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朝英,谭清波,顾 欣
(1.贵州省罗甸县气象局,贵州 罗甸 550100;2.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气象局,贵州 凯里 556000)
艾纳香 Blumea balsamifera(L)DC,又名冰片艾、大艾、大风艾、紫再枫等,属菊科植物艾纳香,多年生木质草本植物,呈灌木状,全株被银白色绒毛覆盖,具有香气,产于我国贵州、广西、云南等地。罗甸艾纳香是贵州省罗甸县特有的中药材植物和贵州十大苗药之一,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以罗甸艾纳香叶片提取的“罗甸冰片”被列入中医药典名录,成为我国唯一的天然左旋龙脑产品,有着良好的药用价值和市场价值。有关罗甸艾纳香的分布现状、适生区域、生长发育特性、产量及药用价值等,很多学者从多方面、多角度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性工作。胡蕖[1]等选择罗甸作为艾纳香最适生长区的代表,采用主分量方法与样本的最优聚内分析方法区划出了贵州省艾纳香的最适生长区、适宜生长区和一般分布区[1]。江维克[2]等通过对罗甸、望谟等贵州省红水河地区艾纳香植物资源进行的实地和走访调查分析了艾纳香的3种生态类型和3种生境特征。何元龙[3]等通过在罗甸、荔波实施的多个艾纳香基地建设项目对艾纳香的生长发育进行了初步研究。本文根据前人总结的罗甸艾纳香适生气候指标,结合县境内不同乡镇不同海拔高度的艾纳香实际长势产量及各乡镇气温、降水、光照等气象要素概况进行综合分析区划,将全县划分为罗甸艾纳香种植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旨在为正在县境内21个乡镇实施的1 333 hm2罗甸艾纳香“野转家”推广种植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罗甸艾纳香是热带和亚热带植物,喜温暖、向阳的环境,耐旱不耐寒。野生罗甸艾纳香主要分布在罗甸县南部热带河谷区域,常见于海拔1 000 m以下的河谷两岸、疏林、林缘、田边、路旁、房前屋后、地坎、山地灌丛中。人工栽培多在海拔300~600 m处,适宜生长在肥沃适中、疏松、阳光充足、排水良好、PH值5.5~6.5的沙质土壤、二荒地及熟地。适宜生长的年平均温度18~21℃,最冷月平均气温8~11℃,≥10℃年积温5 500~7 000℃·d,年极端最低气温≥-5℃,日均温≤0℃的轻霜冻期≤4 d、日均温≤-2℃的重霜冻期≤3 d,无霜期≥310 d,年日照时数1 200~1 600 h,年降雨量1 000~1 300 mm。
罗甸县地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梯级斜坡地带,属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素有贵州的“天然温室”之称。年平均气温、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各农业界限温度的初、终日和积温均居全省之冠。各乡镇年平均气温15.6~20.5℃,≥10℃年积温4 752.4~6 728.7℃·d,最冷月平均气温6.6~10.8℃,气温分布特点:北低于南,西高于东。乡镇年平均降雨量859.8~1 400 mm,降水地域分布特点:北多于南,东少于西。乡镇年平均日照时数1 097.4~1 527.1 h,日照地域分布特点:峡谷凹地日照较少,地形开阔的山间坝子和突出地形日照较多。从罗甸的气候特征分析可知,气候较适于罗甸艾纳香生长。
基于罗甸艾纳香是热带和亚热带植物,喜温暖、向阳的环境,耐旱不耐寒特性,而且罗甸县光热丰富,雨水充沛,各乡镇日照、降雨量普遍能满足罗甸艾纳香的生长要求,因此主要以温度来划分种植区域。根据程宗尧[4]等的结论及罗甸艾纳香在县境内不同海拔区域的实际长势产量,选择年平均气温、最冷月均温、年极端最低气温、日均温≥10℃积温、无霜期、日均温≤0℃的轻霜冻期、日均温≤-2℃的重霜冻期7个指标作为罗甸县艾纳香种植气候区划指标,如表1所示。
在文献[5]中,各乡镇的年、月平均气温、日均温≥10℃积温、日照及部分乡镇的降水、无霜期均有统计记载,但各乡镇的年极端最低气温、日均温≤0℃的轻霜冻期、日均温≤-2℃的重霜冻期无统计记录。因此根据近年来各乡镇区域自动气象站的气温观测资料建立罗甸县随海拔高度分布的气温指标回归方程,选择海拔400 m的罗妥、440 m的罗甸、566 m的罗悃、600 m的云干、660 m的班仁、770 m的纳坪、840 m的栗木、920 m的董王、1 100 m的平岩9个站点的2 a(2010年6月—2012年5月)平均气温计算气温y随高度x变化的回归方程,得到y= -0.006 2x+22.585,递减率 -0.62℃ /100 m,极端最低气温y随高度 x变化的回归方程y=-0.006 3x+3.563,递减率 -0.63℃/100 m。根据440 m的罗甸站1951—2012年的逐日气温观测资料,运用上两式分别计算出各乡镇近62 a年极端最低气温、日均温≤0℃的轻霜冻期、日均温≤-2℃的重霜冻期及出现机率。利用以上计算结果和罗甸县农业气候区划资料,七要素、两要素区域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及《罗甸县艾纳香种植区划指标》对罗甸县各乡镇的气候资料和地理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划分出罗甸县艾纳香种植的气候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图1)。
表1 罗甸县艾纳香种植气候区划指标
图1 罗甸县艾纳香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图
4.3.1 最适宜区 从罗甸县艾纳香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图中可以看出,最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南部红水河、茂井、八总、罗妥等乡镇海拔400 m以下的河谷低洼地区,年平均气温20.0~20.8℃,最冷月均温10.3~11.0℃,年极端最低温度≥-1.1℃的保证率为80%,日平均气温≥10℃的活动积温6 400.3~7 000℃·d,无霜期≥350 d,无日均温≤0℃的轻霜冻及日均温≤-2℃的重霜冻,年降雨量859.8~1 176.9 mm,年总日照时数1 227.5~1 398.8 h。本区域热量尤为丰富,基本上没有冬季,雨量充沛,土壤肥沃适中、土质疏松,此区生长的艾纳香植株茂盛,茎粗高,枝多叶茂,叶片宽大,是罗甸艾纳香最适宜种植区。但因龙滩电站建设使本区域海拔375 m下被水体淹没,可种植区域较小。
4.3.2 适宜区 主要分布在中部龙坪、逢亭、沟亭、沫阳、董当、凤亭、罗苏等乡镇海拔400~550 m的丘陵低山地区,年平均气温19.0~19.8℃,最冷月均温9.6~10.3℃,年极端最低温度≥-2.1℃的保证率为84%,日平均气温≥10℃的活动积温5 967.1~6 342.0℃·d,无霜期 330 ~350 d,日均温≤0℃的轻霜冻出现机率为0~2%,无日均温≤-2℃的重霜冻,年降雨量1 56.2~1 44.2 mm,年总日照时数1 262.9~1 509.3 h。本区域夏长炎热多雨,日照丰富,土层疏松,此区生长的艾纳香植株茂盛,枝多叶茂,叶片宽大,是罗甸艾纳香适宜种植区。
4.3.3 次适宜区 主要分布在板庚、云干、董当、沫阳等乡镇海拔550~700 m的中部向东、西、北部高海拔过渡地区,年平均气温18.0~18.9℃,最冷月均温9.0~9.6℃,年极端最低温度≥-3.0℃的保证率为84%,日平均气温≥10℃的活动积温5 697.8~5 923.1℃·d,无霜期 310 ~330 d,日均温≤0℃的轻霜冻出现机率为2% ~6%,无日均温≤-2℃的重霜冻、年降雨量1 200~1 300 mm,年总日照时数1 097.4~1 440.2 h。本区域雨水充沛,但气温、积温较低,日照地域分布差异大,此区生长的艾纳香植株较小,茎上分枝较多,叶片较小,是罗甸艾纳香次适宜种植区。
4.3.4 不适宜区 主要分布在北部边阳、罗沙、栗木、董架等乡镇海拔700~1 100 m的地区,年平均气温15.6~17.7℃,最冷月均温6.6~8.5℃,年极端最低温度≤-5.0℃的出现机率为2% ~27%,日平均气温≥10℃的活动积温4 457.0~5 360.6℃·d,无霜期<310 d、日均温≤0℃的轻霜冻出现机率为6% ~58%、日均温≤-2℃的重霜冻出现机率为0~10%、降雨量1 200~1 400 mm,年总日照时数1 250.2~1 508.7 h。在县境内本区域雨水最充沛,光照条件好,但气温、积温低,易有冻害发生,此区生长的艾纳香植株矮小,叶片窄小,不适宜罗甸艾纳香种植。
根据区划结果,罗甸县海拔550 m以下区域是种植罗甸艾纳香的最适宜区、适宜区,可在该区域内扩大种植规模,增加投入、大力推广罗甸艾纳香的种植。次适宜区的气温、积温及日照条件不如最适宜区、适宜区,不宜大面积栽培,可选择光照条件较好的部份小气候环境种植。本区划结果与野生罗甸艾纳香在县境内的实际长势和产量较一致,总体能基本满足南亚热带作物在贵州的适生范围及指标,适宜种植的最高海拔高度比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的产地最高海拔高度低100 m[6],比过去人工栽培的最高海拔高度高100 m[7]。
[1]胡蕖,周家维.贵州省艾纳香植物资源现状及适生区区划初步研究[J].贵州林业科技,1999,27(1):44-48.
[2]江维克,周涛,何平,等.贵州红水河地区艾纳香植物资源调查及其保护策略[J].贵州农业科学,2010,38(8):1-4.
[3]何元龙,丁映,冼福荣,等.艾纳香生长发育特性的初步观测[J].贵州农业科学,2005,33(2):19 -23.
[4]程宗尧,朱成松,张定帮,等.贵州省南亚热带作物资源及区划[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95.
[5]罗甸县气象局.罗甸县农业气候区划[M].1985.12.
[6]关于批准对京白梨、克东天然苏打水、南充丝绸、黄果树毛峰、罗甸艾纳香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2012年第37号)[R].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网,2012.03.20.
[7]江兴龙,潘俊锋,司健.艾纳香人工栽培技术[J].林业科技开发,2005,19(2):68 -70.
[8]莫建国,帅士章,曾光善,等.贵州省南药种植气候风险区划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4(1):53-54.
[9]莫时仁,兰天权,杨伟烈,等.罗甸县综合农业区划[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87.
[10]师琴丽,覃军章,王用平,等.贵州优势苗族药物艾纳香及其产品[J].中药材,2003,26(增刊):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