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技术标准效益评估之我见

2013-10-18 08:22于爱华
水利技术监督 2013年2期
关键词:技术标准效益水利

于爱华 齐 莹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38)

我国的技术标准大部分作为政府的一种公共资源,准确评价标准投入的效益,是提高政府投入效率、规避政府投入风险的需要。通过定期的评价,可有效地发挥政府资源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进而发挥其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这已成为目前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

标准和标准化的经济效益问题一直倍受国际标准化组织和专家学者的关注。早在20世纪60年代,国际标准化组织曾有过对标准的经济效果的讨论,20世纪90年代研究已经深入到标准对国民经济影响评价。我国 1983年先后发布了《标准化经济效果评价原则和计算方法》、《标准化经济效果的论证方法》等国家标准,主要是以产品标准为主体而研究编制的,评估方法更多地适应于产品类技术标准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评估。

水利技术标准大多以公益性、社会性为主,随着国家对水利技术标准财政投入力度的逐年上升,社会和公众对标准的效益越来越关注。水利技术标准使用范围广、对社会经济产生影响作用的类型众多、影响因子十分复杂,对水利技术标准使用效益进行定量化评估存在较大的技术难度,这也是导致目前我国尚未开展水利技术标准效益评估的重要因素之一。

水利技术标准效益评估已纳入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方面。本文只是尝试性提出水利技术标准效益评估之我见。针对水利技术标准特点,从水利技术标准作用及作用路径入手,大胆地提出评价方法及建议。

1 水利技术标准在水利工作中所处的地位

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水利工程历来是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防御洪旱灾害的重要手段,也是当今社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对策措施。一切工程建设活动都离不开标准。水利技术标准贯穿水利工程建设的整个生命周期。标准是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为目的所做的统一规定。

水利工程建设服从国家总体安排,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工程建设要与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相相辅相成。水利技术标准是对国家的法律法规的数字分解,是对国家的法律法规的技术支撑。水利技术标准规范了水利工程行为的主体,在工程建设领域对各类建设的工程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安装、验收以及使用管理、维护加固、拆除等活动的技术要求、保障措施和监督检验手段。以保障工程质量,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成本,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为目的。同时水利技术标准也是检验主体行为和工程质量是否达到标准的依据。同时,水利技术标准作为水利先进经验与成果的总结、提炼,对推进水利科技进步、提升水利行业发展水平起到极大的推进和促进作用。

因此,水利技术标准称为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维护的最主要技术依据,是政府部门对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过程进行管理决策、监督检查的最重要评判依据,也成为多个涉水行业涉水工程建设的重要技术依据。一直被列为水利重要工作任务之一,伴随着水利事业发展而不断发展。

2 水利技术标准作用路径

水利技术标准在水利工程建设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发挥的作用以及作用路径各有所不同。成效的具体体现各有所不一。我们可以根据水利工程的功能特点、阶段划分以及生命周期,可以将水利技术标准的作用、路经及主要成效体现用图例表示出来(见图1)。

图1 水利技术标准作用路径

水利技术标准从作用路径分析,对水利发展的作用可分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以工程建设为例,水利技术标准的直接作用,只要发生在工程的建设与运行过程的本身,通过实施技术标准,实现保障工程质量、节省工程建设投资成本、提高工程建设工作效率、保护生态环境等作用;从间接路径分析,通过实施技术标准,提高了工程建设质量,才能够使工程发挥应有的功能作用,如防洪排涝、调水供水、水力发电和生态环境保护等作用。

3 水利技术标准效益分类

标准化在生产、使用、管理等各个环节中所反映的效益一般称为微观效益,而标准化对整个国民经济或社会的影响,则称为宏观效益。在标准化的实践中这两者关系相辅相成。标准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标准的作用。从水利技术标准发展历程、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社会的需求不难归纳出。从某种意义上讲,标准的社会效益可以作为检验其获取经济效益的正当性和合理性的尺度;同样在谋求社会效益时也要算经济效益。水利工程以公益为主,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工程建设的先决条件,这就要求水利技术标准的水平具有确保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生产生活生态质量安全、节水节电节材节能经济适用等社会功能。

由于社会效益往往直接涉及到人类的生存和生产、生活的安全 ( 如安全、卫生、环保、生态平衡等方面的标准,它是以社会效益为主 ),就一般标准而言,有的可直接或间接地产生或转化成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但有些标准如安全、卫生、环保方面的标准,工程建设中的抗震、防火等方面的标准,其效果的显示十分迟缓,有些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显示出来而且难以计算,这就要在预测时将标准水平与标准效益有机结合起来。在预测评价标准时,不仅要做好近期可见的效果部分的分析计算,还应注意长期效果和标准水平发展的动态性。切忌以近期效果代替远期效果或主观臆测远期效果。有的可能是单个标准发挥的效益,有的可能是以标准群的方式发挥着效益。这就决定了评估方式的多样化。

为此,水利技术标准效益主要在颁布实施后体现出来的,按照产生时间可分为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按照作用形式可分为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按照作用类型可分为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等。

图2 标准效益评价路线

4 水利技术标准效益评估方法

标准效益评估是一个主观对客观的认识过程,标准服务于工程建设,工程效益本身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的过程,不可能对标准的效益进行百分之百绝对精确的计量。因此,从认识论的意义上讲,对一定时期内对标准本身及服务主体的效益进行评估只能具有相对的真理性。联系到评估实际,标准的效益往往同改进生产率的其他因素结合在一起,各种具体的容易量化的财务指标并不是标准效益的直接体现,只是间接体现,基于标准本身这一特性,决定了剥离标准所带来的效益具有一定的难度。这给标准效益的评价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所以在开展标准效益评估时,应在广泛查阅国内外有关技术标准效益评估方法及其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对现行有效的水利工程建设技术标准进行实地调研、专家咨询和开展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的收集原始数据,不能单凭评估的最终分值制定相关的对策措施,而应该从多方位、多层次、多视角进行评估分析,以免出现工作差错。

首先根据水利技术标准作用受益主体性质,提出水利技术标准作用分类准则。然后再根据水利工程发挥作用的特点和使用的不同类型水利技术标准,选择水利工程中具有代表性的重点标准群,根据不同水利技术标准群的效益调查、分析,利用局部范围内使用后所带来的直接效益的统计数据,开展技术标准实施效益综合评估。

在开展效益评估的同时,开展水利技术标准对水利发展的作用影响因子研究,评估过程中不仅考虑标准的正面效益,也要收集标准的负面效益,标准是实践活动和时间发展在特定阶段的产物,在支撑和带动科技创新同时,技术创新的速度决定了标准更新的频率,若二者达不成同步,相互阻碍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

根据水利工程的功能特点、阶段划分以及生命周期,只要发生在工程的建设与运行过程的本身,通过实施技术标准,实现保障工程质量、节省工程建设投资成本、提高工程建设工作效率、保护生态环境等产生的效益作为直接效益;通过实施技术标准,提高了工程建设质量,才能够使工程发挥应有的功能作用,如防洪排涝、调水供水、水力发电和生态环境保护等产生的效益作为间接效益。

以量化的指标、数据和实证,以点带面,以有标准和没有标准对比分析,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对标准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方面开展综合分析评估。

5 水利技术标准效益评价思路

在系统分析水利技术标准特点和作用的基础上,从标准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个方面选取评价指标,构建水利技术标准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表1所示)。

(1) 经济效益:主要描述水利技术标准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选取评价指标。

(2) 社会效益:主要反映水利技术标准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选取评价指标。

(3) 环境效益:主要反映水利技术标准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关系,选取评价指标。

表1 水利技术标准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6 基于事实的数据收集与处理

水利技术标准效益评估是以大量的基础资料和实地调查研究为支撑,提高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基础资料是开展标准效益评价的重要依据,其覆盖范围直接影响评价成果的质量。充分利用已有的标准资料,作为评价参考资料,在分析整理了大量已有水利工程建设技术标准编制历史背景、现状以及实施状况等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标准的作用路径、作用成效、作用特点以及影响因素,可以通过查阅统计年鉴、水利年鉴以及工程验收资料等获取大量真实数据。

6.1 理论与实证相结合

通过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参考水利年鉴、水利统计摘要、工程验收资料、标准立项的前期研究资料以及标准示范园区试验数据等,摘取其中对标准综合效益评价有用信息的真实数据,与理论评价结果进行比较,不断修正理论指数。

6.2 问卷调查法

通过一系列简明的调查问卷,以书面的形式向专家们进行调查,以严格设计的测量问题,向研究对象搜集研究资料和获取研究数据,从而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问卷法要求全体被调查者按调查者事先设计好的问题和格式回答所有同样的问题,是一种标准化调查。问卷调查可以进行一致性控制,所获得的信息易于定量,便于对比。

6.3 访谈法

访谈法是一种研究性的交流活动,是一种直接调查法,是以调查者和被调查者面对面地交谈的方式来了解信息的方法。访谈法分为个别访谈法和集体访谈法。对标准的编制者和标准的利益群体进行访谈,可以直接了解他们的观点、态度、意见等方面,有助于了解标准带来的各种效益。

6.4 统计公式计算方法

为达到最佳的评价效果,根据评价对象特点,分析各种方法的优劣,选择最佳的评价方法。通过评分法、分等法、加权法及优序法加以直接评价。由于标准的效益渗透于效益产生的始终,标准的贡献是一个模糊的因素,与总体效益的产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标准效益评估过程中,根据标准的类型不同,通过评分法、分等法、加权法及优序法加以直接评价。引入贡献系数,采用模糊综合评价,以期得到标准经济效益的合理评价值。

获取数据的方式有很多种,如利用现有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为达到最佳的评价效果,需要根据评价对象的特点,分析各种方法的优劣,选择最合适的方式。并且应在条件许可时,采用多种方法对同一调查内容相互验证,以提高数据的可信度和准确性。如专家咨询和问卷调查不仅带有一定的针对性,还取决于专家智商、情商、对标准的熟悉程度以及拥有的技能和知识结构、企业的激励因素等多维性。需要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地理区域、不同的专业领域、不同的作用地位等)去分析,才能取得比较合理的、客观的、易接受的结果。

同时要考虑标准的效益随着时间、工程建设与运行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受自然水文情势变化、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工程应用过程有效性等动态性因素影响。

7 开展水利技术标准评估建议

7.1 深入开展水利技术标准评估研究

水利工程技术标准种类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作用机理十分复杂、涉及面非常广。前期研究基础非常薄弱,包括基础资料十分缺乏、人们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受时间和人力物力等多种因素影响,本项目以典型案例为重点,开展了水利工程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作用的初步研究。许多问题包括作用机理、量化方法、关键影响因子等尚有待进一步深化研究。而且,水利工程技术标准对国民经的影响作用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未来水利标准化工作中,应该将其纳入常规化的标准化工作任务,通过动态评估,才能全面提高标准化工作作用成效。

7.2 加强评估方法的使用和验证研究

我国通常采用传统的同行评议和文献计量方法等对基础研究进行评估。实际上,这些方法更适用于应用研究。基础研究是一个缓慢积累的过程,研究成果的价值要经过几年甚至是十几年才可能出现。基础研究的成果常常直接地表现为全社会共享的公共物品,不可能从市场上得到评价和回报。为确保基础研究评估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应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本着定性与定量结合、长期与短期结合、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结合、经济效益评价与社会效益评价结合等原则,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全面评估基础研究。

7.3 加强标准评估领域的基础设施和条件建设

水利技术标准评估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评估的过程中需要众多人员参与,需要大量的基础数据支持。国外许多国家在进行科技评估的过程中已采用了一些先进技术和手段,开发了许多高效、便捷的评估软件,比如电子化评估等,实现评估工作自动化,有效地提高了评估的效率。水利行业应重视应用先进技术,同时还应规范标准效益指标数据的采集和认证,促进数据共享,以提高标准评估的准确性与效率。

7.4 开展标准效益评价试点示范

围绕提高标准适用性和有效性,开展标准实施效益评价试点。加强标准实施效益评价结果运用,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到标准立项、起草、复审和技术委员会管理等工作中,形成标准化工作的良性循环。

[1]于欣丽著.标准化与经济增长—理论、实证与案例[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技术标准效益水利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浅析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深海采矿船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制订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对特高坝抗震设计及相关技术标准的探讨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