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滨海旅游竞争力不均衡问题研究*

2013-10-13 02:19:02鲁小波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3年8期
关键词:葫芦岛盘锦锦州

■鲁小波 郭 迪

在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发展过程中发现一个突出的问题——辽宁沿海经济带6市之间旅游竞争力存在严重的不均衡。这种不均衡不利于辽宁沿海6市以平等的身份进行区域旅游合作和交流,构建区域旅游共同体。深度开发辽宁沿海旅游资源,开发极具市场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开拓更广阔的市场,打造更具魅力的滨海旅游带,促进辽宁沿海经济带整体旅游竞争力的提升,是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

辽宁滨海旅游竞争力不均衡的表现

对区域旅游竞争力的评价只有从区域旅游资源实力、旅游基础、旅游市场实力、旅游环境支持力、区域经济实力和区域旅游发展活力的多角度、全方位的综合考虑,才能勾勒出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的全貌。鉴于此,本文构建了包括6个方向、21个指标、36个具体因子的区域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相关研究确定了指标的权重。运用上述评价体系对辽宁沿海经济带6市进行区域旅游竞争力分析,结果显示辽宁沿海经济带6市的旅游竞争力存在明显的不均衡 (表1)。

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竞争力不均衡主要表现为:大连一枝独秀,其旅游竞争力评价得分为15.01,而其他5市最高的丹东仅为7.54,与大连相差巨大;从空间结构来看,辽宁沿海经济带内部旅游竞争力格局“黄强渤弱,东强西弱”。黄海沿岸的大连、丹东旅游竞争力排名分别为第1、第2位,而渤海沿岸的葫芦岛、锦州、营口和盘锦旅游竞争力排名分列3-6位。

表1 辽宁沿海经济带6市旅游竞争力分析

辽宁滨海旅游竞争力不均衡的原因

辽宁沿海经济带6市旅游竞争力是从旅游资源实力、旅游基础、旅游市场实力、旅游环境实力、经济实力和旅游发展活力6个方面进行评价,大连旅游基础优势最为突出,评价得分为25.35,是其他5市最高得分的将近4倍。旅游市场实力也是优势突出的方向,大连旅游市场实力得分19.87,是第2位的2倍。大连经济实力和旅游资源实力也是排名第1,其评价得分是排名第2位的将近2倍 (表1、 图1)。

图1 辽宁沿海经济带6市旅游竞争力分析

图2 辽宁沿海经济带5市旅游竞争力分析 (除大连)

综合来看,大连的旅游环境实力基本与其他地区持平,而旅游发展活力则落后于其他地区,这是大连市旅游开发的历史和程度所决定的。大连的旅游资源有其优势 (滨海),也有其不足——历史短、缺乏名山大川,但是之所以评价后的旅游资源实力较强是因为在庞大的旅游规模效益影响下,其旅游资源的利用程度、宣传程度都较高的结果。

由于在大连市强大的优势下,通过图1分析辽宁沿海经济带其他5市的旅游竞争力优劣势较为困难,因此,在不包含大连的情况下绘制图2,分析丹东、锦州、营口、盘锦和葫芦岛的旅游竞争力优势、劣势。

通过图2分析,可以得出一个明确结论:辽宁沿海经济带除大连以外的5市旅游竞争力优势、劣势各有所长。营口、葫芦岛旅游发展活力十足,尤其是营口的旅游发展活力不仅在其旅游竞争力评价体系的6个方向中是最有优势的,而且在包括大连在内的辽宁沿海经济带6市中,营口的旅游发展活力也是最强的,葫芦岛紧随其后。丹东旅游市场实力和旅游环境实力优势较大,锦州和葫芦岛旅游资源优势比较突出,锦州与葫芦岛地处辽西走廊,彼此相连,濒临渤海,北依医巫闾山,辽西走廊是华北至东北两大旅游地理斑块上的廊道,山水风光秀丽,文物古迹众多,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50余处,因此地处辽西走廊要冲的锦州和葫芦岛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级别高。盘锦经济实力最强,2011年其人均GDP为79584元/人,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2258元/人,在辽宁省仅次于大连91295元/人,坚实的经济基础能为其旅游发展提供强力支持。丹东、锦州旅游基础也都有显著优势。

表面上来看,大连市旅游基础、旅游市场实力、经济实力和旅游资源实力为带动旅游竞争力的4大牵引,实质上则是经济发展水平起了根本作用。大连市是辽宁省唯一的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也是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辽宁省的一个重要沿海港口城市,省内第二大城市,是我国东北地区主要的对外门户;也是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2012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名十一位、金融竞争力全国第八,东北第一。2011年大连地方生产总值达6150.63亿元、人均GDP为91295元/人,都位列全省第一。并且自2002年以来大连市已连续10年为辽宁省人均GDP排名第一的地区。在强大的经济支撑下,大连市旅游基础设施完善,旅游市场规模庞大,虽然大连旅游资源存在明显不足 (旅游资源类型不全面,缺乏级别较高的、历史悠久的人文旅游资源;没有世界物质遗产项目),但是在强大的经济推动下,大连的旅游资源开发程度较高,旅游景区达83处,其中A级景区37处,都为全省最多,是辽宁沿海经济带排名第二的锦州 (37处旅游景区)和葫芦岛 (14处A级旅游景区)的2倍以上。

另外,从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的空间格局来看,2011年辽宁沿海经济带各地区产业规模与各地区旅游收入规模布局基本一致,由此印证了地区经济实力对旅游竞争力的支撑作用。

综上所述,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竞争力存在不均衡的根本原因是受制于辽宁沿海经济带的经济发展不均衡。

辽宁滨海旅游竞争力不均衡的不利影响

辽宁滨海6市之间旅游竞争力存在的极度不均衡既制约着辽宁滨海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利于辽宁滨海6市的旅游合作和整体旅游竞争力的提升,更不利于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建设。

(一)制约辽宁滨海旅游业进一步发展

大连是依靠优越的发展基础成为辽宁滨海旅游发展的“磁极”,不仅拥有优厚的经济基础和庞大的旅游市场,而且将全省优秀的旅游人才、大量游客、丰富资金吸引过去,本来就处于劣势的丹东、营口、盘锦、锦州和葫芦岛不仅没有得到发达地区的人才支持,本地的优秀人才也被吸引而流失,由此形成了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马太效应”,虽然大连滨海旅游持续发展,而更大范围的辽宁滨海旅游持续低迷。

(二)不利于辽宁滨海6市的旅游合作

旅游合作是进一步提升辽宁滨海整体旅游竞争力的关键,是区域旅游发展的大势所趋。然而旅游竞争力的悬殊差距不利于辽宁滨海6市以“平等的身份”参与旅游合作,无法实现强强联合的优势互补和相互支撑的效应。旅游合作只能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进行实质性的联合与互动。

(三)阻碍辽宁滨海旅游整体竞争力提升

辽宁滨海6市旅游竞争力的不均衡严重影响滨海旅游合作,制约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很难摆脱“旅游行政区现象”,持续影响了辽宁滨海旅游规模的形成和经济效益的提高,造成旅游产品的重复建设、旅游市场的恶性竞争等问题,阻碍辽宁滨海旅游整体竞争力提升。

(四)影响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

《辽宁沿海经济带规划》中明确提出要“突破行政区划界限,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统筹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共建共享、互联互通水平,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然而,辽宁滨海6市旅游竞争力的不均衡严重阻碍了区域旅游合作,行政区划界限依然分割着旅游资源、阻隔着旅游要素畅通流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规划目标的实现。

改变辽宁滨海旅游竞争力不平衡现状的建议

2009年7月1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滨海旅游是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又在沿海经济产业构成中占有重要的比重,促进辽宁滨海旅游竞争力均衡发展,完善辽宁沿海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政策扶持

从全省旅游战略的视角出发,应该向营口、辽西的锦州、葫芦岛以及辽东的丹东实行政策倾斜,要重视这些相对落后的地区和他们的旅游业,通过财政扶持、税收减免、金融支持、土地优先等措施实现对这些地区旅游发展的政策支持,创造好的旅游发展环境。借助招商引资,增强这些地区的旅游企业实力,深入挖掘旅游资源潜力,壮大旅游经济规模,实现地区经济发展的目标。

(二)资源挖潜

丰富的旅游资源通常都保留在经济落后地区。葫芦岛、锦州、盘锦、营口和丹东分布有价值很高的旅游资源,要实现辽宁滨海旅游竞争力相对均衡,必须根据这些地区的旅游资源特色,挖掘资源潜力,打造精品旅游,树立旅游品牌,促进旅游经济持续增强。根据葫芦岛、锦州、盘锦、营口和丹东的资源特色,可以推出八大精品:以盘锦红海滩、医巫闾山、青山沟、鸭绿江口湿地和白石砬子为基础的生态旅游;以碣石宫、兴城海滨、觉华岛、笔架山、鲅鱼圈、大鹿岛为代表的滨海旅游;以奉国寺、北普陀山、青岩寺、楞严寺、凤凰山为主体的宗教旅游;以望儿山母情节、兴城海会、闾山赏花会、契丹婚俗表演、北镇庙祭山大典、盘锦国际湿地旅游节等为主体的节庆旅游;以九门口长城、兴城古城、北镇庙、盖州上帝庙、虎山长城为代表的历史古迹旅游;以金牛山遗址、石棚山石棚、丹东前阳遗址和后洼遗址为代表的古人类遗址旅游;以大梨树、葫芦山庄、吴楚山庄、盘锦鑫安源绿色生态园、北镇闾山农业旅游区为代表的乡村旅游;以辽沈战役纪念馆、抗美援朝纪念馆为核心的红色旅游。

(三)人才战略

辽宁要创造优越的政策环境和体制环境,为旅游人才在辽宁滨海地区尤其是葫芦岛、锦州、盘锦、营口和丹东安居乐业提供良好的平台。辽宁滨海旅游均衡发展的人才战略可以概括为“吸引人才,培养人才,智力引进”。一是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加强滨海地区引进高中级管理人才和复合型专门人才,使“孔雀滨海飞”。二是加大对旅游教育的投入,扶持旅游培训中心。完善岗位培训制度建设,在旅游从业人员中全面实施“外语达标”、“持证上岗”制度,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三是加强与国内旅游院校、旅游学术研究机构的合作,构建辽宁滨海旅游发展“智库”;经常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辽宁沿海地区考察、研究、演讲等,采取多种形式为旅游发展出谋划策。

(四)项目带动

项目带动是旅游竞争力提升的有效途径。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等充分说明通过一些重大会展、赛事、游乐项目可以极大推动地区旅游竞争力的提升。以“城市与海,和谐未来”为主题的2013锦州世界园林博览会在锦州龙栖湾新区召开,该项目促进了锦州市在基础设施、旅游接待条件、旅游品牌、城市风貌、人才培养等一系列方面的改进和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锦州市旅游业的竞争力。由此说明重大旅游项目不一定非要落户在基础条件优越的地区和城市,布局在发展相对滞后、条件较差的地区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会带动地区旅游业跨越式发展。未来辽宁滨海旅游项目的布局要考虑基础条件较好的大连,但有些项目更要考虑急需突破的营口、葫芦岛、盘锦、锦州和丹东。

参考资料

1.张辉.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及运行方式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1(第1版):71-80.

2.鲁小波,齐月,陈晓颖.旅游平衡区域经济差距作用分析——以辽宁省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2,28(2):84-88.

3.鲁小波,陈晓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辽西旅游战略[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45-48.

4.宋丽娜.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一体化”发展战略探析[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9,26(6):18-20.

5.李悦铮.辽宁沿海地区旅游资源评价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0,15(1):46-50.

6.陈晓,王丹等.辽宁省旅游经济的时空差异演变分析[J].经济地理,2009,29(1):147-151.

7.赵亮,李洪娜,卢晓君.辽宁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变化[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0,33(2):173-177.

8.陈晓,李悦铮.环渤海主要滨海城市旅游竞争力定量研究[J].经济地理,2008,28(1):158-162.

猜你喜欢
葫芦岛盘锦锦州
盘锦红海滩
新少年(2023年11期)2023-12-05 12:21:38
◆其它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撰稿要求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撰稿要求
◆ 其它
建筑与预算(2022年5期)2022-06-09 00:55:34
◆ 油漆及涂料
建筑与预算(2020年8期)2020-09-04 08:27:54
盘锦人工岛建设条件分析
葫芦岛海边补网人
当代工人(2016年3期)2016-04-11 23:26:38
盘锦地下流体观测在地震预报中的作用
辽宁盘锦大米升级推出“玉粳香”生态大米
天津经济(2015年10期)2015-02-28 16: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