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坡 朱启超 张 煌
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不仅在本土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而且为了对其遍布世界的利益提供及时而有效的保护,还在世界上许多关键地区设立了军事基地,凭借其庞大的海外军事基地网络维护世界性霸权。根据美国国防部2013财年《基地设施报告》,美国各类海外军事基地共598个,分布在世界40个国家①Base Structure Report,美国国防部每年发布一版。由于不包含在阿富汗的基地以及许多秘密基地等,所以公布的美国海外基地数量比实际的要少。。海外军事基地是遂行美国全球大战略的重要支撑点,也是其大棋局的重要战略棋子。
美国内战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从19世纪70年代起,美国工农业生产高速发展。到1894年,美国工业生产已跃居世界第一位[1]142-143。经济的迅猛发展,给美国的军事建设带来深刻变化。随着西部土地的开发完毕以及印第安战争的终结,美国的眼光瞄向世界。为了争夺世界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美国开始向北美大陆以外扩张,在世界范围内同列强展开角逐,实现了海外军事基地的从无到有,走出了迈向世界性帝国的第一步。
美国建国后的近100年内,外交所奉行的是由“国父”华盛顿所确立的孤立主义原则。在此原则指导下,美国早期的扩张目标集中于与之相邻的大陆区域,而不是相对遥远的海外领土。因此,美国并未在海外建立军事基地。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阿尔弗雷德·马汉为代表的战略思想家和以西奥多·罗斯福为代表的政治家的“联手”努力下,美军开始走向世界。马汉提出海权论,认为争夺海上主导权对于主宰国家乃至世界命运都会起到决定性作用,马汉从地理位置来论证美国具有称霸世界的有利条件,进而提出了美国对外扩张的纲领,为美国扩增海军和全球扩张提供了理论基础;西奥多·罗斯福对“门罗主义”作最具干预意义的诠释,使之符合当时的大国主义理论,坚持美国有义务让全世界感受其影响力,且主张美国应基于国家利益积极参与世界事务,在政治上将美国强力推向世界舞台[2]30-31。
19世纪后半期,美国开始向北美洲以外扩张。起初美国获得的基地主要位于太平洋,沿着对日本、朝鲜、中国的贸易线路逐步扩张,1857-1858年美国占领了贾维斯、贝克、豪兰等岛屿作为运煤站,1867年占领中途岛,1884年美国从夏威夷王国手中获得了在珍珠港建立美海军基地的权利[3]28。
这一时期对美海外军事基地发展来说,最具标志性的事件就是1898年美西战争。西班牙战败后将菲律宾、波多黎各和关岛割让给美国。美国付出2000万美元作为对菲律宾的补偿。古巴虽然名义上获得独立,但实际上美国利用《普拉特修正案》将其变成了美国的保护国[4]293。战争期间,美国正式吞并了夏威夷,占领了太平洋中的威克岛,并同德国、英国瓜分了萨摩亚群岛[4]289。这样,加勒比海成了美国的“内湖”,美国在太平洋上获得了重要的战略基地。随后,美国又发动了美菲战争,将菲律宾变成殖民地,这对美国争夺太平洋及远东地区霸权具有重要意义。
1899年美国又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跻身于列强对中国的争夺之中。1903年,美国获得了修造巴拿马运河的权利,并顺势以保护运河区的名义在附近兴建了许多军事基地,此后运河区一直为美国所把持,直到1999年才交由巴拿马人控制。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美国海军已位居世界第二位,在本土建有10个基地,在太平洋菲律宾的苏比克、甲米地及夏威夷的珍珠港建有大型海军基地[1]188。
这一阶段,美国实现了海外基地零的突破,但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与老牌殖民大国相比,其海外军事基地规模总体上还比较小。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欧洲列强元气大伤,美国在一战末期加入战争,为结束这场世界大战作出贡献的同时也为其迅速崛起创造了条件。这场世界大战“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金融国家,从经济上打垮了美国最危险的对手德国,并大大削弱了英国和法国的力量,使它们对美国在世界各地的计划无法发动有效的反击”;战后,英国还将“过去两个世纪中从对手那里夺来的好处转让给了美国:英国接受了美国的海上共同霸主地位”。[5]8借助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逐步取代英国的霸主地位,发挥领导作用,扮演世界性一流大国的角色。
一战开始时,美国仍奉行孤立主义,不愿参与世界事务,伍德罗·威尔逊试图改变这一态势。他标榜美国的价值观放之四海而皆准,提出美国的安全与全人类的安全密不可分,矢志要将美国的价值观发扬光大[2]36;当选美国总统后,他高举理想主义大旗,激发出美国民众的道德热情,使孤立主义的美国一步步卷入世界大战,为日后大规模兴建海外基地创造了契机。同时,美国军事教育也为开拓海外军事基地做好了准备。一战之后,道格拉斯·麦克阿瑟担任西点军校校长。他在学校教学中,增大外语教学和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比重,增加世界地理、国际关系、海外作战等课程,为美军培养懂得各国事务、各国国情、各国语言的专门人才,奠定美军海外基地的人才基础。
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派军前往欧洲大陆参与对德作战。从1918年3月到11月战争结束,美国远征军独立组织或协同英法军队进行了多次战役。战争期间,美军共470余万人参战,亡11.6万人,伤20余万人,参战虽晚,但对协约国最终获胜起了重要作用[6]224-232。通过这次大战,美军获得了丰富的海外作战经验,为未来大规模建立海外基地与海外驻军提供了实践基础。
一战结束后,由于世界范围的民族主义兴起、俄国十月革命和美国国内劳动者不断的反抗斗争,美国放慢了向外扩张的步伐,直到1938年,美军在海外的基地有14个,分布在波多黎各、古巴、巴拿马、维京群岛、夏威夷、中途岛、威克岛、关岛、菲律宾、上海、阿留申群岛(两处)、美属萨摩亚和约翰斯顿岛[7]11。这期间,美国在拉丁美洲还有许多临时性军事存在,包括:在1918-1920年,美国在巴拿马部署了海军陆战队;1925年,美陆军派了600人的部队进驻巴拿马镇压大罢工,12天后撤离;1915-1934年,以预先阻止德国的影响和保护财产的名义,美国向海地部署了600名海军陆战队员;1916-1925年美在多米尼加部署军队等[3]51-52。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已从政治、军事和经济各方面显示出超级大国的姿态,但仍在“孤立”和“干预”间摇摆不定,特别是在战后巴黎和会和国际联盟成立的过程中,美国因英法的抵制及国内政治势力的反对未能取得对世界政治事务的支配,又转而重新奉行“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虽然这一阶段美军的海外基地规模并没有实质性扩大,但美国已在军事人才培养、海外作战等方面积累了经验,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美国逐渐从单纯考虑经济利益的对外扩张,转变为从大战略层次上加速谋求世界性帝国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参战的时间比其他大国都晚,在战争中流血也少,但在结算时获得了比其他参战国家更大的收益。”[5]1578。1950年,美国总统哈里·S·杜鲁门宣称,“在过去50年所发生的一切巨大变化中,美国在世界事务中地位的变化是最重要的变化”,美国“已经从世界事务的外缘走到世界事务的中心”[8]14。在美国成为世界性帝国的过程中,其全球性海外军事基地网络既是这一进程的重大结果,也是推动这一进程的重要力量。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初,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战略考虑主要是在大西洋地区,但在美国全面参战后,他逐渐开始关注美国的全球利益。早在1942年冬,罗斯福就指示参联会主席着手制订全球军事基地网络的预案,一待战争结束,就可以迅速建立这样一个军事网络,以利于美国主导战后国际政治[9]13。罗斯福预见到,战后美国的统治力将大大增强,而完善的军事基地网络有利于稳定欧洲和亚洲的政治经济形势,有利于支持美国的航空航海利益,更重要的是有利于美国称霸全球。到1945年初,罗斯福又意识到为了确保全球能源通道,美军对在中东地区的存在有着迫切的战略需求。在他的指导下,美国逐步有意识地在世界范围内打造军事基地网络。
美国在二战期间就开始打造全球军事基地网络的行动。在欧洲,美国采取以保护某国免受纳粹德国的威胁作为掩护,把自己的军队开到那里去建立军事基地。1941年,美国用了50艘破旧驱逐舰,换得英国在加勒比6处基地的长期租借权;同年,在德国占领丹麦后,美国又获得丹麦在格陵兰和冰岛的基地[3]70-71。美国参战后,又以“战略需要”为借口,在世界许多国家建立自己的军事基地,1944年,美国凭此获得了使用葡萄牙亚速尔群岛上基地的权利[9]16-17。在亚太地区,通过战场的胜利,美军获得了一系列基地:关岛、塞班岛、天宁岛、冲绳等,美国重新攻克菲律宾,夺取东南亚,通过占领原日本在这个地区的军事基地,大大扩充了自身军事基地的数量,同时美国将许多太平洋岛屿变为自己的托管地。到1945年,美国海外军事基地中,44%的基地位于太平洋[3]5。此外,美国还在中东、非洲、南亚、加勒比等地建立了许多基地。二战结束时,美国占领了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等国,并在这些国家修建军事基地。此时,美国在海外约100个国家设有大大小小的军事基地2000多处,军事设施超过3万处,范围从北极圈到南极洲[10]37。
战后,尽管美国仍想维持甚至扩大本已十分庞大的军事基地体系,但由于自身预算的紧张和各国普遍持不支持态度,因此,其军事基地数量一度大幅减少。在1946年冬,丹麦拒绝了美国购买格陵兰岛以作基地用途;冰岛在稍后也开始限制美军使用凯夫拉维克国际机场,并逐渐将机场转向民用;1947年,美国希望在巴拿马新建军事基地,遭到巴拿马全国上下的一致声讨,并坚持要求美国将各基地交还巴拿马;澳大利亚、法国、英国等国也要求美国归还其领土上的基地和所属殖民地。从1947年到1949年这两年,美海外基地数量从1139处锐减为582处[9]25,其位于中东、非洲、南亚的基地几乎丧失殆尽。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使本土未受任何攻击,并逐渐扩展海外军事基地网络,将本土防线极大向外延伸;同时安全上的考虑也促使美国加强并维持其全球性的基地网。战后,美国成为全球性超级大国,军事基地的作用也更加多元化,不仅为了守护关键区域和控制军事后勤,而且还要阻止欧洲和亚洲的传统对手扩张,保障所需的原料通道,保障西方世界的经济秩序。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美苏矛盾冲突中,美军的全球基地网络充当了“遏制”苏联的工具。
冷战期间,美国战略思维从全球视角出发,将美苏争霸视为核心内容,在理论上极力推崇斯皮克曼的“边缘地带”地缘战略学说,并集中体现在以遏制为基本内容的全球战略上,海外军事基地的部署明确体现了这一战略。斯皮克曼在麦金德“心脏地带”学说基础上提出了“边缘地带”学说,他认为一个国家为了实现扩张的需要,总要寻求进入海洋的通道,支配接近交通要道的战略要点,控制大陆与海洋交界的“边缘地带”。遵循麦金德和斯皮克曼的地缘战略学说,美国在冷战时期的核心地缘战略——遏制战略,就是立足于麦金德所说的“外月牙形地带”,即北美、英伦三岛、南非、澳洲、日本等,守护“内月牙形地带”或称为“外围地带”,即欧亚大陆的边缘,阻止苏联控制这些区域。冷战中美国参与的主要“热战”就发生在这些区域。
二战后美海外基地曾大幅压缩。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直接导致美国加强与西欧和亚太的盟国关系并强化在全球的军事基地体系。在欧洲,出于对苏联的恐惧,西欧国家重新审视美军的存在,认为这是抵御苏联进攻的重要力量。在亚洲,美国将日本确立为该区域的战略支点,大力加强在冲绳的基地和军力部署,并派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军基地数量已达815处,到1967年越战时期增长到1041处,达到冷战顶点[10]33。此后美国陷入越战泥潭,阻碍了海外军事基地扩张态势。几十年间,美军被迫从许多国家撤离。在葡萄牙、西班牙、土耳其、菲律宾、希腊等国的美军基地都受到广泛地反对,美国不得不和这些国家进行谈判,通过提供更多补偿来维持其军事基地。同时,由于技术上的进步,美国可以用国内基地来取代拉美基地,用欧洲基地取代北非基地;出于战略考虑,美国又退出了厄瓜多尔、加纳、斐济等国[7]15-16。此后,其海外基地数量一直维持在朝鲜战争时的水平。
冷战期间虽然美国海外军事基地数量变化较大,但在“遏制”政策的影响下,美国在欧亚大陆两侧精心构筑了两线梯次配置的欧洲基地群和三线配置的岛链式亚太基地群。在欧洲,第一线由中欧基地群(设在德国、比利时、荷兰的基地)、南欧基地群(设在意大利和希腊的基地)组成,以中欧基地群为主体,负责扼守欧洲的心脏地带;第二线为西欧基地群,由英国、冰岛、西班牙、葡萄牙亚速尔群岛等基地组成,负责增援中、北欧地区作战和实施战略核攻击。在亚太、印度洋地区,第一线从日本、韩国直至印度洋上的迪戈加西亚岛,控制着重要的航道、海峡和海域;第二线以关岛为中心的诸岛屿与美设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军事基地组成,既是一线军事基地的依托,又是重要的海运和空运的中间基地;三线是以夏威夷群岛直至中途岛、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的基地组成,是太平洋战区的指挥中枢,也是美本土西海岸支援前沿基地的中继基地。
这一阶段的美海外军事基地网络凸显了两大集团对抗下的集体防御色彩。在“杜鲁门主义”的影响下,美国以实行共同防卫的理由与许多国家签订了双边与多边军事协定,不断完善和扩展其海外军事基地网络体系。从1947年的里约热内卢公约,到1949年的北大西洋公约,1951年的美澳新、美菲、美日之间的多边“共同安全”条约,1954年的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1955年的巴格达条约(中央条约),乃至与韩国以及台湾蒋介石集团签订的“共同防御”条约等,美国在10年左右的时间里先后同40多个国家(地区)签订了军事条约,建立军事同盟关系[11]236-237。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正式成立,标志着西方国家在军事上实现战略同盟。通过该联盟,美国得以控制欧洲的防务体系,在欧洲许多国家中取得了军事基地。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怀着“历史终结”的心态充当起“世界警察”。“9·11”事件打破了美国本土安全的神话,美国借机大肆推行全球反恐战略。在十余年的反恐战争和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美国渐露疲态,不得不做出战略调整:将战略重心逐渐移向亚太地区,重点从全球反恐逐渐转变为应对新兴大国的挑战。美军的海外基地也随之调整。
布热津斯基的“大棋局”战略构想深刻地反映了这一趋势。这一战略构想与冷战时麦金德、斯皮克曼的地缘战略学说一脉相承,布热津斯基把欧亚大陆视为地缘战略大棋局,是决定世界今后稳定与繁荣与否、美国能否保持世界主导地位的中心舞台。他认为,美国的欧亚地缘战略目标是防止在这里出现一个能够主导欧洲或亚洲从而向美国提出挑战的大国,还要防止欧亚主要国家相互间形成排斥美国的联合;美国应使欧亚的力量均衡,有利于保持美国政治仲裁者的地位[12]33-34。为此,美国在欧亚大棋局上积极筹划,在欧亚大陆西侧深入部署军事基地,直指大陆“心脏地带”,利用北约分隔俄和欧洲大国联系,压迫俄战略空间;在欧亚大陆南侧和东侧边缘外侧构筑基地链,形成对欧亚大陆边缘地带的包围,以遏制大陆边缘国家的崛起。
1991年的海湾战争使美势力重返中东,之后,美军并没有完全撤离该地区,而是在沙特阿拉伯、卡塔尔等6个国家修建了军事基地,长期驻军,以便控制欧亚大陆的接合部。“9·11”事件发生后,美国以反恐为借口,先后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借机实现了在中亚地区的军事存在,将军事力量渗透进欧亚大陆的腹地。高峰时刻,美国在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都有驻军和基地。目前,美国仍保有吉尔吉斯斯坦的基地,并在阿富汗大量修建基地,在巴基斯坦有秘密基地。
2004以来,随着美军全球军事部署调整,美海外军事基地也进行了相应调整。一是在削减“老欧洲”地区驻军的同时大力在所谓“新欧洲”地区(捷克、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和罗马尼亚等国)建立新的基地,将其军事前沿向欧亚腹地推进,进一步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二是从伊拉克撤军,打造包括卡塔尔、阿联酋、巴林、科威特等波斯湾国家的新多边联盟,搭建全方位“安全架构”。三是寻求新落脚点,加强在非洲军事存在。2007年美国成立非洲司令部,责任范围包括了埃及以外的所有非洲国家。近年来借反恐之名,通过设立无人机基地、开展反恐训练、实行特种反恐作战等方式,美军逐步实现了从北非、非洲之角向中非和东非地区的渗透。四是自2009年首次提出“重返亚洲”的目标后,美国加快战略东移,加紧在该地区谋局部点,如大力提升关岛基地群的战略地位等。
当前,随着美军调整塑造新的全球部署态势,海外基地的部署呈现出新的特点。美国进一步削减军费,持续减少美军在欧洲的军事存在,海外基地数量逐年下降。将战略重心锁定亚太,美国一面大力强化和亚太地区传统盟友的安全合作,一面大力拉拢亚太周边国家支持美国的军事存在。包括加强驻日基地,调整冲绳驻军;加强与新加坡、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等国家的军事合作,在东南亚取得多个军事基地的使用权;强化在亚太地区外线的军事部署,如加强关岛基地的部署,在澳大利亚部署新的基地等。美军部署基地形式更加灵活,减少大型、永久海外军事基地,增加小型、机动性军事存在。如在伊拉克,美军原本打算永久驻扎,大兴土木建立了很多大型基地,但奥巴马却宣布关闭美国在伊拉克的所有基地,代之以庞大的使馆以及军事训练人员和军事顾问等方式的“柔性存在”。美国大力重组和加强联盟,将军事基地网络扩展为安全网络,通过联盟体系的扩展和网络化,带动地区多边安全合作。这点在亚太地区尤为明显,美国在亚太双边同盟的网络化趋势日益显著,并一直力推由其主导的地区安全合作进程。
综上可以看出,美国全球性海外军事基地网络的形成和发展带有深刻的时代烙印,历史上美国许多战略家、政治家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体现了美国的全球战略和行使霸权的理念,和美国全球战略的发展演变一脉相承。美军构筑和发展海外基地网络的原因涉及军事、政治和经济等多个方面,既有立足前沿存在的国家安全考量,也有对抗社会主义阵营、遏制战略竞争对手的政治诉求;既有控制重要的国际贸易航路和资源通道的战略意图,又有维持美元霸权地位的经济动因。研究美军海外军事基地的发展既是透析美军地缘战略发展演变的重要切入点,也是理解中国周边安全问题的一把钥匙。
[1]陈海宏.美国军事力量的崛起[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5.
[2](美)亨利·基辛格著,顾淑馨等译.大外交[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
[3]Christopher Sandars.American’s Overseas Garrisons:The Leasehold Empir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4](美)阿伦·米利特,彼得·马斯洛斯基著,军事科学院译.美国军事史[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9.
[5](美)沃尔特·拉塞尔·米德著,曹化银译.美国外交政策及其如何影响了世界[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6]陈海宏.美国军事史纲[M].北京:长征出版社,1991.
[7]Catherine A.Lutz.The Bases of Empire:The Global Struggle against U.S.Military Posts[M].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2009.
[8]刘绪贻主编.美国通史-战后美国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9]Kent E.Calder.Embattled Garrisons:Comparative Base Politics and American Globalism[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7.
[10]James R.Blaker.United States Overseas Basing:An Anatomy of the Dilemma[M].New York:Praeger,1990.
[11]张世平.帝国战略——世界历史上的帝国与美国崛起之路[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1.
[12](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著,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