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治疗前后上中切牙牙根吸收及自行修复的临床观察

2013-10-09 09:58尹清志张蓓王首军
河北医药 2013年1期
关键词:牙骨质摄片根长

尹清志 张蓓 王首军

牙根吸收是正畸治疗中的一种常见不良反应,治疗早期即有发生。若正畸治疗最初6个月即有牙根吸收迹象的患者,在接下来的治疗中发生牙根吸收的可能性明显大于最初6个月没有可见根吸收的患者[1]。动物实验发现牙根的变短性吸收并不随着矫治力的去处立即停止。这就使正畸医生在治疗前不能对预后有准确的把握,或者因根吸收而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甚至引起医疗纠纷。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拟通过临床影像学的测量来探讨上颌中切牙牙根吸收及其自行修复的情况,为今后的预防发病等提供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至2011年秦皇岛市海港医院和抚宁县人民医院接受正畸治疗的患者50例,男19例,女31例。纳入标准:(1)患者无正畸治疗史,外伤史及根管治疗史;(2)无遗传病史及发育异常;(3)牙根发育完成,且形态无异常;(4)均戴用0.022×0.025英寸的直丝弓矫治器;(5)治疗不少于12个月(平均14.7个月);(6)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结束,结束1个月,结束后6个月拍摄曲面体层片,图像清晰可辨,拍摄距离及条件均一致。均由同一个人进行仔细测量记录。

1.2 测量方法 参照Sharpe的根吸收分级法[2],制定改良根吸收分级标准(图1):0度,无根尖吸收;1度,轻度吸收根尖变圆钝模糊或有毛边;2度,中度吸收锥形轮廓消失,根尖部可见窄的锯齿线;3度,重度吸收根尖部消失,末端变平,可见明显的宽的锯齿线。记录上中切牙根吸收情况。

图1 根吸收分级法

1.3 观察指标 测量双侧上颌中切牙正畸治疗前后根吸收的状况,分析治疗前后牙根吸收的差异。统计治疗前后发生根吸收的牙数、轻重程度及自行修复情况,并比较治疗前后根吸收的差别。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采用配对资料的Wilcoxon带符号秩检验,对治疗前后,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6个月比较四个时间段牙根吸收发生率的差别,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正畸治疗前上中切牙根吸收程度为0级和1级;正畸治疗时根吸收情况加重,并出现中、重度的吸收;治疗结束1个月,1级吸收吸收数目少量增多;治疗结束6个月,1级吸收数量减少,2级3级数量未改变。从拍摄的曲面体层片上可见,虽然2、3级的吸收没改变,但在吸收处变得圆顿,虽然吸收的状况不乱能完全修复,但是还是有自身的牙骨质进行少量修复。治疗前、后,治疗后及结束后1个月根吸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1个月和6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重度的吸收数目没有改变,自行修复的反应是有限的。见表1。

表1 50例(100例)上颌中切牙根吸收的程度及修复情况n=100,颗

3 讨论

矫治过程中牙周组织在正畸力的作用下发生改建和更新,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牙根吸收,许多学者都在自己的临床观察中证实了这个现象的存在。因此,牙根吸收仍然是正畸治疗中一个严重的医源性问题。牙根吸收后再修复的生物学过程及机制仍不清楚,有研究指出人类牙根具有高修复能力[3],目前对于正畸性根吸收开始注重吸收后的修复。

3.1 病例的选择 有研究显示正畸治疗后牙根吸收主要发生在上前牙,上中切牙根吸收较为常见,大部分为轻度,少部分为中重度根吸收[4],平均吸收长度超过1.4 mm。我们选择的是无正畸治疗史,无外伤史,无根管治疗史,牙根发育完成,且形态无异常的上颌中切,以排除先天及后天的因素对观察结果的影响[5]。

3.2 评估方法 大部分关于根吸收的研究是通过全口曲面断层片、头颅侧位定位片及根尖片完成的,最为精确的测量为三维CT。头颅侧位片是定位摄片,但患者多存在前牙区拥挤重叠,难以对根尖精确定点,可能误差较大;牙冠平行投照技术[6]的根尖片在精确性上较好,但信息量较少;三维CT,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较高的敏感性,但其放射剂量高,且费用高。全口曲面断层片的优点在于包含全部牙齿的信息,对摄片质量没有特殊要求,且价格合理患者可以接受,不足之处在于其为非定位摄片,且有些牙齿形变较大,不同牙位形变率存在一定差异。

评价根吸收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测量根吸收的数值,二是按根吸收程度分级。文献中的分级标准大多类似于SharPe的四级标准:0级,无根尖吸收(0~);1级,根尖稍纯(1~2 mm);2级,根尖中度变钝,吸收至1/4根长(2.1~4 mm);3级,严重变钝,超过1/4根长(>4 mm)。我们选用改良后定性吸收分级方法,但我们认为这样的分级法简便快捷,适用范围广,缺点在于分级的依据主观成分较多精确。

3.3 牙根吸收后的修复 Brudvik等[7]认为当正畸力减小后,吸收过程便停止了,牙骨质修复开始。也有研究认为,牙根修复的全面启动,是在终止矫治力后牙骨质的沉积过程[8]。张琳林等[9]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在拆除加力装置后牙根吸收并未完全停止,牙根吸收与牙根修复过程并存,随着时间的延长,修复越好,但吸收的牙骨质一定程度的修复是有限的,牙根的变短性吸收并不随着矫治力的去除立即停止。目前没有临床研究牙根吸收以后的组织学修复,且治疗结束后的随访研究就少之又少。Levander等[10]在对73颗上颌切牙5~15年的随访观察中发现,正畸治疗后牙根有严重吸收的上颌切牙,如果总根长不足9 mm,那么牙齿将可能松动。我们对比了治疗前后牙根吸收情况,且参照了治疗结束后的半年内牙根吸收及修复情况符合上述的动物实验的结果,在治疗结束后的短时期内,正畸性牙根吸收尚未完全停止,但逐渐出现的修复反应,使得牙根吸收的速度放缓,根尖变圆顿,吸收陷窝消失。如果这部分迁延的吸收继续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牙根长度变短,对牙齿的稳固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应对所有的正畸患者做定期的X线片监测。并在矫治前后详细告知患者及家属牙根吸收的可能性及后果。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法,以尽可能的减少牙根吸收的风险。

1 Artun J,Smale I,Behbehani F,et al.Apical root resorption six and 12 months after initiation of fixed orthodontic appliance therapy.Angle Orthod,2005,75:919-926.

2 Sharpe W,Reed B,Subtelny JD,et al.Orthodontic relapse,apical root resorption,and crestal alveolar bone levels.Am J Orthod Dentofar Orthop,1987,91:252-258.

3 Fritz U,Rudzki-Janson I,Paschos E,et al.Light microscopic and SEM findings after orthodontic treatment--analysis of a human specimen.JOrofac Orthop,2005,66:39-53.

4 江建林,刘路平.青少年正畸治疗前后上中切牙牙根吸收的临床研究.实用临床医学,2005,6:121-122.

5 徐科峰.异常牙根形态对正畸治疗前后前牙根吸收的影响.口腔医学,2011,31:689-691.

6 Mohandesan H,Ravanmehr H,Valaei N.A radiographic analy-sis of external apical root resorption of maxillary incisors during active orthodontic treatment.Eur JOrthod,2007,29:134-139.

7 Brudvik P,Rygh P.Transition and determinants of orthodontic root resorption-repair sequence.Eur JOrthod,1995,17:177-188.

8 Harris DA,Jones AS,Darendeliler MA.Physical properties of root cementum:Part 8.Volumetric analysis of root resorption craters after application of controlled intrusive light and heavy orthodontic forces:amicrocomputed tomography scan study.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2006,130:639-647.

9 张琳林,单春城,戴红卫,等.大鼠正畸牙根吸收修复早期的组织学观察.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33:2394-2396.

10 Levander E,Malmgren O.Long-term follow-up of maxillary incisors with severe apical root resorption.Eur JOrthod,2000,22:85-92.

猜你喜欢
牙骨质摄片根长
道高一丈
保乳手术切缘评估及术中乳腺X线摄片的临床应用
MRI诊断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意义
浅析DR摄片应用于大批量胸部健康体检中的临床价值
树藤哪根长
牙骨质细胞的研究进展
牙骨质结构不良的X线多样性表现与口腔临床相关性
水稻OsDHHC13基因参与氧化胁迫响应的初步研究
保留根面牙骨质对人牙周韧带细胞分化的影响
桡骨头细微骨折行不同体位X线摄片与CT的诊断价值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