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地区农业外来入侵有害生物综述

2013-10-19 02:21王海旺孙东晖于婷婷
天津农林科技 2013年6期
关键词:黑星白蛾成虫

王海旺,孙东晖,王 莹,于婷婷

(天津市植保植检站,天津 300061)

?

天津地处渤海之滨,是北方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之一,全市共有10个农业区县,耕地面积40万hm2,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水稻及棉花等粮经作物及蔬菜作物。天津港是北方沿海的最大港口,进出天津港的货物辐射华北、西北及东北地区。天津还是连接东北和华北的主要交通枢纽,既沿海又是枢纽,农业外来有害生物入侵不仅频繁,同时还容易扩散蔓延。目前,已经证实侵入天津市的农业外来入侵有害生物多达十余种,均属于检疫性有害生物或国家禁止进境检疫性有害生物。其中稻水象甲、美国白蛾、美洲斑潜蝇、黄瓜黑星病、番茄溃疡病及黄顶菊等14种重大外来有害生物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1700万元,已对天津市农业增产、农业贸易和生态环境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1 天津地区农业入侵有害生物种类

据统计,自1990年至今,天津地区入侵的农业外来有害生物多达14种(详见表1)。其中昆虫5种,包括稻水象甲、美国白蛾、美洲斑潜蝇、蔗扁蛾和苹果绵蚜;真菌1种,黄瓜黑星病;细菌2种,水稻白叶枯病和番茄溃疡病;线虫1种,香蕉穿孔线虫;杂草5种,包括假高粱、豚草、向日葵列当、加拿大一枝黄花和黄顶菊。其中危害严重的主要有稻水象甲、黄瓜黑星病、美国白蛾,美洲斑潜蝇、番茄溃疡病和黄顶菊。

2 外来入侵有害生物发生危害特点

2.1 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l)

1990年6月在天津市汉沽区首次发现。后经普查涉及水稻面积3.73万hm2。近几年,天津市水稻种植面积减小,稻水象甲发生面积保持在0.8万hm2左右。该虫寄主广泛,至少危害8科98种植物,尤其喜食水稻和禾本科及莎草科的杂草。稻水象甲成虫和幼虫均危害水稻,成虫沿叶脉啃食稻叶,残存一层表皮(一般取食上表皮留下表皮),造成细条状白色斑痕。幼虫低龄时在根内蛀食,常将根吃成空筒状,3龄后从根内出来咬食稻根,形成许多碎断根。水稻受害后一般减产10%~20%,严重减产60%以上,甚至绝收。田间定点调查结合室内饲养和黑光灯诱测,稻水象甲在天津一年发生一代,以成虫越冬。翌年4月中旬当气温上升到10℃时,成虫开始活动,先取食越冬场所的杂草嫩叶,主要是禾本科,5月上旬秧苗长出水面后,开始转向稻田危害。5月下旬成虫开始产卵。产卵期约40d左右,6月上旬始见幼虫,6月下旬-7月上旬为新一代幼虫危害高峰期,幼虫经过4个龄期,历期约30-35d。老熟幼虫附着在根部化蛹。新一代成虫7月中旬开始出现,7月下旬-8月上旬为新一代成虫高峰期。8月下旬开始向田间杂草及越冬场所转移。根据天津市密度稀和面积大的虫情特点,依据“狠治越冬代,挑治新一代”的原则,全年防治打好三次战役,即秧田越冬代成虫防治、本田新一代幼虫防治及本田新一代成虫防治。由于天津市自1992年开始多年采取飞机大面积防治,目前,天津市虽然稻水象甲发生面积较大,但危害程度较轻。

2.2 黄瓜黑星病(Cladosporium cucumerinum Ellis&Arthur)

1990年5月,在天津市西青区首次发现。通过狠抓种子检疫,同时进行有效防除,到2000年已经很难找到黄瓜黑星病现场。但2003年后国内其它省份黄瓜黑星病发生程度加重,种子调运频繁,个别农户违规调运,使黄瓜黑星病再次传入,并呈现加重趋势。黄瓜植株地上各部分均可发病,以幼嫩部分最重。成株期生长点受害后,轻者长出的新叶扭皱畸形,病斑累累;严重时心叶不能正常展开,植株秃顶,生长发育停止,造成严重减产,长出的瓜条粗细不匀,弯曲畸形。叶片病斑星状开裂穿孔,茎、瓜条、叶柄及果柄的病斑龟裂呈疮痂状病斑处流出琥珀色胶状物,甚至长出灰黑绿色霉层等是典型症状。黄瓜黑星病从苗期到结瓜期均可发病。在天津气候条件下,3月下旬-7月上旬保护地黄瓜均可发生黑星病,但发病高峰期在4月下旬-6月上旬,盛发期集中在5月中、下旬。

2.3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

美国白蛾是一种食性很杂,危害严重的危险性害虫,是国际上重要的检疫性对象之一,1995年8月在天津首次发现。该虫是较为典型的多食性害虫,特别喜食的植物有90多种,以树木居多,大田蔬菜和作物也能危害。2010年天津市静海县和津南区都出现因前期树木防治不利,转而危害农田的情况。由于美国白蛾寄主广,只要条件适宜,便可在新区定居并猖獗危害。天津市采取剪网幕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办法全面防治,有效的压低了虫口密度,减轻了危害程度。防治上采用了化学防治和人工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在第一代4龄幼虫破网之前先用人工剪除网幕,然后再用有机磷和菊酯类的复配农药有针对性地挑治,这样既可保护树木生长,又可减少主害第二代的虫源量,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一行之有效的综防措施,在全市美国白蛾的防治工作中进行了大力推广。

2.4 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Blanchard)]

美洲斑潜蝇1996年7月在天津首次发现。美洲斑潜蝇是严重危害蔬菜、瓜类及花卉等多种作物的危险性有害生物,属双翅目潜蝇科斑潜蝇属的小型蝇类昆虫,一生经历成虫、卵、幼虫及蛹4个发育阶段。该虫的成虫和幼虫均可造成危害。雌虫以产卵器刺伤叶片,形成小白点,并在其中取食汁液和产卵。幼虫潜入叶片内取食靠上表皮的栅栏组织,在叶片正面形成弯弯曲曲不规则的蛇形斑,破坏叶绿素,影响作物光合作用,因而造成作物减产,作物受害后,轻者减产10%~20%,重者减产30%~50%,受害严重地块可毁种绝收。天津地区美洲斑潜蝇全年主害期是七八九3个月。7月上中旬如受高温(35℃以上)影响,该虫发育较慢,田间作物受害相对较轻。7月下旬-9月底作物受害最重,进入9月份生长茂盛的连秋菜成为美洲斑潜蝇危害的重点,10月份次之。经研究试验,天津市按照加强检疫监管为主,综合采用物理、化学、农业及人工防治方法,控制了美洲斑潜蝇危害。

2.5 番茄溃疡病[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 subsp.michiganensis(Smith)Davis etal.]

2004年5月,天津市检疫人员在静海县首次发现番茄溃疡病疑似症状,后经南京农业大学鉴定为番茄溃疡病。该病除危害番茄外,还可侵染辣椒、龙葵及烟草等47种茄科植物。是一种维管束系统病害,幼苗期至结果期均可发病。病株常常是一侧先发病,表现出系统症状和局部症状。主要症状类型包括叶片边缘坏死、叶片萎蔫至枯死、植株矮化、病茎中空变褐下陷或开裂及病果上病斑形成“鸟眼状”斑点等。该病害多发生在温暖潮湿条件下,结露时间长是发病的重要条件。暴风雨多的地区果实上容易出现病斑;有喷灌条件的大棚温室或露地果实上容易发病。

2.6 黄顶菊[Flaveria bidentis(L.)Kuntze.]

黄顶菊是2006年首次发现的外来有害杂草,属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其繁殖能力强,适应性广,扩散蔓延迅速,特别是对农业生态系统有极大的破坏性。2006年9月21日天津市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立即开展外来有害植物黄顶菊查治工作的紧急通知》(津政办发[2006]53号)要求各有关单位配合农业有害生物办公室做好黄顶菊的查治工作。由于黄顶菊以种子繁殖,一株最多可产十几万粒种子,一旦入侵农田、农场和城市绿化地,会与周围植物争肥、争水、争空间,其根还可分泌一种有害物质抑制周围作物正常生长。而黄顶菊的种子很容易因风吹散,因此,对黄顶菊的除治工作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3 防止农业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方法

一般来讲,外来生物入侵主要是通过人为的引种、贸易及旅游等活动的无意识带入和自然力的传播等途径进入我国的。

为有效防止农业外来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和扩散蔓延,2008年根据农业部要求,天津市启动了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带建设。根据《天津市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带建设方案》,在沿渤海港口及天津周边建立阻截带,全市建立60个阻截带疫情监测点。通过构筑天津市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带,实现以重大疫情阻截为主,实行重大疫情阻截和重点病虫防治相结合,阻截国外及天津市以外的重大植物疫情入侵,同时防止天津市的植物疫情扩散蔓延。通过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带建设,有效阻截了苹果蠹蛾、马铃薯甲虫、小麦一号病、地中海实蝇和国内重大疫情未传入天津市;控制稻水象甲、番茄溃疡病及黄瓜黑星病,扑灭局部疫情,将危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下,确保原有疫情不蔓延扩散,外来疫情阻截在本市以外,突发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猜你喜欢
黑星白蛾成虫
欧黑抗虫杨N12对美国白蛾的抗虫性研究
栗山天牛成虫取食、交配和产卵行为
柿树害虫枯叶夜蛾防治效果试验研究
浦东新区梨树上四种刺吸式口器害虫成虫发生规律初探
伊犁苹果黑星病发生及其防治
四平地区美国白蛾的发生与无公害防治
美国白蛾的识别和危害特点及控制措施
美国白蛾防治技术
黄瓜黑星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玉米象成虫对β-细辛醚中毒的行为反应及杀虫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