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付 松
(责任编辑/李 坤)
2012年10月7日,大方县羊场镇穿岩村生态小广场。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冒着小雨听取村党支部书记王永军介绍石漠化治理情况。在一组新旧照片对比的展板前,温家宝回忆起1996年到穿岩村调研时的情景。“我十多年前来,这山上都是光秃秃的,你看那张照片,我蹲在那儿,山上都是光秃秃的。”“现在生态不
一样了,屋子也不一样了。”
正如总理所说,今天的穿岩村的确变了,除了生态,改变的还有人们的思想和生活。
十多年来,作为毕节试验区“生态建设”示范样板之一,穿岩村在生态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旅游产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一幅青山绿水红日子的生动画面。
“开荒开到边,种地种到天”、“种一坡,收一箩”是穿岩村退耕还林前的真实写照。
“那时候,只要一下雨,山上的雨水混着泥沙滚滚而下,即使睡在家里也极不踏实。”王永军介绍,1984年和1987年分别发生了泥石流和山体滑坡,酿成2人死亡的惨剧。
血的教训让人们开始反思生存的环境,如何带领村民走出“越垦越穷、越穷越垦” 的怪圈成了村支两委的当务之急。而退耕还林、恢复生态则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可行之策。
穿岩村真正意义上的退耕还林是从1999年底才开始启动的。听说要把土地拿来种树,一些老百姓不乐意了。在一次动员大会上,村民肖华香指着王永军的鼻子说:“退耕还林的会是你开的,动员工作是你做的,以后要是我们家揭不开锅,就上你家吃饭去。”王永军拍着胸膛向大家保证:“国家有政策、有补贴,我们就不担心没饭吃。”
“假如搞不出个结果,或者国家停止了补助怎么办?”对退耕还林,路边组65岁的老党员曾居伍最初也是持怀疑态度。原因是1984年也搞过一次,但政府的补贴两年后就停止了。从那以后,曾居伍在政策方面“不明确的、看不准的”,就不会轻易“下注”。
王永军认准的事就会坚持干下去。
讲科学、明事理、谈计划,算细账。村支两委一班人,白天到田间地头实地规划,晚上去村民家中沟通交流。
“看他们也挺不容易的。”曾居伍最终同意“退一半,留一半”。
2000年初,穿岩村开始大面积的挖坑种树。“即使是大雪封山,也不能阻止村民种树的热情。每天都有好几百人上山,场面十分壮观。”有时为了数清楚村民们挖的坑种的树,王永军和其他村领导从山脚到山顶要来回走上好几趟。
两年之后,曾居伍看到了退耕还林的“战果”:村民们不但领到了政府补贴的粮食和款项,还享受到了没有土地的那份轻松与快乐,他们正在走一条穿岩村祖祖辈辈都没走过的路——加工特色食品、开办“农家乐”。
曾居伍主动找到王永军,要求把剩下的一半土地也退了,但那时村里的指标已经用完。几经周折,王永军协调到邻村的10亩土地指标,解决了曾居伍的后顾之忧。
如今的穿岩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牌子比村党支部、村委会的牌子更亮丽更醒目,一个名字的变化,折射出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山还是原来的山,人还是原来的人。不变的是理想和信念,改变的是面貌和思维。
往日的穷山恶水,今日能变出真金白银。对此,“军林农家乐”老板肖军林深有感触。
肖军林是路边组村民,退耕还林后就举家外出打工,2010年返乡创业。在村党支部的协调下,肖军林两幢3层的漂亮“农家乐”顺利建成开业,年收入50万元以上。肖军林也成了穿岩村小有名气的致富“领头雁”,村民们更为形象的称他为“退”出来的百万富翁。
而今,穿岩村有“好兴情”、“山水间”、“生态山庄”、“稻香村”、“水西肴”等上规模的农家乐20余家。年收入最高的达50万元,最低的也有10多万元。
在“农家乐”的带动下,当地豆干产业得到迅速发展,产量已经扩大到4万多公斤,带动了近60户农民做上与豆干相关的生意。
“做出来就直接送农家乐,有时也留点自己卖,打发时间。”自从2002年土地退完后,曾居伍一家四口也加入到生产特色豆干行列,年均纯收入1.2万元以上。
像曾居伍一样从退耕还林中转行出来从事豆制品加工的还有23户,户均收入一万多元。
穿岩组的冷文友外出务工,几年后举家返乡,怀揣打工攒下的3万元钱,办起了一个养鸡场。冷文友介绍,“现在每次存栏500只鸡,3个月出栏,按每只鸡净找5元钱计算,一年找个七八千不成问题……”
“村干部官虽小,但肩负的责任重大,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这是王永军常说的一句话。
近年来,村党支部通过“双培双带”、“四帮四促”、“创先争优”、“党员创业带富”等活动的开展,着力增强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着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着力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
村党支部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引导广大党员转变发展观念和发展方式,并掌握1至2门种植、养殖、加工等致富技能,或具备商贸业、服务业等1项以上发展经济的特长。
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中,穿岩村建成以火花组为核心、辐射周边村组的120亩中药材种植党员“创业带富”示范服务基地,在27个村民组分别培育27名“党员创业带富”典型。
党员李良华2009年5月成立了“大方县富华专业合作社”,推行“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养殖猪、牛、羊等,仅2009年纯收入就达3.5万元。
“学习互助、技术互帮、劳力互补、资金共筹、信息共享、市场共创、土地连片。”使党员群众在学习、生产和生活中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
山绿了,水清了,人富了。
从上山找粮食到下山找票子,充分凸显了“近期作示范,长远探路子”的科学发展示范作用。
25年来,穿岩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个“山披绿、人致富”的生态样板,成为实施退耕还林的一个传奇佳话。
最大的变化是生态的变化,是生态的变化给穿岩带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或许,这组数据更能说明这一变化:森林覆盖率1988年是18.6%,2011年是68.15%;1988年全村人均收入206元,2011年是4558元,增长了22.08倍;贫困人口1988年是2860人,2011年是548人,减少了2312人。森林覆盖率和人均收入直线上升,贫困人口直线下降,这是生态建设给穿岩村带来的最直接、最大的变化。
如今的穿岩村依托良好的生态旅游资源优势,整合资金,改造民居、治理河道、建生态小广场和公共设施。在政府的引导和群众的参与下,乡村旅游氛围基本形成,群众增收渠道得以拓宽,群众的观念也有较大转变。
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等,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闲暇的时候,村里的老人们还在小广场上扭起了秧歌。
生态建设给穿岩带来了优美的环境,穿岩成了城里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依托“绿色生态长廊”的美誉,2010年,穿岩村被列为毕节市“十大乡村旅游”景点之一。
利用这一契机,穿岩村流转土地120亩,引进外资600多万元,打造“九驿生态园”,种植紫薇、海棠、梅花、桂花、紫荆等8000余株,成了穿岩村一道亮丽的风景。
2010年,羊场镇党委及穿岩村党支部借助乡村旅游开发的东风,结合致富田园、生态庭园、特色庄园、文化乐园、和谐家园“五园新村”建设的要求,加快了生态家园和基础设施建设。
一个多月,完成了1500米的沟渠治理,新建10立方储量的小水窖50个和30立方储量的小水窖58个;两个多月,修建了一个生态小广场,小广场设置了亭子、秋千等休闲设施;三个多月,完成了164户生态文明家园建设,亮化房屋10000平方米,修砌花池500平方米……
“与以前不同了,如今的穿岩村群众,住的讲宽敞,吃的讲营养,穿的讲高档!”王永军说,下一步,村党支部将继续以建设发展型党组织为引领,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积极性,通过融资渠道,在山上修便道,引导村民开旅馆,搞活乡村旅游,大幅度提高群众的收入,促进村里的经济社会更加发展。
“山青水碧村邨秀,柳绿桃红处处春。风和日丽田园美,鸟语花香庭院新。”诵读着“山水间”农家乐墙壁上的诗句,感受着从遥远的山谷徐徐吹来的清风,让人不禁感慨——风景这边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