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海福
【摘要】作文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苦差事。笔者结合教学经验,从这五个方面对初中作文教学作了总结:1.引导阅读,唤起兴趣;2.走进生活,积累素材;3.上好作文课,做好领路人;4.自己评改,提高能力;5.以成功的喜悦,激发写作欲望。
【关键词】初中作文 教学 心得
提起作文,学生的反应大都是愁眉紧锁,而语文教师的反应大都则是摇头叹息。的确,写作文,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苦差事;而改作文,对于语文老师来说就更是一件苦差事了。但是,对于所有文学爱好者来说,读一篇优美的文章却是一种享受。鉴于此,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就要想办法让学生不再害怕作文,并写出优美的文章。下面是我指导学生写作的几点心得,希望能与大家共勉。
一、引导阅读,唤起兴趣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正如古人所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文章和片段,是写作教学的好材料。课文中大部分是名家名篇,语言生动形象,易感易学,很适合学生阅读。对于这些课文,我们应该让学生多读多记,必要时背下来,积累的东西多了,到写作文时语言就會像涓涓细流,自然而然地从笔下“流淌”出来。当然,要写出好文章,只熟读课文还远远不够,还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报刊、杂志、名家名篇,从阅读中学习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法,并汲取其中丰富的写作营养。
二、走进生活,积累素材
宋代诗人陆游说过:“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句诗所指的意思就是写作之前必先下工夫体验生活,积累材料,只有掌握丰富的素材,才能写出生动的文章来。那应该到哪里去寻找素材呢?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可见,生活是习作素材的主要源泉。这就要求教师多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如郊游,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广泛积累写作素材。在生活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过程,若有一些心得体会,就要及时记下来。这样坚持久了,学生在写作文时就会习惯于记实事、写真人、抒真情、发实感。
三、上好作文课,做好领路人
首先,真情朗读,分析感悟。利用多媒体出示一篇范文,配上轻柔的音乐,由老师给学生朗读。朗读的时候,不仅要语音准确,语句清晰,还要做到声情并茂,让学生能听出文章的情感。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构思,剖析文章的内涵,指出文章的亮点,以便学生适当摹仿,仿中求创。中外作家历来强调创造,但在写作中可以适当地摹仿。
其次,围绕生活,提供素材。根据作文命题,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把学生周围的人或事、景或物作为素材提供给学生,使学生发现文章来源于生活,只要你留心观察,再用优美的文字把所观察到的事物表述出来,加上自己的所想、所感、所悟就一定会是一篇贴近生活的好文章。
最后,巧妙构思,有血有肉。学生在确定好自己的写作内容后,引导学生列出写作提纲,进行巧妙的构思,最好能从独特的角度切入,在常人意想不到之处挖掘出新的内涵,从而使文章产生独特的魅力,即要求学生做到立意新颖。有了好的立意,再加上已经积累的素材,就一定能写出一篇好的文章来。但一定要注意,不能把素材简单地堆砌在一起,要表达出我们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事件的评价,对社会人生的理解和看法。
四、自己评改,提高能力
在作文批改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评改。可采取互批互改,找到不通顺的句子,不恰当的词语和错别字,最后写上对这篇作文的简评。这样基础好的学生与基础薄弱的学生对调批改作文,写得差的学生改到好的作文时,可以从中学到方法,受到启发,得到提高;写得好的学生改到写得差的作文,也会从中得到教训。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评改作文会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笔的好习惯,十分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天长日久,就会自然而然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以成功的喜悦激发写作欲望
要使学生坚持不懈地自觉作文,最关键的是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并逐步养成习惯,满怀乐趣地去学习。这就要求老师在实践中要具体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用肯定给学生自信心。学生的作文被拿到班上做范文宣读,小作者就会非常高兴。哪怕学生写得很不成功,也要给予鼓励性的评价,甚至把一些后进生的作文修改好后在课堂上讲读,以此激发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作文兴趣。
其次,在作文评语中给予鼓励,为作文中的优点“喝彩”。哪怕只有一个词用得生动,一个句子写得好或一个地方有新意,也要为其叫好,让他们觉得“我也会写”,从“怕写”向“要写”“乐写”迈进,循序渐进,最后达到共同的目标。
第三,办好班级的习作园地,把优秀的篇、段张贴在上面,让学生相互阅读。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们互相学习,还有很强的激励效果。要鼓励学生办班级手抄报、写校园广播稿、评论社会热点问题,并鼓励他们向报刊、杂志投稿。
当然,写好作文并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就能做到的,这需要长期的积累、训练。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陪同学生一起去积累,一起去品鉴文章,一起去发现进步。只要陪同学生一起坚持下去,我相信,我们的学生就一定能写出优美的文章供老师享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