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的完善

2013-10-16 03:30刘宇晖梁平
改革与开放 2013年15期

刘宇晖 梁平

摘要: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有助于解决我国执行难的困局。我国《民事诉讼法》对该制度进行了规定,各地法院也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但对该制度功能认识的不足、立法的欠缺和制度孤立导致该制度的运行效果不佳。重新认识该制度功能的多元化,实现该制度的程序细化和配套化将有助于建立高效运行的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

关键词:财产申报;功能多元化;程序细化;制度配套化

“法律的生命在于执行,法律的权威也在于执行”。我国当前的“执行难”问题已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司法权威和公信力。而“执行难”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被执行人的财产难以查找”。目前,我国被执行人财产的查明途径有三种:申请执行人举证、法院调查及被执行人申报。前两种查明途径都需要支付高昂的成本,同时也形成了申请执行人、法院与被执行人之间的一种猫捉耗子式的对抗局面。可以说,被执行人自己申报是获得被执行财产信息的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获得信息是现代民事执行的关键,而高效的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就成为破解“执行难”的关键一步。

一、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的理论基础

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的理论基础是被执行人有申报财产的义务。一般的法律主体并无义务申报自身财产状态,其财产状态属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他人非经许可不得干扰。一般主体向特定被执行人法律地位的转变,诱发了权益到义务的质变。这一质变源于执行权的国家性、债权人执行请求权和被执行人法定义务。

执行权是在债权人的债权经执行根据生效确认后,国家通过运用强制力以实现其权利的一种救济手段。强制执行是法律的产物,是国家法律制度不断演绎发展的结果。在古代,私人纠纷的解决依赖于自身力量或家族、部落,属于私力救济,债权的实现也依赖于私力救济。随着国家的发展,法律制度的完善,国家为私人间的纠纷和债权实现提供公力救济,私力救济逐渐被公力救济所取代。执行权的国家性赋予法院有权要求被执行人配合法院实现国家公权力,当然包括命令被执行人申报自身财产。

债权人凭有效执行依据有权直接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执行申请,由人民法院强制被执行人执行债务。德国联邦宪法法院1982年10月19日的判决中就将债务人的诉讼开示保证义务视为国家强制实现私权的结果。在法治国家排除了私力救济的情况下,债权人对获知债务人财产状况信息的请求权就成为债权人针对国家的执行请求权的组成部分。

与债权人债权与执行请求权相对的是债务人、被执行人的义务,清偿债务的义务。在被执行人拒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的执行请求权将扩展到有权要求被执行人申报其财产状态,以保障债权人执行请求权的实现。债务人对债权人有清偿债务之义务,对义务的违反债务人应承担法律的不利益,此为天然之法理。债务人欲避免未履行义务的不利益,须证明自身未履行利益的无过错。恶意的不履行债务,势必面临法律的惩罚。唯有证明自身未履行义务是不能而非不愿,方能避免法律的不利益。债务人财产申报即为证明债务人债务之不履行是其无能力不履行而非恶意逃避债务,损害国家公权力。

二、我国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的立法沿革

在我国,对被执行人自行申报财产义务的规定初见于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以下简称《执行规定》)之中。该规定第28条第1款规定:被执行人必须如实向人民法院报告其财产状况。在上述规定的指导下,一些人民法院纷纷就强制债务人申报财产作出了探索: 1999年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制定了《关于执行工作中被执行人财产申报的规定》;同年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推出了《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等等。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2007年10月修改民事诉讼法的时候对被执行人的财产申报义务进行了规范和完善,增加第217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被执行人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200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第三十一条至三十五条对被执行人财产报告制度进行了细化,包括申报财产内容、财产变动申报等程序。2012年8月通过的新《民事诉讼法》第241条则重述了2007年《民事诉讼法》中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的条款。

三、我国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的局限性

尽管现行立法已经对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进行了细化,但仍存在不足之处,导致该制度并没有发挥出预期的推动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功能。

1.被执行人财产申报时间不明

法条中并未规定被执行人何时具有财产申报义务,债务的产生或者不履行并不当然地导致被执行人的财产申报义务。

2.财产申报期限不合理

法条规定的财产的申报期限为“当前”和“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存有两处不妥。一为“当前”和“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并不一定是同一日,在不是同一日的情况下,这中间的财产变动是否需要申报,理论上自然需要,但法律词义的理解却恰恰相反。二为我国当前逃避司法执行的行为日益恶劣,法院的执行通知,司法判决、甚至涉诉之初,远远早于“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被执行人就极具预见性的开始转移自身的财产。当前法律对被执行人的这一“未雨绸缪”束手无策。

3.法律责任较轻,很难起到威慑作用

被执行人拒不报告和虚假报告的,法律责任是罚款或拘留。罚款,本应具有一定的威慑力,但被执行人本就在逃避债务的履行,而法院也还未找到可供执行的财产,此时法院即使对被执行人课以罚款也是威慑力有限。拘留,法律强制性的限制人身自由具有较之罚款更大的威慑力,但由于拘留的最长期限只有15日,相比被执行人因逃避执行可能获得的利益来说,被执行人可能更倾向于拒不申报或虚假申报自身财产。

4.财产申报制度功能的单一性

制度的孤立性,也是我国被执行财产申报制度难以发挥功效的根本原因。目前我国法律在界定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时仅考虑了该制度的一项功能,就是查明被执行人财产以供执行,忽略了在被执行人本就倾向于逃避债务履行时,为何会进行真实的财产申报。被执行人的财产申报制度的功能应更全面一些,促使被执行人作出真实财产申报的行为选择。首先,对进行真实财产申报的被执行人,如其确无能力清偿债务,法院只可要求其提出债务清偿计划,承诺其在有能力的情况下清偿债务,此后应不再干扰被执行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被执行人将不再是类似“零点活动”的对象。其次,被执行人进行财产申报后,确无财产可供执行时,法院应将该财产申报记录在案并公开,以供公众查阅、监督。被执行人应财产申报证明自己不履行义务的非恶意,因而免除了法律的不利益,自应承担其财产状况被公开的义务,公众也可依据此公开的信息监督被执行人是否真实履行了财产申报义务,公众也可依据此公开的信息选择交易主体避免法律风险,被执行人受未来交易机会的吸引可能会主动履行债务。最后,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应与拒执罪有更紧密的联系。我国《刑法》第313条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实践中证明“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时有困难,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对此则颇有效率,拒不申报财产行为本身就可以推定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虚假财产申报则留下了逃避执行的书面证据,是拒执罪的追究便捷化。拒执罪成为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的后盾,大大提升了该制度的威慑力。

四、我国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的完善

1.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功能的多元化

被世人广泛关注和广泛提及的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的功能即为便利法院执行被执行人财产,实现债权人债权。但就目前的制度厚茧来说这无异于立法者的“一厢情愿”“自说自话”。在收到法院执行通知书后仍不履行债务者多为两种情况,主观上逃避抗拒执行或者客观上无力履行债务。第一种情况,被执行人面对法院申报财产的命令只会选择拒绝申报或者隐瞒申报,并不会将其真实财产状况告知法院以供执行。第二种情况,被执行人作出真实的财产申报也是无财产以供执行。所以,利用财产申报制度知悉被执行人财产以供执行的功能是不可能实现的。

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应有更可能实现的功能。第一,成为拒执罪的有力证据。因拒执罪引发的刑事制裁对被执行人有较高的威慑力,但往往因证据不足或难以查实使其威慑力大减。被执行人的财产申报义务本就是证明自身是不能而非不愿清偿债务。如拒不申报,自可成为其“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的明证,必然招致拒执罪的成立,承受相应的惩罚。如虚假申报,当查知有其他未申报可执行之财产时,该财产与之前的申报文书构成完整的“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的证据链,也将招致拒执罪和相应刑罚。第二,成为被执行人信用状态的自证。被执行财产申报文书可以纳入被执行人名录,并对社会公开,成为其自身信用状态的自证。被执行人未来的交易对象可以通过查看此自证而作出是否交易的选择。被执行人面临丧失未来交易对象的风险将尽早主动清偿债务,以收回其财产申报文书,使其归于私密状态。第三,维护被执行人的安宁。被执行人不清偿其债务还可能是无力清偿,此时的财产申报是证明被执行人不存在故意的过错而不履行债务。国家权力不应再强加过多的不当义务迫使其清偿债务,被执行人得以在安宁的生活状态下继续承担债务清偿义务。

2.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的程序细化

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的运行还需要程序细化。第一,应建立统一适用的规范化文书,包括财产申报通知书、财产申报书。财产申报通知书,是告知被执行在一定时限内如收到该通知之日起两周内向法院申报其财产状态的书面通知,并告知被执行人如拒不履行财产申报义务将承担的法律责任。法院应同时向被执行人提供财神申报书,可由一系列的表格组成,被执行人应逐一如实填写。第二,明确财产申报的时间。鉴于当前执行现状,法院应在发出执行通知时即发出财产申报通知书,如在财产申报日到来前被执行人已履行债务或已作出执行申请人认可清偿计划,被执行人可不再申报财产。第三,财产申报时限。目前“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申报时限不能顺应我国执行现状,应将该时间提前到获得执行依据的程序开始之时,以防止被执行人在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就开始移转财产。第四,财产申报的公开程序。财产申报程序启动后,被执行人如不能清偿债务或不能与执行申请人达成清偿协议,其财产申报表就应向社会公开,公众可在法院执行网站上查知。第五,财产申报的责任追究程序。拒不申报财产或者虚假申报都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法院应积极追究这一责任,以防该制度虚设。

3.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的配套化

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功能的实现还需要一系列的配套制度:第一,拒执罪的追究制度的完善;第二,执行联动机制的建立健全;第三,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健全。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执行机制的创新与完善”(编号:HB12FX01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最高人民法院研究项目“中国特色的执行强制措施体系研究”(编号:GFZ004)部分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