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婷婷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向社会成员教育和传承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实践活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战略需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主要表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贯彻以人为本,凸显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推动学科建设,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加强队伍建设,培育思想政治教育主力;创新教育载体,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拓宽教育对象,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等方面。
关键词:改革开放;思想政治教育;经验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2-0186-02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的展览中说:“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必须坚定不移地对全社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中国梦的社会主义方向,促进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新的挑战,党一如既往地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的作用,坚持实事求是,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广义的马克思主义,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等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就是坚持完整的、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坚持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两手抓,两手硬”,提出必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培养“四有”新人。其中“有理想”,即要求青年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坚持以德治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坚持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人民的主体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政治教育增添了新内容,更是新阶段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突出表现。
二、贯彻以人为本,凸显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要为满足社会进步、个人发展服务。改革开放以后,思想政治教育在注重社会价值服务服从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的地位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个人价值,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正确把握人的思想特点和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着力点。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上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1]培育“四有”新人成为当时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指出了当时思想政治教育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成效。”坚持以人为本,更加旗帜鲜明地突出了思想政治教育要教育人、鼓舞人、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个人价值所在。
三、推动学科建设,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钱学森说过:“我们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门科学,科学地做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开放以后,思想政治教育走过了从经验到科学再到一门独立二级学科的发展历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从20世纪80年代建立开始,采取正规化方法培育了一批批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人才,大大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教育部于1984年决定在12所高校开办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化的起点。1987年设立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1996年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到1997年,全国70所高校设置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05 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调整专业设置,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下独立的二级学科博士点。目前,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本科点约有300个,博士点60多个,硕士点250多个,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正朝着科学化、专业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前进。“为更好地回答当前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组织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编写、出版了《理论热点面对面》等通俗理论读物,及时对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引导,效果显著,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新发展。”[3]
四、加强队伍建设,培育思想政治教育主力
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容、过程、评估能否得到贯彻落实,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能否取得成效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备受重视,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后备力量,其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高低关系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也就显得至关重要,1984年《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必须实行专职和兼职相结合”。1990年,国家教委提出:“积极创造条件,为思想政治工作者提供深造和锻炼的机会,努力造就一批年轻的思想政治教育专家,是高等学校的一项紧迫任务。”2000年教育部提出要大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机制。2004年16号文件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是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其队伍建设更是重中之重,继“16号文件”之后教育部又出台了一系列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意见规定。可见党和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重视,旨在培育思想政治教育主力以增强受教育者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和道德观念。
五、创新教育载体,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改革开放以前, 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关注自上而下的有组织、系统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渠道, 强调正面教育渠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对直接、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较为重视。改革开放以后,思想政治教育则更加注重现代的、隐性的、虚拟的教育载体,改变了之前单一依靠谈话、开会、理论学习的状况,拓展了如文化载体、管理载体、大众传媒载体和活动载体等其他形式。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载体更受重视,尤其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16号文件”中提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是主渠道,把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学生事务管理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载体范围中。此外,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借鉴国外道德教育、公民教育的理论, 不断采用新的方式,比如QQ、BBS、博客、微博、网上教程、手机上网等,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和载体不断进行创新和尝试。新的载体的使用,使思想政治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被教育对象所接受,大大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六、拓展教育对象,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 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新的社会阶层。他们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4]新的社会阶层队伍不断壮大,素质不断提升,经济地位不断增强,为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社会地位不断提升,政治诉求也不断增强,加强对新的社会阶层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把新的社会阶层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内,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协调功能、保证功能。对新社会阶层进行有效引导,使他们拥护社会主义,并以实际行动来建设社会主义;协调新社会阶层内部以及新社会阶层和原有阶层的利益关系、人际关系和心理状态,从而达到社会稳定的目的;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保证经济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提高新社会阶层的政治觉悟和政治责任感,培育他们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
“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质就是理想信念教育问题,要将“中国梦”的教育、“三个自信”贯穿到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各方面的工作。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全面总结和提升,为新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三十多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总结也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坚持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特点,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持。
参考文献:
[1]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以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学科建设——郑永廷教授访谈录[J].思想教育研究,2013,(1).
[4]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G]//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