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水红
(闽南师范大学经济学系,漳州363000)
目前,“同城化”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导向及趋势,各地纷纷提出“同城化”战略,主要包括广东珠三角九市一体化战略(先期广佛同城化)、长株潭一体化以及安徽省提出的合淮同城化等。2011年9月8日厦漳泉三市正式签订《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合作框架协议》,明确了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的发展目标,并在2012年迈出实质性同城化步伐,目标提出至2015年初步实现同城化。2012年10月11日,三市研究讨论了《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总体规划》,把三市简化为“一核、三带、两轴”,即:“一核”指大都市核心区;“三带”指绿色山地生态保育带、沿海产业城镇集聚带、蓝色海洋保护与开发带;“两轴”指厦漳—龙岩—赣州发展轴和厦泉—三明—抚州发展轴。同城化为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提供了实现的路径,但怎样确定厦漳泉同城化的机制及发展模式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思考。张少华对当前厦漳泉经济发展的困局进行分析,提出厦漳泉大都市区的“多极中心制”布局的建议[1]。刘名远通过剖析厦漳泉区域经济利益补偿与分享机制的现状及特征,提出建立利益补偿与分享机制是加快促进区域经济合作的有效途径[2]。杨正炉通过借鉴日本城市圈建设经验以及分析长株潭一体化过程遇到的困难,提出厦漳泉应该突出中心城市地位,加强行政协调,发挥市场和民营企业作用是今后几年厦漳泉同城化建设要注意的主要问题[3]。通过对厦漳泉三市同城化的有利条件及掣肘因素进行分析,并运用回归分析法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
同城化是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概念,所谓同城化,主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地域相邻的城市,在经济、社会等方面紧密相连,使得城市在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和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优势互补、互相依托从而形成统一的规划机制。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到较高级阶段时,区域核心城市将会对相邻的次级中心城市产生积极强烈的推动作用,将发展的刺激逐步向外围扩大,在这种溢出效应的作用下,区域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合作更频繁,空间上联系更紧密,经济、文化、人口等在区域间相互渗透彼此影响。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最重要的特征是资源配置的低成本、高效益,资源在市场中进行配置时首先考虑的是交易成本的最低,而不总是受行政区划的影响,因此,同城化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实施同城化策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其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区域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首先,同城化有利于资源冲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在区域内实现优化配置,减少资源消耗,有效解决了行政区域与经济区域的矛盾。其次,在充分考虑各城市特征和区域整体性的条件下制定经济发展政策,有利于政策作用的发挥。最后,同城化可以协调区域内各城市由于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及产业结构差异而承担不同的经济职能,有利于区域内中心城市极化效应及扩散效应的发挥,在区域内实现单一城市无法达到的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全面提升区域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发展质量。
从地理位置来看,厦漳泉三市地处福建省东南部,地理位置相临,与台湾隔海相望,以厦门为中心均可在一小时内均可到达,有着地缘的便利。从经济总量来看,2010年泉州、厦门、漳州三市的GDP分别为3 564.76亿元、2 060.07亿元、1 700亿元,经济总量位居全省前列。从产业结构来看,三市主导产业各有侧重,厦门市的支柱产业是机械、电子和化工;而泉州则以服装、鞋业及石油化工为主导产业;漳州市农业较发达,第一产业比重大,以机械、电子和食品为主导产业。从文化历史渊源来看,厦漳泉三市均属闽南地区,语言相通,文化同源,因此三市的交流合作在文化和语言上具有高度的认同感和包容性。因此整合三地资源,实施同城化建设是厦漳泉三地城市发展进程的必然结果。其同城化的形成机制如下:
2.1.1 跨区域基础设施的建设
厦漳泉三市跨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所形成的区域交通运输网络在厦漳泉同城化建设中所起的作用至关重大。厦漳泉地区已形成海陆空三维立体式的交通网,包括:铁路线方面,目前已有鹰厦线、福厦高速铁路,以及正在建设中的厦门至深圳高铁,连接闽南三市区与其他省内外区域;港口方面,拥有厦门港、泉州港两大海港(漳州港区已经于2010年8月31日与厦门港合并),其中厦门港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天然深水良港,对外贸易港口之一,亦是华侨进出内陆的主要门户;航空方面,目前已有厦门的高崎机场、泉州的青阳机场快捷直达全国和世界各地。海陆空立体式的交通网络促进了厦漳泉同城化的形成与发展。
2.1.2 区域政策
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在厦漳泉同城化的形成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后,国家对沿海开放地区给予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20世纪80年代国家和福建省根据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自然地理环境,提出“大念山海经、建设八大基地”战略,充分发挥福建省的山海资源优势,这一政策是福建省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标志性政策;1980年设立厦门为经济特区;1985年厦门、泉州和漳州被列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89年厦门海伦、杏林被列为台商投资区。这些优惠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闽南地区的经济集聚能力,促进了闽南三区市的经济快速发展。进入90年代,区域发展战略进一步向闽东南地区倾斜,政策导向是以厦门经济特区为龙头,加快闽东南开放与开发,将闽南三区市放在发展的第一层面,使得厦漳泉地区的发展在全省区域走在前列。
进入21世纪,厦漳泉三市签署《厦漳泉城市联盟宣言》,明确了三市未来的发展方向是突破行政区划,实现闽南金三角经济一体化。国家对厦漳泉沿海地区的经济优惠政策为三市实现同城化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为了考察投资对厦漳泉同城化的影响,采用回归分析法研究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城市化水平及国 内生产总值的关系,研究结果如下:
表1 厦漳泉GDP与固定资产投资回归分析结果Table1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of GDP and investment fixed assets of Xiamen,Zhangzhou and Quanzhou
由表1可知,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与GDP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解释程度均在97%以上,因此,厦门、漳州与泉州三市的经济增长仍处于投资带动阶段,投资规模越大,GDP总量越大,经济增长属投资拉动型。
在厦漳泉三市中,厦门市属于特大城市,且是全省各区域中经济密度最高的地区,其经济集聚程度正处于迅速发展阶段;泉州属于大城市,其经济集聚程度虽亦处于迅速发展阶段,但其经济密度和经济集聚程度均低于厦门市;而漳州市属于中等城市,其经济集聚程度仍处于起步阶段,且其人口密度远远小于厦门市。由于地理位置临近,产业互补,在三市的合作交流过程中厦门市在经济、文化、技术及信息方面对泉州市和漳州市存在较强的辐射能力,对厦漳泉同城化起主要带动作用。
对三市空间结构的经济联系特征进行分析时采用的指标是经济联系强度,而在对经济联系量的测度中常用的方法是引力模型,采用时间距离修正引力模型对泉州和漳州与厦门的经济联系强度进行测度,其表达式为:
式中的Pi、Pj、Vi、Vj分别为某年i市和j市的人口数量及GDP总量,Rij为两城市的最短路面距离,E为经济联系强度。根据上述公式,厦漳泉三市的经济联系强度分析如表2所示。
表2 厦漳泉三市对厦漳泉大都市区核心区各市县的经济辐射强度(亿元·万人-1·km-2)Table2 Economic radiation intensity of the various cities and counties of Xiamen,Zhangzhou and Quanzhou(one hundredmillion yuan·per ten thousand people-1·km-2)
根据2011年厦漳泉大都市区核心区各市县人口和GDP的统计数据计算表明(表2),厦漳泉大都市区核心区的12个县市中,厦门市区与其他11个县市的经济联系强度均较大,其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强度明显高于泉州市区及漳州市区,由此也基本确定了厦门市区作为厦漳泉大都市区建设中的核心区域地位。而厦门、漳州和泉州三市区之间的经济联系较紧密,处于中等水平。
但从整体上看,各区域的经济联系强度呈现两极分化的局面:厦门市区与泉州市区、漳州市区、晋江市、南安市和龙海市的经济联系强度较大,但对其他地区的辐射量很小;泉州市区对同辖于泉州市的石狮市、晋江市、南安市和惠安市的辐射量尤其凸出,远远高于其他地区之间的辐射量,但泉州市区对漳州市区及漳州市所辖的其他县的辐射量却微乎其微;在三个市区中,漳州市区的辐射能力相对最小,其除对临近的龙海市的辐射量较大以外,与其他地区的经济联系均较小。两极分化问题凸显,不利于厦漳泉同城化进程中各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为衡量各城市接受的经济辐射强度大小,引入了经济联系强度隶属度Fij计算公式:
式中,Fij为经济联系隶属度,Eij表示两市的经济联系强度,n代表接受中心城市经济辐射的城市个数。Fij值越大表示i市与j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在i市对其他所有城市的经济辐射强度中所占比重越大,即在i市的对外经济联系中j市的重要性越大。该公式用定量的方法确定了城市i的对外联系主方向。
通过对厦漳泉大都市区核心区各县市的经济联系强度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图1分析结果。从图1可知,以厦门市为中心,泉州市区、晋江市、南安市和龙海市接受的经济辐射量分别占到10%、13%、12%和36%,占总辐射量的71%;漳州市区、长泰县、漳浦县接受的辐射量较小,分别为9%、5%和5%;而南靖县和华安县接受的辐射量甚至可忽略不计,受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太小。从各县市与中心城市厦门市的经济联系强度隶属度数据可知,各市接受的中心城市的辐射量差距过大,规模分布不太合理。对于厦门市区而言,龙海市、晋江市、南安市和泉州市区是其主要的经济联系方向。
图1 以厦门市区为中心核心区各县市经济联系强度隶属度分布Fig.1 Themunicipality economic contact intensity of cities in the area of Xiamen
随着厦漳泉同城化进程的推进,三地的空间形态规划已形成而且首批同城化建设项目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为加快厦漳泉的同城化建设,使三市尽快实现产业、空间和社会的高度融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重点突破。
由于厦漳泉三地的经济发展仍处于投资驱动阶段,而技术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是投资驱动的最主要两大组成部分。同时,从中心城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强度分析可知,空间距离成为各县市接受中心城区辐射量的障碍因素,一般情况下,距离中心城区越远的县市接受的辐射量相对较小,与中心城区的经济联系强度也较弱。因此,增加基础设施投入,缩小各区域的空间距离有利于周边地区承接中心城区的经济辐射。
厦漳泉同城化进程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虽已经取得了部分成果,如厦漳跨海大桥已建成通车,厦漳城际公交线路开始运行。但城市之间的基础设施仍较薄弱,尤其是各县市与中心城区的连接渠道需要进一步打通,加快建立一小时都市圈。因此,需要继续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如加快翔安与南安沿海大通道连接、海沧港中路与漳州滨江大道对接、环厦高速往漳泉通道、厦门港石码3 000 t级航道工程等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为三地同城化提供基础便利。而且,对这些项目的投资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进一步推动三地经济发展进程。
从上文分析可知,虽然厦漳泉区域经济发展对周边地区产生了较大的空间集聚和辐射效应,并由此带来了巨大的区域经济利益。但中心城区对周边地区的经济辐射强度呈现两极分化现象,周边各县市与厦门、泉州和漳州市的经济联系强度大小不一,区域经济利益在各行政区之间的分配极不均衡,由此产生区域利益冲突和摩擦问题。随着厦漳泉同城化进程的推进,各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势必逐渐增大,不利于区域经济在质方面的改善。因此,建立区域经济利益分配和补偿机制是推动厦漳泉同城化建设的重要条件。
由此,厦漳泉同城化建设必须以“利益一体化”为最终目标,在保持原有的行政区划不变的前提下,产业布局、政策制定和空间规划需建立共同的利益共享和补偿机制,对做出让步的区域及政府给予一定的补偿,做到利益分配的最大均衡。如在《总体规划》中提到的“一核”分为核心区中部、核心区西部和核心区东部三个部分。核心区西部指漳州中心城市、漳浦县和南太武滨海新区,主要布局钢铁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由此,对漳州市及周边县(市)造成的环境治理成本和为打造核心区中部“高端消费中心”“高新技术研发基地”做出的腹地支持给予一定的补偿。
由于“三带”中的沿海产业城镇集聚带主要分布在三市的沿海地区,由三市中心城市及沿海重点城镇组成,是承载该区域工业化的重点地区。在该区的建设过程中应该注重产业的分类整合优化布局、推动错位发展,实现优势互补。
首先,努力加强厦门市的光电显示、金融贸易、航运物流等产业优势,并利用同城化建设的有利契机以这些优势产业为龙头带动泉州和漳州的上中下游产业的发展,在该区域形成联系紧密、相互配套协作的产业集群。其次,充分利用泉州市的制造业优势,提升泉州纺织鞋服、机械装备制造和建筑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的水平,并以重大项目为龙头联合厦门市和漳州市的配套产业,努力构建东南地区重要的临港先进制造业基地。最后,继续发挥漳州市的农业后发优势,利用该区域丰富的旅游及生态资源打造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现代休闲农业、林主业和绿色有机农业等生态产业。
厦漳泉在空间、产业和社会同城化建设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实现三地民众生活水平而不是经济发展的趋同。同城化使区域发展差距缩小的同时,应该以各区域民众生活水平的趋同作为最终目标。要实现这一终极目标除了需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和政策协调方面努力外,还应该逐步扎实推进民生事业共建共享,让民众在同城化建设中得到更多福利。如加快推进三地统一区号、厦漳泉医保卡同城结算体系、公共交通服务对接等项目的实现。并在以后每一批的规划项目中能体现惠及民生的因素。
[1]张少华.厦漳泉大都市区“多极中心制”布局模式探析[J].发展研究,2011(12):48-51.
[2]刘名远.厦漳泉同城化区域经济利益补偿与分享机制[J].发展研究,2012(9):72-77.
[3]杨正炉.厦漳泉同城化建设的国外经验借鉴[J].中国证券期货,2012(3):176-177.
[4]余舒悦.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建设的条件分析与对策思考[J].台湾农业探索,2012(3):40-43.
[5]齐讴歌,赵勇,王满仓.城市集聚经济微观机制及其超越:从劳动分工到知识分工[J].中国工业经济,2012(1):36-45.
[6]李常理.论比较优势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转换[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1,23(2):99-103.
[7]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快推进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的工作方案[R].福州:福建省人民政府,2011.
[8]熊义杰.区域经济学[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