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亚清,马韵竹
(1.河北大学 研究生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2.中国人民大学 财政金融学院,北京 100872)
建设环首都经济圈,是河北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国家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而提出的。北京在城市自身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人口膨胀、交通拥挤、发展空间受限、土地资源紧张、生态环境压力大等问题,迫切需要周边地区来承接其产业和功能转移,为其发展世界级大都市提供有力发展平台。此外,河北省经济发展一直保持较为落后的状态,与周边的北京、天津以及山东相比差距较大。2011年,河北省环京津区域7个市城镇化率为41.4%,而北京市城镇化率达到67.9%,河北省第三产业在经济总体的比例仅有33.21%,而北京第三产业的比重已达到75.4%。因此,实现环首都经济圈是解决河北发展落后和北京发展瓶颈的共同利益。
研究环首都经济圈发展有利于缓解首都发展性增长压力,可以通过首都周边地区的成长壮大,卫星城、产业园区和基地的全面建设,承接首都部分产业功能和社会功能,吸纳就业、缓解交通,拓展首都发展空间,有效减缓首都的各种压力。此外,建设环首都经济圈有利于实现河北省的跨越式发展。河北省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依托北京、服务北京,有效承接首都产业转移和功能的有机分散。接受首都人才、技术、信息等高级要素的溢出,迅速提升河北省经济发展水平。
环首都经济圈是在北京周边的14个区县,建设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区、科技成果孵化园区、新兴产业示范园区、现代物流园区,以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圈。河北省“环首都经济圈”在地理概念上被定义为1圈4区6基地”。也就是在河北的涿州市、涞水县、涿鹿县、怀来县、赤城县、丰宁满族自治县、滦平县、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广阳区、安次区、固安县和兴隆县这14个县区市范围内建设一个面积27 060平方公里的新经济圈。
环首都经济圈的各市之间的发展差距很大。从表1可以看出,2011环首都绿色经济圈紧邻北京的14个县(区市)中,有5个贫困县,人均GDP只有廊坊的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广阳区超过河北省的平均水平,其余的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最低的涞水县只有9 5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7个县(区市)达到和超过河北省的平均水平,其余的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有7个县(区市)达到和超过河北省的平均水平,其余的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最低的丰宁满族自治县只有3 057元,仅为北京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1/4。可见,河北环首都绿色经济圈急需加快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表1 2011环首都绿色经济圈紧邻北京14个县(区市)的主要经济指标
当前,河北省正在着力打造发展环境和生态环境,为建设环首都经济圈提供良好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加快构建环首都经济圈。
首先,完善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实现京津地区产业的对接。环首都经济圈14个县(市、区)高标准做好园区和基地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明晰产业承接方向及发展重点。推进14个县(市、区)交通基础设施与北京全面对接。将通讯基础设施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加强卫星通信、移动通信、网络通信、固话通信等通信网络设施建设,加快与北京联网、同网改造。
其次,着力营造“三大环境”。一是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发挥燕赵大地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优势。二是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要树立创新意识和“特区”理念,最大限度地解放思想,最大限度地提高办事效率。三是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健全企业投资后续服务体系,全方位完善配套服务。
环首都经济圈应在合理定位基础上,实现合理分工。现行的矛盾在于,首都经济圈与北京的定位和目标存在重叠,在地方规划过程中发展重点和规划产业大致相同,产业竞合关系复杂。目前,北京与河北在产业结构上有较大差距,经济圈发展缺乏完善的协调机制,缺乏企业跨地区转移的利益共享机制,在功能定位、产业链条、资源整合、空间布局等方面不统筹、不协调、不互补。从两地各行业区位商和梯度系数可以看出,环首都周边县市承接北京产业分工与转移呈现较大梯度,河北-北京工业行业呈明显的梯度关系(表2)。
表2 京冀工业行业区位商和梯度系数对比
从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来看,2011年,北京市的三次产业结构为0.9:24.1:75,河北省三次产业结构为12.7:53.0:34.3。二者处于不同的工业化发展阶段。从2011年环首都经济圈4个地级市和北京市产业结构布局情况可以看出,从整体上看,第一产业所占面积最小,第二产业所占面积最大,环首都经济圈总体上是二、三、一的产业结构。从空间范围看,只有北京与廊坊三产业比重居于第一,而其它城市还都是第二产业居于主导地位。北部的承德一产所占比重较大,第三产所占比重却很低。可见在整个空间结构上,还没有实现产业结构最优化,产业结构优化有待加强(参见《河北省统计年鉴》2011)。
区域合作要协调好政府推动与市场主导的关系,循序渐进地开展工作,关键在于逐步形成有利于协调区域利益的制度安排。目前,河北省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建设中,行政壁垒封锁现象是阻碍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和瓶颈,各区域政府为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凭借行政权力,以行政区划为界限,主观分割统一市场。这是形成行政壁垒和地区封锁的重要原因。
加快建设环首都经济圈的基础设施,顺利实现京津冀产业之间的对接,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某种意义上讲,环首都经济圈的建设与发展对京冀纵深服务的不断扩大,客观上要求加快联通京津冀海陆空大交通体系的建设,加快水电气热以及网络通讯等基础设施体系的建设,为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表3可以看出,北京铁路客运量是张家口的19.2倍、廊坊的40.6倍;北京铁路货运量是保定的2.7倍、是廊坊的6.2倍。环首都经济圈交通基础设施不能有效地与北京相连接,没有对首都起到分流作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与效率的低下。
表3 环首都经济圈交通运输量
河北地处京津周围,是京津最主要的水源地和最后一道生态屏障,而河北又是沙漠化和空气污染较为严重的省份。因此,环首都经济圈作为生态敏感地带,在加快建设过程中,必须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表4显示了环首都经济圈目前环境治理的相关情况,从废物处理情况看,廊坊、保定等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程度较高,而张家口、承德等地利用率较低。各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情况都较好,只有张家口处理率较低,达到80.83%,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从环境治理方面看,工业废水排放量和达标量都较好,而在二氧化硫治理方面,廊坊、承德等地相对落后。
表4 环首都经济圈环境状况
在前文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加快构建环首都经济圈的对策建议。
环首都地区与北京应根据各自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进行合理的分工。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其产业结构应有合理的定位;环首都地区应对接北京,接受北京的辐射。承接北京产业辐射,与北京形成优势互补,环首都地区要利用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冶金、建材、化工、机电、机械加工,文化产业、旅游产业、食品农贸、港口运输、汽车制造等产业,并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相关产业的技术含量,不断地优化产业结构。并缩小与北京的经济差距,达到区域协调发展的目的。
交通是构建环首都经济圈的纽带,加快京津冀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极大地缩小其空间距离,使经济社会生活多方面发生质的变化,从而促进环首都经济圈的发展。加快建设北京与环首都地区高速铁路网,目前京津、京石、京邯城际铁路已全线铺通,正式运行。在此基础上使高速铁路延伸到环首都经济圈的其他城市。加快环首都地区高速公路网建设,完善区域高速公路连接,形成高效、合理的高速公路网络。加强港口、机场的整合与利用,形成合理的空间布局。
如何处理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多等级政府间关系,是实践中一直努力探索的问题,为了加强地区间在各个领域的合作,从而促进各地区空间结构、产业结构和生态环境的优化,北京及环首都地区的政府应加强在各个领域的合作,向长三角地区学习,应着重建设一个针对若干区域重大问题的专门协调解决机构和执行组织。它致力于解决区域内的协调发展问题。例如,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的协调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农业发展、区域空间开发管理、战略规划编制等。为了促成这一层次区域管理体系的有效运作,可以赋予它区域生态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等资金的分配权,区域空间协调发展的审批权及实施监督权等。
治理好北京与环首都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开发及合理利用好环首都地区土地和水资源,达到资源共享,要统一管理,统筹利用。
建立以水资源保护为主要内容的公共补偿机制。对于该区域的重要水资源涵养区,水土保持的重点预防保护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建立生态公共补偿机制,主要包括:政府转移支付、国家投资和补贴,以及建立北京与环首都地区联合建立保护基金等实现地区间的利益补偿。
建立稳定的生态建设的合作渠道。加强北京与环首都地区在生态建设上的联系与合作,北京与张家口、承德地区之间要建立稳定的生态合作与经济联系渠道,从而实现北京对河北省的张家口、承德等地区生态建设的援助。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区域意识。北京及环首都地区生态环境的建设要树立“生态共同体”意识,要进行整体规划,在现状的基础上,从首都圈的生态联系的水资源纽带入手,提出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1]杨开忠,李国平.持续首都——北京新世纪发展战略[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
[2]卢明华,李国平,孙铁山.东京大都市圈内各核心城市的职能分工及启示研究[J].地理科学,2003,23(2):150-156.
[3]郭熙保,黄国庆.试论都市圈概念及其界定标准[J].当代财经,2006(6):79-84.
[4]宁越敏.国外大都市区规划体系评述[J].世界地理研究,2006(3):36-43.
[5]顾朝林.城市群规划的理论与方法[J].城市规划,2007(10):40-43.
[6]陈小卉.都市圈发展阶段及其规划重点探讨[J].城市规划,2003(6):55-58.
[7]宋迎昌.国外都市经济圈发展的启示和借鉴[J].前线,2008(11):5-7.
[8]孙加风,薛俊非.国外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研究及对中国的借鉴[J].特区经济,2007(1):78-79.
[9]熊军,宁越敏.柏林—勃兰登堡大都市区可持续发展规划及其启示[J].城市问题,2001(4):54-58.
[10]王学峰,崔功豪.国外大都市地区规划重点内容剖析和借鉴国际[J].城市规划,2007(5):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