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祥 王娟娟 李林英
摘 要:当前失独者群体越来越庞大,正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亟待社会给予关注。失独者的生活状态反映出该群体在心理、人际及经济等方面面临的普遍问题和危机。社会工作是一项助人自助的专业工作,在对失独者的帮扶中,引入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方法是解决失独者面临的危机和困难的有效途径。从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三大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出发,对介入失独者应对危机的方案进行了多层次、全方位的探析。
关键词:失独者;危机应对;社会工作介入
中图分类号:G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2-0102-02
中国国家统计局和卫生部2011年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在中国至少有100万个失独家庭,每年新增失独家庭7.6万个[1]。失独者作为失独家庭中的主人公,已成为当代社会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他们面临的困难不仅有养老问题,更多的是心理上的痛苦,社会应给予这一群体更多的关怀,并运用各方力量共同帮助其解决面临的各种危机。
一、失独者的界定
“失独者”是近来频频见诸新闻报端的一个新词汇,当前学术界针对此群体的研究凤毛麟角,增加了对其概念准确界定的难度。本文结合研究需要,在文献查阅的基础上,对以往的概念进行了整合、补充和完善,将“失独者”定义如下:失独者是指其独生子女因疾病、车祸、犯罪、工作、自杀、灾害等原因死亡,从而永远失去独生子女的父母,其年龄大多在50岁以上,且一般情况下,由于年龄或其他原因不能或不愿再生育、收养子女。
二、失独者面临的危机现状
(一)心理危机:殃及身心健康水平
“失独者”在受到精神打击后,身心受到极大刺激。往往会出现焦虑、多疑、失眠、恐惧、暂时性失忆,严重的会有轻生的想法。孩子的母亲往往克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伤心过度,严重者患上精神疾病等;孩子的父亲因扮演安慰者和强者的角色,情绪得不到发泄,不但会影响其身体健康,当情绪达到极点时甚至会促使其做出偏激的行为。因此,关注失独者的情绪宣泄不仅是关心其心理的健康,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对其身体健康的关爱。
(二)人际危机:损害社会支持系统
失独者的社会交往比较封闭,在丧失唯一的孩子后,陷入极度的痛苦之中,用伤心将自己包裹着,逃避社会。在农村,以前经常出门和邻居聊天的,丧子之后出门少,很少和邻居坐在大街上畅聊了。在城市,失独者出门活动的时间变少,尤其是在其独生子女刚刚死亡的时候更是一下子接受不了。他们的交往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比如很少再去他们一家三口一起去过的商场、公园、电影院,甚至也很少再见孩子的好朋友,害怕睹物思人,克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他们不愿让人或物再勾起孩子的思念,而他们最愿意相处的是跟自己一样暮年丧子的同命人,认为那些人是最能相互理解的。他们的做法实际上是一种逃避,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自我保护,不利于人格、心理等的健康发展[2]。
(三)经济危机:成为最大后顾之忧
养老、患病等涉及经济的问题一直是“失独”家庭最大的后顾之忧。“我们不怕死,怕老。”“明天”令许多失独者恐惧、焦虑和担心。当他们年老体衰,需要孩子照顾时,不仅孤立无援,连养老院都可能进不去。此外,他们尤其害怕自己在生病住院期间无人照料、做手术无家属签字等情况,害怕不能有尊严的活着。针对养老问题,失独者渴望政府和社会给予关注和重视,集资建立属于失独群体的养老院,使他们可以相互帮助,彼此慰藉[3]。不少尚有经济实力的失独者坦言:自己宁愿老死在家里,也不要去大众的养老院。因为逢年过节有孩子的老人都被接回家,平时也会有人看望。目睹这种情景,对他们无疑是二次伤害。
三、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介入失独者危机应对的分析
现代意义的社会工作发端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西方,它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4]。社会工作对失独者危机应对的介入是通过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三大专业方法开展的,其目的在于改善失独者的生活状态,增强面对生活、继续前进的勇气和信心。
(一)个案工作层面的介入
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最重要的专业方法,其目的在于帮助个人和家庭减轻压力、解决问题,达到个人和社会的良好福利状态。个案工作介入失独者危机干预,旨在为失独者提供心理帮助,重建社会支持系统。
1.开展个案咨询,为失独者提供心理疏导和情绪支持
传统观念里,失独就是绝后,三角形的独生子女家庭,本来支点就过于集中,一旦崩溃,往往更加封闭,痛苦地向内蜷缩,以至于不能合理处理哀伤情绪,精神上的压抑才是最让这些失独者难受的。因此社会工作者在对失独者进行心理疏导咨询时,有必要安排恰当的仪式,通过“空椅子”、“角色扮演”等咨询技术,帮助失独者尽情宣泄内心的悲痛,表露生活的无助,用真诚、倾听和同理心,陪伴其度过不可或缺的“哀伤”过程。此外,要开导失独者带着孩子的爱,去勇敢地追求未来的幸福,早日从悲伤的纠缠中解脱。
2.协助亲朋好友,为失独者重建社会支持系统
丧失独生子女后,失独者容易变得异常敏感和易激惹,这令关心他们的亲朋好友爱莫能助。社会工作者可以协助失独者的亲朋好友在理解其异常行为的基础上,采取更加恰当的方式给予帮助,重建其基于血缘、地缘、业缘和趣缘的非制度化的社会支持系统,使其在心理上和精神上得到安慰。充分发挥亲朋好友的强大社会支持作用,失独者就可以在心理和精神上顺利度过失独的早期阶段。
(二)小组工作层面的介入
小组工作是通过有目的的团体经验,协助团体成员增进社会功能,以及更有效地处理个人、团体或社区问题。团体工作介入失独者危机应对,可以通过建立互助小组的团体形式,相互提供支持和帮助。
1.发展互助小组,让失独者可以“抱团取暖”
发展失独者互助小组主要是为了解决失独者情感上的困惑。由于失独者在社会交往上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心理上比较容易接纳他们所谓的“同命人”。他们在一起的时候,彼此更容易袒露心声,不需要什么主题,甚至不需要谁开头,大家坐在一起,就胜过千言万语。
2.建立网络集群,为失独者建立“心灵港湾”
信息时代,社工可以利用新媒体的方式,建立“失独者QQ群”、“失独者吧”等只属于失独者群体自己的网络交流小组,让那些排斥出门参与团体的失独者也能在网络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港湾,利用互联网来表达自己的心声,传递自己生活的阴晴圆缺,构建自己的社交网络,顺利度过丧子后的痛苦和无助的时期,帮助更多的失独者度过心理和精神的沼泽地。
(三)社区工作层面的介入
社区工作是以整个社区及其居民为服务对象,提供助人的、利他的服务方法。社会工作介入失独者危机应对,主要是通过社会工作者与社区开展有效互动,为失独者创造一个有利的社区环境和社会环境。
1.完善社区设施,使失独者“有苦有处诉”
社会工作者可以建议各社区居委会,建立“失独家庭档案系统”,进行物质帮助的同时,更要关注其心理诉求。设立“心理健康诊所”,并聘请专家为需要帮助的“失独”父母进行专门的心理疏导和家庭治疗。与此同时,社区可以开通针对失独者心理慰藉的“爱心服务热线”,使失独者足不出户亦能获得“心灵的抚慰”,实现热线和诊所的“双重”服务保障。
2.进言失独养老,让失独者“有苦有人帮”
从某种程度上说,失独群体是计划生育政策必然产生的结果。中国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养子女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必要的帮助。但这个帮助是什么标准,该如何实施,却没有明确的说明。社会工作者应该倡导国家拓宽思路,多管齐下。一方面,应该建议基层社区管理部门应摸清辖区内失独家庭的底数,为上级管理部门的顶层制度设计提供实际数据,以便“对症施治”。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基层社区倡导国家出台失独家庭的国家补偿政策,建立专项扶助基金,为失独家庭专门建立精神家园活动场所,解决失独家庭老人在经济、精神层面的实际困难等。
3.开展义工团体,让失独老人“有苦可以放”
社会工作者要联合社区倡导失独老人从家中走出来,到集体中来,因为这对于他们走出丧子之痛是有帮助的。曾有媒体报道一则新闻,一位失独老人在儿子去世后,和爱人久久不能自拔,有一次顺手做了好事,竟被带着加入了义工团体。随后,在一次次帮助弱势群体的过程中,他们感受到了久违的幸福感。所以,无论做什么,只要把痛苦放下了就很好,而通过参加义工、做善事等有意义的活动,也能使失独者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让自己拥有一个更加积极、阳光的生活状态。
四、结语
失独者面临的危机是多种多样的,其改善和解决是一个长期、系统、复杂的过程。以实务性研究为特点的社会工作方法为研究失独者的危机应对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野,为改善失独者的生活状态提供了一种可用的、系统的且不可或缺的专业资源。然而,我国的专业社会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没有获得社会普遍认同之前,其要想真正介入失独者的危机应对,还有一段漫长的道路要走。但只要全社会同心同德,一定能够让“失独者”早日“解放”自己的心灵、走出悲痛的阴霾,满怀希望地迈向未来的人生之路。
参考文献:
[1]暮年丧独子他们的余生该何去何从?[N].广州日报,2012-
05-09.
[2]穆光宗.“独生子女”风险论[J].绿叶,2009,(8).
[3]马东顺,刘效敬.独生子女家庭潜在风险分析[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1,(2).
[4]Marlene G. Cooper, Joan Granucci Lesser. 临床社会工作实务[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5]马想斌.独子时代,被养老绑缚的忧虑与青春[J].商周刊,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