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药产业热点问题的研究综述△

2013-09-27 00:56张尚智
中国现代中药 2013年7期
关键词:现代化中药研究

张尚智

(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生化系,甘肃 定西 743000)

中国中药产业热点问题的研究综述△

张尚智*

(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生化系,甘肃 定西 743000)

中国中药产业的发展历史悠久,产业领域的学术研究异常活跃,本研究采用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对当前国内中药产业在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产业发展水平、产业科研成果等领域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为今后中药产业的研究提供借鉴。

中药产业;产业结构;国际化;产业链;竞争力

中药产业的概念,可以从两个维度分析:从组织结构层面来看,中药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中,从事中药的生产及其相关经济活动的个人、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总和[1-2];是指在国民经济中,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从事中药的研究和经营及相关经济活动的部门,由中药农业、中药工业 、中药商业和中药知识产业组成[3-5]。从组织活动层面分析,中药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中,从事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和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的医药及保健产品的生产、经营、研究及其相关经济活动的集合[6]。

目前,国内对中药产业进行的研究非常活跃,有学者对其研究现状做了比较详细的综述[7]。笔者利用《中国学术文献全文数据库》、《万方期刊数据库》等文献资源进行检索,结果表明:从1993年至2012年11月,国内题名涉及或包含“中药产业”的期刊文献有461篇、硕博士论文有87篇、国家科技成果7项、学术专著6本、中药产业法规9项。主题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国内中药产业较集中的研究主题主要包括中药产业现状分析、产业发展对策、战略思考、产业国际化、产业现代化、产业竞争力、产业链、产业集群等内容。

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参考国内“中药产业”主题研究的期刊文献、硕博士论文、国家科技成果等文献学特征,对国内中药产业在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产业发展水平、产业科研成果等领域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供中药产业研究者参考。

1 中药产业结构

1.1 中药产业结构体系

专家认为,从我国中药产业体系的形成历史来看,我国中药业经历了两次大分工,即: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医与中药的分化;宋朝时期,中药加工业与中药商贸活动的分化。到民国时期,这种分工已非常精细,有专营中药材、饮片、成药的专业铺户,有大规模的批发商和炮制厂。这种产业分化奠定了今天中药业的大致格局[8]。关于中药产业体系的构成,专家、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吴正治(2005)认为:中药产业涉及中药材生产、中药工业(含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生产、中机械制造)和中药商业等,是集农、工、商于一体,产、供、销相结合的综合性产业[9];丰志培(2008)、马爱霞(2009)、刘颖(2011)等研究者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分析认为,中药产业的链条长、环节多,包括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商业和中药知识业等4个子产业组成的产业体系[2,5-6]。

此外,还有专家认为,中药产业体系包括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商业和中药科技[10]、中药文化[11]等环节;包括中药材种植体系、中药加工生产体系、中药市场体系、中药科技支撑体系、中药信息服务体系和中药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等六大体系[12]。

综合上述观点,可将我国中药产业的体系结构确定为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商业、中药科学文化知识等四个方面。

1.2 中药产业链

中药产业链是指围绕人们对中药的各种需求进行分工和合作,从中药材种植到中药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所涉及的各种环节而形成的产业链条[13]。关于中药产业链的组成环节,李剑等学者(2010)认为,中药产业链主链应包括为中药生产做准备的中药产业技术研发部门;中药生产的中药材的种植(养殖)、中药材初级加工和中成药生产等中间产业部门;中药流通如商业、储存、运输、销售等部门。同时,包装材料、中药信息咨询、药品电子商务等配套服务体系等也在中药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4]。闫娟娟等人(2012)提出,中药产业链主体环节包括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生产、中药流通与销售等、辅助环节包括与中药有关的研究开发、技术标准、知识产权、政策监管等中药知识产业。各主体环节间通过信息流、价值流、实物流相互依存与制约。此外,中药产业链按照中药产品的最终使用形式不同,还可分为初级层次中药材种植、中级层次中药饮片加工和高级层次中成药生产等环节[13]。李祺(2010)等研究提出,目前我国中药产业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链呈单链线式结构、产业链各环节发展失衡、各产业环节技术创新能力偏弱、产业链整体信息化程度低、产业链上游的优质原材料来源渐少。问题的成因是中药农业产业化程度低、龙头企业整合产业链力度不足、产业链交易成本高等[15]。

饶波(2010)提出,现代化中药产业链应按产业化经营和规范化生产(GAP)为特色的中药种养植;以统一炮制规范、统一质量标准为特色的中药饮片工业和中成药制剂等规范化工业大生产(GMP)为特色的中药工业;在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指导下(GSP),以适合于市场经济的多渠道的销售网络和配套服务体系开展以总代理、总经销和连锁经营等为特色的中药商业;以中药技术创新信息网络为主要内容的中药知识产业;以为整个现代中药产业的发展起着服务与支撑的作用的中药现代服务业等环节来构建[16]。

1.3 中药产业集群

中药产业集群是一种中药产业组织,其构成实体多样、数量巨大、作用复杂、结点密集、变化多端,成复杂立体网状结构。在这个网络结构中,纵向有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商业、中医药知识产业、管理知识产业和健康服务业;横向每种产业都有一个很长链条,链条上又有诸多链节,任何一个链节都可容纳诸多经营实体。这一结构的整体协调功能使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中药产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生产成本、研发成本和交易成本大大减低,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17]。

关于中药产业集群的建设,王星丽(2011)等学者认为,我国中药资源主要集中在东北区、华北区、华东区、西南区、华南区、内蒙古区、西北区、青藏区以及海洋区等九个中药区。因而,可综合考虑区位优势,建设相应的中药产业集群。以中药产业为核心,结合上游的中药生产基地及下游的物流,销售等产业链环节,综合形成一个中药产业集群网络,从而通过集群方式来实现集聚经济效益,充分发挥集群内产业的专业化优势,形成区域品牌,提高中药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18]。

目前,国内对中药产业集群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对现代中药产业集群模式进行系统、全面、深入的探讨,包括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竞争力理论模型的构建、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形成机制与组织形式、运行机制、支撑体系,以及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与发展战略等[19]。

2 中药产业布局

关于我国中药产业的布局,李振吉(2009)等专家研究强调:以中药产业发展趋势为导向,以共同发展利益目标为基础,坚持“政府引导、区域化布局、差异化发展、互补共赢”的原则,以优势资源配置为手段,充分发挥各区域的资源优势,促进科技资源的流动、优化和共享,引导和支持中药产业按北方区域、华北华中区域、东部区域、南方区域、西南区域、西北区域等六大中药研究与产业化区域化布局和发展,最终实现中药产业集群资源整合与区域创新系统的耦合,使中药产业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20]。

陈聪等(2012)学者根据我国中药产业区位商和市场份额的不同,将我国中药产业布局分为A.B.C.D等四类区域[21],见下表1。

表1 全国中药产业的主要类别(区位商和市场份额)

3 中药产业发展水平

3.1 中药产业现代化

199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了“实现中药与中药生产现代化”的目标,至此“中药现代化”一词由国家主管部门以国家产业政策正式提出[2]。

关于中药现代化的概念,早在1998年,甘师俊等学者就提出:“中药现代化是要在继承和发扬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手段,借鉴国际通行的医药标准和规范,研究开发能够合法进入国际医药市场的中药产品,提高中药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22]。

关于中药现代化的内涵,国内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理解,万德光(1999)指出,中药现代化内容广泛,包括中医药理论现代化;中药药理药效现代化;中药生产现代化;中药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等[23]。颜学伟(2005)认为,从技术层面来看,中药现代化可以包括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中药饮片规范化炮制、现代化的质量控制、规范化的生产工艺和制剂现代化[24]。李展城(2009)提出,中药现代化就是要在不违反传统中医药理论的前提下,使中药种植、生产、加工和应用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是将先进的高技术手段、现代的思维方式应用于中药全面、系统的研究,包括:系统地研究中药配伍中,君臣佐使、升降浮沉的内在道理;研究中药在人体中的代谢过程及其综合作用;研究中药炮制的深刻内涵;研究中药不同基源如何统一等内容[25]。李光耀(2011)认为:中药现代化主要包括两大内容,即中药研发生产技术的现代化和中药经营管理和管制的现代化。中药技术现代化涉及到中药的研发和生产的各方面。中药管理现代化是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立现代的中药产品经营管理的运行机制。中药现代化共有四个目标,即:研究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中药;建立我国中药现代化研究开发体系;建立我国科技先导型中药产业;推进中药进入国际医药市场[4]。

关于中药产业现代化的目标,王旭东(2006)等人研究指出,中药产业现代化的目标是要在继承和发扬我国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的方法手段,根据中医药特点借鉴国际通行的医药标准和规范,研究开发能够进入国际医药市场的中药产品,提高中药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中药产业的现代化将分三个阶段,其阶段性成果的标志分别是:第一阶段树立中药安全、稳定、有效的保健形象;第二阶段创造出有突出疗效的新药;第三阶段开发出世界水平的创新药[26]。王广平(2009)认为,中药现代化的根本目的在于创建与完善中药技术科学[27]。

关于中药现代化水平的研究,马爱霞等人(2011)的研究结果表明:2001~2009年以来我国中药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在2005年之后,我国中药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显著提高[28]。

3.2 中药产业国际化

中药产业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CMIndustry),是指利用全球科技和医药学资源,推进中药产业知识化、信息化和全球化,实现世界范围的资源配置,并进入国际医药保健主流市场;从狭义角度来看,中药产业国际化是指中成药以药品身份进入欧美发达国家医药市场,实现中药产业经济的持续增长中药产业国际化影响因素研究,更多是集中于在技术创新和中医药现代化[27]。

产业国际化的特点是企业经营的国际化、市场竞争格局的国际化、生产经营规模化[29]。

影响中药产业国际化的因素很多,但主要因素有文化背景的差异、中药质量难以保证稳定、知识产权保护薄弱等[27,29-30]。

专家研究认为:促进我国中药产业国际化的主要战略、措施有:建立中药国际化标准、扩大中药产业集群、加强中药知识产权保护、建立中医药技术创新体系、保护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建立中医药文化传播全球化网络系统、实行中药企业国际化经营策略等[26,30-31]。

3.3 中药产业竞争力

王旭东等(2006)认为,企业的规模与生产集中程度、产业技术水平及创新能力和劳动生产率水平三个指标是衡量一个国家中药产业国际竞争力强弱的核心指标[26]。

我国中药产业竞争力的基本现状是:我国中药产业虽在10年间发展迅速,但现代中医药产业链还未完善,国际竞争力仍然低下,地区间发展极不平衡[22]。从贸易竞争力的指标来看,我国在中药材、植物提取物和保健品上均有一定的竞争优势,而在中成药上则处于劣势。这些都表明我国中药产业在国际产业链中仍处于低端。在能体现科研能力和技术水平的中成药方面,则依然处于显著的劣势[32]。我国中药产业整体创新能力差,新药研发与国际差距大;中国中药出口技术含量低;缺少科学有效的监督综合体系;行业标准不统一削弱竞争力[31]。

目前学者对中药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大都集中在生产要素 产品本身 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 国际竞争对手等方面[33]。刘颖(2011)基于SWOT模型、主成分分析、云模型、组合预测等方法,分别对我国中药产业、中药企业、中药产业市场竞争力进行评价分析。从评价结果来看,我国中药产业竞争力的总体趋势良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提升;中药种植面积、中药总产值两个因素对我国中药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最大,要提高我国中药产业竞争力,必须重视这两个方面的因素[5]。

4 国内“中药产业”专题的研究成果

对从《中国学术文献全文数据库》、《万方期刊数据库》等资源检索到的期刊文献、硕博士论文、国家科技成果等(下称为“中药产业”专题科研成果)进行了分类统计研究,结果如下。

4.1 国内“中药产业”专题科研成果

对国内“中药产业”专题科研成果所涉及的地区文献进行了统计,其成果数量列前10位的地区见下表2。

表2 1993~2012年间国内“中药产业”科研成果位列前10位的地区及分布

表中显示,四川、陕西、辽宁等省区科研成果相对丰富。表中被陈聪等人(2012)列为全国A类产业区域的有吉林、广东、四川、贵州、广西等省,除辽宁被列为D类区域外,其余各省均处于A类或B类区域。

4.2 国内“中药产业”专题研究的期刊文献特征

①期刊文献与产业结构体系的分布

对1993~2012年间国内“中药产业”题名期刊文献按“中药产业”体系归类统计,结果见下表3。

表3 国内“中药产业”结构体系与期刊文献研究主题的分布

表3显示,期刊文献专题研究、中药科技、文化子产业等方面的研究比重大、中药农业、中药工业研究薄弱。

②期刊文献的研究层次

对1993~2012年间国内“中药产业”题名期刊文献的研究层次进行统计,结果见下表4。

表4 1993~2012全国“中药产业”题名期刊文献的研究层次

表4显示,国内中药产业期刊文献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科学领域,对自然科学特别是行业技术、专业实用技术的研究有待提高。

③期刊文献的类型及发展趋势

对1993-2012年间国内“中药产业”题名期刊文献各年度的载文情况做了统计,结果见下图1。

图1 1993~2012年间国内“中药产业”题名期刊文献的类型与发展趋势

图1显示,国内中药产业研究期刊文献自1999起到2011年,总体成上升趋势,但期间也有波动,特别是2007年水平较低,比较明显。

我国中药产业在国家中药现代化政策的推动下不断前进,在整个医药产业中的地位不断凸显,中药产业是医药行业中一项具有比较发展优势和广阔市场前景的战略性产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相信随着我国中药产业发展、国内针对中药产业而的科学研究水平也会不断深入、研究领域会不断拓展,将会产生更多的科研成果供我们分享。

[1] 中药现代化产业的地位和作用项目小组.国家科技部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报告〔R〕(No:929-04-0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2002-5.

[2] 马爱霞,邹子健,邹健强,等.浅谈我国中药产业现代化发展评价内涵[J].中国药房,2009,20(6):1361-1364.

[3] 闫希军.现代中药产业链管理系统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7.

[4] 李光耀.基于研发和市场的中药现代化战略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11.

[5] 刘颖.我国中药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1.6.

[6] 丰志培,刘志迎.中药产业创新的理论分析[A].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安徽省卫生厅、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医药理论与应用研究—安徽中医药继承与创新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安徽省卫生厅、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8:4.

[7] 邹大光,潘卫三.传统中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和理论分析[J].中国药事,2012,26(3):221-223.

[8] 李莉.我国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

[9] 吴正治.对加快发展我国中医药事业的思考和建议[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13:82-84.

[10] 许双庆.山东省中药产业发展对策分析[D].山东大学,2011,11

[11] 肖培根;赵润怀.迎接中药产业更加光辉灿烂的2012年[J].中国现代中药,2012,14(1):1-2.

[12] 罗臻.甘肃特色中药产业链建设方案研究[D].兰州大学,2012.

[13] 闫娟娟,冯海.产业链视角下的山西中药产业发展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2,32(6):601-602.

[14] 李剑,杨明,何倩灵.论中药产业链的构建[J].中草药,2010,41(8):1230-1233+1236

[15] 李祺,刘盈.我国中药产业链问题与成因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0,v.3516:2214-2216.

[16] 饶波.基于产业链视角的四川现代中药产业发展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

[17] 刘霁堂,杨东梅.从传统中药集散地生成现代中药产业集群[J].科技管理研究,2010,20:179-182,187.

[18] 王星丽,刘永军,焦红梅.我国中药产业集群调整策略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1,(4):57-58.

[19] 陈弘.现代中药产业集群模式与发展研究[D].中南大学,2009.

[20] 李振吉编著.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08.

[21] 陈聪,于元元,胡元佳,等.基于区位商分析我国中药产业布局[J].中国中药杂志,2012,37(5):549-552.

[22] 甘师俊,等.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13.

[23] 万德光,刘友平.中药现代化研究思路探析[J].中国药业,1999,09:30-31.

[24] 颜学伟.对中药现代化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药业,2005.04:5-6.

[25] 李展城.中药产业现代化思路探索[J].今日药学,2009,19(1):56-57.

[26] 王旭东,李成学.中药产业现代化的发展环境与战略选择[J].东岳论丛,2006,02:86-91.

[27] 王广平.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中的影响因素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9,(195)10:118-120.

[28] 马爱霞,李勇,余伯阳.我国中药产业现代化发展的实证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11,(3):88-94.

[29] 李阳,余际,范恩思.中药产业国际化探究[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8):101.

[30] 景佳,廖景平.我国中药产业国际化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1,(1):207-209

[31] 郝刚.我国中药产业发展策略研究:基于scp的分析视角[D].华中科技大学,2011.

[32] 郝刚,冯占春.我国中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测算与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1,30(10):60-62.

[33] 赵慧珠,宣静静.我国中药产业竞争力研究综述[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28):196-197.

StudyandReviewontheHotSpotsofTraditionalChineseMedigineIndustry

ZHANG Shang-zhi

(DepartmentofBiochemistry,DingxiTeachersCollege,DingxiGansu743000,Chin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gine Industry has a long development history in China. In the process,much academic research has been made in this field. The paper,adopting the study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w,made an in-depth analysis on the status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distribution,development; and thus gave an overview of the current status.The author hopes it will contribute to the research on that in the futur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industry; Industrial tructure; International; Industry Chain; Competitiveness

2012-11-09)

甘肃省教育厅 甘肃省高等学校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定西道地中药材产业关键生物技术的分析与研究”(1127-03)

*

张尚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药用生物技术,E-mail:lxsfzsz@163.com

猜你喜欢
现代化中药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中药零食”怎么吃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