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向阳
河南郏县人民医院内三科 郏县 46710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临床常见的以对称性肢体疼痛、麻木或感觉减退为主要特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笔者采取甲钴胺联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57例DPN患者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09—2012-09我科收治的113例DPN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经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和肌电图检查综合分析确诊,符合刘新民等[2]主编《实用内分泌学》中DPN的诊断标准。前列地尔组56例,男34例,女22例;年龄35~75岁,平均(47.9±11.3)岁;糖尿病病程2~11a,平均(5.2±1.6)a;DPN病程1~5a,平均(2.2±1.3)a。胰激肽原酶组57例,男34例,女23例;年龄34~76岁,平均(47.8±11.3)岁;糖尿病病程2~12a,平均(5.3±1.6)a;DPN病程1~5a,平均(2.2±1.3)a。所有患者肌电图检查示尺神经、正中神经、腓总神经和腓肠神经传递中至少2组神经传递速度变慢。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入院后立即完善相关检查,根据病情需要予口服降糖药、肌内注射胰岛素、合理膳食或适当锻炼等措施积极控制血糖。前列地尔组予甲钴胺注射液(肌内注射,0.5mg/次,1次/d)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10μg加入0.9%氯化钠液10mL静推,1次/d);胰激肽原酶组予甲钴胺注射液(肌肉注射,0.5mg/次,1次/d)联合胰激肽原酶(第1疗程注射用胰激肽原酶40U肌内注射,隔日1次;第2、3疗程空腹口服胰激肽原酶肠溶片,120~240U/次,1~3次/d)治疗。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0d为一疗程,3个疗程结束后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药物安全性。
1.3疗效评价标准参考姜月峰等[3]研究,症状、体征完全消失,神经传导速度正常者为治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至少有2项神经传导速度增加≥5m/s者为显效;症状、体征有所缓解,至少有1项神经传导速度增加≥5m/s或有2项增加<5m/s者为有效;症状、体征和肌电图无任何变化,甚至加重者为无效。治愈、显效与有效之和为总有效。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软件包处理数据,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周围神经传导速度2组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胰激肽原酶组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明显优于前列地尔组(P<0.01)。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s,m/s)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s,m/s)
注:与治疗前组内比较,▲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P<0.01
神经类型 前列地尔组(n=56)胰激肽原酶组(n=57)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尺神经 45.8±4.0 48.4±3.7▲ 44.6±3.2 58.9±3.9▲★运动神经 正中神经 40.2±2.1 46.5±1.9▲ 41.8±2.8 56.0±1.9▲★腓总神经 37.5±4.2 43.2±3.1▲ 39.2±3.9 44.5±2.4▲★尺神经 37.6±3.0 42.5±2.7▲ 39.1±3.0 44.8±2.7▲★感觉神经 正中神经 37.6±2.5 48.7±3.5▲ 37.1±2.8 53.5±2.6▲★腓肠神经 39.9±4.1 42.3±3.8▲ 41.6±4.2 44.5±3.6▲★
2.2临床疗效胰激肽原酶组总有效率96.49%,明显优于 前列地尔组(P<0.05)。见表2。
表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n(%)]
2.3药物安全性治疗期间,前列地尔组发生胃肠不适者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79%(1/56);胰激肽原酶组发生胃肠不适者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3.51%(2/57)。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2,P=0.9876>0.05)。
DPN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医学界普遍认为该病与多元醇途径或糖基化终末产物代谢紊乱、氧化应激、神经营养因子匮乏或微血管病变等多种因素有关,治疗当以改善周围神经血流供应和促进神经功能修复为主[4]。
甲钴胺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活性维生素B12衍生物和蛋氨酸合成酶的辅酶,能够有效促进神经细胞内用于组成轴突的结构蛋白和髓鞘形成磷脂的合成,使轴突受损区域的组织、细胞修复和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生成,从而修复受损神经和改善神经传导速度。胰激肽原酶能够促进激肽原降解为激肽,扩张毛细血管、小动脉和升高血浆中激肽水平,从而改善血流量和组织血流灌注状态[5]。同时,胰激肽原酶能够通过激活纤溶酶原提高纤溶系统活性,影响特定神经元分布、生长、成熟、存活和功能,从而降低血黏度和改善神经营养因子缺乏状态。现代研究证实[6],胰激肽原酶能够诱导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前列环素以防止血栓形成,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以防止血管硬化,刺激轴突再生而修复神经传导。
综上所述,甲钴胺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DPN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血流量和神经营养因子缺乏状态,促进神经功能修复,安全可靠,值得临床继续研究和推广使用。
[1]潘鑫辉,朱肖群,莫健平 .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6例[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6):59-60.
[2]刘新民主编.实用内分泌学[M].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 415.
[3]姜月峰,靳水玲 .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和α-硫辛酸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5):75-76.
[4]吴荷梅 .硫辛酸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8例[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8):155-156.
[5]韩健 .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1):62-63.
[6]梁英梅,邹平,卢薇 .法舒地尔联合甲钻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83例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4):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