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水利厅厅长 林旭钿
2013年,对广东水利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极端天气多发频发、台风洪涝灾害轮番袭击的情况下,全省水利系统坚决贯彻落实水利部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水生态安全三大目标,攻坚克难,奋力拼搏,全力做好水利建设、管理和三防减灾工作,水利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
一是防灾减灾取得显著成效。2013年广东省遭遇了1951年以来范围最大的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发生了25场暴雨或特大暴雨过程,有12个热带气旋登陆或严重影响,受灾面积之广、受灾人数之多、损失之严重历史罕见。面对严峻的自然灾害,在国家防总、水利部的指导下,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广东各地以人为本,科学防御,成功抵御历史罕见的自然灾害,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全省大江大河堤围无一决口,大中小型水库无一垮坝,水利防灾减灾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民生水利建设提速升级。农田水利万宗工程、千宗治洪治涝保安工程、千里海堤加固达标工程和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扎实推进。19个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88个省级小农水示范镇建设基本完成;中央和省级共42个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顺利推进;117座重点小 (1)型、312宗重点小(2)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基本完工,79宗近期中小河流治理试点项目建设基本完工,68个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投入使用;15宗千里海堤加固达标工程开工建设;6个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示范县建设完成投资1.8亿元,进展态势良好;新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完成94%的投资量,年底前将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三是水生态建设深入推进。广州、东莞全国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有力推进,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省级经济区建设启动,全国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综合整治及水系连通试点建设启动实施。《珠江三角洲河涌整治与修复规划》经省政府批准实施,跨界河流综合整治加快,计划 2030年前投入856亿元完成169条主要河涌整治。
四是水利基层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深入开展“水利
2013年8月,广东遭受1951年以来最大范围的特大洪涝灾害,新建成的乐昌峡水利枢纽通过调蓄洪水,下游乐昌市出现洪峰时间推迟了5小时,使市区免遭洪涝灾害损失。管理年”活动,大力推进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1 357个涉农乡镇水管所都已成立,现有乡镇水管员9 598人、村级水管员23366人、农民用水户协会2826个,目前各地正在开展验收工作。加快基层三防能力“五个一”建设,有1 302个镇(街道)建立了三防办事机构,69个县建设了监测预警平台,242个镇(街道)建成了视频会商系统,69 190个自然村配置了铜锣,155 496个村制定了操作预案。2013年台风暴雨频发但没有出现群死群伤,“五个一”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4年,广东省水利工作将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民生水利为抓手,推动区域水利协调发展,为广东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提供更有力的水利支撑。
一是全面深化水利改革。深化水利审批制度改革,理清各级各部门的权利和责任清单,切实提高审批效能。完善水利投融资机制,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水利建设。积极探索公益性水利项目的市场引入机制,探索通过政府采购服务方式解决水利工程管养难题。健全民生水利工程建设督导机制,切实加快建设进度。
二是扎实做好三防减灾工作。进一步健全责任制,落实领导干部分片包干制度和危险区域群众转移对接机制。加强基层能力建设,重点推进乡镇三防信息接收系统、责任人管理系统建设和救援设备、预警设备下沉基层工作。
三是全面加快民生水利工程建设。抓好中央规划和列入省政府重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中小河流治理、海堤加固达标和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等水利防灾减灾薄弱环节建设。抓好省级水利建设示范县建设、中小型灌区改造建设、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加快村村通自来水示范县工程建设。
四是着力开展水生态建设。深入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按期完成考核工作。着力推进推动广州市和东莞市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以及省级水生态文明试点建设,加大珠三角地区河涌整治修复力度,推进农田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