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建设要重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2013-10-21 21:47刘洪森
前线 2013年8期
关键词:民生物质群众

刘洪森

民生建设是一个关乎民心向背、政权兴衰、社会稳定和国家昌盛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也是一个系统复杂的过程,不仅包括物质生活建设,也包括精神文化生活建设。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凸显。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已成为民生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要内容。

精神文化生活是民生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通俗地说,民生问题,就是老百姓遇到的与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因此,许多人意识里的民生是与物质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物质生活方面来理解民生没有错,但物质生活并不是民生的全部。作为“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民生又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既包含着物质生活,又包含着精神文化生活。党的十七大、十八大从教育、就业、收入分配、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着重阐述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抓住了民生建设中存在的主要矛盾,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民生改善将不再是某一个方面,而是全方位的改善;不再是一部分人,而要惠及全体国民。

精神文化是民生之魂。精神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纽带,直接关系到人民幸福。人的幸福感的获取和满足是建立在物质生活基础上的,但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内容的丰富和层次的提高。精神文化的落后与贫乏,必定会使人们感到精神涣散、思想迷茫、力量匮乏,这直接威胁到人的生存与发展。而人的精神文化世界的富足,则可以鼓舞人心、激发斗志,给人正确的价值引导、更高的道德规范、真挚的情感关怀,从而在更大程度上提高人的幸福度。精神文化作为发展的精神动力,推动着人的物质生活向更高层次发展,实现对生存的升华。人们需要通过文化来启蒙心智、认识社会、获得思想上的教益,也需要通过文化愉悦身心、陶冶性情、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依归。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国家有了很大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衣食住行已经基本满足。在这样一个发展阶段,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将更加迫切。如果没有精神文化上的充实和丰盈,就不能说有真正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人生。人们精神生活质量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整体社会生活水平发展的标志及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因此,强调精神文化也是民生,就是要让文化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人民群众,用人文的情怀关怀人、疏导人、引导人。特别是当前,一些人的思想困惑、精神焦虑有所增多,发展人的精神生活、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提升人的精神生活质量就显得更加重要和必要。

民生所蕴涵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相辅相成。一方面,只有在物质生活上得到满足,摆脱了物质条件的束缚,人们才有可能和有时间去完善和充实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只有当人们精神生活得到充实和完善,才能够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使物质生活得到进一步改善。总之,物质生活是精神文化生活的基础,而精神文化生活为物质生活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否则,没有精神文化生活的物质生活是盲目的生活,没有物质生活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无根基的生活。

改善精神文化生活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想方设法救国救民,让老百姓过上无忧无虑的、舒舒服服的好日子”。为了实现这一理想目标,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都致力于民生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强调指出:“我们对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群众的生活问题,就一点也不能疏忽,一点也不能看轻。”只有注意解决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才能充分调动群众的革命热情,动员群众参与到革命战争中去。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格外重视文化教育建设,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水平。1940年3月18日,中共中央专门发布了《关于开展抗日民主地区的国民教育的指示》;1940年9月10日,中共中央又发布了《关于发展文化运动的指示》。与此同时,党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指导文化建设,强调文艺工作者要面向人民群众,移风易俗,把边区人民的精神意志统一起来,为夺取战争胜利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正如陈云所指出:“共产党是主张改善民生的”,“我们不应该忽视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的任何细小的可能的改善。”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生产力有所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有了较大改善。可惜后来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无休止的“运动”、“斗争”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在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鄧小平指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对民生问题的认识逐渐深入,对民生建设中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日益关注和重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并强调“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指出,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这表明了党提升和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决心和勇气。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民生建设全面发展

当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民生建设要格外地重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等方面不断提升精神文化生活,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和谐进步。

首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引人民群众精神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它立足于精神文化发展的现状,反映了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引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发展,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解决人们的信仰危机,坚定人们的信仰目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人们的精神意志,激发人们共同实现理想的斗志;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给予人们前进的动力,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升人们的道德境界,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促进民生建设中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还有利于凝聚整个社会的精神力量,坚定理想信念,为个人精神文化发展创造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背景。

其次,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凝聚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鼓舞人的精神斗志,激发人的精神动力。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思想、信仰、价值、理想和目标的凝结,是人们精神生活、精神支柱、精神动力和精神信仰的共融。共有的精神家园,是每个中华儿女精神的归属之地、依托之处、动力之源,是团结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纽带。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就是为了凝聚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改善个体精神生活的状况,提高个体精神生活水平。这本身就是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改善民生所作的努力。以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柱、精神动力、精神慰藉,高扬生活的意义,在精神生活上给予人们幸福感、归属感与自豪感。

再次,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为指向,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党和政府要鼓励面向群众的优秀文化作品的创作,并通过快捷有效渠道将其传送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中,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粮。拓宽文化传播途径、提高先进文化传播能力、让人民群众更快更全面地享受到精神文化生活的最新成果,是提高人民群众精神生活水平的关键。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向 文

猜你喜欢
民生物质群众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吃瓜群众的真相,你怎么懂
上海民生轮船有限公司船期表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八大突破口攻克物质推断题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5
2016年我国民生发展重点
抓物质特征 巧解物质推断题
民生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