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卓,刘 颖
(建设部沈阳煤气热力研究设计院,辽宁 沈阳 110026)
管道泄漏的原因可谓是多种多样,比如说,在运输过程中介质在物理特性上的差别,管道本身材质存在的缺陷,腐蚀破坏问题,设施老化问题,维护保养问题,密封圈的密封效果不良问题,地基沉陷问题,安装施工存在违章操作现象,还有自然灾害等等,这些都是容易造成天然气管网产生泄漏的原因。
由于运送介质的改变,导致密封失效,是天然气运输过程中产生泄露问题的主要因素,下面我们就针对某市的实际情况,针对管网泄漏问题对管网加湿工艺进行细致的研究与分析。
结合某市管网的实际情况,选用喷雾加湿工艺作为文章的研究对象,下图就是相应的工艺流程图:
工艺流程图
主要应用设备以及部件:(1)精细过滤器;(2)加湿剂储备罐;(3)高压计量泵;(4)调压器;(5)精细雾化喷头;(6)超声波流量计;(7)控制箱。
加湿的过程主要选用的是直接加湿的方式,利用高压剂量泵为加湿剂提供输送的动力,然后加湿剂通过雾化喷头形成小液滴,喷入到天燃气管道中,这样更加有利于天燃气吸收。
因为天然气运输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高峰与低谷时段,因此需要运用超声波流量计对其流量变化进行测量,通过电控箱传送电信号,进而对高压计量泵的注入频率以及连续性进行控制。进而实现加湿工艺自动化。
精细雾化喷头处于管道的中轴线位置,加湿剂经过雾化之后会顺着天燃气流动的方向直接喷出。
加湿剂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在输送的介质从人工煤气变成天然气之后,仍然能够使密封圈处于膨胀的状态,进而保证管道的密封性。橡胶是一种具有良好的耐溶解性以及稳定性的物质,虽然在大多数的有机质中橡胶制品都不会出现溶解的现象,但是通常都会产生一定的膨胀现象,而这也是确保橡胶圈密封性能的必要条件之一。在添加剂选择的过程中,依据“相似相溶”的原则进行相应的选择。通过聚合物相应的膨胀以及溶解的规律,相对某种溶解剂,聚合物与其溶解度的参数越是接近,那么就越容易溶胀或溶解,反之则越难溶胀或溶解。
通过对粗苯的加注量的控制,进而使天然气中苯的含量达到一定的程度,促使橡胶圈出现膨胀的现象。通过实际工程试验的研究,再加之粗笨于天然气中会出现极大不饱和度,所以确定其加注量为0.2mL/m3。
在加注点位置的选择上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案可以利用:①在门站的一个点实施加注;②在各个中—中压调压站实施加注。
若是选择在门站的一个加注点实施加注作业,因加注点较为集中,所以在加注的过程中只需一套加湿系统就可以,门站的内部有空余的场地,要有人值守,这样就可以为巡查与控制提供便利。
选择的试验材料:93号汽油;粗笨。
试验方法:液相接触;气相接触。
目的:对橡胶圈与加湿剂之间吸附膨胀的作用进行测试。
2.5.1 液相接触的试验
选取两干燥皿作为试验器具,将管道上卸下的干缩的橡胶圈当作试验用样本,对橡胶圈的初始宽度进行测试,并作好相应的记录。将样本分别置放于两个干燥皿中,继而分别注入汽油及粗笨,直至将橡胶圈全部浸泡在其中。在阴凉避光处放置一段时间,然后取出样本进行再次测量。
2.5.2 气相接触的试验
同样取干缩橡胶圈作为试验样本,测其初始宽度并记录。广口干燥皿两只,分别加注汽油与粗苯,在其上放置网格托架,再将样本置于托架的上方,静置一段时间后,测量样本宽度。
2.5.3 相关的实验记录
试验总计十一天,当第十一天时,橡胶圈宽度基本稳定,其记录如下表:
(1)通过试验可以发现,无论是粗苯还是汽油,液相试验中样本产生的效果都要优于气相试验的样本。
(2)通过试验可以发现,无论是粗苯还是汽油,液相试验过程中,试验前期样本的变化量远远大于试验后期。而在气相试验过程中,前期样本变化虽然要强于后期,但是与液相中的样本的变化状况相比要均匀得多,在试验后期,由于接近饱和,所以变化速度逐渐变小。
(3)试验证明,无论是粗苯还是汽油,将橡胶圈置于其中都不会溶解,依然成固体状态。
(4)在试验过程中能够清晰地发现,粗苯对于橡胶圈的膨胀效果要比橡胶圈好,无论是在液相试验还是在气相试验中。
文章首先对天然气在输送过程中的泄漏原因进行了一下浅要的分析,并就其原因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相应的加湿工艺处理研究。通过对管网加湿工艺进行的细致分析,再加上相关的工程试验,对加湿工艺所用材料进行了对比,进而确定了粗苯在管网加湿处理中的良好效果,可促进加湿工艺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1]张肃,金梅,孙大春.压缩天然气作为过渡气源在城市管道燃气中的应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燃气分会输配专业委员会2007年会论文集[C].2007.
[2]王希勇.天然气长输管道运行优化及压气站负荷调度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
[3]彭雷.城镇燃气铸铁管网改造方式的概述[J].城市公用事业,2006,(02).
[4]张惠民,曹建勤,张维,高晋生.天然气管网加湿工艺的研究[J].煤气与热力,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