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教育公平指标的启示

2013-10-17 09:01韩春梅
教育与职业·综合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指标体系公平基础

韩春梅

长期以来,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思想指导下,我国教育发展的重心主要在教育的规模、速度、效益上,在教育指标中明显缺乏有关教育公平的指标和维度。借鉴欧盟教育公平指标,对推动我国教育公平的进程,更好地为我国教育政策制定、教育资源调配等提供决策依据,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走近欧盟教育公平指标体系

20世纪80年代,人力资本理论和公共管理中的绩效责任(accountability)理念和制度受到各界的广泛重视。教育是与人力资本最密切相关和最直接关联的部门,教育的政治地位也由此而大幅提升,教育领域也开始重视教育绩效和教育评价。

为了解教育品质的优劣、教育的公平状态、教育的差异问题等,研发描述、评估和预警教育体系运行状态的教育指标势在必行。OECD对教育指标的研发较早,教育、就业、劳动和社会事务处(ELSA)作为其内部教育研究之常设机构,研究和出版的《教育概览》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最全面和最深入的描述和评估教育发展的权威出版物。

在OECD教育指标研究基础上,欧盟也开展了“教育制度公平方案”的研究。但与OECD采取的主题式研究、质性研究取向不同,欧盟教育制度公平研究小组(European Group of Research on Equity of the Education Systems)的研究重点聚焦在证明建立一套教育公平指标的可行性,并借此评估与比较欧盟会员国教育制度的公平性。

该研究小组对OECD教育指标框架进行了改进和完善,并将教育公平作为重点评估内容。教育公平被作为一个独立维度提出,凸显了对教育公平的重视和关注。该教育指标体系从教育公平的内涵、教育过程的公平、教育结果的公平以及教育公平的外部影响四个维度对教育公平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首先,从这四个维度不难看出,教育公平指标框架仍是基于CIPP模式基础上的改进发展,仍然以其为理论基础。其次,该教育公平指标致力于从多层面提供教育统计信息和数据,强调指标测量的信息的明确性、可靠性和可读性,并承担为教育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依据和参照的重要角色。最重要的在于,该教育公平指标强调教育的复杂性和发展性,指出当前一些指标,如择校的自主权、学生家长、教育培训的多样性、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的关系等都没有考虑其中,但在未来,这些指标将会逐渐加入指标体系。

2005年,欧盟教育制度公平研究小组公布了其研究报告“欧盟教育系统的公平性:一套指标体系”(Equity in European Educational Systems: A Set of Indicators),介绍了教育公平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理论框架和结构体系等。

欧盟教育公平指标构建的价值取向。在构建教育公平指标之前,需要解读教育公平的内涵,欧盟教育制度公平研究小组在报告中首先阐释了五种不同的教育公平价值取向。第一种价值取向是自由主义理论的概念,严格意义上讲,并不属于教育公平的价值取向。其他几种价值取向,如机会平等、过程平等、结果平等,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仅采用某一个原则将会出现一个更基本的问题:这就是它将教育公平纳入“本土”的公平正义内。教育本质上被认为是一种“资产”,它可能关系到其他更基本的资产和更一般的原则,这就是提出最后一个价值取向即社会输出的原因,通过将学校放回到社会背景中而拓宽视角。

欧盟教育公平指标体系和数据来源。欧盟所构建的教育公平指标系统,以沃尔策的正义理论、森的能力均等理论以及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为理论基础,并设计出具体的指标框架,其指标体系包括教育不平等的内涵、教育过程、教育内部结果、教育外部结果——社会与政治因素等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与29个三级指标。

对我国建立教育公平指标的重要启示

构建稳定的理论体系 教育公平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有相对稳定的理论基础。相对稳定的理论分析是指标体系研究的前提和基础性的工作。没有理论基础的教育公平指标体系就如空中楼阁,随时有坍塌的可能;另一方面,没有理论基础的教育公平指标将缺乏严密的逻辑性和统一性。

不难看出,在欧盟教育公平指标体系中,理论的基础作用是凸显的,人力资本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将CIPP评价模式(决策导向或改良导向评价模式)应用其中,动态地构建出从微观到中观,中观到宏观,从简单到复杂的投入产出的一系列指标。在理论基础和模式的指导下,教育公平指标体系更加严密、更加稳定、更富有操作性。虽然这些理论基础也并非完美和完善,但是从教育实践的发展历程看,这些理论基础还是为教育指标提供了较为科学和坚实的支撑。我国的教育指标的理论基础一直是个薄弱环节,理论研究比较局限,对于教育指标、教育公平指标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缺乏探究和明晰。因此,教育公平指标的构建亟待结合教育实践探索教育指标的理论基础。

促进教育公平指标与教育政策的紧密结合 欧盟教育公平指标体系的发展脉络反映了教育指标和教育政策的紧密结合,然而我国教育理论和实践脱节的现象非常严重。

多年的教育实践和探索过程显示,教育政策是促进教育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的桥梁和中介。但是,由于教育政策的宏观性和指导性表现出的泛化和模糊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育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过程。而教育指标正因其自身的概念和数值的统一性,可以将教育政策的内涵具体化和可操作化,因而教育指标需要与教育政策紧密结合。不仅可以避免教育决策的失误,而且能够更好地促进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结合。

对职业教育进行监测 在欧盟教育公平指标体系中,值得关注的另外一点是对职业教育公平指标的设计。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在欧洲教育体系中一直是较受重视的。事实上,职业教育比普通教育更能反映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更需要与社会发展和变化保持一致,更能体现教育结果的公平。因此,不论是欧盟教育制度研究中心,还是欧洲培训基金会、德国职业教育研究所等机构,都普遍重视职业教育指标研究。通过教育指标来监测职业教育和人力市场的变化,可以为国家教育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和依据。当前,我国正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因此,监测和评估职业教育的发展,人力市场、职业结构等变化非常重要,而欧盟教育公平指标体系中的许多指标和做法是值得借鉴的。

教育公平指标需要考虑具体国情 教育公平指标并非一个独立的范畴,它的设计和制定不能脱离具体的国情,具体的历史背景、政治背景和现实背景。欧盟教育公平指标体系的制定和建构首先将教育公平与社会经济背景相结合,厘清了教育公平的内涵、价值取向等,进而进行指标的建构。不同的国情就有不同的教育政策,同时,不同的教育政策对教育公平的侧重和关注点也是不同的。欧盟教育公平指标较为关注阶层差异和种族差异,而我国更加关注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等。

此外,教育公平因其跨学科性和跨时段性的特征,概念内涵因不同国情、不同社会阶段等而不同。因此,需要认识到教育公平指标的构建没有可以遵循和模仿的固定模式,只有根据本国的国情、教育政策等才能构建出科学、合理的教育公平指标体系。同时,在构建过程中,政府应该责无旁贷地充当主力军的角色,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教育的公共性和社会性,更好地推进教育公平的进程。

猜你喜欢
指标体系公平基础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自助图书馆选址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应用技术大学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愿你金榜题名,更愿你被公平对待
笨柴兄弟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必须公平
最憨厚笔记 夯实基础就是要一步一个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