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苏桂云 刘国通
细辛史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历代本草皆有记载。《名医别录》记载:“细辛生华阴山谷”。陶弘景曰:“今用东阳临海者,形段乃好,而辛烈不及华阴高丽者。”高丽产品即为北细辛、汉城细辛,习称“辽细辛”。苏颂曰:“今处处有之,然它处所出者,不及华阴者为真。”《本草纲目》也称:“华州真细辛”, 可见当时是以辽细辛、华细辛作药用,与现在应用基本一致。
现在的细辛来源为北细辛、华细辛、汉城细辛三种,本文中,笔者将就这三种细辛的特点进行分析整理。
北细辛又称细辛,辽宁当地因其花形似东北旱烟袋的烟袋锅被习成烟袋锅花。多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辽宁有栽培,销往全国并出口。其植物形态为多年生草本,高约30cm。根茎横走,生有多数细长的根,有辛香气。叶2~3片,略革质,心形或肾状形,长宽8~12cm,先端短锐尖或钝,基部深心状耳形,两面疏生短柔毛或近于无毛;叶柄长约15cm。花单生于叶腋,紫棕色,稀紫绿色;花梗长3~5cm,开花时在近花被管处成直角弯曲,果期直立;花被管壶状杯形或半球形,顶端3裂,长约7mm,宽约9mm,由基部向外反折,贴于花被管上;雄蕊12,交错排列在子房中下部,药隔不伸出,花丝与花药近等长;子房半下位或几近上位,近球形,花柱6,顶端2裂。蒴果浆果状,半球形,长约10mm。种子椭圆状船形,有硬壳,灰褐色,长约3mm,宽约1.5mm,背面凸,腹面的边缘常向内卷成槽状,具黑色肉质附属物。花期5月,果期6月。生于林下阴湿处、山沟腐植质厚的湿润土壤中。
▲细辛原植物
华细辛又称白细辛(陕西),盆草细辛(四川)和金盆草(湖北)多分布在河南、山东、安徽、浙江、江西、湖北、陕西、四川。这一品种和北细辛很相似,本品种根茎较长,节间密。叶1~2片,肾状心形长7~14cm,宽6~11cm,叶顶端渐尖,上面散生短毛,叶下面仅脉上有毛或被疏毛,叶柄光滑;花被质厚,筒部扁球形,裂片直立或平展,不反折,花丝长于花药。生于海拔1200~2100米的林下阴湿地。
汉城细辛,基生叶多2片,叶柄有毛;叶片较厚,花被裂片平展。分布于辽宁和吉林两省东南部。辽宁有少量栽培,因其产量较少,常与北细辛混合收购。与华细辛的区别在于汉城细辛叶柄有毛,叶下面通常密生较长的毛。生长于林下阴湿地及沟底灌丛间。
▲细辛药材
细辛的采收与加工也颇为讲究。夏季6~7月果熟期,连根挖去全草,除去泥土,置阴凉通风处阴干。不宜日晒和水洗,以免挥发性成分含量降低而影响疗效。取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净,稍晾,段,晾干,为“细辛段”。
因细辛的珍贵和其产量低市场上出现了伪品和易混品。常被不法商贩所用的“杜衡和大花细辛”,杜衡又称“马辛”、“马蹄香”,为马兜铃科植物杜衡的干燥全草。主产于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河南等地,在当地做土细辛使用。常卷曲成团。根茎呈圆柱形,长约1cm,表面浅棕色或灰黄色,粗糙,有多数环节,下部生有多数的根。根长可达7cm。直径1~2cm。表面灰白色或淡棕色,有细皱纹;质脆,易折断;断面平坦,黄白色。叶灰绿色,多皱缩,完整叶片呈宽心形或肾心形,长和宽各为3~8cm,先端钝圆,基部心形,叶柄长3~15cm,花多见,1~2朵腋生,多皱缩,暗紫色。气芳香,味辛。
大花细辛为同属植物大花细辛的带根全草。根茎粗壮,直或弧形弯曲,长5~10cm,粗3~4cm。外表棕灰色或淡棕褐色,有多数环节,顶端残留皱缩的叶基或干缩的叶片,下部具少数细须根,皱纹不明显。断面粉白色,叶片皱缩,质脆,呈枯绿色或枯褐棕色;完整叶片,呈心脏形,表面有花斑;叶柄细长,紫褐色。气微香。味辛;性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