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现状及发展研究

2013-10-21 07:26夏俊锁魏建华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国际交流浙江省国际化

夏俊锁,魏建华

(浙江科技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杭州 310023)

浙江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现状及发展研究

夏俊锁,魏建华

(浙江科技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杭州 310023)

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促进高校自身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浙江省高等教育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呈现出一些的新趋势,如合作的制度化、区域多元化等。因此,对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其发展脉络,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相关建设性建议。

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现状;发展趋势

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促进高校自身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一方面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优质的办学资源、开放的人才培养观、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针对性强的专业设置、灵活实用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等;另一方面为师生走出国门接受优质教育培训、开拓眼界提供了机会,有助于促进双方教师互派和学生互换,推动学历与学分互认及学生的国际交流。进入21世纪以来,浙江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办学规模迅速扩大。为了进一步推动浙江高等教育的发展,提高办学水平,确保毕业生培养质量,近年来,浙江省加大了与国外高校交流与合作的力度和深度,全方位参与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竞争。通过多年努力,已为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目前,浙江省已成为中国大陆国际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增长速度最快和最具活力的省份之一[1],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呈现蓬勃发展势头。

1 浙江省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现状

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浙江省委省政府顺应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积极推动省内各地高校筹建工作。目前省内普通高等学校已达81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5%。而在大众化的高等教育环境下,如何通过扩大高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以提高办学水平就成为一个重要命题。为破解这一命题,2011年1月,浙江省教育厅正式印发《浙江省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规划(2010—2020)》,并召集全省高校校长、书记参加了“全省高等教育国际化工作会议”。通过本次会议,向与会高校传达了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性,并要求各高校认真分析现实条件,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全面实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规划,不断推进浙江教育现代化[2]。截止到2012年6月,浙江省共有31所普通高校开展了75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国别和地区分布情况见表1),其中博士层次1项,硕士层次10项,学士层次16项,专科层次40项,非学历项目8项,在校生达到1.3万余人;1所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宁波诺丁汉大学,2所非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印地安纳波利斯大学国际学院和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中澳合作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2011年全省高校留学生数达到13 004人,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1.35%,其中长期生9 967人,占76.7%,学历生4 113人,占31.6%;建立了60多个国际科研合作平台;每年在高校工作的外国文教专家和外籍教师达到2 500人次。全省高校派出的交流生、交换生在2011年超过1.2万人;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如火如荼。

表1 浙江省高校合作办学项目的国别与地区分布情况统计Table 1 Statistical table for Chinese-foreign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projects distributed in countries and regions

2 浙江省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浙江省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现状的分析,笔者发现,目前浙江省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呈现以下几种发展趋势。

2.1 交流与合作区域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浙江省高校交流与合作的区域不断扩大,涵盖美国、欧盟国家、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比如,浙江工业大学已与日本、韩国、德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以色列、比利时、澳大利亚、瑞典等国50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签订了合作交流协议,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并在学生联合培养、教师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中外合作办学、引进海外智力、来华留学生教育和对外汉语教学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宁波大学已与加拿大、德国、法国、英国、美国、瑞典、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巴西、墨西哥、埃及等近30个国家的73所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浙江中医药大学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个教育、科研、医疗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先后聘请了37名国(境)外专家为客座教授。

2.2 交流与合作向规模化、制度化转变

早期,中国高校国际合作主要是科研工作者凭借个人的国际关系而建立的交流与合作,合作规模小、合作形式单一、合作领域狭窄[3],浙江高校也不例外。然而,随着信息化、全球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推进,浙江高校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并逐渐呈现规模化、制度化的发展态势,这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大量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机会。

在师资培养方面,浙江省许多本科高校制订了系统的青年教师出国访学、进修方案,每年派出一定数量的教师出国访学、进修,为青年教师提供接触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的机会。为顺利实施全省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2010年浙江省教育厅开始与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合作,实施“浙江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研修项目”,计划每年选派一批高校骨干教师出国进修。经过评审,2010年共有105名教师获得公派研修资格。2011年,共有116人获得公派研修资格,其中,理工农医类61人,人文社科类55人。此外,浙江省部分高校自发与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合作,按照1∶1的比例配套,每年选派部分教师出国进修。如浙江科技学院与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合作,计划每年派出10名教师赴国外进修半年至一年不等;杭州师范大学已开始实施国际化人才培养工程,重点资助50余名中青年教师和管理人员出国(境)研修;浙江农林大学实施学校公派高级访问学者项目和学校公派出国攻读学位项目,每年选派15名左右的教师出国高访、攻读博士学位或从事博士后研究等。

在学生交流方面,浙江省许多本科高校每年不仅派出大量学生到国外学习,了解国外文化,同时组织大批国外高校的学生来省内游学,学习汉语、太极拳、中国书法、中医等,了解中国文化。如浙江中医药大学针对国际上逐渐升温的中医药热潮,积极开展多层次多规格的对外进修、培训及学历生教育。现已形成从对外汉语教学、中短期进修生教育,到本科生、硕士生及博士生教育等完善的教育培养体系,培养了来自五大洲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类留学生3 000多人,许多留学生毕业回国后在当地发展良好。而目前在浙江中医药大学学习的海外留学生共有328人,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以色列、瑞士及港澳台地区等28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汉语语言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进修生。

2.3 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转变

近年来,浙江省政府积极深化高校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和后勤社会化改革,加快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使得省内高等教育规模和质量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也有突出的表现。浙江高校已经彻底改变了原本被动接受的局面,不再只是局限于输送教师和学生出国深造,而是开始在国际智力引进、留学生教育与管理及国际化专业与课程群建设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以吸引更多的国外优秀人才来本省工作、学习。

在国际智力引进方面,不再只限语言类人才引进,而是更加强调专业性人才的引进。如浙江科技学院,截至2009年,共聘请外籍专家及语言教师523人次,专家和学者的专业涉及机械、电子、信息、设计、建筑、土木、生化、经济、管理、数学、物理及德语、英语等多个领域。外籍专家和学者更多地从事专业教学,并参与专业、学科建设和实验室建设,培训青年教师,参与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这对高校在引进新知识、新技术,以及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留学生教育与管理方面,浙江省政府从2009年开始,设立“浙江省政府来华留学生奖学金”,吸引更多的外国留学生来浙江高校学习和从事科学研究,以扩大本省留学生的招生规模,提高留学生层次。与此同时,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科技学院、杭州师范大学等近20所高校还设立了形式多样的校级来华留学生奖学金,并确定了留学生的发展目标与规划,建立了专门的留学生宿舍和教室,设立专门的留学生管理机构并配备管理人员。目前,来浙江省学习的外国留学生逐年增多,2011年,在浙高校就读的外国留学生人数达到13 004人(具体见表2)。如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留学生人数已达774人,生源来自60多个国家,学历生明显增加,其中105人攻读本科学位,103人攻读硕士学位。

国际化专业与课程群建设发展迅速。为了提升省内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同时探索解决招收外国留学生的语言瓶颈问题,凝练留学生教育特色,浙江许多高校针对外国留学生教育特点,积极开展国际化专业和课程群建设。目前,浙江理工大学已制订了3个全英文授课本科专业培养计划,2个全英文授课硕士专业培养计划,并拥有一批全英文授课国际化课程。浙江科技学院已建立了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土木工程3个全英语授课的国际化专业,实行小班教学,以国际化和应用型为特色,培养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同时以学分互认的方式与国外合作院校开展双校园联合培养。此外,浙江科技学院还在机械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等专业开设了部分国际化课程。宁波大学目前已开设全英文授课的国际商务本科专业和MBA国际化课程,会计学、医学、机械工程学等学科的全英文国际化课程正在筹建之中。

表2 浙江省高校近五年的外国留学生数据Table 2 Statistics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Zhejiang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注:2010年专科生数据8人,其中1人读预科,为了统计方便,计入专科生数据。上述所有数据来自浙江省教育厅外事处。

2.4 交流与合作的内涵不断深化

从国际合作层次上看,浙江省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内涵正在不断深化。在早期,省内高校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形式主要集中在人员互访、交换留学、举办国际学术会议、人才引进和信息交换等,而近年来,随着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意识的增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内涵不断深化,具体表现在共建独立或非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开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实施科研合作及共同筹建孔子学院等。

作为中国大陆第一所中外合作举办的高等教育机构,宁波诺丁汉大学以“一流学术成就一流国际化人才”为办学宗旨,将英国诺丁汉大学的优势学科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所需相结合,引进一系列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学位课程,使中国学生能以较低的成本获得世界优质的高等教育。学校的所有本科和研究生课程采取全英文授课,实行与英国诺丁汉大学完全一致的教学评估体系,并专门设立英语语言教学部来培养学生的学术英语能力。此外,2011年,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印地安纳波利斯大学国际学院获得教育部批准正式成立,2011年共招收242名学生。

全省高校实施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建设取得了较大成果,为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如浙江科技学院的中德联合培养本科生项目,截至2010年,已有9批555名学生赴德国合作院校继续学习,合作范围扩大至9个专业门类:机械类、信电类、生化类、土建类、建筑学、管理类、设计类、应用物理、信息学。宁波大学于2001年与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合作举办MBA项目,这是宁波市第一个研究生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凭借其良好的合作态势、灵活的教学方式和优质的教学质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项目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等都日益提高,并进一步辐射到全省范围内[4]。

浙江省高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始由教学领域向科研领域拓展,利用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与国外专家的科研能力,共同开发应用型科研项目。温州大学与国外高校、科研中心合作,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科技计划项目3项、市科技计划项目12项。2007年7月,温州大学与澳大利亚莫那什大学签订了关于共同研究“在意大利普拉托的中国人”的合作项目。浙江科技学院近年来通过与国外合作,共申报12项浙江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和15项浙江省外专局引智项目。同时,经省政府批准,成立浙江中德科技促进中心,并与德国多所大学合作共建研究所,以进一步推动浙江省与德国的科技合作服务。

孔子学院建设也取得丰硕成果。自2005年浙江大学与西澳大学合作共建浙江省第一所孔子学院以来,目前省内共有9所高校与11个国家的高校合作共建了14所孔子学院。这些孔子学院的建立,一方面满足了当地人学习汉语的需要,有效地配合了国家汉语国际推广战略,扩大了中国语言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为国外的年轻人全面了解中国打开了一扇窗户;另一方面,也为双方进行深层交流搭建了良好的合作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双方高校可以更好地在教师互派、学生交流、课程开发和科研合作等方面开展交流工作。

3 建 议

为了进一步提升浙江省高校的国际化水平,加快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步伐,提高办学水平,各高校仍有很多工作要做。

3.1 树立国际化教育理念

高校需要进一步树立高等教育国际化理念,提高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及其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管理人员,把国际化作为提升办学实力的重要途径,增强学校在国际高等教育市场的竞争力。

3.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完善教师聘用和职务晋升政策,鼓励教师出国进修、访问。积极支持教师参加国内著名高校组织的各类高水平学术研讨班和国际学术会议。加强与国外同类高水平高校的校际沟通与协作,有选择地建立若干海外教师培训基地。加强管理,提高教师出国进修和出访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改进外国文教专家和留学归国人员的聘用工作,认真做好海外高端人才的引进工作。

3.3 加强国际化专业和课程群建设

课程与专业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中一个最基本的要素。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所提供的课程和专业也只有体现全球性和国际性,才能提供满足市场需要的服务,吸引更多的生源[5]。首先,高校应结合各自专业特点,大力开发全外语课程和双语课程,增加学生实践机会,提高学生外语应用能力,使人才的培养逐步和国际一流大学接轨;其次,在理、工、管、医、法类等自然学科或新兴学科的部分教学中,可以直接选用国际上最先进的外文原版教材或教学参考书;再次,积极借鉴和吸收国外同类高校在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以提高学校专业和课程建设水平。

3.4 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宏观背景下,留学生交流是最重要的交流形式之一。从政府层面来看,应制定优惠政策,并加大“浙江省政府奖学金”投入力度,扩大留学生奖学金的发放范围;从学校层面来看,目前,省内设立校级留学生奖学金的高校数量相对较少,各高校应加大投入,尽快设立校级留学生奖学金,以吸引更多的留学生来浙江学习。此外,学校应充分利用海外校友会资源,加大宣传力度。

3.5 积极引进国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

加强与世界知名高校、国外强势学科及同类高水平高校的合作办学。努力与国外高校建立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等合作关系[6]。

4 结 语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正式颁布,并明确提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进一步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高校作为教育国际交流主体,需要深入理解国家的各项政策,顺应潮流,通过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师资和管理队伍的国际化水平,重构课程体系,构建国际化专业,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推动学历学位国际认可和师生的国际自由流动,扎实推进中外合作办学,从而服务于国家软实力提升战略。

[1] 浙江省商务厅.浙江省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报告(2009年)[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9:115.

[2] 浙江省教育厅.刘希平在全省高等教育国际化工作会议上要求:全面实施国际化发展规划不断推进浙江教育现代化[EB/OL].(2011-03-02)[2012-03-03].http://www.zjedu.gov.cn/gb/artieles/2011-03-02/news20110302103845.html.

[3] 彭静.中国高等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现状及趋势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57-162.

[4] 蔡真亮.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兼论宁波大学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际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3);14-16.

[5] 黄海,熊威,毛文鑫.国际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分析[J].黑龙江教育,2006(S2):1-3.

[6] 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规划(2010—2020年)[Z].2011.

StudyoncurrentsituationanddevelopmenttendencyofinternationalexchangeandcooperationinZhejianghighereducation

XIA Junsuo, WEI Jianhua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23, China)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is a very important approach to introducing high quality education resources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our higher education. In recent years, some new development tendencies appear in the aspects of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of Zhejiang higher education, for example,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regional diversification. As a result, study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endencey of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is very beneficial for us to better understand its development process, so as to put forward some feasible and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higher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curr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tendency

G648.9

A

1671-8798(2013)02-0124-05

10.3969/j.issn.1671-8798.2013.02.010

2012-06-17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Y200908572,Y201225493);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2011SCC162);浙江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研究课题(浙教际协(2011)3号)

夏俊锁(1977— ),男,安徽省无为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和比较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国际交流浙江省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初心》
浙江省温州市籀园小学
基于OBE理念的武术国际交流人才培养机制构建研究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语言推广的实施情况调查研究
浙江省特级教师
——吴淼峰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挂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