。显然,这是一首成人为孩子代拟的诗歌。它的问题就在于,作者无视小学生对老师真实的感受,强行把一些自己臆想的东西灌注到笔底,拾人牙慧地摘引了一些平常用俗、用滥的词语,将它们镶嵌在分行文字的夸张抒情中。需要指出的是,这首诗的作者似乎也注意到了形式问题,知道需要运用诗的外形来进行包装。他扣住“您好”一词,使用了“豪”韵,在句末使用了诸如“道”、“桥”、“高”、“劳”、“造”、“涛”、“苗”等字词,基本达到了类似顺口溜的效果。对比我以前曾经批评过的《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它在节奏上倒还具有上口、容易背诵的优点。但其危害性也照样存在,因为刚刚步入少年的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在需要大量吸收养料的关键时期,他们需要了解什么是真正典范性的杰作,什么是空洞的赝品。
在网上,我发现有位教师在讲授这首诗时发表了这样的看法:“诗歌是人类智慧与情感的结晶,它运用大量的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诗歌具有高度的含蓄性,充满丰富的想象,却不利于学生的理解。”不知他(她)据何得出了“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如此荒谬的结论。按照我们国家公民受教育的年龄规定,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大致应该在十一岁或十二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虽说在智力上尚未成熟,处在急切地汲取养料的阶段,但大多已有了较强的理解能力,尤其在想象力方面。他们有时甚至表现出了比成年人更出色、更开阔的天分。这里,可举一例的是顾城。1968年9月,十二岁的他已经写出了这样的作品:
树枝想去撕裂天空,
却只戳了几个微小的窟窿,
他透出了天外的光亮,
人们把它叫做月亮和星星。
——《星月的来由》
烟囱犹如平地耸立起来的巨人,
望着布满灯火的大地,
不断地吸着烟卷,
思索着一种谁也不知道的事情。
——《烟囱》
这两首短诗中包含着好奇、活泼的童趣,显示了该年龄段孩子的思维特征,同时也融入了作者独立的思考和美好的想象。相比之下,我们的教材编写者过于成熟,成熟到了宁愿阉割掉想象的翅膀,也不愿承担一个浪漫的诗意的程度;并且他们同时也过于自信,以至于武断地低估了这个年龄段孩子与诗性有关的智力。在中小学课本中,类似《老师,您好!》和《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那样的所谓“新诗”之所以能被选入,实在与我们手握编选大权的编者们缺乏诗性的大脑有关。
有鉴于此,我想劝告一下有关人士,与其煞费苦心地去搜罗、编选一些不靠谱的所谓“现代诗”进入中小学生的课本,不如多用一点以顾城为代表的优秀诗人的作品,或许更能有助于他们学习和掌握现代汉语,真正提高写作的能力。
附诗:
老师,您好!
是您,在昨天与今天之间铺设大道,
是您,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架起金桥。
啊!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
古今中外,
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
地北天南,
哪一项创作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
每当看到时代在飞速地前进,
我心中就涌起感情的波涛:
老师,您好!
是您,用真理和智慧把人才塑造,
是您,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
啊!教师的事业多么美好!
笔尖飞舞,
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
笑语盈盈,
那是甘露轻轻地洒向茁壮的新苗。
每当看到鲜花在幸福地开放,
我就情不自禁地衷心祝愿:
老师,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