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石油天然气的供需矛盾与市场价格的控制途径

2013-09-21 02:45中国农业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
对外经贸实务 2013年10期
关键词:消费量油气天然气

■ 张 重 中国农业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

2012年全球油气勘探开发投资总额再创新高,增幅连续三年超过10%,勘探开发热点仍是深水、非常规油气和LNG。但国内油气价格在近年来逐步成为制约工业企业利润提升、产能扩张及业务升级的最大障碍。另一方面,随着天然气价格改革试点的铺开,居民也逐渐感受到能源价格上涨的压力。去年年中至今年一季度末,CPI水电燃料分项同比平均增速高于CPI涨幅0.71个百分点,明显领先于CPI的涨幅。

供给方面,中国的能源结构是“富煤贫油少气”。截止2013年二季度末,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达到57.19%,油气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中国巨大的油气需求迫使政府和企业加大油气勘探开发的力度。同时,近年来我国天然气生产与消费强劲增长,天然气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市场未来前景广阔。随着全球经济的温和复苏,美国实体经济能源需求反弹;欧盟诸国纷纷摒弃赤字削减和财政管制策略,对油气需求迅速提高。世界石油供需趋于宽松,布伦特与WTI油价价差有所缩小。在页岩气开发如火如荼、中东局势复杂演进、油企备受成本挤压的困境背景下,我国将加强政策引导,加快西气东输、陕京二线等管线的建设投产,确实保障南海及西部地区油矿的安全开采,坚决落实能源安全的基本国策和稳定国内油气价格的重要任务。

一、我国石油天然气产业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一)需求端

2013年上半年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原油下游需求减弱。下游需求不振导致国内原油表观消费量同比小幅下降,原油、天然气消费量、进口量也同时出现下降。上半年的数据显示,美国国内需求对外依存度下降,欧盟能源需求复苏迟缓,中国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形成的二次探底时期。

2013年1-5月,中国原油表观消费量为20696.9万吨,同比小幅下降1.24%。成品油方面,2013年1-5月,国内汽油累计表观消费量为3877.9万吨,同比增长12.5%,增长幅度环比小幅上行;柴油累计表观消费量为7024.6万吨,同比下降1.86%,环比跌幅继续扩大。汽油与柴油产销变动的反差,显示宏观经济形势恶化,第二产业及交通运输行业对柴油的需求不振。同时,汽油消费量的快速反弹则反映了乘用车产业作为第三产业支柱继续发挥其“促消费、稳增长”的主力军作用。从增速来看,由于汽油消费同比增幅较4月继续小幅扩大,而柴油增幅相较4月份则大幅缩小,结合年内PPI难以好转的预期,炼厂短期内对柴油需求的恢复缺乏信心。

天然气需求方面。中国国内天然气消费量保持较快增长,进口量保持较高增速,短期内国内天然气价格面临较大上涨压力。2013年1-4月,中国国内天然气消费量继续维持快速增长的态势,表观消费量累计为554.5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2.9%,增速有所下降;2012年全年天然气表观消费量1471亿立方米,增长13%,预计到2015年我国天然气需求量在2300-2500亿立方米/年。

虽然国内下游产业需求不振导致国内原油表观消费量同比小幅下降,但同期国际原油价格却居高不下。从全球范围内来看,欧盟实体经济复苏虽缓慢,但多国已经抛弃财政整顿及赤字削减政策;美国房地产业的繁荣带动诸多产业随之复苏;前期布伦特与WTI原油价格走势分化的现象已逐渐得到修复;短期内国际原油需求将显现复苏苗头。

图1 布伦特油价及WTI油价

图2 国内各规格成品油价格

(二)供应端

2013年1-5月,中国国内原油累计产量为8619.4万吨,同比上升1.52%;1-6月,中国进口原油13817万吨,同比下降1.34%,但原油的对外依存度仍然维持在57.19%的高位。同期中国国内天然气累计产量为386.6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48%,产量增速也有所下降;1-5月,累计进口天然气(含LNG)约合206.80亿立方米(其中管道天然气进口量占52%,液化天然气(LNG)进口量占47%),同比增长45%,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升至29%。

国内方面,油企的开采及成品油产量前期呈快速增长势头,随着持续低迷的宏观经济及产业结构调整而有所放缓。国际方面,美国页岩气的开采越演越烈,非OPEC国家油气田的增产也越发普遍,诸多因素使国际油价承受着持续向上的压力。另外美国经济复苏的拉动以及不稳定的中东局势也成为国际原油产量变化的多种复杂因素之一。从5月底OPEC召开的产量目标会议来看,OPEC短期内不会削减产量,因此总体上国际原油供应格局较为宽松。

天然气方面,我国天然气消费量迅速增长,供应缺口迅速扩大。为了增加供给,业内大力建设上游产能,增加进口并采取多种方式获取天然气。我国在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南海海域新疆的703亿立方米产能满足2015年以前一半左右的天然气需求。上述区域开发主要以三大石油公司为主体。进口方面,2015年进口气将达到935亿立方米,较2012年增加510立方米。最后,由于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格局并未改变,煤制气仍占主导地位。新疆、内蒙等西部地区有较强优势,中石化将建设两条600亿立方管道西气东输。

二、国际原油及天然气价格持续高位挤占企业利润

鉴于我国油价传导机制逐步与国际接轨,油气企业需要承受更大的市场定价及“产供销”协调压力。

(一)国际油价

2013年头两个季度,国际油价面临冲高回落但分化明显的态势。进入二季度,布伦特原油及WTI轻质原油分化现象有所消退。

布伦特原油期货结算价在2月中旬达到118美元/桶的高点后冲高回落,最低跌至4月中旬的97美元/桶,之后开始反弹。截止7月16日,8月份交货的布伦特原油期货收于每桶109.42美元,跌幅较之前有所收窄。目前布伦特原油期货结算价处于97美元~115美元/桶之间的区间震荡,预计随着欧盟经济逐步回暖,年内该商品价格将突破89美元~126美元/桶的大区间上沿,突破130美元/桶;WTI原油期货结算价在1月份达到98美元/桶的高点后,此后基本保持在88美元~98美元/桶的区间震荡,近期有快速向111美元强压力位冲击的趋势,截至2013年7月16日,WTI原油期货结算价为105.66美元/桶。

布伦特原油与WTI原油价格“先分后合”的走势反映了投资者对美国经济整体复苏将带动包括欧洲、中国在内的其他主要工业区经济回暖的强烈预期。

(二)国内油价

从国内情况分析,国内成品油价格年内小幅下跌。进入二季度以来,成品油价随国际原油价格走弱的情况有所反复,但明显滞后于国际油价的反弹。国内经济复苏迟缓及下游产业需求减弱是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截止2013年7月16日,中国国内汽、柴油零售价格较年初下跌了3%-5%左右。成品油价格普遍出现一定幅度的下跌。政策方面,2013年3月2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新的价格形成机制缩短了油价调价周期,取消了幅度限制,有利于原油炼化企业动态调整生产计划。

天然气价格方面,长期来看虽与原油价格有较强的联动性(如纽交所WTI原油期货价格和HENRY HUB天然气期货价格),但与油价的比值从历史上的8附近快速上涨至近年来的10以上,原因是页岩气的开发使美国天然气价格大幅下降。受此影响,我国天然气价格长期以来偏低,一方面抑制上游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刺激了不必要的需求。随着天然气消费量的增长,供需缺口变大,价格改革势在必行。目前天然气行业上下游联动机制尚未建立,上游定价权主要在国家发改委手中,而中游和下游主要在省级发改委和地区价格管理部门手中,而居民燃气价格调整通过听证会。市场普遍对2013年天然气价格调整有较强预期。

总体而言,未来原油价格有较大的上行压力,天然气价格将强势反弹。欧洲和亚洲天然气价格走势平稳;受制于国内天然气产销两旺,天然气进口量将持续快速增长,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高位运行的油价利好上游控制能力较好的石油开采企业,利空需求不振且被成本端挤压的弱势企业。

三、构建国内油气价格稳定机制迫在眉睫

(一)促进资源与市场的有效对接,是形成价格稳定机制的前提

从调整定价机制的根源思考,由于我国天然气产地在西部地区,消费量却集中于东部沿海,管道输送成本相对较高,虽然近年来我国对管道建设投资逐年上升,但天然气管道长度约在5万公里,只为美国的十分之一,未来投资将在3000亿元以上;LNG技术作为管道输送的替代方式,液化装置等相关设备也需要大量投资。经验表明,重大设施及设备投资需要国家财政的支持,单个企业难以完成上述任务目标。为保障能源产能,使资源与市场有效对接,国家应牵头实现贯通东西的能源产品中游物流通道规划建设。新疆、内蒙、青海等地的公路、铁路投资将使上述能源产地东联内地、沿海开拓市场,并兼顾煤化工产品等地方资源的开发;建设甘肃、宁夏、江苏、中原、西南等区域构建能源物流中转基地,将在未来形成较完善的中游能源物流通道及“疆煤东运”产、供、销体系。

政策方面,为加快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加强对深海领域的拓展,加速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油气的勘探开发,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规划,如《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年)》及各子行业的“十二五”规划,既兼顾矿产资源分布规律和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以找矿突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整装勘查区和省级重点勘查区的选区,重点突出能源、国家紧缺资源和新兴材料资源。在天然气供需方面,我国正引导消费从油气田周边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扩展,改善经济发达的沿海市场天然气消费结构,减少发达地区工业燃料和化工原料废气的排放。

从市场端及定价机制的制定方面来看,高价进口的天然气数量不断快速增长,国际油价高位盘整,综合上述因素使国内天然气价格上涨的压力不断增大。从2013年第二季度以来,长春、邯郸等地相继上调终端燃气价格,两广地区正在进行天然气价格改革试点,预计未来调价试点范围势必将扩大。具体来说,在扩大价格浮动区间方面,目前国产陆上一档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允许的浮动幅度为上下10%,二档气允许上浮10%、下浮不限。未来并轨后的出厂基准价格允许的浮动幅度统一确定为上浮10%、下浮不限,即允许供需双方在不超过出厂基准价格上浮10%的前提下,协商确定具体价格,赋予供需双方更大的定价自主权。

(二)改善国内石油天然气企业的经营财务状况是形成价格稳定机制的基础

2013年,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的业绩恢复仍将面临一定压力,而炼油企业受油价价格上涨及成品油新定价机制的推动盈利将更加困难

2013年前两季度,受中国国内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油气开采生产企业收入增速下降,利润回落,销售压力增大、销售回款难度增加。2013年1-4月,国内规模以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企业收入累计同比增速仅为1.40%;利润总额累计同比降幅为7.90%,累计亏损企业单位超过30家,虽积极清理库存,但境内外需求难以支撑;2013年1-4月,应收账款净额累计同比增长36.80%,销售压力加大、销售回款难度增加。预计年内规模以上油气企业利润难有大规模回升。

从行业集中度来看,综合石油天然气行业的行业集中度普遍高于其他采矿业(证监会CSRC行业分类)。目前行业内排名前十的企业有: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河油田分公司、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大港油田分公司

表1 近五年行业整体重要财务指标及利润表现

(三)加快石油天然气行业结构升级,是形成价格稳定机制的关键

未来的油气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将是液化天然气、煤化工和深海煤炭、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上述行业内龙头公司应立足我国西部、中亚及南海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资源,确立以能源产业为经营中心的产业发展格局,做强资源获取与资源转换,形成以LNG、煤炭、煤化工、石油为核心产品,能源物流为支撑的天然气液化、煤化工、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三大业务板块。行业整体争取在天然气上游勘探开采领域每年投资3000亿元以上,并有望保持8%-10%的增长;管道建设方面,干线管道投资保持5000亿元左右;LNG产业链投资保持在300亿元以上。上述投资及开采以国家主导,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龙头油企牵头,预计将对能源装备和油田服务业有极大的拉动,为保证国内油气价稳定和供应起到重要作用。

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及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我国油气勘探及油气生产企业必须加强自身建设,紧密联系政府端和市场端,抓紧构建国内油气价格稳定机制,处理好企业生产和市场价格之间的关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新生价格形成机制的重要功能。增强油气企业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大胆探索、勇于开拓。积极发展新油气田的勘探和开发,推进新勘探技术的研究和探索,不断加强掌握新技术、运用高科技的工业人才的培养,提升对“勘探-生产-运输-销售”产业链对价格形成机制的反应敏感度,切实保障能源安全稳定国内油气价格这一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要素。▲

[1]天然气十二五规划发布页岩气将实行市场定价.[EB/OL].http://news.xinhuanet.com/energy/2012-12/04/c_124041999_5.htm,2012-12-4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土资源部等部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年)的通知[Z].2012-6-22.

[3]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破题”定价更加市场化[EB/OL].http://www.ce.cn/cysc/ny/trq/201006/01/t20100601_20402727.Shtml,2010-6-1.

猜你喜欢
消费量油气天然气
平凉,油气双破2万吨
“峰中”提前 油气转舵
《非常规油气》第二届青年编委征集通知
第六章 意外的收获——石油和天然气
石油和天然气
天然气:LNG价格已经开始预热了么?
油气体制改革迷局
2015年全球废钢消费量同比下降
我国天然气真的供大于求吗?
2014年国际橡胶消费量增加6.7%