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刚
(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215411)
互联网是信息科技的典型应用,其能够为广大客户提供虚拟化操作平台,满足了各类数据处理的自动化需求。编程与调试是互联网运行的前期工作,由于建网初期缺乏综合性的检测方案,到时服务网络面临着一系列的安全隐患。校园网作为一种服务性的互联网,需创建与校园网相配套的安全作业平台,这样才能实现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改造目标。因此,学校在注重教育网络化平台建设中,也需考虑网络安全平台的建设改造。
校园网是一种宽带多媒体互联网平台,专门服务于高校师生的学习需求,创造更加先进的信息化教学平台,如图1。基于人才价值观念受到了社会的一致认可,我国开始进一步强化高等教育体制建设,坚持信息化改革是高校教育的必然趋势。校园网是高校教育信息化改革的必然产物,借助校园网络平台可以创建更加先进的教学模式。由于校园内部网路功能的局限性,网络运行阶段长出现各种安全问题,导致教学信息传递不稳定。为了解决这一现象,校园网络需强化安全控制平台的建设,为广大师生创造安全可靠的学习环境。
图1 校园网模式
考虑到高等教育事业对国家人才培养的推动作用,教育部逐年增加了高校科技设施的建造投资,扩大了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技术应用领域。“校园网”作为互联网教学最成功的平台,其在为师生提供教学帮助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运行方面的问题。根据师生用户反映的情况,校园网运行存在着传输、效率、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互联网是各种数据传输的虚拟化平台,其选用虚拟技术为支撑体系,帮助用户完成数据传输操作。由于校园网属于局域网,其传输范围适用于几千米以内,计算机远程控制距离达不到现有校园规模的要求。比如,高校扩建之后,原有校园网覆盖面域相对狭窄,数据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减弱,影响了师生利用网络资源的效率。
以多媒体教学为例,这是校园网宽带应用最多的,结合校园网创建多媒体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数字化、语音化等学习环境。但是,多媒体软件使用过程中占用太多的实践,整个课件的插播、演示、讲解等无法有序地联系起来。这是由于校园网络运行缓慢,与实际课程教学内容难以保持一致更新,进而降低了校园网的工作效率。
信息安全是互联网面临的最大问题,任何一个行业用户都有可能在网络账户登录时受到攻击,严重扰乱了校园网运行的安全状态。例如,校园网在登录时缺乏身份认证,网络数据库资源调用便失去了安全保障,给校园师生及校内管理者造成诸多的方便。此外,互联网固有的漏洞也会造成计算机调度失控,原有数据信不受安全保护。
虚拟化就是把物理资源转变为逻辑上可以管理的资源,以打破物理结构之间的壁垒,推动了互联网信息的虚拟化运行。为了保证校园网不受外界因素干扰,建立网络安全平台要积极采用虚拟化技术,对校园网结构执行安全改造,增强局域网工作的安全系数。
高校信息化建设是为了实现网络信息传输,加快虚拟科技在教育网络中的普及应用,在局部地区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虚拟平台。对于校园网络而言,所有的资源都透明地虚拟世界运行在各种各样的物理平台上,资源的管理都将按逻辑方式进行,完全实现资源的自动化分配,而虚拟化技术就是实现它的理想工具。比如,虚拟演示专业学科的多媒体课件,对教室内数据收发端口设置提供了参考。
共享教学资源是教育信息化的基本内容,虚拟技术用于校园网传输为资源共享提供了依据。虚拟化传输需要多种技术的协调配合:服务器和操作系统的虚拟化、存储虚拟化、以及系统管理、资源管理和软件提交,与非虚拟化环境一致的应用环境。因为有了虚拟化,企业不再需要建立耗资巨大的数据中心就能够实现异地备份。虚拟传输对原始数据有自动化处理功能,事先处理完毕再传输给用户。
设计监控系统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校园网安全问题,只要在校内安装多个监控器,便能从计算机网络识别监控到的风险。比如,电子阅览室常被盗取电子档案信息,给阅览室资源管理带来了诸多困难。计算机仿真系统自动建立监控平台,从数据端口形成分布式监控站点,如图2,对所有经过监控器扫描的数据逐一识别,发现异常安全风险时自动中断数据传输,虚拟监控优化了校园网的安全性能。
图2 校园网视频监控系统
校园网是为学校师生提供教学、科研和综合信息服务的宽带多媒体网络。首先,校园网应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先进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无线通信是利用电磁波信号可以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特性进行信息交换的一种通信方式,近些年信息通信领域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就是无线通信技术,无线技术用于校园网安全平台建设也是技术创新的主流趋势。
无线技术正逐渐成为网络技术在大量应用中的首选方案,当电缆走线不易实现时,无线技术通常都能够非常有效地传输信号。现代无线信号传输设置了“一点对多点”模式,有校园主控计算机向多个子计算机传递信号,这就避免了一条路径传输造成的安全风险。
作为智能天线研究的基础,建立更合理的信道传播模型,远程监控应用于校园网络平台控制是比较科学的。远程监控实现了校内网信息安全机制的改革,把局域网控制转向了远程监控中心,进而解决了师生享用校内资源的安全问题。比如,远程教育监测强化了网络数据的检测力度,发现异常数据后及时拦截。
校园网是一个宽带、具有交互功能和专业性很强的局域网络。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平台、多媒体演示教室、教师备课系统、电子阅览室以及教学、考试资料库等,都可以在该网络上运行。当通过无线技术来重置或改变装配线的布局时,高校将设备和无线传感发射器移动到新的位置,并开启无线网络实施管理即可。
高等院校是培养各类专业人才的主要基地,注重高校信息化改革有助于完善教育网平台,推动了安全网络模式的数字化运行。校园网络安全平台建设中,高校需做好充分的技术准备,将无线技术、虚拟技术作为安全监控的主要方式。通过校园信息科技创新,不仅解决了教育网络存在的安全问题,还能进一步挖掘学校数据库潜在的价值信息,促进国内高等教育的信息化改革。
[1]苗玉明.高等教育体制信息化建设中网络问题的研究[J].计算机应用技术,2011,32(22):90-92.
[2]习磊.我国校园网安全风险成因与技术控制[J].中国科技信息,2011,42(19):56-58.
[3]李绍其.校园网络安全平台数字化模拟技术应用分析[J].教育信息,2012,20(10):22-24.
[4]周斌.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平台设计与使用评估[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1,19(10):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