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玉国 隋丽丽 祝春玲
多层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在肺部肿块诊断中的应用
马玉国 隋丽丽 祝春玲
目的探讨多层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在肺部肿块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本院GE8层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肺部肿块217例,采用自动活检枪,分析穿刺正确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处理方法。结果217例共穿刺542针次,穿中率100%,获得正确率94.9%(206/217),并发症主要为气胸发生率14.7%(32/217),出血发生率8%(19/217)。患者的年龄、有无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大疱、肿块的大小、肿块内的组织成分影响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正确率和并发症的主要因素。气胸和肺出血未作特殊处理,咳血者给以卧床休息、止血处理后症状消失。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属微创技术,具有安全、可靠、有效、简便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同时为提高肺穿刺活检的正确率和减少并发症,应注意掌握适应证、病灶大小、操作过程中的相关因素及处理方法。
CT引导;肺穿刺;活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肺部疾病的检出率明显提高,但是肺部肿块的定性诊断仍存在很大困难,给临床的进一步治疗提出了新的问题,自从从Haaga和Alfidi[1,2]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应用于临床后,此技术得到广泛开展和提高,它很好地将现代医学影像学技术与病理学相结合,实现了微创下直接获取病变标本,作出组织病理学诊断,从而达到指导临床治疗目的,尤其对病变位于肺周围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不能达到的病灶,其确诊率高,并发症少,目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本院自2008年积极引进了这项技术,现回顾总结如下。
1.1一般资料 本院2008年8月至2011年11月间217例接受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并且具有完整影像学资料的病例,男125例,女92例,年龄36~78岁,平均年龄(52.3±2.1)岁,所有病例均经肺CT平扫或平扫+增强检查,发现肺部有占位性病变,临床表现:以咳嗽、咳痰为主的95例,占43.7%;以咳痰带血丝为主的69例,占31.9%;无临床体征,查体发现53例,占24.4%。
1.2仪器设备 使用美国8层螺旋CT美国COOK公司18~20 g自动活检枪(10 cm、15 cm)。
1.3术前准备
1.3.1完善术前检查,50岁以上常规心电图,详细询问病史,排除禁忌证:①对麻醉药物过敏者。②明显出血倾向者。③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④恶病质及不合作者。
1.3.2简易定位器的制作:作者用废旧导管,消毒后剪成多段2 cm的小条10~15根,然后排成排,每根导管之间相隔1 cm,呈等宽排列.然后用普通胶布固定,做成简易定位器。
1.3.3和患者及家属谈话,交代注意事项,手术方法,让患者了解手术过程,避免患者紧张,签好穿刺协议书,做好呼吸训练,常规训练患者平静呼吸下屏气。
1.3.4准备好穿刺包、一次性注射器、利多卡因注射液、无菌刀片、创可贴、小瓶固定液,写好标签。
1.3.5自动活检枪的选择,根据病灶的大小和患者有无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大疱,一般选用18~20 g,如果病灶直径在1.5 cm以上,选用18 g, 病灶直径在1.5 cm以下,选用20 g,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大疱选择管径细的;按距离胸壁的远近,选择长度10 cm或15 cm的。
1.4操作方法 根据病灶的位置,选择不同的体位,尽量选择患者舒服的体位,训练患者平静呼吸下屏气,争取患者配合。根据以前的CT片,暴露穿刺部位,放置简易定位器,然后进行病灶区扫描,层厚5 mm、间隔5 mm,仔细分析所得到的图像,避开肋骨,确定最佳层面,确定穿刺点,用龙胆紫做标记;肿块选择中心层面,结合增强CT,避开病灶坏死区,分别测量皮肤到病灶边缘最短距离、皮肤到病灶中心最短距离,测量进针角度;然后碘伏局部消毒,消毒满意后,铺无菌洞巾,然后用5 ml的空针抽取2%利多卡因5 ml在穿刺点及路径局部麻醉,局麻满意后,然后将活检枪沿穿刺点及穿刺路径穿入,穿刺进胸膜时,动作要快,嘱患者平静吸气后屏气,然后让患者平静呼吸,然后沿穿刺点及上下各扫描两层,观察穿刺针的位置,满意后,击枪取材,将取出的组织条放入10%福尔马林液小瓶固定,然后再用相同方法再取一次,然后局部消毒后,穿刺点用创可贴,然后再扫描一次,观察有无气胸及渗出改变,嘱咐患者家属用平车把患者送回病房,平静卧床休息4~6 h,观察一般情况。
①③简易定位器定位 ②④穿刺术中扫描确定针尖位置
2.1穿刺取材结果 217例均获取组织材料,穿刺成功率100%;183例进针2次,34例进针3次,217例中206例病理明确诊断,不能诊断或无效组织(坏死组织)11例,取材有效率94.9%。经手术及临床随访无一例假阳性,特异度100%。其中肺癌177例,其中鳞状细胞癌71例,细支气管肺泡癌11例,腺癌87例,未分化癌8例;肺转移瘤7例;肺结核球15例;炎性肿块8例。
2.1并发症 出血发生19例 (8%),咳血者给予卧床休息,止血后症状消失;气胸发生32例 (14.7%),其中25例肺压缩均<20%,未出现呼吸困难,经卧床休息3 d后复查CT显示气体完全吸收;其中7例肺压缩>30%,出现呼吸困难,经闭式引流及卧床休息后复查CT显示气体完全吸收。
CT横断扫描具有良好的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由于多层螺旋CT的出现,为肺部肿块的诊断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但同病异影及异病同影现象时有发生,单靠CT 诊断远不能满足临床工作需要。肺部肿块的病理学诊断是肺部肿块诊断和治疗的最直接依据。病变组织学获取的方法主要有,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影像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纵膈镜或开胸肺活检。特别是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CT能清楚的显示病灶的大小、位置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进针的深度和角度容易被操作者掌握,所以CT导引下穿刺活检肺部肿块的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各种各样的穿刺针和穿刺方法断出现和更新,使得穿刺活检阳性率更加提高,而并发症相对减低。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采用体表定位法,定位简单易行,减少了穿刺次数,减少了气胸、出血的发生。穿刺前的增强扫描也很重要,可以避开坏死区、肺不张组织、血管;穿刺前与患者沟通、呼吸训练也很重要,提高穿刺成功率。文献报道,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术对周围性肺癌的敏感性均在67%~97%,特异性为90%~100%,诊断准确性为74%~99%[3,4]。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主要有气胸、出血。文献[5]报道气胸发生率一般19%~44%,本组为14.7%。气胸的发生率与病灶离胸壁的距离、穿刺针通过胸膜的次数、患者的肺功能和操作者的技术等多种因素相关。严格掌握适应证,穿刺前要仔细阅读影像资料,对进针部位、穿刺角度和深度要做到心中有数,对患者行必要的呼吸训练,减少患者的紧张,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准确,快速,进针和取材要嘱患者屏气。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属于微创技术,具有安全、可靠、有效、简便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为为提高肺穿刺活检的成功率,应注意掌握适应证、病灶大小、操作技巧及处理方法。
[1] 吕红,杨志强,仇丹卫. 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临床医学, 2008,2(2):37-38.
[2] 张雪哲. CT引导下胸部穿刺活检.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1,24(4):194-195.
[3] Larscheid RC, Thorpe PE, Scott WJ, et al. percutaneous transthoracic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its current role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lung lunors.Chest,1998,1 14:704-709.
[4] Lanrent F, Latrabe V, Vergier B, et al. CT-guided transthoracic needle biopsy of pulmonary nodules small than 20 mm: results with automated 20-gange coaxial cutting needle.Clin Radiol,2000,55:281-287.
[5] 杨贤卫,周伟生,何蓉.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切割活检对肺部疾病的诊断价值.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06,3(3):161-164.
262200 山东省诸城市人民医院影像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