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中小企业战略性资源培育

2013-10-22 01:33:22江苏王兆辉
现代企业 2013年6期
关键词:资源优势竞争优势

□ 江苏 王兆辉

2010年以来,尽管世界经济逐渐走向复苏,然而危机遗留的失业问题与救市后产生的债务问题、通胀问题相互交织,企业的外部环境比以前更加复杂。对于我国众多的中小企业来说,由于自身所拥有的资源总量较少,在与大型企业争夺资源时通常处于弱势地位,造成其经营方面的局限性。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后期,一方面是危机产生的部分市场仍然萎缩、没有起色,另一方面是政府对于抑制通货膨胀的决心和配套的政策调控,综合导致市场出现短暂的生产过剩,进一步加剧了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在后危机时代,中小企业因为资源和市场带来的双重竞争威胁,生存和发展的危机更加严重。中小企业若要尽快走出危机,必须打破资源弱势形成的长期困境,通过内外部资源的整合和创新,打造独特的竞争优势。

一、基于资源视角对竞争优势理论的分析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对于企业竞争力的认识,大概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基于结构的竞争力理论、基于资源的竞争力理论、基于能力的竞争力理论和基于知识的竞争力理论。

资源既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础,又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前提。即使在21世纪竞争理论不断延伸发展的今天,基于资源的竞争理论仍然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四种竞争力理论学派,虽然在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方面具有差异性,但在企业资源的认知方面具有很强的关联性。他们从不同的视角阐述企业资源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性,强调企业内外部资源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他们的研究证明,企业竞争依赖于特定的资源力量或优势。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有一个明显的表现,就是缺乏生产经营所需资源。在社会既定的资源分配格局中,中小企业获取资源的机会比不上大型企业,更难以与外资企业本身的物质设施、制度文化、优惠政策等相比。这些劣势在市场繁荣时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不明显,但在危机产生的死亡淘汰赛中没有任何应对技巧,因此导致2008年金融危机突然来临时许许多多的中小企业率先陷入了生存困境。

二、后危机时代我国中小企业战略性资源的培育困境

后危机时代我国中小企业在培育战略性资源方面存在以下劣势:

1.社会资源总量稀缺导致中小企业获取资源的总量较少。我国社会资源的稀缺问题来源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与需求而言资源本身的相对稀缺,二是我国人均资源的绝对稀缺。社会资源总量稀缺约束了企业的一些不切实际的需求欲望,企业确定什么样的目标,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实现目标,依赖于企业拥有资源的数量和获取资源的能力。所以,企业为了追求企业自身的利益目标,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必然期望获得更多的资源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在后危机时代,企业在资源获取过程中存在非常激烈的竞争,中小企业不论在企业规模、社会影响力还是在资金实力方面都处于弱势,在资源竞争过程中获取资源特别是紧缺资源的难度相当大。

2.对资源的可控性差导致中小企业对现有资源的利用率不高。中小企业资源的可控性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对内部资源的控制问题,二是企业对外部资源的控制问题。中小企业对内部资源的控制问题,表现为企业决策者对企业拥有资源不熟悉,分不清哪些资源是可控的、哪些资源是不可控的,企业现有资源的利用率不高。为了获取稳定的市场份额,为数不少的中小企业实际上沦为一些大型企业的固定配套厂,企业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受控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对外部资源的控制问题,表现为中小企业缺乏大型企业对供应商、销售商等相关部门的超强控制能力,不能像大型企业一样自如地运转和利用社会资源。如果企业仅仅以自身资源为限,制定企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则企业能够实现的目标相当有限,也会失去很多发展机会。

3.核心资源选择的两难问题导致短期内中小企业资源优势难以形成。

随着资源竞争的日趋激烈,紧缺资源的获取难度以及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程度不同于过去,人们对于资源价值的认识,也不再象传统经济理论所述那样,把劳动、技术与资本、厂房等同,简单地视作可以相互替代的生产要素。现代管理理论认为,企业的土地、厂房、机器设备等是企业所必备的基础资源,在企业发展初期起着重要作用。但随着企业的不断成长,这些基础资源的作用逐渐降低,人力资源的开发、品牌的打造、技术的研发等,逐渐成为影响企业未来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然而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为了改变当前竞争中的弱势地位,急需要增强实力、扩展规模、降低成本,所以在一段时间内基础资源的扩展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仍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这种思想,在明知人才、品牌、技术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竞争的核心资源的前提下,还有为数不少的中小企业仍然以基础资源的扩展作为企业当前发展的重点。中小企业核心资源选择的两难问题不仅在短时期内难以解决,而且还会制约其未来的发展空间。

4.资源优势的转化障碍导致中小企业在培育资源优势方面缺乏动力。资源学派理论研究认为,企业资源优势是构成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但是在事实上,并非所有的资源优势都有价值,都可以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这就产生了资源优势的转化问题。形成中小企业资源优势转化问题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中小企业形成的资源优势,一般情况下很容易被其他企业模仿和复制,因而难以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二是中小企业的资源优势只有被完全融合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通过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在企业产出规模、组织结构、劳动效率、品牌、产品质量、信誉、新产品开发以及管理和营销技术等方面,具备了超越竞争对手的有利条件,才能形成企业竞争优势。然而,我国中小企业拥有的资源总量相对较少,对社会资源的管控能力差,所以在资源的组织管理方面相对简单,缺乏对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的需要。如果中小企业对企业创新的积极性不高,即使已经形成某些资源优势,也难以转化为企业竞争优势。

三、后危机时代我国中小企业战略性资源的培育和整合策略

市场竞争,最终必然体现在企业资源的比拼上。在现代经济形势下,尽管可供中小企业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但我们要认识到这种资源困境不是绝对的、无法克服的,可以通过重视企业内部资源的充分利用,与其他企业进行资源合作,加快人才、品牌、技术等战略性资源的扩展,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资源优势转化能力,从而帮助企业解决上述资源困境。

1.在既定的资源分配条件下,要高度重视企业内部资源的充分利用,做到现有资源不浪费、不被闲置。首先,中小企业的决策者要合理安排企业生产方式,尽量使用社会相对丰富的资源,减少使用社会相对缺乏的资源。其次,要分清企业内部的可控资源和不可控资源,尽可能让不可控的资源变得相对可控,实现企业有限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

2.搭接大型企业的发展平台,或者利用其他中小企业谋求发展的机会进行资源合作,甚至建立虚拟经营组织,实现企业快速发展的目标。现代社会的竞争是合作竞争,即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当一个中小企业与其他企业有密切的合作关系时,企业可以通过特定方式借用或利用合作企业的资源来为本企业服务,使企业可控资源明显增加,此时企业可以确定更高的目标,也可以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所以说,一个成功的企业不仅要能够将自己的有限资源运用好,而且还要广泛调动社会其他资源帮助自己实现更高的目标。

3.转变核心资源选择的观念,在基础性资源扩展的同时,加快人才、品牌、技术等战略性资源的扩展。在竞争性经济时代,人才、品牌、技术是决定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核心资源,也是现代企业管理需要高度控制的重要目标。中小企业对于核心资源优势的建设,决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只顾基础资源的发展而放弃战略性资源的发展,必须实行两手一齐抓的策略,并在适当的时候向重点发展战略性资源转移,适应现代市场竞争的要求。

4.通过组织经常性的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将企业的独特资源优势迅速转化为企业竞争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国有大型企业具有规模优势、成本优势、资金优势、人才总量优势、产品优势,这些都不是中小企业所能比拟的。所以,打造独具特色的资源优势是中小企业创造核心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中小企业应当扬长避短,建立自主学习型组织,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创造具有价值性、稀缺性、不可复制性的独特资源,并充分发挥机动灵活的特点,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通过创新将资源优势完全融合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最有效的方式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

在劣势市场环境下,中小企业不仅要利用好现有的内外部资源,更重要的是以创新的精神,创造性地打造企业独特的资源优势。回顾资源学派的研究成果,该学派从资源、能力与市场结合的角度,提出了广义的资源观点:“企业的资源和能力包括企业用来开发、生产和分销产品或服务给消费者的所有财力、物力、人力和组织资源。”基于这一结论,中小企业可以把企业所控制的能使其改进效率和效能的所有的资产、能力、组织过程、企业特性、信息、知识等都视为资源,并从企业总体战略的视角、价值链管理的视角分析企业资源的拓展空间,通过资源内涵的延伸创新、内外部资源的整合、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的融合,为企业创造独特的资源优势。[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0SJD790023“江苏新兴产业竞争力分析、区域结构调整与创新型经济建设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资源优势竞争优势
山西夏县:凭借资源优势,开发药茶产品
今日农业(2020年21期)2020-12-19 13:52:28
矮的优势
趣味(语文)(2020年3期)2020-07-27 01:42:46
感谢竞争
画与话
发挥高校资源优势推动唐山创新发展
发挥四川资源优势,实施中药产业扶贫
中药与临床(2015年5期)2015-12-17 02:39:23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竞争
小说月刊(2015年9期)2015-04-23 08:48:17
宁乡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养殖
湖南农业(2015年5期)2015-02-26 07:32:35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
中国火炬(2014年11期)2014-07-25 10:3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