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王明皓 李平安
据某咨询公司统计,2011年和2012年中国IDC(互联网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分别为170.8亿元和210.5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67.1%和23.2%。目前IDC行业正在进行变革,规模较小、服务低劣的IDC服务商将被淘汰,客户选择IDC服务商更加偏向于品牌价值高、服务体系健全、技术实力雄厚的IDC服务商[1]。庞大的IDC市场需求将带动IDC产业链蓬勃发展,严峻的竞争局面将加大IDC产业竞争,故剖析IDC产业竞争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升IDC竞争力显得格外重要。
IDC的发展可以粗略划分为3个阶段,每一阶段服务形态有所不同,但都体现出基础设施的特性。
第1阶段主要是场地、电源、网络线路、通信设备等基础电信资源和设施的托管和线路维护服务,客户包括行业、大型企业等。本阶段被广泛称为外包业务(hosting service),不能满足电子商务蓬勃发展时代的客户需求。
第2阶段是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带动了网站数量的激增之后,各种互联网设备如服务器、主机、出口带宽等设备和资源的集中放置和维护需求提高,主机托管、网站托管(Web hosting service)是主要业务类型。本阶段比第一阶段有所进步,IDC企业围绕主机托管服务也提供客户需要的增值业务,本阶段IDC成为企业IT(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核心。
第3阶段的数据中心概念被扩展,大型化、虚拟化、综合化数据中心服务是主要特征。尤其是云计算技术引入后,数据中心更注重数据的存储和计算能力的虚拟化、设备维护管理的综合化。新型数据中心采用高性能基础架构,实现资源按需提供服务,并通过规模运营降低能耗。云计算数据中心概念被提出,由此认为,云计算数据中心本质上还是在数据中心的物理基础设施上,采用虚拟化等云计算技术,提供传统的数据中心业务和各种新型网络应用服务。
当前国内数据中心处于从第2阶段向第3阶段的转型期。电信运营商和社会IDC企业基于数据中心进行升级,如中国电信于2012年3月专门成立中国电信云计算公司,推出了私有云资源动态管理系统软件,2012年营收达到了60亿元[2]。此外,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均推出云计算数据中心,多家领先互联网企业则采用新技术建设大规模的新型数据中心,一方面满足自身业务发展需要,同时也为第三方提供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等新型网络服务。鉴于业界已有诸多讨论,这里不再赘述。
目前对IDC产业链(见图1)甚至IDC本身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业内普遍认可的IDC产业链主要由配套服务提供方、IDC投资运营方、IDC最终用户3个环节构成,IDC市场快速发展为产业链各个环节带来良好商机。
配套服务提供方和IDC最终用户的现状情况各国际公司和国内企业介绍较多,不再赘述,本文重点分析IDC投资运营方竞争现状。
IDC运营方竞争现状见图2。
2.1.1 行业主导者:电信运营商
在IDC产业,电信运营商具备基础网络资源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而且其本身的资金能力也非常强大,不论在机房的建设、服务器的购买、对电力成本的承担能力上,优势都很明显。此外,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在IDC竞争力方面优势也不一样,因为现在IDC互联互通中,网间流量根据《互联网交换中心网间结算办法》(工信部电[2007]557号)来单向结算。中国移动用户访问中国电信、中国联通IDC网站或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用户访问中国移动IDC机房站点,均由中国移动向其他两家电信运营商支付费用。而电信和联通之间目前是暂不收结算费,因中国联通与中国网通合并,网通与电信之间是对等互联,暂不进行网间结算。
从目前IDC的市场构成来看,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所占的份额约在60%以上,是不折不扣的行业主导者;中国移动虽具有网络资源,但受制于互联互通网间结算,市场份额远低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
2.1.2 虎视眈眈者:广电总局
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广电建IDC已经势在必行,而且广电拥有基础网络资源,具有发展IDC业务的先天优势。但目前由于IDC主要建设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网中,电信和联通之间通过网间流量互相抵消的办法结算,广电只有很少的IDC资源,无法与电信之间的流量进行抵消,广电需要向电信支付大量的网间结算费用,同时广电没有国际出口等因素严重制约了广电的宽带的发展,故目前广电IDC发展受到一定限制。
2.1.3 依附者:社会IDC企业
在国内IDC发展初期,社会IDC企业作为国内IDC市场的拓荒者,最早发现机遇,进行了市场拓展和培育的工作,一度取得市场优势。但电信运营商很快成为IDC市场的跟进者,并凭借自身优势迅速超越了民营IDC。目前社会IDC商依附于电信运营商,需要从电信运营商那里购买带宽和线路开展业务,直接受到电信运营商发展战略的影响。
在未来,很有可能形成以电信、联通为主的第一阵营,广电和移动将会形成第二阵营,以世纪互联、中国万网、网宿科技等为代表的专业IDC运营商企业形成第三阵营,以及其他社会IDC为主第四阵营的局面。
1)价格竞争作为主要竞争手段。由于国内网络资源的不断完善,CDN(内容分发网)等技术的出现,可以解决跨运营商、跨地区、服务器负载能力过低、带宽过少等带来的网站打开速度慢等问题,IDC地域性优势逐渐消失,达到统一建设标准的两家IDC之间似乎无明显差异。在这种情况下,价格变成了竞争的主要手段。不仅电信运营商与社会运营商之间进行价格竞争,在不通电信运营商之间、甚至同一电信运营商内部,由于不同省份之间的价格竞争引起客户迁移也常常发生。激烈的价格竞争降低了IDC行业的盈利水平。
2)南北互联:南北互联是中国特有的互联网问题。在长江以北中国联通具有固网和宽带优势,长江以南中国电信具有绝对固网和宽带优势。在移动通信业务之间的互通,目前比较规范,但固定和宽带业务商并非很规范,主导运营商在互联网访问上对于不是自己的用户,隐形地采取了不易察觉的措施,降低了用户感知。
3)业务单一:目前电信运营商的IDC业务主要集中在基础业务商,如机架出租、VIP机房出租、整机出租、托管服务等,是在IDC产业链的最底层,也是最基础的服务。这主要是由于互联网大客户有能力自己做,不需要电信运营商提供增值服务;政企客户不愿付费使用增值服务。另外,电信运营商由于内部人员结构老化,提供的增值服务能力有限。
4)其他方面:IDC产品同质化、重硬件轻软件、对非法信息监控不及时等也是制约IDC产业发展的因素。
要走出IDC产业低价竞争怪圈,破除产品同质化竞争之谜,创造IDC产业新的蓝海,创新是解决之道。但如何创新,唯有从需求入手,通过探索IDC客户的需求状况,了解目前IDC产业有哪些需求未被满足,才能找到切入点,被客户和市场所接受。
客户有何需求,似乎就是租用机架、托管主机或租用虚拟主机,这样简单看待客户需求自然导致提供给客户的产品同质化。实际上,客户的需求多元化十分明显,本文仅针对一些客户共性需求做探讨。
IDC产业的收入和利润主要来自大型客户,此类客户有典型的共性特征:自备主机、租用大量带宽、跨地域。
对这些大型客户(无论是大型门户网站还是游戏提供商)而言,目前提供的IDC资源和业务已能满足需对资源求,他们的需求点集中在体系架构上,即什么样的网络架构和资源分布能够以合适的成本实现最大的产出和客户感知,比如“服务器到底应该怎样分配才能实现最快的客户响应?”“现有的节点分布是否还有可优化的空间?”等。换一种通俗的说法,他们需要体系架构的咨询。
谁能提供这种体系架构的咨询?这要求提供方必须了解全国的网络实时状况,还有具备对体系架构的优化能力。对网络实时状况有所了解的主题可能是:
1)电信运营商,他们具备潜在的可能。之所是说潜在可能,一是因为这些数据分布在电信运营商各个地市,没有得到很好的整理分析;二是因为运营商拥有的并非客户真正感知到的端到端的网络数据。
2)一些提供网络加速等与测速有关的软件提供商,这些提供商通过搜集客户端的数据,可以进行全国网络质量分析,但存在的问题是这些数据并不全面。
总体来看,目前做到这点还比较困难,但提供这些服务是蓝海所在。我们认为,电信运营商应充分利用自身拥有的海量大数据优势,通过分析挖掘,尝试为客户提供跨域的咨询服务,为自身打造一片蓝海。当然,难度除了咨询能力的提升之外,对全网数据的整合并非一省之力能及,关键在电信运营商高层的认识和决心。
中小型客户需求往往被认为繁荣了市场,但挣不了多少钱。正因为这种片面的认识,很多社会IDC商先从中小型客户需求做起,逐步做大,成为IDC市场上不可小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型客户需求着重关注以下两个层次的客户需求。
4.2.1 从实体经济到网上经济
此类需求实际就是建站、开展电子商务。目前很多电信运营商做得并不好,多数实现了对信息的展示,但却没有真正让网上的信息对客户的实体运营产生辅助效果。相比而言,社会IDC商做得好一些。这里以一家社会IDC商针对这一层次的需求为例,提供的解决方案包含主机管理、自动建站、企业邮箱、办公自动化、CRM(客户关系管理)、ERP(企业资源规划)、企业论坛、网站推广、网上商店等十几种业务应用,不仅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进行组合,还可以定制其他相应的应用。
4.2.2 网上经济的建立到网上经济的运营
客户需要网络营销,IDC商能否抓住这一商机?实际上,“在我这里建站能够带来多少点击量和商机”往往比“在我这里建站仅需1000元”这个口号更吸引客户眼球。IDC提供商可以抓住这一资源和渠道,实现对客户信息的发布和推送功能,比如免费将客户信息发送到2000多个大型商贸网站上。
对全网资源、数据和渠道的整合将是电信运营商抓住客户需求过程中必然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
随着云计算产业的推进、大数据时代到来,IDC产业发展热点主要有3个:
1)基于云计算的产品云主机的大规模上市,部分行内人士甚至预测云主机系统可能会逐步代替传统租用空间等普通业务;
2)高标准大规模的IDC基地的兴建,表现出来了IDC行业对市场的信心;
3)运营商以及主管部门对IDC行业的重视,工信部以及各地管局都对行业的发展大力支持,比如说工信部2012年12月下文鼓励民资进入IDC和ISP(服务提供商)运营范畴,将大力推进IDC产业快速发展。
[1] 杨伟峰.国内 IDC市场规模达 210.5亿元增速放缓[EB/OL].(2013-03-11) [2013-04-08]. http://news.idcquan.com/news/45663.shtml.
[2] 刘念.中国电信云计算公司换帅[EB/OL].(2013-03-06)[2013-04-08].http://cloud.idcquan.com/ yzx/ 4549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