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设备与智能电网

2013-09-26 10:16:26
电器工业 2013年1期
关键词:特高压风力风电

风电能源局批复852万千瓦风电项目 或带动风电设备订单

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关于《增补部分省、自治区“十二五”风电核准计划项目的通知》以及新疆、云南“十二五”风电第二批项目核准计划等数个文件。据粗略统计,此次核准的16省区风电项目装机逾852万千瓦;而自“十二五”开局以来,能源局核准的风电项目总装机已超过5300万千瓦。

此次获批的项目主要分布于山西、浙江、福建、山东、湖北和湖南等中东部省份。有能源专家指出,这些地区靠近电网负荷端,项目均具备前期工作充分、电网接入条件落实、并网和消纳条件较好等优势。而以往核准的风电项目主要位于甘肃、内蒙古等传统风电大基地,目前正遭遇“弃风”、“限电”等并网难问题,开发经济效益十分低下。据中国风能协会此前统计,2011年部分大风电基地“弃风率”已超过10%,全国因弃风造成的经济损失多达50亿元。“对于目前的风电开发商来说,项目开发经济性下滑,加之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贴长时间欠账,已经被严重挫伤了积极性。”专家指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此番能源局新核准的项目并网条件优越,可使项目开发告别过去“越发电越亏损”的怪圈,可观的投资收益率将大大提升电站开发商的积极性。

2012年冀北风力发电量超100亿千瓦时 占电源装机比重创新高

截至2013年1月1日零时,冀北风电装机容量达634.3万千瓦,同比增长近50%,占冀北地区全口径装机容量的27.9%。新能源利用水平再上新台阶。2012年冀北风电累计发电量超1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占冀北全口径发电量的11.8%。风电并网服务水平取得新成绩。2012年冀北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高于2011年全国平均小时数。

日立将为日本最大风电场提供40台2兆瓦风力发电系统

日立制作所日前接到了40台容量2兆瓦的风力发电系统“HTW2.0-80”订单,将用于日本青山高原风电场公司在三重县津市及伊贺市增建的大规模风电场。青山高原风电场目前已设置了20台容量15兆瓦的风力发电系统。通过此次增建,其发电设备容量将达到95兆瓦,成为日本最大的风电场。日立此次接到了该发电站平整工程、设计、制造及安装的一揽子订单。此次接到订单的40台设备预定于2016年3月启动18台,2017年3月启动22台。

日立在HTW2.0-80上采用的是下风式系统,该方式的特点在于可通过风信鸡效果减轻风压负载,从而削减基础工程成本,并且在丘陵地带等风向上刮的地区发电效率较高。日立于2012年7月从富士重工业公司接手了风力发电系统业务,开始在位于茨城县日立市的埠头工厂进行开发及制造。至今总共接到了约110台2兆瓦风力发电系统订单。今后将进一步强化销售活动,力争在2015年度,使风力发电系统在日本国内市场份额中占据首位。

许继研制的“2.0兆瓦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系统”通过省级鉴定

近日,河南省科技厅在郑州组织召开“FJK-520 2.0兆瓦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系统”成果鉴定会,许继集团研制的“FJK-520 2.0兆瓦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系统”顺利通过省级鉴定。会上,以中国科学院院士胡文瑞为首的鉴定委员会充分肯定了许继集团公司的研发创新能力,一致认为该系统设计新颖,技术先进,系统整体性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哈电通用2.75兆瓦高速永磁风力发电机组成功下线

2012年12月20日,首台(2.75兆瓦)高速永磁风力发电机组在位于江苏镇江市的哈电通用风能(江苏)有限公司完成组装下线。据了解,这是目前中国最先进功率最大的高速永磁风力发电机组。

哈电通用风能(江苏)有限公司是哈尔滨电气集团公司和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合资成立的大型高科技新能源企业,位于江苏省镇江市南徐大道260号。主要从事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研发、制造和销售与服务。哈尔滨电气集团公司,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专业发电设备制造企业,始建于1951年,是我国最大发电设备、舰船动力装置、电力驱动设备研发、设计、制造和成套设备出口基地之一,是中央管理的全国53户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之一。

国内首台2.4MW3项4极鼠笼式下空冷风力发电机完成装配

近日,黑龙江北方工具有限公司采用西门子标准制造的国内首台2.4MW3项4极鼠笼式下空冷风力发电机顺利完成装配,并开始第二台样机的装配。作为风电装备的核心零部件,2.4MW3项4极鼠笼式下空冷风力发电机具有独特空冷技术,电机端环采用最先进的感应加热钎焊技术。黑龙江威格电机产品项目是威格科技有限公司与牡丹江市政府在风电核心配套领域开展的重点战略合作项目。该项目采用国际一流的设计理念,以建设国际化的电机研发制造企业为目标,为西门子公司提供2.3MW鼠笼式风力发电机和3.0MW直驱式风力发电机定子。

国电电力首台3兆瓦风力发电机组成功并网

日前,国电电力首台3兆瓦风力发电机组在国电电力河北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雁门关风电场成功并网,标志着该公司雁门关风电场一期工程正式并网发电。雁门关风电场位于山西省代县东北部的馒头山与草垛山之间,一期风电项目总装机容量为48兆瓦,安装16台3兆瓦风力发电机组。该项目一期成功并网,实现了河北新能源公司在山西地区风电开发“零”的突破。

南车电机2兆瓦低风速风力发电机成功下线

日前,我国首台适用于风速低于每秒7米的2兆瓦低风速风力发电机在中国南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成功下线。这标志着长期困扰我国风力发电产业的“并网难”、“输送难”等关键瓶颈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南车电机研制的低风速风力发电机为Fykk06型,采用双馈风力发电技术,具有轻量化、绝缘等级高、防潮能力强等特性,额定功率2兆瓦,转子开路电压低,有利于更低风速并网。该机将于今年底配套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风电事业部研制的整机,安装于株洲渌口风场,明年实现小批量生产,从而结束株洲没有风电的历史。另据中国南车首席技术专家李进泽介绍,南车电机立足自主研发,瞄准国际前沿,在国内首家实现低风速发电机产品化,进一步丰富直驱、双馈、异步3大技术产品线,具有广阔市场发展空间,对助推中国风电产业走出低谷、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重工成功研发5.85兆瓦海上风力发电机

日前,现代重工宣布已成功研发出了5.85兆瓦海上风力永磁同步发电机。现代重工自2011年开始投入该研发项目,制作了2台试制品,完成了变频器联动实验,并成功通过了其优秀品质和安全性能认证。永磁同步发电机是用于风力发电能效转换的主要设备,它通过提高电机的使用持久性和降低能耗,从而使发电机的使用寿命延长20至25年。5.85兆瓦永磁同步电机的推出将标志着现代重工进入5~6兆瓦风力发电领域。据了解,在完成最终测试后,该产品将于2014年投入运营。

美国将建首座海上风力发电厂

日前,美国内政部宣布,该国计划于明年上半年以优惠的价格出租一块位于罗得岛、马萨诸塞州、弗吉尼亚州交界处,约432平方英里的近海区域,用于建设该国首座海上风力发电厂。美国内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决定仅是该国发展海上风电的第一步。如果进展顺利,未来该国还将在北卡罗来纳州、新泽西州、太平洋沿岸的俄勒冈州以及夏威夷建立海上风力发电厂。

据了解,在过去几年中,美国风能产业高速发展。到目前为止,虽然风电只占该国能源总使用量的3%,但已先后建设了多座拥有数百台风电机的风力发电厂。而美国政府公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该国大西洋沿岸贮藏的风能足够满足140万户家庭的用电需求。

中国风电塔产业发声明 否认输美产品存在倾销行为

在美国商务部对原产于中国的风电塔做出反倾销和反补贴终裁决定后,中国风电塔产业日前发表声明指出,中国输美风电塔产品不存在任何倾销行为。美国商务部拒绝接受中国应诉企业的主张,以武断的方式指定泰国来作为“替代国”,此基础上确定可比价格。无论是在替代国的选择,还是可比价格的确定上,严重扭曲了应诉企业的生产成本,大幅度提高了应诉企业的反倾销税率,由此裁定的倾销税率是不公正的。因此,中国的风电塔企业表示严重不满。其次,美国商务部又一次故意将国有企业视为“公共机构”,认定从国有企业购买原材料钢板构成一项可适用反补贴措施的补贴项目,严重违反世贸组织上诉机构一条叫DS379案中做出的生效裁定的条款。此外条例还特别指出,美国商务部人为计算出补贴税率。在反补贴案的终裁当中,美国商务部在“出口买方信贷项目”上对中国企业非法适用了“不利的可获得证据”,这一项造成了高达10.54%的补贴幅度,抵消了中国企业在其他项目上获得的利润。

中国企业表示将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产业损害调查程序中继续坚持抗辩,证明中国风电塔出口并未对美国国内产业造成损害。中国企业也要求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认真考虑中国企业的观点以及应诉的证据、立场,做出公正的裁决。此外参加应诉的中国风电塔企业表示,不排除通过美国国内诉讼或者多边贸易机制等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

金风科技2.5MW机组通过国内高电压穿越测试

金风科技宣布,继公司2.5MW直驱永磁机组于2012年11月成功通过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零电压穿越测试后,又于日前成功通过由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权威验证的高电压穿越测试。这是截止目前国内首台通过该测试的风力发电机组,再次验证了金风科技强大的研发实力和直驱永磁机组优越的并网友好特性。

据金风科技执行副总裁兼研发系统总经理吴凯介绍,此次测试地点位于国家‘风光储输’示范项目现场,参测机组是目前公司主打产品之一的2.5MW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组,依托2.5MW产品研发平台,该机组已经实现系列化生产,可适用于常规风区、低风速、潮间带以及海上等区域,参测机组配套的变流器为金风科技旗下子公司天诚同创自主研发生产。

测试过程中,冀北电科院的技术人员对参测机组在多重条件组合环境下的高电压穿越表现进行了严格测试,包括小功率(10%~30%额定功率)和大功率(额定功率90%~100%)两种功率等级下、多种高电压等级不同工况下的测试,系列测试结果表明金风科技2.5MW直驱永磁机组完全符合上述多重环境的严苛要求,机组具备高电压穿越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整个测试期间,机组没有出现任何故障及零部件更换,性能表现十分良好。

公司自主变流系统开发总负责人刘世军介绍,为了验证机组同时具备低电压穿越和高电压穿越能力,在机组的高电压穿越测试通过后,冀北电科院还专门测试了同时发生高电压和低电压时的机组响应情况,在2500kW功率工况下,网侧发生两相20%低电压,一相130%高电压,持续625毫秒,机组仍然顺利运行未脱网,再次证明了金风科技配套自主变流器的2.5MW机组同时具备良好的低电压穿越和高电压穿越能力,是真正意义上的并网友好产品。

随着风电机组越来越大规模的并网,电力系统为更好地接入大规模风电,同时防止风电大规模脱网对电力系统的影响,要求风电机组应具备一定的过电压能力。虽然目前国内并没有相应的高电压穿越标准出台,但电网要求风电机组具备高电压穿越能力已成为一种趋势,而金风科技可以实现并满足这一需求,为客户发现和创造价值,持续优化机组并网特性。

金风科技采用了全球领先的直驱永磁技术路线,发电机同电网之间固有的全功率变流设备实现了对输出电压和电流的调节,具备了柔性输变电的特点。因此,在并网特性及实现高/低电压穿越上有着天然的技术优势。金风科技严格的标准化生产技术及工艺流程亦有效确保了批量化生产产品的高/低电压穿越能力。迄今为止,金风科技2.5MW直驱永磁机组不仅在国内市场有优越表现,也已成功进驻美国、澳洲等海外成熟风电市场和泰国等新兴风电市场,并将进一步获得更多国内外客户认可。

《关于促进风电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已经上报 应对美国双反

一位国家能源局人士称,国家能源局已经起草了一份《关于促进风电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并上报,但能否获得批准、会采取怎样的形式落实仍然未知。

此前,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亦曾表示,风电已经在中国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发展比较快,势头也比较好,虽然遇到些问题,但都是阶段性的,未来的前景比较好,但并透露促进风电发展的措施将很快推出。

智能电网开始进入实用性阶段 湖南改造首个智能小区

智能电网的提出已有多年,全国性的智能电网建设正在相继展开,其中湖南开始改造首个智能小区,拉开其智能电网实用化序幕。

湖南电网经过几年的积累与改进,抗灾能力全面提升。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湖南累计完成电网建设投资455亿元,是“十五”期间总投资的3.1倍。“十二五”期间,湖南将完成电网建设投资600亿元(不含特高压工程),并全面开启“智能时代”。

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湖南电网已拥有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643座、变电容量7447万千伏安,110千伏及以上线路3.1926万千米,分别为2005年的2.02倍和1.49倍;基本完善了以500千伏为骨干的主网架,在省内构筑了北、中、南3条500千伏的“西电东送”大通道和东、西500千伏的“南电北送”通道,形成了“三纵四横”的较为坚强的500千伏主网架结构。

继2012年初长沙市区东南片智能化配电网示范工程改造启动后,湖南省首个22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长沙月塘变电站于2012年12月22日正式投入运营。最近,湖南省首个智能化用电小区——长沙凯旋云顶小区智能电网改造也开始建设,湖南电网的“智能时代”已经开启。

自主研制特高压交直流套管达国际领先水平

从国家能源局12月22日召开的技术鉴定会上获悉,由西安交通大学和西安西电高压套管有限公司联合自主研发的交流1100kV/3150A、550kV/5000A油-SF6胶浸纸电容式变压器套管,顺利通过了新产品技术鉴定。

专家一致认为,交流1100kV油-SF6胶浸纸套管属国际首创,关键技术取得重要突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综合技术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550kV油-SF6胶浸纸套管综合技术性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1100kV特高压套管和±800kV直流套管是一个世界性难题,长期以来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掌握,我国几大变压器公司所采用的特高压套管均为国外公司产品。特高压交、直流套管成为我国特高压工程建设最大的制约因素,制约我国电力工业发展。

据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王建华教授介绍,该大学与西电集团联合攻关,组成科研组,首先综合分析了国内外特高压交、直流套管的研究和制造现状,先后确定了1100kV油纸套管、1100kV干式油-SF6套管和±800kV干式直流套管的研制方案。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高压交、直流套管优化设计平台;开发了特高压交流油纸套管制造工艺体系和特高压干式油-FS6套管、干式直流套管材料配方工艺体系;配置了生产高压交、直流套管的关键制造设备、工装;建成了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超(特)高压交、直流套管研制基地,系统解决了各种场的问题、材料界面处理、产品结构设计、制造工艺及研发基地和生产线建设、关键件制备、样机制造及试验等问题,实现了特高压交、直流套管关键技术的创新和突破,掌握了特高压油纸套管和胶浸纸干式直流套管关键核心技术,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夯实了基础。

特高压电气设备减震技术取得新进展

日前,国家电网公司交流建设部在重庆组织召开“1000kV避雷器抗震振动台试验”现场见证会,同时对加装减震装置的1000kV避雷器进行了减震效果试验。结果显示该减震装置达到甚至超出了预期效果,减震效率达60%以上,是降低特高压电气设备地震损害的有效措施。

本次试验中所采用的减震装置是中国电科院针对特高压电气设备的结构特点专门研制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且具有结构小巧、安装方便、易于维护的特点。本次试验也是该装置在特高压电气设备上首次应用,标志着该技术向实用化方向又迈进一大步。

中国电科院输变电工程研究所从事电力设施抗震减震研究多年,研究成果编入了国家标准《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 50260-96)修订版中,同时编制的“特高压电气设备抗震试验方法”为特高压电气设备的抗震能力考核提供了统一的、标准的技术依据;研发的多种减震装置已成功地应用到多个220kV~330kV变电站中,本次完成了新型减震装置安装在1000kV避雷器上的试验验证,丰富了减震装置在各种电压等级包括特高压工程上的广泛应用。

重庆首次使用D5000智能电网支持系统

近日,重庆市电力公司成功举行2012年电网迎峰度冬联合反事故演习。该公司首次投入使用D5000智能电网支持系统,为演习提供了强力的技术支撑。

在演习中,重庆市电力公司各级运行人员沉着应对,正确下令,果断指挥。1小时10分钟后,事故得到正确处理,演习顺利结束。通过D5000智能电网支持系统的互动仿真功能,重庆市电力公司为演习人员展示了近似真实的事故环境画面,并提供了事故处理的辅助决策平台,增强了演习的“实战”效果。

重庆市电力公司相关人士表示,演习进一步深化了重庆市电力公司“大运行”体系下的应急管理,检验了调控系统运行人员的协调配合能力以及对电网情况及时掌控、实施精确有效的调整、控制和事故处置能力。

未来智能电网的核心及可行技术市场巨大

美国市场研究机构Zpryme一份新报告显示,到2020年,智能电网的核心及可行技术市场将增长至2200亿美元。该研究公司还表示,世界各地许多公用事业都重视发展智能电网,把智能电网视为解决可靠电力需求不断上涨问题的关键。发展智能电网可以加快可再生能源整合,提高能源效率。

Zpryme公司执行总裁和研究主任Jason Rodriguez表示,“智能电网不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所有的参与者,包括公用事业、服务供应商、集成商和投资者必须考虑一下未来智能电网市场的趋势,作为一个整体,智能电网潜在的发展空间也要考虑在内。想要赢得公用事业的青睐,企业必须认识到智能电网的应用,将不仅给企业提供最大的潜在利润,也要适合服务型的商业模式。”

国家智能电网建设加快 国产电气设备挑大梁

未来10年将是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时期,在此期间将会建成以特高压输电线路为主干的电力网络系统。

目前,我国在能源方面的提倡就是节能减排,如何切切实实的做到这四个字就需要在日常的能源利用中下功夫。加大电能减少对化石燃料的应用就是其中一个方面,而在电能的利用中,建设一个全国性的电力互联网络就是现今的当务之急。由于我国人口分布较广,全国性的电力网络建设就必须依靠以特高压输电线路为主干的网络。

有关人士表示,特高压输电具有五大优势:可以提高输送容量,增大送电距离,降低线路损耗,节省工程投资,减少走廊面积。国家电网新闻发言人张正陵打了个比喻,“特高压好比是高速公路,传统的500千伏和200千伏电网可以比作国道、省道,低压的配电网可以比作是县道、乡道。而在 2010年就开始投入使用的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则是我国自主研发、自主设计和自主建设的。

未来5年,国家电网将建设“三纵三横”特高压交流和11回特高压直流,西电东送规模将达到2亿千瓦,将形成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蒙电外送、疆电外送和西南水电外送的资源优化配置新格局。

这些特高压输电线路也都将采用我国的自主研发的相关技术和设备,而国产化技术和设备在这些重点工程项目的应用,对我国的智能电网建设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我国大规模建设智能电网 十年投资将超四万亿

近日,中国大陆首座利用物联网技术建设的“智能变电站”220千伏(西泾)智能变电站在江苏无锡投运。至此,中国已拉开大规模建设智能电网序幕,10年间总投资预计超4万亿元。 中国是世界能源消耗第二大国,有全球最庞大的电网系统。到2020年,中国大陆要满足4.85亿用户的用电需求,装机容量预计达16亿千瓦,均是目前水平的两倍。顺应形势,2009年7月,中国确定分三阶段建设“坚强智能电网”:2009年至2010年规划试点,2011年至2015年大规模建设,到2020年基本建成。

国家电网公司调研员孙竹森表示,智能电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涵盖了电力线路及调度的智能化、居民小区“四网合一”、电动汽车上路等六七个方面,智能变电站也是其中一部分。此次投运的变电站,是国家电网公司46座智能变电站中首座220千伏变电站。站内布设了大量白色小天线,感知水浸、烟感、温湿度,这些监测数据从控制室的数个显示屏上得到体现。变电站位于无锡市惠山区前洲镇,距离江苏省电力公司所在的南京市北京西路有160公里,但数据可以在南京的办公室实时呈现。

浩宁达中标1.18亿元智能电网项目

日前,依据国家电网公司中标通知书,浩宁达公司为国家电网公司2012年第四批电能表(含用电信息采集)招标采购中标人,中标总数量为56.5万只,总金额为11796.52万元。公司表示,此次中标总金额为11796.52万元,约占公司2011年度营业总收入的22.25%。合同的履行将对公司2012年、2013年的经营工作和经营业绩产生积极的影响,但不影响公司经营的独立性。

猜你喜欢
特高压风力风电
走进风力发电
海上风电跃进隐忧
能源(2018年6期)2018-08-01 03:42:00
分散式风电破“局”
能源(2018年6期)2018-08-01 03:41:56
风电:弃风限电明显改善 海上风电如火如荼
能源(2018年8期)2018-01-15 19:18:24
大型风力发电设备润滑概要
10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失效绝缘子判断的仿真计算
重齿风电
风能(2016年12期)2016-02-25 08:46:38
我国最长距离特高压输电工程开工
现代企业(2015年6期)2015-02-28 18:51:53
特高压输电塔双重非线性分析
千亿投资助推特高压审批开闸2014年迎来特高压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