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地区草地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及对气候的响应分析

2013-09-24 07:54:00彭记永方文松
湖南农业科学 2013年19期
关键词:土壤湿度土壤水分降水量

彭记永,方文松

(1.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河南 郑州450003;2.中国气象局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河南 郑州450003)

土壤水分作为陆面过程研究中的重要参量,与气候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影响着地表能量和水分的再分配过程[1-2]。土壤水分通过改变地表向大气输送的显热、潜热和长波辐射通量影响气候变化,而气候同样会影响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进而影响土壤水分的蒸发和下渗,使地表的各种参数发生变化,两者之间有相互影响的关系[3]。土壤水分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已有一些报道,李洪建等[4]利用定量观测的方法,分析了黄土高原地区荒地的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方文松等[5]研究了南阳市土壤湿度变化规律与降水、气温的关系,李树岩等[6]研究了河南省近20 a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张洪芬等[7]分析了麦田土壤水分的变化特征,以及与冬小麦产量间的关系。大量研究表明,土壤水分与气候因素(气温、降水)密切相关,土壤水分变化与气候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深入研究土壤水分及其变化规律,对研究地气循环,以及气候变化有重要意义。研究以郑州为例,利用郑州农业气象试验站8 a的土壤水分(0~100 cm)观测资料,揭示了土壤水分变化特征以及对气候的响应关系,以期为农业生产和气候区划,以及土壤水分数值模拟提供帮助。

1 材料及方法

观测区紧邻郑州国家气候观测场,观测面积为0.9 hm2,地段下垫面覆盖类型为草地,长年无灌溉。研究选取郑州农业气象试验站8 a(2005~2012)土壤水分观测数据,共288次。每月3次定时观测,观测时间一般为每月的8、18、28日。土壤水分的测定深度为100 cm,每次4个重复,每10 cm一个层次,共10层,用烘干称重法(105℃)进行测定。对上述数据进行处理,分别计算出不同深度的土壤重量含水率和相对湿度。R=100%×w/fc,式中R表示土壤相对湿度(%),w表示土壤重量含水率(%),fc表示田间持水量(用重量含水率表示)。气象资料来源于郑州市气象局。

2 结果与分析

2.1 气候变化趋势

从图1中可知,郑州地区气温最近8 a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年平均气温呈逐渐增高的趋势,2007年气温为最近50 a最高,达16.0℃,为最暖年份。降水量年份间差异较大,而且降水量年内分布很不均匀。绘制8 a的旬平均降水量和旬平均气温变化趋势图(图2),气温呈现以年为周期的变化规律,1月气温降到最低,然后逐渐升高,6~8月气温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平均在25℃以上,9~12月气温逐渐下降。降水量分布不均,2008年7月中旬降水量达267.0 mm,而2007年9月中旬~2008年3月下旬,降水量仅为60.3 mm。年降水主要集中在7~9月,其余月份相对较少。

图1 年平均气温、降水量50 a变化特征

图2 旬平均气温平均降水量变化特征

2.2 土壤湿度变化特征

2.2.1 土壤湿度时间变化规律 分析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发现,土壤水分呈现以年为周期的变化规律。图3显示:1~4月土壤水分变化较为平缓,相对湿度维持在60%~90%之间;5~6月土壤水分达到极小值,土壤表层甚至有干土层出现(相对湿度<30%);7~9月土壤水分含量增加,在降水较多的年份,土壤水分在一段时间内会达到饱和,甚至大于田间持水量(相对湿度≥100%);10~12月土壤水分呈现缓慢减小的趋势。

图3 不同层次土壤水分变化特征

由于每年1~4月降水较少,蒸发量也相对较小,土壤水分变化比较稳定;5~6月降水没有明显增加,而气温显著增高,地面蒸发量较大,表层土壤失墒严重,土壤水分含量急剧减少,容易出现干土层;7~9月是郑州地区降水最多的月份,为土壤蓄墒期,土壤水分增大;10~12月降水相对减少,而气温也随之降低,土壤水分变化较为平缓。

由图3看出:0~10 cm土壤水分变化较为剧烈,相对湿度在27%~93%之间。土壤表层地气交换明显,越往下层变化幅度越小,90~100 cm变化幅度最小,相对湿度在64%~92%之间。

2.2.2 垂直变化特征 从图4中可以看出,土壤水分在垂直方向呈现分阶段变化特征,可以分为以下4个层次。

(1)土壤水分表层(0~10 cm)。该层地气交换比较明显,全年不同时期变化较大。6月容易出现干土层,相对湿度在20%~40%之间;降水较多的8~9月份,相对湿度会达到80%~100%。

图4 土壤水分垂直变化特征

(2)土壤水分急变层(10~40 cm)。该层相对湿度在54%~81%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表层较干旱时,会补充表层水分;当降水较多、表层土壤水分较大时,土壤水分会向下渗透,转而影响下层土壤水分。

(3)土壤水分缓变层(40~80 cm)。该层从40 cm土壤水分逐渐增大,到80 cm达到最大值,相对湿度在56%~94%之间。

(4)土壤水分相对稳定层(80~100 cm)。这一层相对湿度在68%~85%之间,地气交换较小,降水渗透到此层也较滞后,相对比较稳定。研究表明[8]绝对的稳定层在2 m以上是不存在的,只是变化的幅度较小。深层土壤是浅层和中层水分存储和供应的贮水库,具有调节自然降水的功能:在失墒期,深层土壤水分不断向上输送,以增加上层土壤水分湿度;在增墒期,当降水量大于上层土壤水分田间持水量时,水分不断下渗,以储存浅层土壤中过剩的水分;且在供应和存储的时间分布上有一个延迟。

2.3 土壤水分与气候的相关分析

综合分析土壤水分的时间变化特征和垂直变化特征,发现土壤水分变化受到土壤物理性质、地表覆盖类型、气象条件等多种综合因素的影响,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水分存储和水分消耗。前者主要指降水、人工灌溉、地下水补给和水汽凝结;后者主要指土壤水分蒸发、植物蒸腾和地表径流等。观测地区常年地下水位>2 m,地表无径流,长年无灌溉,影响土壤水分变化的气象因子主要是降水和气温。

利用spss数理统计软件对8 a旬平均土壤水分(W)和降水(r)、气温(t)进行回归分析,定量分析土壤水分对降水和气温等气候要素的响应关系(表1)。研究表明,土壤水分与气候(降水和气温)的复相关系数R值(R均通过α=0.01的显著性检验)在0~10 cm达到最大R=0.770,然后逐渐减小,50~60 cm达到最小,随后又逐渐增大,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二元回归方程均通过了F检验(α=0.01),并且0~10 cm的F值达到最大(F=24.039);0~100 cm复相关系数为0.643(相关系数通过了α=0.01的显著性检验),F值为11.600。

3 结论与讨论

(1)土壤水分呈现以年为周期的变化规律,不同年份变化趋势大致相同,但是受气候条件影响,稍有差异。每年1~4月、11~12月土壤水分变化较为平缓;5~6月,土壤水分降到最低点,表层甚至出现干土层;7~8月份,土壤水分达到最大值,并一直保持到9~10月。土壤水分在垂直方向上呈现4个层次的变化规律,在降水正常年份,垂直变化趋势较为一致。

表1 土壤水分变化量与降水量和气温的回归分析

(2)郑州地区土壤水分变化与气温和降水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气候是影响土壤水分变化的主要因素,0~10 cm土壤水分对气候的响应最为灵敏。

(3)土壤水分受到前期土壤水分含量、气温、降水量、草地蒸发、地温、风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且降水是一个不连续的量,气温的变化也有很大的波动。因此,降水量和气温对土壤水分的贡献量大小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1]姜丽霞,李 帅,纪仰慧,等.1980-2005年松嫩平原土壤湿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应用生态学报,2009,20(1):91-97.

[2]梁 芸,张 峰,王小巍,等.黄土高原塬区麦田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及其对降水的响应[J].土壤通报.2012,43(1):20-24.

[3]马柱国,魏和林,符淙斌.土壤湿度与气候变化关系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球科学进展.1999,14(3):299-305.

[4]李洪建,王孟本,柴宝峰.黄土高原土壤水分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03,14(4):515-519.

[5]方文松,陈怀亮,李树岩,等.南阳市土壤湿度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2007,30(4):13-16.

[6]李树岩,陈怀亮,方文松,等.河南省近20年土壤湿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7,25(6):10-15.

[7]张红芬,王劲松,黄斌.西峰黄土高原麦田土壤水分的垂直分布[J].土壤通报,2006,37(6):1082-1085.

[8]“华北平原作物水分胁迫与干旱研究”课题组.作物水分胁迫与干旱研究[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135-154.

猜你喜欢
土壤湿度土壤水分降水量
绘制和阅读降水量柱状图
土壤湿度传感器在园林绿化灌溉上的应用初探
降水量是怎么算出来的
基于51单片机控制花盆土壤湿度
电子制作(2019年15期)2019-08-27 01:12:12
1988—2017年呼和浩特市降水演变特征分析
江西农业(2018年23期)2018-02-11 07:26:59
西藏高原土壤水分遥感监测方法研究
基于小波变换的三江平原旬降水量主周期识别
四川盆地土壤湿度时空分布及影响因子分析
中国不同气候区土壤湿度特征及其气候响应
不同覆盖措施对枣园土壤水分和温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