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敬文
(石河子152团一连猪场,新疆石河子832000)
冬季对于西北地区的养猪场来说是一年中最为不好管理的一个季节,温度都在零下,这样的温度对母猪和育肥猪来说影响不是太严重,但是对于猪和产房的仔猪来说影响是非常大的,特别是产房、温度一旦不达标,仔猪的死亡率会直线上升,直接影响猪场的生产成绩,所以必须在温度上面调节好、环境上面控制好、饲养管理科学化才能使生产成绩不受影响。
在实践生产中,母猪距离产仔一周进入产房,让母猪适应在产床上的采食、饮水、休息等。因为产床的长度在2~2.2米之间、宽60~80厘米、高60厘米,所以刚上产床的母猪固定的床位上面,只能前进和后退不能左右走动,这样的环境母猪必须经历和适应。对于经产母猪来讲适应性很强,但对于后备母猪可以说是极不习惯,同时各种应激反应都会出现、饲料变更的应激、温度的应激、饲喂时间的变化等等。为了适应这一系列的应激反应,母猪可以选择提前一周进入产房。
当母猪进入产房当天开始逐渐的减少饲喂量,减少量的多少根据母猪自身情况饲喂,这样可以减少腹部压力过大造成的难产以及产后不食等。产房母猪的饲喂饲料以湿拌料最好,湿拌料的标准是,捂手成团、松开即散。产房温度高严禁缺水,要保证每头母猪能够饮到清洁干净的水,产房母猪饮水量不能低于8~12升/天,其中水流速度保持在1.0升/分钟。
母猪羊水破裂流出,预示着母猪开始进入分娩状态,这时候产房温度控制在32℃~35℃,出生仔猪在8小时内全部吃到初乳,初乳能增加仔猪的体温、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能够使仔猪产生抗细菌、病毒的能力、同时初乳是最好的疫苗。仔猪吃初乳前,应将母猪所有的前两滴奶水排挤出乳头,因为前两滴奶水有大量的细菌、有害物质的存在,仔猪由于没有任何的抵抗力,如果吃到前两滴奶很容易引起仔猪生病,特别是仔猪大肠杆菌病,仔猪吃奶的时候首先人工辅助,让体格强壮的仔猪吃最后的奶头、体格弱小的仔猪吃前面的奶头,三天时间仔猪会固定自己的奶头,不能让仔猪自寻或者固定奶头,这样会使仔猪强者更强、弱者更弱。让仔猪自寻或者固定奶头的情况有以下两种,一种是仔猪少并且多出3个奶头左右的,另一种是一窝仔猪的体重差距在100克以内的。
仔猪产后4~10天,温度控制在30℃~32℃,仔猪是怕冷不怕热,仔猪产后11~21天温度控制在28℃以上,22天至断奶温度控制在26℃左右,所以产房的工作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温度的控制,只有控制好仔猪所需要的温度,才能让仔猪更加健康的生长。同时母猪的放奶也是有一定时间的,母猪的平均放奶次数是产完仔猪至仔猪断奶为20~24次,其中产后1~3天25分钟放奶一次、产后4~15天30分钟放奶一次、产后16~21天50分钟放奶一次、21天至断奶60~70分钟放奶一次。
对于产后母猪的饲喂,慢慢开始逐渐增加饲料量,要循序渐进的增加饲喂量,不能一下子增加到母猪采食的最大量,在产后的第三天或者第四天增加到母猪采食量的最大量,母猪采食的标准根据公式:2.0千克+0.4千克×X,其中X代表仔猪数。母猪饲喂次数一般每天饲喂三次最为合理。母猪采食一次所需时间20分钟,饲喂三次可以让母猪采食三次、增加三次的饮水量、增加三次的活动量,不容易引起采食量过多影响消化。对于体弱消瘦的母猪在饲料中加入葡萄糖粉、饮水中加入维生素等等。但是为了断奶后不影响母猪的受胎率,母猪在下产床前背膘不能低于16毫米。
母猪的断奶一般是28天,所以母猪的保健在产后一周开始,产后7天做蓝耳疫苗、14天做圆环疫苗、21天做口蹄疫疫苗、28天做猪瘟疫苗。其中各个猪场的情况不一样保健药品和程序也不一样。为了保证疫苗不引起相互的抵抗和抵制,每种疫苗的间隔时间不能少于一周。出产母猪可以在产后14天做细小疫苗,经产母猪不需要做细小疫苗。冬季是气喘病多发的季节,产房温度高、湿度大、空气流通不畅很容易引起母猪的气喘病,可在饲料中加入氟苯尼考粉800克/吨或者支原净1000克/吨,连续饲喂一周来预防气喘病的发生。
仔猪在出生当天吃上初乳以后,在24小时内必须对仔猪进行剪牙、有八颗牙齿需要剪掉,断尾、剪掉尾巴的1/2,补铁2毫升预防仔猪贫血,口服庆大霉素2毫升预防仔猪拉稀。仔猪出生1~3天每头滴鼻伪狂犬疫苗1头份,7日龄肌肉注射副猪嗜血杆菌疫苗2毫升,8日龄饲喂开口料,开口料的饲喂一定要保持少量多次,对于污染的料盘要彻底的打扫干净再投放开口料,保持开口料的新鲜味道诱导仔猪采食,同时要有清洁的饮水。10~12日龄选出小公猪去势,对刀口可用碘酊混合青霉属和链霉素进行皮肤消毒。15日龄可注射气喘疫苗2毫升,22日龄注射猪瘟疫苗4头份。其中仔猪副伤寒、丹毒、圆环等疫苗可根据猪场各自的要求制定不同的免疫程序。
5.1 一个猪场产生成绩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科学的饲养管理,其中猪的品种、品系、饲养程序、猪群的保健、定期的消毒、受胎率的高低等等这些方面缺一不可。
5.2 产房是猪场生产成绩高低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产房是最难管理的也是需要大量技术投入的一个环节,温度、干湿度、空气流通情况、防疫、卫生、接生、调群等环环相扣,只有把这些要求做到位工作做彻底、符合母猪、仔猪生活的环境,才能有高成活率的好成绩。
5.3 猪场只有科学饲养管理和建立健全安全有效的疫病防治方案,同时在各个阶段实行全进全出的制度。使产房降低死亡率、断奶体重达标、母猪断奶后情期受胎率达到预想的数字,这都是产房不能忽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