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
摘要:小城镇位于农村之首、城市之尾,与农村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点。但小城镇建设长期存在投入不足、投资结构也不够合理的问题。本文揭示了银行支持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银行业支持小城镇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银行业;支持;小城镇;问题;建议
一、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动因分析
1.加快小城镇建设,是推进“四化”同步发展的内在要求
统筹城乡同步协调,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发展,其本质是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缩小工农差距、城乡差距;核心是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让农民平等参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公平分享工业化、城镇化成果;目标是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支撑工业化和城镇化,“四化”互促共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2.加快小城镇建设,是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突破口
发达地区经验证明:城镇强,则县域强;县域强,则市域强。从我国实际情况看,县域经济不发达,经济总量小、实力弱、水平低、发展滞后,小城镇欠发达是重要原因之一。一方面,加快小城镇建设,可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效扩大内需,优化产业结构,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另一方面,加快小城镇建设,不仅能推动以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就业等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服务的发展,也能推动商贸、旅游、餐饮等消费型服务业和金融保险、物流等生产型服务业的发展,进而优化产业结构。
3.加快小城镇建设,是完善新型城镇化体系的重要环节
小城镇位于城市之尾,农村之首,是城镇体系的基础,是连接城乡的桥梁与纽带,是农村的区域性中心。在包括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四个层级的新型城镇化体系中,发展小城镇投资费用低、劳动力价格便宜、居住舒适,见效也比较快。加快小城镇建设,对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起着关键性作用。
二、银行支持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存在的问题
(1)银行业信贷支持乏力。小城镇建设长期存在投入不足的问题,投资结构也不够合理。在全国在城市建设中,政策、资源要素向大城市过度倾斜,财政收入和转移支付以及银行信贷资金越到基层越呈递减趋势。
(2)银行组织体系不健全。近年来,监管部门大力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乡镇设立网点。但网点类型主要是农村信用社、邮储银行、农业银行和村镇银行。村镇银行大都设在县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及股份制商业银行营业网点较少。
(3)金融服务及产品缺乏。目前,我国欠发达地区小城镇的金融机构网点只开办传统的存款、贷款和一般汇兑等业务,新兴的中间业务、代发代缴、基金业务等尚未在小城镇普及。在信贷产品上,除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行的小额惠农贷款、村镇银行少数抵押担保小额贷款外,适合小城镇化建设信贷产品缺乏,加剧了小城镇建设融资难题。
(4)金融服务设施不完善。近年来,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乡镇ATM机、POS机和转账电话等便民金融服务设施建设,但在各乡镇覆盖不均衡。目前,人民银行的大、小额支付系统也尚未完全覆盖到县域及以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农民结算难问题依然存在。
2.成因分析
(1)承贷主体缺乏。农村城镇化建设以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为主,承办单位主要是地方政府的有关主管部门,这些部门一般不具备贷款资格和不符合贷款条件。即使是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方式进行融资,由于缺少足够的财力担保而存在较大的风险,银行也不愿放贷。
(2)放贷权限上收。银行出于风险控制和投资回报的考虑,提高了对县级支行的贷款授权门槛,资金上划、权限上收。国有银行县级支行没有放贷权;即便是服务农村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县联社,将基层信用社贷款审批权上收,造成基层信用社无“权”可用,而且贷款审批环节多,效率低。
(3)激励机制缺陷。虽然国家已把小城镇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扩大就业、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拉动国内需求的战略举措,但目前还没有出台银行支持小城镇建设的贷款优惠政策,也缺乏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开拓小城镇信贷市场的激励机制,加之乡镇信用环境较差,特别是许多乡镇政府过去拖欠当地金融机构较多贷款,至今无法归还,形成呆账,导致银行业金融机构缺乏支持小城镇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银行业支持小城镇建设的路径
1.建立金融服务体系
大型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将服务重心下层,提高乡镇网点覆盖率。同时,积极引入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微小农村金融组织,推动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在乡镇开展业务,形成政策性银行、商业性银行、农村微小金融组织等多层次的乡镇金融服务体系。
2.拓宽信贷投放领域
一是银行业要严格落实银监会《关于做好2013年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积极创新完善小城镇建设金融服务功能,创新小城镇系列信贷产品,设计符合小城镇建设的金融服务产品。二是政策性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挥先导作用,先期介入社会性、公益性强、建设周期长、沉淀成本高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产业开发。三是商业银行加大对小城镇道路、供排水、电力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以及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和新农村建设等支持。四是扩大基层网点信贷权限,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流程。
3.强化政策扶持力度
一是完善财政支持政策。财政资金可以向小城镇倾斜,在注重抓好水、电、路及通讯、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增加与农民利益有密切联系的、有巨大消费空间的项目,以此吸纳民间投资与吸引外资。此外,提高中央和省级财政在公用设施建设中的投入比例,扩大重点中心镇财政留成的范围和比例,增强小城镇支付能力。二是完善产业发展政策。出台政策促进晓城镇产业集聚,依托各地自然禀赋,加快小城镇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的步伐,扶持特色产业发展。三是完善土地支持政策。优先保证重点小城镇建设用地,推进小城镇建设用地有偿使用,广泛推行小城镇建设用地的招标、拍卖、挂牌出让,鼓励集体经济组织采取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方式与其他单位、个人共同参与小城镇开发。
4.完善正向激励机制
一是出台财税激励措施。对小城镇建设中的商业信贷出台补偿政策,如专项贷款贴息政策、专项贷款税收减让政策等,鼓励和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入。二是规范政府投融资平台发展。严格按照国家有关通知的要求,做实融资平台资本金,健全担保制度,降低风险。三是优化信用环境。加快推进小城镇信用环境建设,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四是完善户籍和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放宽户口准入条件,在现行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和原有放宽户口迁移的基础上,实行以合法固定住所、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为基本条件的户口迁移制度,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
参考文献
[1]马六一,卢勇智.加快小城镇建设需要金融大力支持[N].金融时报,2012-11-19.
[2]贾壮.银监会要求银行设计符合小城镇建设金融产品[N].证券时报,2013-02-20.
[3]杨洋,杜斌,李庶民,邱京田.城镇化:小银行的大机遇[N].中国日报,2013-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